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

達摩院內乃少林憎侶們習武之處,戒備十分森嚴。

這一夜,他在心情紛亂中度過。

直到窗外曙光微現,他才心神寧靜下來,氣走百脈,身體漸覺舒暢,由清入渾,漸步入忘我之境。

待他運息一週醒來,已是日升三竿時分,大道禪師正焦急在室中來回踱着腳步,見他醒來頓現歡容道:“敝寺代理方丈大悲師兄,想請方施主到戒持院去找一位朋友。”

方兆南忽然一躍下榻,說道:“那人可是有些瘋瘋癲癲的嗎?”

大道禪師合掌作禮,笑道:“那人是否有瘋癲之症,貧僧未曾見過,但‘戒持院’乃我少林寺中執法的所在地,大悲師兄在‘戒持院’中約見施主,事非尋常,定是有要事請教。”

兩人離開了達摩院轉入了戒持院中。

少林寺每一座院堂,都是在廣大的寺院中獨成一座院落,“達摩”。“戒持”兩院更是四面圍牆環繞,守望森嚴。

這坐院落中植滿百年以上鬆。杉,綠蔭夾道,一派莊肅深沉的景象,使人一入這獨立的院落中,都不禁的生出一種森嚴的感受。

一座座山石砌成的堅牢房子,疏落的隱現在林木花草之中,那些獨立的石砌房屋,間間門窗緊閉。

穿行過幾條林木挾持的大道,到了一座廣大的佛堂門前。

這座佛堂中一色黃綾布慢,連那房子的牆壁。屋瓦都是一色。

深黃。

大道禪師在議事殿中慷慨陳詞,言來滔滔不絕,但此刻卻是循規蹈矩一派拘謹,拂拭一下僧袍上的布塵,合掌高聲說道:

“方施主駕到。”

佛堂傳出大悲禪師低沉的聲音,道:“師弟請回去吧!”

大道禪師欠身答覆:“敬領法諭。”轉身大步而去。

佛堂內又傳出大悲禪師的聲音道:“方施主請進,恕老衲失迎了。”

方兆南道:“不敢,不敢。”緩步進了佛堂,只見大悲禪師身披黃色袈裟,和大愚禪師對面而坐,兩入的臉色莊肅中帶着憂悶,顯示心中正在爲一件重大的事情苦惱着。

這是一座五間大小的廣廳,除了四周的黃綾布幔之外,別無陳設,兩人各坐一個蒲團,另外還空了一個,似是留給方兆南坐。

方兆南心神頓被一股莊嚴氣氛所懾,不自覺的輕輕咳了一聲,才大步走了過去,說道:

“兩位大師相招,不知有何教諭?”

大悲禪師微閉雙目,突然一睜,道:“方施主請坐吧!”

方兆南依言坐了下去,大悲禪師忽然舉手互擊一掌。

一側黃綾重幔緩緩升起,兩個身軀偉岸的中年和尚,並肩而出,中間挾持一個蓬髮垂髯,衣破百綻的老人,緩步而出。

大悲禪師道:“方施主可識得此人嗎?”

方兆南瞧了一陣,搖搖頭,道:“不識。”

大悲禪師道:“方施主再仔細瞧瞧,他久過囚居生活,也許神情已變。”

方兆南仔細瞧了一陣,道:“在下確不認識。”

對面坐的大愚禪師,突然一睜雙目,兩道冷電一般的眼神,逼視着方兆南道:“此人不是方施主口中的言陵甫嗎!”

方兆南道:“在下和知機子言陵甫已有數面之緣,不論何等情勢,一眼之下均可辨認出來,此人衣着形態雖像,但決不是他了。”

大悲禪師忽然站了起來,僧袍一揮,那兩個偉岸僧人,押着來人,重又退入那黃綾垂慢中去,目注大愚說道:“師兄,咱們走吧!”

大愚禪師應聲而起,合掌對方兆南道:“方施主請。”

方兆南不知兩人搞什麼鬼,茫然回顧了兩人一眼,跟在大悲禪師身後,向外走去。

三人似是都有着沉重的心事,一路上誰也不肯再說話,似是一說話,就會破壞了這莊嚴的氣氛。

行約一盞熱茶工夫,進入一片草花叢中,一座山石砌成的堅牢石屋,矗立在兩株高聳的古柏挾持下。

大愚禪師走近石屋,從懷中取出一把鐵匙,打開門上鐵鎖,用力一推,兩扇木門呀然大開。

出人意外的這室中打掃的十分乾淨,一個白髮蕭蕭,長髯垂胸的老人盤坐在石屋一角。

方兆南輕輕的啊了一聲,道:“言陵甫。”奔了過去,抱拳一揖。

他內心之中,一直對這位馳名武林的神醫,有着極深的抱咎之感,如若不是他送圖易藥,深入九宮山寒水潭上浮閣,這老人決不致身經這等慘變,一個專治疑難之症的神醫,變成了瘋瘋癲癲。

這短短的一段時日中,言陵甫又似老了甚多,但他的瘋癲之症,卻似好了些,靜靜的坐在一側,見三人走了過來,微微一笑,但卻端坐未動,默默不語,對方兆南以禮相見之事也不理會。

大愚禪師低聲道:“方施主請相諒老衲,情非得已,不得不故弄狡猾,一試方施主的來歷。”

方兆南聰明過人,已聽出弦外之意,剛纔那兩位和尚硤持之人,乃大愚禪師故意安排的假冒之人,相試自己,當下裝作不懂,故意扳轉話題,說道:“這位言老前輩的瘋癲之症,不知是否好了一點?”

