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

事實證明,唐甜比起馮小寶更好戰,她搶先答應下來,馮小寶必須跟進。

得馮小寶應允,王孝傑大喜!

馮小寶送補給上門,王孝傑負責接應,對他們的河西馬和硬弓印象深刻,更對他們隊伍的士氣和朝氣蓬勃很是看重。

再聽聞他們的“豐功偉績”之後,而且早早在河湟屯田,不是爲打吐蕃還爲什麼?

有他們助戰,此戰更有把握。

他帶着馮小寶、唐甜和他們家的老僕一起去見刺史大人,馮小寶都不用多說什麼,三把二石弓就說明了他們的實力。

得知他們肯來助戰,大家極是高興。

而馮小寶則有點發徵,介個刺史大人體格強健,輪廓分明的五官之下,留着整齊的絡腮鬍,兩眼炯炯有神。

不是胡人血統,卻樣貌粗豪,手臂粗大,有如屠夫,絕對能夠讓小朋友夜啼。

馮小寶有點信心不足地低聲道:“真的是進士出身?”

進士出身,讀書人耶,做得刺史文職高官,又是邊疆重地,出身肯定很高。

他們先前沒見過面,牛刺史聽到了馮小寶的疑惑之音,也不生氣,坦承笑道:“二甲最後一名!”

約喝,真夠走運啊。

進士科舉考試分爲三甲,一甲爲前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其中一甲、二甲最爲尊貴,亦即“進士”。

牛刺史哪怕是二甲最後一名,還是進士!

文官出身,卻也頂盔戴甲,看他的旗號之一,他還是禁軍系統,至少是將軍的級別。

西域邊地戰事多,有能耐的文官均加武職,以節制軍隊,方便打仗。

但也不是加上軍職就行,還要真刀實槍的打過,軍人才會服你,眼下的牛刺史令行禁止,一呼百諾,分明就是打老了仗的文官。

馮小寶之前對自已有些少的沾沾自喜,在見着這位也是文武雙途的高官後就不翼而飛。

大家在馬上談論吐蕃攻打西州之事,牛刺史很健談,認定吐蕃攻打西州必不可持久。

“畢竟西州早就堅壁清野,西域地區戰事多是遠程行軍,講究大進大退。進則克敵斬首,退則遠離敵人,若是攻打堅城,多數難行!”

“我們與吐蕃人打,要多借助當地政權的支持,這點我們有點優勢,畢竟我們有錢,物資充足,修養也好,西域人多與我們友善。”

“但也不可小看吐蕃人,他們野蠻強橫,也嚇倒了不少的當地政權,他們與吐蕃聯合,侵略其他王國,擄掠人口,搶奪物資,吐蕃就象強盜般拉起一票人馬專幹這等缺德事。因此我們要派善辯之士,遊說當地政權頭腦,曉以大義,告誡他們與強盜爲伍,遲早都會輪到他們倒黴!”

牛刺史長嘆道:“說到底還是拳頭大才是道理,象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因爲離得他們近了,吐蕃人的兵鋒易達,我們很難守得住!”

……

馮小寶聽得津津有味,虛心領教了許多西域方面的知識。

他遣曹八回去自家營地裡調兵,下令調動一百二十員。

命令引發軒然大波,他的騎兵有六百人,五選一,結果差點沒大打出手,大家都爭着出戰!

如果不是因爲時間緊迫,只怕傢伙們p過一場打得焦頭爛額出現在瓜州守軍面前,真格搞笑。

結果是老兵(老禁衛軍)去了五十,其餘則是七十人,通過抽籤決定。

大夥兒幸高采烈不象是危險的打仗,而是去冒險發財!

雖說馮小寶調教有功,他們對馮小寶也有信心,但必須以唐人當時奮進的精神面貌打底,否則大家都怕死,社會風氣如此,個人也無力迴天。

……

道路荒涼,但人跡不罕至,有大量商隊經過。

漫長的絲綢古道上半天也見不到個人影,可是商隊的蹤跡很明顯,留下了大量的牲畜與人的腳印。路旁有一排排的胡楊樹,劍一般指着圓天。已經死去多年的,剛剛長到碗口粗細的,還有一丈高矮的,隔着百許步一棵,遙相呼應。那是西域特有的植物,三千年生,三千年死,三千年而後不倒。

放眼四顧,是無邊無際的黃沙和板結的丘陵戈壁,見到的烽火臺比人聚居地還多。

植被稀疏,不過,當時環境尚好,氣候不溫室,人類開發也無,哪怕是荒漠還有不少河流和許多潮溼的盆地,難怪唐軍與吐蕃在西域也能夠有水補給。

馮小寶看到了極爲珍貴的情報,沙州司馬徐可取出一張地圖,那裡有各處水源的標註!

