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

萊茵哈特就象一個守護領地的獅子般極力約束城裡的軍隊,他亦作工作道:“各位!我們與唐人大戰,結下深仇,我們戰死了十八萬的兄弟,能夠讓他們的鮮血白流嗎?”

“相信我,現在他們沒捉到宮相大人,宮相大人已經去召集援兵,將來就可以解除巴黎城的圍困了!”

他苦口婆心,到處勸說,可惜收效甚微!

國王都投降了,宮相逃跑了,事實就是事實!

爲誰而戰?戰死了怎麼辦?

他們沮喪地發現:“死是白死!”

正如唐軍大頭領姜諮先前演講的:“法蘭克的勇士們,你們打得很英勇,但是,戰爭已經結束了!”

在政治制度完善的國家,社會風氣提倡爲國捐軀是英雄事蹟,可以得到撫卹金、家族得到上位者的表彰,還有各種各樣的好處。

爲一個註定要滅亡的勢力獻身,也不是說可以,因爲可以“留下名聲”。

但。。。城裡至尊都跑了,還爲誰而戰?爲了萊茵哈特而戰?

別傻了,大家都是十將軍之一,他憑什麼讓我們爲他而付出生命,導致家人爲奴!

當夜,萊茵哈特纔剛剛和衣睡下,就被軍營外的一陣騷亂驚醒,他披衣甲出去一看,涼氣即時冒起。

燈火通明下,他看到羅泰爾、查理、路易和大埃阿斯頂盔戴甲,帶着大隊軍士而來。

有人手裡提着兩個人頭,萊茵哈特定睛一看,竟是佩裡和安東尼的頭顱。

他心中一痛,沉聲道:“你們既然想要投降,那就去吧,爲什麼殺自己的兄弟!”

看到他義正辭嚴的目光,許多人躲閃,而羅泰爾昂然道:“殺死兄弟的是你!”

竟有這等奇事?萊茵哈特願意洗耳恭聽。

”你不識事務,明知我軍再不能戰,卻不投降,陷我們於危機中,我們給了你時間和機會,你卻錯過,不要忘記,唐人是有時間限制的!”

“你想爲丕平賊子賣命,我們就要借你人頭一用!”

萊茵哈特怒極反笑道:“我是爲丕平而戰?我是爲了我們法蘭克人而戰!”

他慷慨激昂地道:“兄弟們!我們法蘭克人早在幾百年前,就沒有向羅馬人屈服,今天,唐人想讓我們低下高貴的頭顱,這也辦不到!……”

可惜他的話被人無視,大家陰鬱着臉,冷若冰霜:你要去爲你的大義獻身吧,我們不那麼高尚,還要顧着家人兒女。

羅泰爾也有經驗,不待他說完,大叫道:“跟我走的站一邊,跟他的留下!”

“刷!”站在萊茵哈特那邊的人一下子跑光光了,留給他的只有小貓小狗兩三隻!

關係到生死問題,沒有誰會犯傻。

慷慨赴義的人也不是說沒有,但在國王投降,宮相出走之後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見到大局已定,羅泰爾招呼一聲:“殺!”

人們蜂擁而來,轉眼間就把萊茵哈特等人給淹沒了!

……

巴黎地區是完整地歸入唐軍手裡,城市建築完好,官吏百姓不受驚擾,庫藏地圖保存,得軍二十萬!

韋晞大喜!

投降的法蘭克國王希爾德貝爾特三世被封爲“法國公”,除官祿之外,再賜重金厚田養之。

羅泰爾等帶兵來投,皆封列侯。

二十萬軍隊經過甄別,擇其強壯者和政治可靠的,得軍十萬,其餘發資遣散。

之前戰死的法蘭克人十八萬人的家庭,皆得官府的一筆“援助金”以穩定家庭(不能說是撫卹金,爲我而戰的纔可以得撫卹金且更豐厚得多),家有孤兒的被軍隊收養,入軍校讀書。

這十八萬人花得不少,但唐軍都習慣了,十八萬個家庭是個很不安穩的因素,經濟上是虧大本,但政治上好處不少,執政者要懂得算賬的。

出榜安民,約法四章“殺人者死,傷人者抵罪、盜竊者入罪和買賣公平”,由是民間稍定。

……

面前一望無際、湛藍一片的大海,海浪奔騰不息。

“這,這就是大西洋!”