大悲禪師嘆道:“老衲等已盡了最大心力,以我們少初寺上乘的傳氣過穴之法,替他療治瘋癲之症,雖然好了甚多,但神智還未全復。”

方兆南黯然一笑,道:“目前江湖上能知冥嶽底細的人,只怕只有此老,如他的瘋癲之症能夠痊癒,對大局幫助甚多。”

大悲禪師道:“方施主傳來凶訊,乃我們少林創立門戶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恥大辱,昨夜老衲和諸位師兄弟研討的結果,深覺此事嚴重,非同小可,大局的成敗,關連到整個武林的存類絕續他輕輕嘆息了一聲,接道:“不瞞方施主說,大方師兄的成就,是我大字一輩師兄弟中,最傑出的一個,隨他赴約的三十六護法,也是本寺中三代弟子中精萃高手。

眼下敝寺中,雖尚有千人之衆,儘可再起高手,重赴冥嶽一戰,但此等匹夫之勇,智者不取,老衲和諸位師兄弟商討結果,決定把此凶訊,用擊節傳音之法,向敝寺中僅存的兩位長輩請示方兆南接道:“貴寺中兩位長輩,不是還在禪關期中嗎?”

大悲禪師沉嘆了一陣,嘆道:“此行雖有擾兩位前輩禪功,但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了。”

方兆南道:“在下已把訊息傳到,想就此向兩位告別。”

大愚禪師接道:“擊節傳音,能否得到兩位老長輩的迴應,眼下還很難說,方施主請再多留半日,就可決定事情如何!”

方兆南暗暗忖道:“少林寺的武功,當真是廣博難測,傳氣過穴之法,已是聽所未聽,見所未見,擊節傳音,又不知是什麼樣的武功,打坐調息,一坐數十年,更是不可思議,這些事都是人生一世,罕能遇上的奇事,留在這裡開開眼界,也算不虛此行。”

心念一轉,當下說道:“既然只留半日,在下恭敬不如從命了。”

大愚禪師道:“言陵甫瘋癲未愈,勢難相助,咱們留此無用。

不如去瞧瞧他們準備好了沒有。”三人一齊離開靜室,大愚禪師關上室門,魚貫離開了戒持院。

方兆南隨在身後,穿過了幾重殿院轉入一條僻靜的小徑上。

直向西北方向行去。

這是一條荒涼的小道,生滿了及膝的野草,幾株紅白山花,雜生在荒草之中。

少林寺雖然廣大,但無處不是打掃的乾乾淨淨,只有這一片地方,野草叢生,像是無人打掃……

方兆南心裡雖然甚感奇怪,但見大愚、大悲兩人神態誠誠敬敬,愈向前走,臉色愈莊重,幾次想出言相詢,均爲兩人肅穆的神情所懾,只好強自忍下。

忖思之間已到了一片翠竹林前。

這片竹林,種植的十分奇怪,每株竹子相隔似都有一定的距離,縱橫之間,各成一種格局。

大悲禪師合掌,垂下頭去,喃喃祈禱了一陣,然後才舉步走入林中。

大愚禪師口頭說道:“方施主請緊隨在下身後,免得走錯方向。”

方兆南暗道:“他這般相囑於我,這竹林定非平常之地,也許是一個奇陣,或是林中埋伏過多,怕我誤中機關,心中甚想找個機會試他一下。”

大愚禪師似是窺透他心中之意,不時轉過臉來查看,這一來,方兆南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走過翠竹林,眼前是一道殘垣斷壁的磚牆。

兩扇黑漆剝落,黑白雜陳的大門,緊緊的關閉着。

大悲禪師走了過去,輕輕的把木門叩了兩下,合掌站在門外,等了很久不見動靜,忽然回過頭來,低聲對大愚禪師道:

“咱們好幾年沒有來了。”

大愚禪師沉思了片刻,道:“大概是三年前吧!和大方師弟來過一次。”

大悲禪師道:“三年歲月,幾番生死,幾番劫,那送果老猿,不知是否還活在世上。”

大愚禪師道:“師弟再舉手叩一次門吧!如果仍然不見動靜,咱們再自己進去不遲。”

大悲禪師,依言又舉手在門上叩了兩下。

但聞一陣波波之聲響過,那兩扇緊閉的木門,仍然毫無動靜。

方兆南暗忖道:“自踏進這條僻靜的小道之後,這兩人的神情,莊嚴誠敬,想來這座荒蕪的院落中,可能就是兩位少林高僧的坐禪所在,兩人是少林弟子,自是應處處循規矩,我既非少林門下,大可給他個裝作不知。”

