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古劍湛盧_第二章

樓榭綺麗傲然水上,烏木雕樑,玉刻獅像,都彰顯着神兵世家的顯赫之氣。衣着光鮮的婢僕在碼頭邊畢恭畢敬地等候着,受邀的賓客需要踏上紅漆畫船,劃過碧波輕漾的潭水,才能踩上富甲一方的燭庸城的地界。

據說,建造燭庸城的工匠參照了古書中的阿房宮和滕王閣,燭庸城便是依山傍水而建,即岡巒之體勢,城中長橋臥波,複道行空,正如蛟龍與長虹齊飛。眼下燭庸城日漸昌盛,已有在五大商幫之中冒尖之勢,紅眼人並不少見,此次品劍會便是爲了籠絡武林各派勢力,作爲燭庸城的有力靠山,使之高枕無憂。

歐陽楓作爲歐陽家的長子,面對臥病不起半年之久的父親,自然要挑起家族重擔。兩道石砌高牆之間,歐陽楓身着一身隆重的紅紋黑錦華服,頭戴紫金玉冠,腰繫硃紅緞帶,跨一把青鋼寶劍,領着四五個手執器械的家丁一絲不苟地守在入口處,緊張之情,可見一斑。

不知是哪裡來了個約莫及笄之年的小姑娘,腳步泠然,音如銀鈴,雙眸靈動似滾珠落玉,扯着身旁高髻女子的袖子,嬌笑道:“師父師父,你看,竟有人把木橋架在房屋之間,與我苗家的吊腳樓正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複道行空,不霽何虹?”少年朗聲吟到,“原來這就是所謂的複道,果然美輪美奐,猶如虹橋!”張若水只管擡頭欣賞燭庸城瑰麗的建築,拍手稱奇,絲毫不顧有人瞪着眼睛把他盯着。少女和高髻女子的身後,一衆着裝素雅的男子步履穩健地向走來,步伐之中隱隱透出仙道風采。

“你你你……你說的什麼?”苗嶺少女聽得仔細,纔不管什麼相見之禮,三五步便衝到了張若水面前。

“啊?”張若水差點打了個趔趄,呆立着注視着眼前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女孩兒。她杏眼定睛,瑤玉容顏如初秋新開的茉莉。少女身着寬袖藏青布衣,衣上針腳細密地繡着五彩花卉,紫裙及膝,更襯得一雙纖細玉腿白皙細嫩。柔澤長髮與五彩絲線一齊系成獨辮垂在肩上,髮髻間別一隻小巧銀梳。靈氣逼人的苗家姑娘,完全不同於青城師姐的規矩刻板。

張若水看得有點呆,舌頭差點打結:“我、我念的是:‘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這是杜樊川所作的《阿旁宮賦》……”

“杜樊川?阿旁宮賦?”苗家姑娘瞪大了燦若瑩星的美目,“你好厲害,是誰告訴你的?”她說話時呼出一口清甜的蘭花氣息,直接撲打在張若水的眼裡口裡鼻裡。呵氣如蘭,指的就是這樣的姑娘吧?

“小瀾——”高髻女子拽着苗家姑娘的辮子輕輕扯了扯,“太沒規矩了。”話雖如此,她卻笑得寵溺。高髻女子擡眼望去,稍稍收斂了一下笑容,向面前大腹便便的道士,道:“晚輩辛彩見過万俟道長。晚輩是受師父之命,作爲回生谷代表,前來參加品劍大會。”

万俟珏嗯了一聲:“我也是奉了師兄之命下山的。”“万俟道長紅光滿面,難道是要在青城仙山飛昇成仙了?”辛彩打趣到。万俟珏拍了拍圓潤的大肚子,哈哈笑了幾聲,道:“凡夫俗子,談何成仙?倒是貧道要向辛姑娘請教養生之道纔是。”雙方禮節地寒暄着。

“幾年不見,辛姑娘倒是出落得越發亭亭玉立了。”万俟珏打量了下二十七八的

高髻女子,雖然她花容略有凋落,卻是成熟穩重,別有一番優雅的風韻。“万俟道長別拿我取笑了。”辛彩不好意思地低眉。万俟珏又將目光移向她身前體態嬌小的苗家少女,“這位小姑娘未曾謀面,難道是你的徒弟?”