海灘上,韋晞召集了大量的將軍和文臣同觀大西洋。

此時此刻,哪怕是再鐵石心腸的將軍,也是感慨萬千。

大家想起這些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大家克服困難,砥礪前行,終於從東海的太平洋邊打到了西方的大西洋邊,實現了飲馬大西洋(馬說:“我不喝鹹水的”),用大西洋海水擦軍靴的願望!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當初的少年郎,都成了白髮叢生的中年人了!

“我們打了多少年?”韋晞問楊成獻道。

“多少年我都不記得了!”楊成獻神往地道:“多少年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我還記得當初兵出玉門關時,崔千尋進上的一首詩!”

他當衆念出來道:“《恭祝韋侯西行建功》:大將籌邊尚未還,關中子弟滿西域,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楊成獻道:“現在是大唐子弟滿西方啊!”

追隨韋晞的將軍、文臣們回想起來,盡皆一片唏噓!

是夜,就在大西洋邊設宴,韋晞召集文臣官員,老兵們大宴,給所有的人發勳章和獎勵,人人有份,個個重獎!

再解除酒禁,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次日日上三竿才醒。

大家喝酒、釣魚和遊樂,又歡聚一天。

之後,各分東西了!

規定西府中樞管轄地方,實行的是集體領導,由大學士們和總參謀部決定軍政大事,成立東歐、西歐、西亞、中亞四大軍區,由唐甜、程伯喜、範無傷和王孝傑分掌,主管征伐之事,約定五年爲期,最多二任,到期者調任,這是爲他們好,也是爲大家好。

韋晞指出道:“現在歐羅巴只是初定,大家好看了,地圖上,我們是從東到西,自出西域之後,就是一條線,爲一字長蛇陣,兵家大忌也!”

“所以大家得在穩固既有地盤的同時,還得四處出擊,征服、建設、收拾人心,有得大家忙的!”

“現在還是戰爭時期,誰以爲可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那就大錯特錯了!”韋晞髮出警告道:“是的,我們的實力很強,可世界太大了!所以有一分力就要使一分力,如果誰想享福的,和我提出來,我放你們回神都,風風光光!”

“有沒有誰想走的!”韋晞問道。

“我!”有人舉手,大家望向那人,見是程伯喜,他嘻嘻一笑道:“我纔沒這麼傻!”

他站起來道:“捋起衣袖,握緊拳頭,大幹快上,建設盛唐!”

衆人都站起來,鬨然道:“幹了!建設盛唐!”

韋晞亦站起來,高興地道:“建設盛唐,明天更美好!”

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九三二節 大亂之後有大治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四十九節 破關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千三六節 (六)第二六九節 堅持就是勝利(一)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九百四節 韋晞的暴怒第八一八節 炸藥和槍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五九三節 風起洛陽第千三一節 (一)第二二一節 陸路啓迪第九二一節 朝堂勢力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九三六節 統治區的春天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五五一節 太平不太平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五一四節 我的權勢還是太小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五一四節 我的權勢還是太小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五七五節 契丹之戰(一)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十七節 進老君觀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六二十節 建設新西域第四六一節 大朝會大驚喜(一)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五二四節 燒頭炷香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四五五節 唐蕃大決戰(一)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七一二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四七二節 婚禮湊熱鬧(一)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九十四節 功名軍中取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一七二節 弓試第五三十節 天上之事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六十五節 天大秘密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八節 跛豪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五五一節 太平不太平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二百二節 軍中之事第二七四節 焚破疏勒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
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九三二節 大亂之後有大治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四十九節 破關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千三六節 (六)第二六九節 堅持就是勝利(一)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九百四節 韋晞的暴怒第八一八節 炸藥和槍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五九三節 風起洛陽第千三一節 (一)第二二一節 陸路啓迪第九二一節 朝堂勢力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九三六節 統治區的春天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五五一節 太平不太平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五一四節 我的權勢還是太小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五一四節 我的權勢還是太小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五七五節 契丹之戰(一)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十七節 進老君觀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六二十節 建設新西域第四六一節 大朝會大驚喜(一)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五二四節 燒頭炷香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四五五節 唐蕃大決戰(一)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七一二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四七二節 婚禮湊熱鬧(一)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九十四節 功名軍中取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一七二節 弓試第五三十節 天上之事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六十五節 天大秘密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八節 跛豪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五五一節 太平不太平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二百二節 軍中之事第二七四節 焚破疏勒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