心念一轉,突然振袂而起,飛落在那堵殘牆之上。

擡頭望去,只見三座茅屋,一字相排,每一座都有三間房子大小。

匆匆一瞥之下,已可看清那茅屋檐前,窗檻之間,蛛網塵封,這一座荒涼的使人驚怖的茅屋,廣大院落中,鋪滿了白色鵝卵石,野草由石隙中長了出來。

目光觸處,忽然發覺了一隻白毛猴子,學人盤膝打坐的姿勢,依靠在一株虯鬆的分叉所在。

大悲、大愚,並沒有喝止方兆南的行動,但合掌站在門外,垂首閉目,對方兆南的舉動恍如未見,不理不睬。

方兆南重重咳了一聲,飛下殘牆,開了大門。

大悲禪師霍然睜雙目.狠狠的看了方兆南一眼,目光微蘊怒意,似是對他這等越牆而入舉動,十分不滿,但卻沒有出言相責,低低的唸了一聲:“阿彌陀佛”緩步而入,大愚禪師也是一語未發,緊隨大悲身後而入。

兩人一進大門,立時發現了那效人打坐的白猿,微一錯愕,慢慢的走了過去。

方兆南已看出大悲撣師的不悅之情,暗道:“寺中規戒繁多,不要再犯了別人的忌諱,當下舉步而行,跟在大愚身後,不再亂闖。

大悲禪師走到那虯松下面,擡頭望那盤坐在松樹上的白猿,微微一皺眉,欲言又止。

方兆南仔細望去,敢情那白猿,業也乾枯,不知已死了多少時間,但因它皮毛未損,不留心很難看出來。

但見大悲。大愚肅容合掌,面對白猿而立,口中喃喃自語,似是在誦背經文,超度亡魂。

心中暗暗忖道:“以這兩人的身份,對這死去猴子如此敬重,我豈可失了禮數。”慌忙抱拳一個長揖。

一陣山風吹來,搖動了虯松枝葉,和幾人的衣袂,但那盤坐分叉處的白猿,卻紋風未動。

方兆南心中忽然一凜,暗暗的道:“難道這白猿事先預知它的死期,才選擇這樣一處穩固它屍體所在,盤膝而坐?”

留神看去,果然發現那白猿盤坐叉枝所在,四面都有酒杯粗的鬆杆,牢牢箝住了它的屍體,頭頂上枝葉密茂,可遮蔽日曬雨打,而且松枝盤錯交叉,似是事先經過了人工編排。

大悲禪師輕輕嘆息一聲,緩步向正中一座茅屋走去。

一排矗立的三座茅屋,都緊緊關閉着窗門,大悲禪師走到那正中茅屋前面三四尺處,突然停下,屈膝跪在地上。

大悲禪師低聲禱告道:“弟子大悲,冒死驚擾兩位尊長,心中萬分不安,實因少林寺遇上前所未有的大劫大難,已非弟子等所能排解,大方師兄,以掌門之尊,陷落冥嶽生死不明,武林殺機瀰漫,浩劫不遠,弟子身受大方師兄重託,暫代方丈之位,愚質庸才,難當大任,爲天下蒼生大劫,爲武林正邪消長,爲我少林門戶存續,千年弟子生死,不得不驚擾兩位尊長。”說完大拜三拜,起身推開那兩扇緊閉的大門。

一陣積塵,落了下來,灑了大悲禪師一身。

大愚禪師突然低聲對方兆南道:“這座茅屋之中,就是老衲等兩位長輩坐禪之地,施主舉動之間,望能再稍微留心一些。”

突然一晃身子舉步進了茅屋。

方兆南心知對方仍然對自己翻過圍牆之事,耿記於懷,但卻無可如何,只好淡然一笑,舉步走進去。

這座茅屋,大約有三間房子大小,而且陳設不多,景物一目瞭然,除左邊依壁處,有一座木榻之外別無他物,壁角之處,蛛網橫繞,榻上地下,積塵逾寸。

方兆南暗暗奇道:“這茅屋之中,又無復室,暗門,不知那兩位禪關老僧,現在何處?”但又不願啓齒向二僧追問,只好悶在心中。

兩個和尚,倒是異常沉得住氣,負手而立,目光不停在室中打量,似是要從那蛛網積塵中,找出一些昔年記憶往事。

等待了片刻工夫,八個身披袈裟的和尚,魚貫進入茅屋。

方兆南留神打量來人,似都是那晚議事殿中,設有座位的和尚,這般人中,包括了大道禪師,每一個和尚,都拿着一捆竹子。

方兆南暗暗忖道:“這些竹子,難道就是用作擊節傳音不成?”

大悲禪師目光環掃了後來羣僧一眼,大步走近茅屋一角,拂開積塵,舉手一推,壁間忽然裂開一扇小形圓門。

羣僧魚貫走了過去,把懷中竹子,一節一節的銜接上,直向那圓門之中伸延進去。

這些竹節都經嚴格選擇,大小相若,每一節銜接之處,都用刀子刻好連扣,接將起來,十分迅快,不大工夫,羣僧帶來的竹節,全都接完。

方兆南暗暗估計,這銜接竹子的長度,大約有二十餘丈長短。

只見大悲禪師,面對竹節,口齒啓動,說了一陣,揮手對羣僧道:“諸位師弟請回,由小兄和大愚師兄,守候此處,已經夠了。”