辛彩瞥了眼身邊一點也不怕生的苗家姑娘,道:“她名喚景瀾,生長於湘西苗嶺,可說是我的開門大弟子了。小瀾,還不趕快見過万俟道長和各位大俠。”說罷,不會行萬福禮小苗女朝万俟珏等人稍稍屈身,甜甜地說道:“景瀾見過万俟道長,各位大俠。”

万俟珏俯視着俏麗的苗女點頭:“光陰荏苒啊,你都開始收徒弟了。”辛彩笑得有些得意,道:“這小丫頭以苗疆巫蠱之術見長,晚輩愚昧一直參破不透,真不知是我爲師還是她爲師呀。”話罷。兩人放聲笑起,雙方弟子出於尊敬也跟着陪笑。

張若水隱在韓羽蕭身後,呆呆地朝着景瀾偷瞄了幾眼。看她梨渦淺笑,甜鬱醉人,陽春的氣息綻放在她的鼻尖眉梢,千嬌百媚如陌上繁花。他張若水不禁在腦海中將“景瀾”二字默唸了五六遍。

由容顏俊秀的婢女引領着,穿過潭中水榭,歐陽楓一見貴客到來,雙手抱拳在前,先以晚輩之姿微微一傾,道:“恭迎万俟掌門、辛醫俠及各位青城劍俠,在下在此等候多時。”

万俟珏眉宇舒展,一派正派首座的大氣,道:“歐陽少主別來無恙,如今已是一表人才,頗有令尊當年的風采。”歐陽楓站直身體,禮貌地笑容輕展,道:“万俟道長誇讚了,廂房已然備好,如若燭庸城有怠慢之處,還請海量汪涵。請。”說罷,便舒展寬袖,示意婢女領着幾人進去。

万俟珏和辛彩都道了聲“歐陽公子言重”,微微點了點頭,便領着衆弟子順着寬闊的高牆走廊步步深入。桂殿蘭宮映入眼簾,正如前朝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所言:“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万俟珏早年遊歷山水,見怪不驚,倒是他身旁的弟子們,尤其是張若水,驚覺亂花漸欲迷人眼,不由得目瞪口呆。

申時三刻。万俟珏還在臥房內午睡未醒,師兄韓羽蕭和陳悅在房內對弈解悶,其他的師兄在廂房的小庭院裡,倚着淡雅白杏,曬着和煦的春陽,品茶談天,好不悠然暢快。什麼“廊腰縵回,檐牙高啄”,什麼“各抱地勢,鉤心鬥角”,多年被迫閱讀書卷的張若水早已熟讀成誦,心中浮想聯翩,今日見到燭庸城,更是覺得百聞不如一見。

此時沒人在意一個愣頭愣腦的小書生,張若水鑽了空子,眼角帶着慧黠的邪笑,步履輕點便在師兄們的眼皮底下溜走了。仰望矗立的高樓,凝視精雕細琢的窗櫺,張若水頓覺歎爲觀止,不虛此行。他四處走走看看,像只脫繮野兔,忽然一陣菜香襲來,香菇的清香夾雜着燉雞的鮮美,張若水鼻翼微動瞬時便被吸引住了。順着香味,張若水一路加快步伐,走到走廊盡頭,輕撩門簾,一堆鍋碗瓢盆、瓜果蔬菜隨即呈現在眼前。

女子一襲綠衣站在竈前,一隅的案上,幾個瓷碗擺在上頭,分別盛了雪耳、竹蓀、蓮子、銀針、筍花等,都泡在清冽的井水中備用。綠衣女子信手拈來幾根嫩白的冬筍,刀舞銀蛇,頃刻間便雕出十幾只白蝶,栩栩如生。蓮子破開去其苦心,

竹蓀切成細絲,與其餘的一起用沸水焯燙。竹蓀、筍花等一齊堆砌在盤中形成山峰聳立,銀針雪耳圍邊以作清水環繞。一小碗素上湯、一匙黃酒、兩匙香醋倒入鍋中文火烹製,淋澆在食材上,霎時清香四溢。張若水看得眼呆,更不免食指大動,想當年打破了掌門師伯的晉朝青釉瓷瓶,爲的就是偷嘗一口案上的鼎湖上素。