然後他看到了自家的老油條郭省三過去與沙州司馬徐可湊近乎,兩人談個不休,待到晚上他回到已軍營裡,就帶着那張水源地圖!

不錯嘛,郭省三隻是用了一箱燒酒就得到了彌足珍貴的地圖,馮小寶表揚他時,他卻不居功地道:“那是都尉的面子啊!”

“我的面子?”馮小寶有點詫異地問。

“是的,牛刺史對你讚不絕口,說你帶的軍隊不錯,人也謙遜,沒有年少得志的那些人的高傲,他說以前他的(進士)同年有二十多歲的考中後,眼睛翹到了比頭頂還要高,到到最後,他們的官位比他這個二甲最後一名還要低!

他說你不錯,他的司馬當然得給你面子,否則哪會這麼容易得到這樣的情報!”

原來如此!

牛刺史確實對馮小寶給上三分臉面,無他,對方年紀輕輕,威脅不到他,但目前的官位不低,前途無量!

莫欺少年窮,象馮小寶這等猛人,將來他會走到什麼高度,實在難以預料。

不僅起點高,rp也好,對於這等少年不可等閒視之,趁有機會,對他友善,更關鍵的是,他的通湟縣,是沙州的補給基地。

否則以牛刺史兩榜進士出身,又是刺史高官,入京城足以做到部級大官,哪用對他這麼客氣。

……

大軍出動,牛鬼蛇神迴避,沒有什麼沙盜或者其他不長眼的傢伙來打,很是無趣。

倒是馮小寶的軍隊哪怕是人員緊張,也帶了三位“文工團”成員,一個唱歌、一個快板加上另外二個打鼓的,他們四個人都可以吹小號,沿途吹吹打打,煞是熱鬧。

到達有水源的宿營地,他們會帶動軍人們唱歌,一曲唱完,彷彿疲勞盡消。

牛刺史在宿營地裡聽到馮小寶營裡的軍歌嘹亮,尤其是歌詞格調高,《精忠報國》能不高嗎?不由得他暗暗點頭。

……

大夥兒一路緊走慢走,終於覺察到空氣溼潤,遠處天空的雲層明顯比之前晴空萬里要厚。

蒲昌海,即羅布泊,終於到了,而吐蕃人的遊騎兵也出現在天際。

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一三三節 打還是跑?第六七一節 勸進(一)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九六六節 突襲城堡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三七五節 公主不見您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四六一節 大朝會大驚喜(一)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一九二節 我還沒熱身呢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千三五節 (五)第二七六節 黑齒常之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五七二節 廷議契丹(一)第一百十三節 新弓第九六九節 不能退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二九四節 只要你的經歷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八百三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六一二節 胡人的攻城技術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八五五節 攻入阿巴丹城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四八七節 一頓飯換個唐粉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八二四節 送馬第七二八節 逼退“叔父”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三四五節 唐軍部署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千四二節 (十二)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二一八節 人小鬼大論弓仁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三十節 打野豬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八七十節 營內營外炮聲轟第八十一節 她們也忙第七一八節 哈哈大笑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第二百三節 沒品的事也要做了第一九六節 劉夫人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三九二節 公主大婚(三)第二四八節 天后十五條第四三五節 合流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
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一三三節 打還是跑?第六七一節 勸進(一)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九六六節 突襲城堡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三七五節 公主不見您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四六一節 大朝會大驚喜(一)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一九二節 我還沒熱身呢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千三五節 (五)第二七六節 黑齒常之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五七二節 廷議契丹(一)第一百十三節 新弓第九六九節 不能退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二九四節 只要你的經歷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八百三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六一二節 胡人的攻城技術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八五五節 攻入阿巴丹城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四八七節 一頓飯換個唐粉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八二四節 送馬第七二八節 逼退“叔父”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三四五節 唐軍部署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千四二節 (十二)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二一八節 人小鬼大論弓仁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三十節 打野豬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八七十節 營內營外炮聲轟第八十一節 她們也忙第七一八節 哈哈大笑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第二百三節 沒品的事也要做了第一九六節 劉夫人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三九二節 公主大婚(三)第二四八節 天后十五條第四三五節 合流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