羣僧一齊向那圓門合掌作禮,紛紛告退,片刻之間,茅屋中只餘大愚。大悲、方兆南三人。

大悲禪師探手入懷,摸出一個玉珠,投入那竹子銜接孔中,然後盤膝坐在地上,閉目養息。

方兆南初時,爲一片好奇之心所動,瞧了一陣之後,暗自笑道:“原來這就是擊節傳音之法。”

每隔一頓飯工夫左右,大悲禪師就從懷中,摸出一顆投入那竹節中,然後就地盤膝而坐,閉目等待,毫無焦急不耐之色。

方兆南一看大悲禪師一連丟下五顆玉珠,將近兩個時辰之久,仍然不見一點反應,心中暗自發急,忖道:“看來今日之局,有得等待了,不如借這機會,運氣調息一陣,養養精神。”。

當下運行真氣,血循經脈,氣走百穴,由清入渾,漸至忘我。

待他醒來,已是太陽偏西時分,兩個老和尚仍然盤膝閉目,相對而坐,氣定神閒,若無其事,心中暗暗一嘆,讚道:“這兩個老和尚,當真是好耐心。”

當下一提真氣,準備再調息一遍。

那知這一提氣,立時覺着丹田之中一股熱流,直向胸口之處泛上,不禁心頭大驚,趕忙散了提聚真氣,站起身子,長長吁了一口氣,在室中來回走了兩遍。

這茅屋內,長久無人打掃,地上積塵甚厚,他來回走了兩遍,立時滿室灰塵,四下橫飛,那兩個老和尚穿的新袈裟上,片刻間,落滿積塵。

方兆南似突然觸動了什麼靈機一般,雙目緊皺,凝神而思,渾然忘記了置身何處,雙腳不停移動,室中積塵愈來愈重,彌目難睜。

大愚禪師忍了又忍,終於忍耐不住,低聲說道:“方施主請放輕腳步好嗎?”

那知方兆南相應不理,仍然我素我行。

大悲禪師低聲說道:“他大概等的心下不耐,故意踏起積塵,想把咱們逼到室外,不要理他算了。”

大愚禪師搖搖頭道“難道他自己就不睜眼睛嗎?”運足目力看去,只見方兆南閉着雙目,不停的晃着腦袋,手中也指指劃劃,不知在搞什麼鬼。

原來,他連日奔走,始終未能好好休息一下,縱然打坐運氣,也是心有所念,剛纔他心中不耐大悲禪師那等緩慢舉動,閉目靜坐運氣調息,一時間萬念俱寂,靈臺一片清明,當他由渾反清,那調息于丹田的真氣,尚未完全的散去,但見大悲。大愚仍然那等枯坐相守,心中不願多看,本能的一提真氣,那集而未散的一股真元之氣,立時衝上丹田。

方兆南從未遇到過此等事情,不覺心中一驚,起身走了兩步,心中突然覺着有一種無法說出的舒暢,腦際靈光連閃,突然想起了洞中老人傳授那招“巧奪造化”中的幾個變化。

方兆南突然想到日夜索想而難以想到的劍式變化,心中大喜欲狂,立時開始練習起來,霎時間心神集中,忘了置身之境,踏的積塵滿室,彌目難睜,他仍然懵無所覺。

大愚禪師看他又往來數遍,仍然沒有停下之意,低聲對大悲禪師說道:“我看此人已有些神智不清了,他這般走來走去,踏的滿室塵土……”

大悲禪師一皺眉頭,接道:“我看他似在練習什麼武功。”

大愚禪師仔細看去,只見方兆南腳步移動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距離,並非雜亂無章,手勢揮動之間,變化十分奇奧。

這兩人的武功已是江湖上第一流高手,雖然看不出方兆南手勢變化的路子,但卻瞧出是一種異常奇奧的招術,不過他揮動的姿勢,卻又不像拳掌的路子,兩人愈看愈是覺着那招術奇奧絕倫,生平從未見過,不禁爲之一呆。

正心往神馳之際,忽聽那竹節之中,傳來極細但卻又十分清楚的聲音,道:“大方師侄嗎?可是寺中有什麼大變?”

大愚禪師首先驚覺,一拉大悲禪師衣袖,縱身而起,直向方兆南撲了過去。

大悲禪師趕忙一收心神,低聲對着那竹節說道:“弟子大悲。

驚擾兩位尊長禪功,罪該萬死。”

大愚禪師將要衝近方兆南時,忽然覺着一股暗勁,直向身上逼來,不禁心頭一震。

他原意想阻止方兆南來回走動之勢,以免影響那竹節傳音。

卻未想到方兆南正運集全神在練武功,行動之間,竟然揮出了內家真力。

這力量本極輕微,但一遇阻力時,力道登時大增。

大愚禪師被形勢所迫,只好揮掌輕輕一擋。

方兆南如夢初醒一般,倏然收住了揮動的手勢,但見滿室塵土橫飛,心中甚是抱歉,抱拳一揖,道:“晚輩……”

大愚禪師趕忙搖手,阻止方兆南說下去,用手一指大悲禪師。

方兆南凝神望去,只見大悲禪師一片莊嚴之容,對着那竹筒說道:“大方師兄,率領本門弟子三十六人,趕往冥嶽,三十六護法弟子,盡遭殺死,大方師兄生死不明,弟子迫不得已,只好召集寺中長……”

話至此處突然住口不言,想是那竹節之中又傳來對方回話。

大愚禪師。方兆南都不自覺的側耳靜聽。

只聽到一個低沉清晰的聲音,說道:“我知道啦,今夜子時,我和你師叔暫時破關外出相見,不過時間不能超過兩時辰,你們把要問的疑難,全部記了起來,免得有所遺誤。”話說到此處,倏然而斷。

大悲禪師合掌應道:“弟子遵命。”恭恭敬敬拜了一拜,立起身子。

方兆南聽得呆在當地,半晌工夫,才問了一句道:“回話之人,可就是在貴寺中坐撣三十年的兩位長老嗎?”