一雙素手白淨如瓷纖細似筍,女子端起瓷盤交遞給身邊打雜的婢女。一個轉身,便是翩若驚鴻。誰道仙子不食人間煙火,這燒菜的姑娘天生麗質正恍如瑤臺仙姬。綠衣姑娘烏髮垂腰,雲髻峨峨,斜挑一支樸素的雕成木蘭狀的木釵。着一身白袖綠裙,繡兩枝水漾梨花,膚白脣紅,瞳若幽潭。張若水眼前一亮,忽地想起了盛唐詩仙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綠衣姑娘上看去也是十七八歲的年紀,一見張若水便鳳目微瞪,容色有些詫異,冷顏道:“你是何人?跑進廚房做什麼?”張若水一愣,神色有些張皇,整個人站得僵直,擺手說道:“在下青城派張若水,打攪了姑娘,實在抱歉。”

她一聽青城派三字依舊不改如霜冷顏,只不過蓮步輕移上前了幾步,眉眼減輕了一點防備之意,道:“原來是青城派的高徒,失敬。此次品劍盛會,貴派來了許多劍仙前輩吧。”青城派果然名揚四海,雖然是姑娘出於禮貌的稱讚,張若水仍覺心中竊喜,暗暗自豪,道:“姑娘謬讚了。”

正當兩人交談之際,歐陽楓踱步走近廚房,眼見一臉不知天高地厚的白衣少年,頓時雙眉緊皺,面帶慍色,道:“張公子,廚房重地,涉及到燭庸城品劍會各位前輩大俠的飲食問題,君子遠庖廚,你還是快些離開吧。”兩人雙雙將目光移向板着臉的歐陽楓,驟覺黑雲壓山,閉口不言。

歐陽楓望向綠衣女子,眼神稍稍柔和,道:“傾璇姑娘,不知晚膳你可備好?”傾璇早已笑意消逝,玉顏凝雪,冷然道:“還差一道糖姜蜜蟹,傾璇這就去做。”說罷便一甩白袖轉身走開。張若水略感尷尬,僵硬得咧着嘴笑着,幾乎是艱難挪動着腳步離開了廚房。

張若水剛踏出廚房,歎爲觀止的一幕便出現在他的眼前。雕花木案之上,幾道江南菜色澤淡雅:金齏玉膾,魚片潔白似玉,香薷青翠欲流,入口清爽鮮嫩,不愧被譽爲東南之佳味。文思豆腐,豆腐冬筍切細如絲,刀工精細,軟嫩清醇,入口即化,不辱此名。再看兩道蜀菜:雙椒兩儀魚,青紅椒剁碎分開擺置成太極之形,魚片在下,沸油滾滾,色彩鮮豔奪目。清水菜心,青菜心置於一碗清水之中,看似平淡無奇,原是高湯漂油,色如清水味道卻鮮美無比。

傾璇姑娘何許人也,不但姿容絕色,還有如此巧手,真是又長見識了,張若水暗思道。

遐想間,張若水信步走出廚房。走廊盡頭嫋嫋娜娜站着一位少婦,一身煙雨朦朧的墨綠羅裙,裙襬繡着大朵金蓮。一個家丁攤開錦帕奉上銀針,她小心翼翼地捻起銀針,每道菜都仔仔細細試了三次。如此謹慎檢查後,才招呼家丁婢女趕快上菜。看她衣着打扮,掌管如此重要的事務,應該是外界所說的賢惠的歐陽少夫人。

看情況,歐陽家對品劍會很是重視,全家上下傾注於品劍會的精力也非常之多呀。

(本章完)