大悲禪師緊皺的眉頭,已開展了不少,點頭說道:“正是,那回話之人,乃老衲一位師伯。”

方兆南道:“封關坐禪,一坐三十年,實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如非在下親自見到,縱然聽人說起,也是難以相信。”

大悲禪師揮手說道:“咱們先退出去吧!在此說話,恐有擾兩位師長用功。”當先離開密室,向外走去:

大愚禪師。方兆南緊隨身後,離開密室,向外走了四五丈遠。

大悲禪師長長吁了一口氣道:“在未得到兩位師長回答之前,老衲心中對此事,實在沒敢抱有多少信心,大方師兄未赴會冥嶽之前,每隔三年,總要來此密室一行,除了大愚師兄偕行之外,老衲有幸,每次都得敬陪未座……”

方兆南突然插口道:“每次都用那竹節傳音之法,與兩位坐禪的長老通話嗎?”

大悲連連搖頭道:“沒有,但我們每次參謁那密室之時,總有那白毛老猿相迎,而且它還以採來的山果相敬,大方師兄,絕世奇才,和那白毛靈猿相處過一段時日之後,居然能猜得那靈猿手勢含意。

藉此一得,由那靈猿口中,探得兩位長老消息,這些事,我們都是從大方師兄口中聞得,老衲這次相擾兩位長老禪功,初意亦是想借靈猿之力,晉謁兩位尊長。

再由兩位尊長把我們相詢疑難,由擊節傳音之法,指示一條明路,並未存奢望,能和兩位尊長相晤……”

他輕輕嘆息一聲,黯然說道:“在目睹那靈猿坐化的身體之後,老衲當時心中就涼了一半,只是當時以極深的定力,勉強剋制着心中激動之情。

在那等形勢之下,老衲亦只好寄託最後希望之上,想以擊節傳音之法,得到兩位老前輩的回答,武林不該遭此大劫,少林寺歷代佛祖的神靈護佑,兩位尊長竟能在禪關期破例相見……”

大愚禪師低聲接道:“兩位尊長今夜破關而出,並非功行圓滿,可能和師弟晤談一陣之後,又要重返密室,度完關期,在這段時間之中如有外人驚擾,只怕有損兩位尊長的禪功!”

大悲禪師道:“不錯!不知師兄有何高見?”

大愚禪師道:“小兄之意,立時調集咱們寺中高手,分別埋伏這片荒涼的茅屋周圍,暗中保護兩位尊長。”

大悲道:“不是師兄提起,老衲一時間恐還想它不起。”

三人自動的加快了腳步,走完一片荒涼的草地。

大悲禪師回到方丈室中後,立時傳出令諭,調集了二十四名武功高強弟子,帶上兵刃,分別埋伏在茅屋四周,如非追擊強敵,不許進那竹籬中去。

大愚禪師道:“方施主,師弟也請休息一下,貧僧暫返‘戒持院’一行,二更左右再來。”起身告別而去。

大悲禪師望望方兆南滿身灰塵,說道:“寺院之中,沒有俗家衣服,方施主……”

方兆南道:“如若在下穿着僧衣,不違背貴寺中戒律,那就暫借一襲袈裟如何?”

大悲沉吟了一陣說道:“寺中無此規戒,但也無此先例!”

方兆南道:“如有不便,也就算了,今夜參謁過兩位長老之後,晚輩就要告別。”

大悲禪師笑道:“寺後不遠處,有兩家山農聚居,那裡有一道山泉彙集的清溪,老衲派一名小沙彌,帶領方施主去那裡滌洗一下滿身塵土,藉着一身衣物如何?”

方兆南暗暗忖道:“這老和尚迫我洗澡更衣,想是晉謁兩位長老時.必有的禮貌,當下笑道:“有勞禪師了!”

大悲召來一個小沙彌,吩咐幾句,那小沙彌點頭應命,合掌對方兆南一禮,說道:“小僧走前一步替施主帶路了。”轉身而行。

方兆南急急起身,隨在那小沙彌身後而行。

那小沙彌道路熟悉,帶着方兆南穿越寺中殿院而過,出了一道偏門,行不及裡,果見兩家農舍,依山而築。

一道潺潺清流,由那農舍後面橫過。

小沙彌指着那農舍笑道:“山居之民,心情最是純厚,施主相借衣物,決不致有何爲難,小僧先行告退,一個時辰之後,再來相請。”

方兆南揮手說道:“小師父請便。”

他大步走近農舍,停在門外高聲說道:“有人在嗎?”

只聽一聲嬌聲:“什麼人?”

緩步走出一個十八九歲的農家女來,一身藍短裝,頭上流着一個長長的大辮子,手中拿着針線,似是正在忙做女工,聽得了方兆南呼叫之言,急急趕了出來。

此女雖是生長深山之中,但面目甚是娟秀,見到方兆南時,也沒有驚慌之狀,微一沉吟問道:“過路客人,可是腹中飢餓了嗎?”

方兆南暗暗忖道:“對方乃豆寇年華的少女,這借衣洗澡之事,如何能對她言說?”

當下搖頭笑道:“敢問姑娘令尊在嗎?”

那村女似是讀過幾年詩書一般,對方兆南文謅謅的話,竟也聽得十分清楚,搖頭答道:

“爹爹上山打柴去了,弟弟放牛未歸,客人有什麼事,對我說也是一樣!”

方兆南轉臉瞧瞧另一家農舍,相距不過數尺遠近,拱手一禮笑道:“不敢相勞姑娘,在下到那一家問問。”

那村女看方兆南的神態拘謹的微帶驚慌,忍不住微微一笑,道:“書呆子。”

這句話聲音甚高,方兆南聽得甚是清楚,但想到山居民情敦厚,也許自己這等拘謹,反而使人有着奇怪之感。

於是裝着沒有聽到,急急走到那家農舍門外,高聲說道:

“有人在嗎?”

只聽佩環叮哆,農舍中慢步走出來一個豔妝少婦。

方兆南呆了一呆,暗道:“糟糕,怎麼這兩家之中,沒有一個男人,但既把人家叫了出來,總不能一句話也不說,就默然退走。”

當下抱拳一揖,說道:“請問姑娘令尊可在?”

那豔妝少婦,搖頭笑道:“奴家家住山那邊,此乃我婆母之家。”

方兆南暗暗付道:“好啊,婆母之家,你也敢對陌生人講出口來,當真是一點羞恥和教養也是沒有。”

趕忙拱手說道:“這家中除了大嫂之外,不知還有何人?”

那豔妝少婦笑道:“山野僻村,生活迫人,男子漢日出而作,客人來的大早了。”

方兆南微微一怔,暗道:“這婦人談吐不俗,倒不是山居人家,莫要失了禮數。”當下又抱拳一揖。

那豔妝少婦輕輕一閃,讓避開去,嬌聲說道:“你這人可有什麼事情嗎?”

方兆南道:“在下要借套衣服穿,我可照價奉錢……”

那豔妝少婦微微一笑道:“似這般荒涼的深山之中,銀錢之價,已失其用,客人縱是多金,村婦也不敢收受。”

方兆南吃了一驚,暗道:“這婦人言詞越來越是尖銳,,實非山居之人。”當下正容說道:“在下失言,大嫂勿怪,如有不便之處,在下就此告別了。”

那豔妝少婦道:“客人稍候片刻,容我去取衣物。”

也不待方兆南答話,轉身走進茅舍之中,片刻之間,手捧一個白色包裹走了出來,笑道:“客人接住衣物。”

纖手一揚,拋了過來。

方兆南接過衣物正待稱謝一聲,那豔妝少婦已轉身回入茅舍,輕輕掩上雙門,方兆南站在門外呆了一陣,捧着衣物,轉身而去。

沿途之上,一直想着心事,也忘了先打開那包裹瞧瞧,直待浴罷登岸,纔打開包裹,一瞧之下,不禁一呆。

原來那包裹中,除了上好的內衣褲之外,還有一套黑緞緊身武士裝,胸繡飛龍,直似要騰雲而去,針工之精,甚是少見。

心想原物奉還,但全身衣物早已腐朽,只好穿着起來。

除了那一身黑裝之外,還有一件黃底繡着紅花的披篷,和一雙薄底快靴,這身衣着穿起之後,登時覺着容光煥發,英風逼人。

他借水光,照了一下自己,和來時判若兩人。

忽聽溪岸上傳來那小沙彌頌讚的聲音,道:“方施主這一換上新裝,俊朗照人……”

方兆南迴目望了那小沙彌一眼,一提丹田真氣,縱身躍上了一丈三四尺的溪岸,接口說道:“小師父不要取笑。”

小沙彌道:“小僧出言衷誠,我幾乎就認不出方施主了!”

方兆南道:“咱們走吧!”大步當先而行。

行近寺門之時,方兆南突然停了下來,低聲問道:“小師父,那兩座茅屋之中,住的什麼人物?”

小沙彌搖頭說道:“他們住此甚久了,小僧甚少離開寺中,只知那兩座茅屋中住人甚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什麼來歷,卻是一點也不知道。”

方兆南道:“你就沒聽到師長們談論過嗎?”