卷四 四面楚歌_第四章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三章卷六 忘川痣_第六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四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一章(二)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一章(一)卷二 雪嬰兒_第四章(二)卷終 鳳凰劫_第一章(二)卷八 青青子衿_第四章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七章(二)卷八 青青子衿_第二章(二)卷三 蜀錦變_第十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二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二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一章(一)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一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八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三章卷八 青青子衿_第五章(一)卷二 雪嬰兒_第九章(二)卷一 古劍湛盧_第十二章(一)卷九 劍陵崩_第七章卷六 忘川痣_第四章——第五章卷六 忘川痣_第三章(二)卷五 紅袍山莊_第四章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七章(二)卷九 劍陵崩_第一章卷二 雪嬰兒_第四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十章(一)卷八 青青子衿_第二章(一)卷終 鳳凰劫_第二章(二)卷一 古劍湛盧_第十一章卷三 蜀錦變_第四章卷一 古劍湛盧_第五章卷二 雪嬰兒_第四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四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九章卷一 古劍湛盧_第十二章(二)卷八 青青子衿_第二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三章(二)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七章(二)卷九 劍陵崩_第六章卷終 鳳凰劫_第一章(一)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一章(一)卷九 劍陵崩_第七章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三章(二)卷五 紅袍山莊_第六章(一)卷二 雪嬰兒_第六章(二)卷三 蜀錦變_第九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一章(二)卷三 蜀錦變_第八章(二)卷二 雪嬰兒_第七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九章(一)卷六 忘川痣_第三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三章卷三 蜀錦變_第二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六章(二)卷六 忘川痣_第三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三章(二)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三章(二)卷九 劍陵崩_第二章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一章(二)卷一 古劍湛盧_第八章卷三 蜀錦變_第二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九章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一章(二)卷終 鳳凰劫_第四章(一)卷八 青青子衿_第一章卷六 忘川痣_第四章——第五章卷三 蜀錦變_第二章(二)卷五 紅袍山莊_第二章卷二 雪嬰兒_第五章卷三 蜀錦變_第八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三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三章卷三 蜀錦變_第五章卷三 蜀錦變_第三章(一)卷九 劍陵崩_第五章卷七 激戰青城_第四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八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一章(一)卷九 劍陵崩_第四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八章(二)卷二 雪嬰兒_第六章(二)卷二 雪嬰兒_第六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四章卷四 四面楚歌_第九章(二)卷六 忘川痣_第一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九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十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七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八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二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九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一章(一)卷二 雪嬰兒_第四章(二)卷三 蜀錦變_第九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一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七章(一)
卷四 四面楚歌_第四章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三章卷六 忘川痣_第六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四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一章(二)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一章(一)卷二 雪嬰兒_第四章(二)卷終 鳳凰劫_第一章(二)卷八 青青子衿_第四章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七章(二)卷八 青青子衿_第二章(二)卷三 蜀錦變_第十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二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二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一章(一)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一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八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三章卷八 青青子衿_第五章(一)卷二 雪嬰兒_第九章(二)卷一 古劍湛盧_第十二章(一)卷九 劍陵崩_第七章卷六 忘川痣_第四章——第五章卷六 忘川痣_第三章(二)卷五 紅袍山莊_第四章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七章(二)卷九 劍陵崩_第一章卷二 雪嬰兒_第四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十章(一)卷八 青青子衿_第二章(一)卷終 鳳凰劫_第二章(二)卷一 古劍湛盧_第十一章卷三 蜀錦變_第四章卷一 古劍湛盧_第五章卷二 雪嬰兒_第四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四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九章卷一 古劍湛盧_第十二章(二)卷八 青青子衿_第二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三章(二)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七章(二)卷九 劍陵崩_第六章卷終 鳳凰劫_第一章(一)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一章(一)卷九 劍陵崩_第七章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三章(二)卷五 紅袍山莊_第六章(一)卷二 雪嬰兒_第六章(二)卷三 蜀錦變_第九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一章(二)卷三 蜀錦變_第八章(二)卷二 雪嬰兒_第七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九章(一)卷六 忘川痣_第三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三章卷三 蜀錦變_第二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六章(二)卷六 忘川痣_第三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三章(二)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三章(二)卷九 劍陵崩_第二章卷五 紅袍山莊_第一章(二)卷一 古劍湛盧_第八章卷三 蜀錦變_第二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九章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一章(二)卷終 鳳凰劫_第四章(一)卷八 青青子衿_第一章卷六 忘川痣_第四章——第五章卷三 蜀錦變_第二章(二)卷五 紅袍山莊_第二章卷二 雪嬰兒_第五章卷三 蜀錦變_第八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三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三章卷三 蜀錦變_第五章卷三 蜀錦變_第三章(一)卷九 劍陵崩_第五章卷七 激戰青城_第四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八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一章(一)卷九 劍陵崩_第四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八章(二)卷二 雪嬰兒_第六章(二)卷二 雪嬰兒_第六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四章卷四 四面楚歌_第九章(二)卷六 忘川痣_第一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九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十章(一)卷一 古劍湛盧_第七章(一)卷四 四面楚歌_第八章(一)卷三 蜀錦變_第二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九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一章(一)卷二 雪嬰兒_第四章(二)卷三 蜀錦變_第九章(一)卷七 激戰青城_第一章(二)卷四 四面楚歌_第七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