小沙彌道:“本寺戒規森嚴,師長們談話時,小僧等從不敢暗中偷聽。”

方兆南心知再問下去,也是難得結論,只好悶在心中,隨那小沙彌直奔方丈禪院。

他已被尊爲少林寺中的貴賓,沿途所見僧侶,紛紛對他合掌作禮。

小沙彌把他引入了一座靜室,合掌說道:“方施主就請在此靜室休息一下,如若有事,小僧自會到此相請。”躬身告別而去。

方兆南心知寺中的主腦人物,正在爲今夜三更的事情準備,茲事體大,前所未聞,自己雖受尊敬,但非寺中弟子,此時此情,實不宜在外面走動,藉此機會,正好靜坐養息一下。

氣行百穴,雜念漸消,突然想起那式“巧奪造化”的劍招,一躍而起,開始複習,那知學來學去,仍然是原先會的幾個變化,靈境幻覺,回憶到的幾式變化,被大愚禪師一擾,竟是難再想起。

天色逐漸黑暗下來,小沙彌送上素齋,方兆南只管索想那“巧奪造化”的劍招變化,也懵然不覺,忽聽身側響起了一聲佛號,他才如夢初醒一般,霍然驚覺。

回頭望去,只見大悲禪師含笑站在一側,桌上燭光融融,那火燭也不知何時點燃。

大悲禪師滿臉慈和之容,笑道:“方施主想什麼心事這等入神,連飯也忘記食用?”

方兆南心中暗暗忖道:“想起的劍招已然忘去,報怨他幾句也是無濟幹事。”

他隨口應道:“我在想貴寺後面,那兩座茅屋中的主人,頗不平常,不似一般獵戶樵人。”

大悲禪師道:“施主這身衣着,可是那茅屋中主人相贈嗎?”

方兆南道:“是啊!平常人家,那來這等衣服?”

大悲道:“那茅屋主人,確非平常人家,但他們居住此處,已有數十年之久,都能安安分分,過着樵漁生活……”

方兆南道:“他們可是武林中的人物嗎?”

大悲道:“他們在此落居,是和敝寺中上一代師長們洽商的,數十年來一直相安無事,佛門弟子,慈悲爲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願追根究底,查人來歷。”

方兆南道:“在下也不過一時好奇,隨口問問而已。”

大悲禪師道:“老衲剛纔和幾位師兄弟計議,勞情方施主今宵同行謁見敝寺中兩位開關長輩。”

方兆南道:“此乃晚輩求之不得的事,怎敢推辭!”

大悲道:“本來不敢驚擾大駕,但恐兩位師長問起冥嶽中事老衲有所遺忘,事關武林大劫,不得不勞動施主一趟……”

他目光低垂,望望桌上的素齋道:“眼下時光已經不早,方施主請快食用點飯菜……”

方兆南道:“在下尚無飢餓之感,莫要誤了大事,咱們立刻就去如何?”

大悲禪師略一沉思,道:“兩位老人家,開關時間有限,待謁見過兩位尊長之後,老衲當命廚下,爲施主專備一席美齋。”

轉身向外行去。

重入那荒涼一角,情形已大不相同,但見少林僧侶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個個手橫兵刃,戒備森嚴,如臨大敵。

大悲禪師當先帶路,進入那竹林環繞的荒涼庭院,蔓蕪的荒草中,排坐着少林寺各院主持,和監院中的長老,大愚禪師爲首,大道禪師敬陪未座。

羣僧目睹大悲駕到,微微頷首作禮,並未起身相迎,大悲禪師伸手一指草地,先讓方兆南坐下,然後依在大愚禪師身側坐下。

荒涼的庭院中,雖然坐滿了人,但卻鴉雀無聲,聽不到一點聲息。

那正中茅屋的窗門,仍然緊緊的關閉着,暗淡的夜色,那盤坐在樹叉的白猿,更顯得鮮明奪目。

方兆南擡頭望望天色,星移斗轉,已是二更過後時分。

留神向羣僧望去,只見一個個臉色虔誠,肅穆,口齒微微啓動,似都在默誦着什麼經文。

這莊嚴的氣氛,使方兆南的好奇緊張之心,也爲之平靜了甚多。

突然間,由那茅屋中傳出來一聲輕微波波之聲,羣僧微閉的雙目,突然一齊睜開,幾十道目光,一齊向那茅屋中投注過去。

緊接着傳出來一聲佛號,一個蒼勁低沉的聲音,飄然而來。

傳入耳際,道:“大悲師侄!”

大悲當先起立,合掌躬身說道:“弟子大悲,謹率寺中各院主持、長老。謁見師伯,師叔。”垂首緩步向那茅屋走去。

羣僧紛紛起身,隨在大悲禪師身後面進,方兆南走在最後。

緊依大道禪師。

走近那茅屋門前,停下腳步,大悲禪師低聲說道:“弟子告進。”

茅屋中又傳出那蒼勁低沉的聲音,道:“你們都進來吧!”

大悲輕輕推開兩扇大門,輕步而入,羣僧一個個相隨入室,舉步落足之間,異常小心,聲息全無,纖塵不揚。

室中一片黑暗,伸手難見五指。

方兆南運足目力望去,只見靠後壁,盤膝坐着兩個老人,一個鬚髮如雪,長垂數尺,一個禿頂無發,只有顎下長長的黑髯。

可惜室中太過黑暗,無法看清兩人的臉色相貌。

左邊那白髮白鬚的老人首先開口道:“你們都坐下吧!”

羣僧齊齊合掌躬身,席地而坐。

右面黑髯禿頂的老人接道:“大方師侄,下落查明沒有?”

大悲道:“迄今爲止,尚未得一點訊息。”

那白髮白鬚老人輕輕嘆息一聲,道:“老衲坐關之前,曾和大方師侄,對坐禪室,相論佛法,他曾問及我數十年武林形勢,當時武林中正盛傳羅玄事蹟。

老衲曾對此甚感不安,羅玄真人,故然是武林中一代奇傑,但綜合其事蹟傳說,似有剛愎自用之嫌。”

他微一頓之後,接道:“不是老衲妄論前賢,實恐他憑仗一身前無古人的成就,主張人定勝天,爲此老衲曾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到處尋訪於他,希望能和他見上一面,那知其人行蹤飄忽,我苦苦尋了三年之久,仍是無法見他……”

老和尚似是爲此事引起了無限感慨,黯然嘆息一聲,微帶憤慨的說道:“如是他不知此事那也罷了,但他明明知道我奔行在深山大澤之中,苦苦相訪,但卻故意不肯和我會面。”

話至此處,突然沉吟不語。

他年高望重,少林僧侶們個個對他尊敬無比,雖然急欲要聽下文,但卻無人敢於接口相問,還是方兆南忍耐不住,問道:

“老前輩何以知道羅玄是故意不肯相見呢?”

那鬚髮蒼蒼的老僧,似是浸在往事回憶之中,對方兆南相詢之言,恍如未聞。

相隔良久,他才繼續說道:“大概是九華山中吧!他在一處懸崖壁上,留下了我早些回寺的譬語,他說:‘縱然踏破芒履,苦行完天下名嶽大山,也是無法尋得他。’言意之下,似已知我正在苦苦追尋他的行蹤,況那九華山中懸崖留字,分明剛剛寫好不久,他如不在我左右,如何能算準我非在那處懸崖所在休息不可?”

方兆南突然插口說道:“晚輩似是聽人說過,羅玄成道,已在五六十年以前的事,老前輩追尋他的時候,不過三十年之前,那時候,羅玄還活在世上嗎?”

那鬚髮皆白的老僧輕輕嘆息一聲,道:“如若老衲推想的不錯,羅玄現在仍然活在世上!”

此言一出,全室中人,無不大吃一驚。

只聽他繼續說道:“我無非故作驚人之言,羅玄仍然活在世上一事,老衲也是剛剛想到。”

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五十七回 賜摺扇傳柬天下第十五回 奇劍招更使人疑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十八回 梅絳雪濺血獻圖第二十四回 五鬼陣法出五鬼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二十三回 死亡谷中生死門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五十四 回拜高僧再修絕功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二十回 赴冥嶽正邪決雄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四十一回 受盤查難釋衆疑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三回 遭追殺師伯受傷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四十一回 受盤查難釋衆疑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四十五回 入密洞連番遇險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十一回 獻神丹醫治衆豪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二十五回 輪迴殿內劫輪迴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五十四 回拜高僧再修絕功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三十四回 爲護寺兆南重傷第十八回 梅絳雪濺血獻圖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二十三回 死亡谷中生死門第四回 救師妹以圖換丹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五十七回 賜摺扇傳柬天下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二十三回 死亡谷中生死門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四十八回 遣遺物交換方郎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
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五十七回 賜摺扇傳柬天下第十五回 奇劍招更使人疑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十八回 梅絳雪濺血獻圖第二十四回 五鬼陣法出五鬼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二十三回 死亡谷中生死門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五十四 回拜高僧再修絕功第二十六回 水火洞劫後餘生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四十三回 陳玄霜尋訪情郎第二十回 赴冥嶽正邪決雄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四十一回 受盤查難釋衆疑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三回 遭追殺師伯受傷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四十一回 受盤查難釋衆疑第五十一回 陳玄霜拜師鬼仙第四十六回 進血池五毒顯威第二十八回 破禪關擊節傳音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四十五回 入密洞連番遇險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第二十九回 遭偷襲高僧遇刺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三十八回 鎖二怪少林蒙難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十一回 獻神丹醫治衆豪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二十五回 輪迴殿內劫輪迴第五十三回 決勝負雙雙斃命第五十四 回拜高僧再修絕功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十七回 無影拳初顯神威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二十一回 死亡谷禪師佈陣第四十九回 情未了生不如死第五回 寒水潭月夜締盟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四十七回 冥嶽主師徒交手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十九回 陳玄霜雨夜思情第五十回 焚遺書武林消災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第五十五回 霸武林雙梟聯手第十六回 瘋癲客不召自來第三十四回 爲護寺兆南重傷第十八回 梅絳雪濺血獻圖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五十二回 周蕙瑛捨命救人第二十三回 死亡谷中生死門第四回 救師妹以圖換丹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三十九回 梅絳雪再救夫君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第十二回 玉骨妖散骨石窟第三十三回 制自殘方丈易人第四十四回 紅衣女挾持血池第五十七回 賜摺扇傳柬天下第六回 是非生飛鴿傳柬第七回 九宮山黑夜遭襲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九回 方兆南初遇玄霜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第二十三回 死亡谷中生死門第三十二回 動心機巧服二怪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十四回 闖三關藝驚羣豪第三十五回 拒冥妖刀光劍影第二十二回 招魂宴上招魂酒第三十回 受妖法自殘師門第四十回 悔既往二怪同心第四十八回 遣遺物交換方郎第五十六回 酬情意泄露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