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

唐軍殺到,這城外有上八萬人之多,來攻的唐軍步騎才得五萬,甫一接觸,大食人即大亂!

他們的指押官沒見動靜,此仗還怎麼打!

他們不在乎戰鬥,不怕犧牲,但得有人看到的前提下!

雖然有些將士存在着濃烈的宗教信仰,視死如歸,但絕大多數的兵將們很現實,他們家裡有父母妻兒,得爲他們而考慮。

唐軍可不會客氣,箭矢齊下,金鐵交擊,喊殺與悲鳴聲灌耳轟腦。

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之後,立即一片阿拉伯語、波斯土話高叫道:“投降不殺,投降者不殺!”

“投降的跪下!”

唐軍停止刀弓攻擊,各個方向的大食人立即跪倒一大片,周圍很多人也跟着陸續跪倒了。就好像有神仙在中間丟了一顆石子,波浪一樣的漣漪向周圍迅速擴散。

唐騎快速地在敵人當中穿行,高呼着“我軍萬勝!”“投降者不殺”“統統跪下”!

聲音在在大面積敵兵中響起,曠野上跪了無數的人,那些騎着馬的、站着的人在那裡發愣,緊接着騎馬的也跳下來跪伏了。

“放下兵器,扔在一起,雙手抱頭!”

降兵被要求扔掉兵器,驅趕擁擠到一起。

八萬大兵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重新進入巴別爾城裡,裡面那個慘啊,燒成一片白地,大食人被火燒的伸拳舒腿,有如燒豬,有的擁抱一起,人不可分,在一條死衚衕,屍體堆到一人高,艾哈邁德和諸城主皆死於城中,臭不可聞。

大食人的悲哀是唐人的喜悅,這是一個令人喜悅的日子,將軍們成羣結隊地擁到楊成獻面前恭賀道:“大將軍一戰而折敵十萬,自身不損千人,當可傳誦天下,美名永世流傳,堪與周郎火燒赤壁相比!”

楊成獻心中也不無得意啊,他知道打過這一仗之後,他就是歷史!

以後只要他所在系統穩穩當當地,那麼他的歷史地位跑不了。

不過他還是頭腦清醒地道:“這要有本揮霍纔可以成功,要不是王爺和公主積下諾大的家財,我天大的本事,也安排不了這等香餌讓大食人吃虧!”

他手一揮道:“去找找我們的敢死隊員,他們不怕犧牲在城裡放火,我要給他們授勳!”

等所有的人都離開了他的營帳,楊成獻自個兒在營帳裡激動得團團轉!

能不高興嗎,損失千人,消息敵人十萬(除了軍隊九萬,還有一些隨軍民夫,也算進裡面去),哈哈哈,咱也威風了一把!

西征,真是一件風險大,但收益也大的大好事啊!

除了給予大家晉爵升官發財之外,還有名聲!

豈是在國內所能夠得到的,國內即使皇帝再怎麼賞賜,也給不出現在的收穫,關鍵是,跟隨韋晞,大勢在我,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打過此仗,他也可以列入名將的行列了。

很快地,城裡放火的突擊隊員找着了,他們都躲進預先挖好的深洞中,有充足的氧氣(此乃韋晞所教)不受火焰和煙氣的侵襲,等到唐軍將他們請出來。

楊成獻除了給他們授勳,他要忙碌的事情非常多。

先做一件事情,甄別出大食軍中的一些高級軍官和一些老兵,組織他們參觀。

首先,讓他們看到了底格里斯河上的一處工地!

大量的唐人正在忙碌着,他們將河流改道,已經完成了新的堤壩,舊河道上正在施工,大橋的雛形出現。

他們準備在河流上修橋!

告訴了大食人將要做什麼,這下大食人震驚了!

底格里斯河算是一條大河,唐人居然敢在上面修橋,而且所唐人說了“半年可成”,這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一橋橫流,天塹變坦途,大食人吃驚不已。

然而他們到達巴格達城,那個傳說中被拍了一巴掌即告淪陷的城市。

他們漫步城市,看到了堆積如山的糧草還有裝備,規模比起巴別爾城還要大上十倍不止。

唐軍宣揚說:“我們有的是錢財糧秣!”

還有他們參觀了鐵路,這鐵路修得非常快,作爲主動脈的雙線已經修到挨近了巴格達城,而在沒到達之前,唐人建起了一條簡易鐵路,那裡的機車頭小一些,那裡的鐵軌窄一些,裝載少很多,但鐵路就是鐵路。

參觀的大食人坐在開敞的車廂裡,涼風陣陣吹來,景物向後倒退,聽着唐人翻譯的介紹,心裡無比震撼!

他們也算是識事的,唐人所表現出來的力量,讓他們歎爲觀止!

這麼實力雄厚的軍隊,可怎麼對付他們!

難怪他們敢萬里迢迢地跑來殺人放火,人家的後勤確實給力啊。

之前他們就餐是吃着運來的麥餅就涼水,他們也沒有抱怨,做戰俘就要有覺悟,但晚上,唐軍邀請他們共進晚餐。

羊肉泡饃!

以他們的身份地位,他們也不是沒吃過,但是唐軍告訴他們這只是普通士兵的一餐,這讓他們從心到胃都震撼了!

士兵都吃得那麼好,打仗就會有力氣,我們輸得不冤哪。

集中起來,向他們作了政策宣傳,只要漢化、改信宗教、更換習俗,即爲漢民!

一些重要的大食官長更是專門有人與他們面談,盡力說服他們。

第二天他們回去重新歸隊,召開大會!

一名叫做哈桑的資深千夫長首先上臺發言,他講述了他的認識:“大唐天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大唐也是最先進的國家……”(嗯,隨着軍事進程的順利發展,陽關、玉門關外的漢人軍隊,打的都是唐朝的旗號,韋晞,太平公主的不臣之心,已上臺面!而在並內,則是武則天的武周朝統治)

那個千夫長說起唐人的勝利“他們擊敗了僞朝哈里發,消滅了百萬大軍,他們攻佔了呼羅珊、波斯,現在兩河流域也快得手,他們的軍鋒銳不可當!”

“兄弟們,唐人給了我們一個好機會,至尊的王爺和公主大赦我們,只要我們歸順,加入唐軍,即爲唐人!”

“機會難得,兄弟們跟隨我,一起當唐人吧!”

隨着他的呼喊,霍然一羣大食軍官站了起來,一擁而上。

衆目睽睽下,他們在兩尊菩薩像前跪下,合什禮敬朝拜。

他們背棄了他們的宗教,他們宣佈成爲唐人,加入唐軍!

當着大家面前,他們宣誓入籍,同時加入唐軍!

看着所有的大食人驚得呆了,接下來是趁熱打鐵,宣佈樂意歸順的站一邊,不樂意歸順的站另一邊(分批來)。

願意歸順的,重新編組,進行教育,不樂意歸順的,發給路費讓他們歸家。

但走之前,所有的人都來一個手臂上的烙印,聲明,如果在戰場上重逢,必斬無疑!

結果足足五萬軍易幟加入唐軍,他們倒不能象高級軍官有優惠一下子即成爲唐人,而必須經過軍訓,在軍隊的大熔爐裡煉成唐人。

他們算走運的,由於城主們喪命,他們得以自主,而許多大食人在戰爭中跟隨着他們的城主、長官,身不由己地丟掉了他們的性命。

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六二五節 有底氣就是好第八一六節 血戰阿巴丹(二)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六三八節 被婉兒發現了第八三五節 武則天之野望第一六六節 老兵不死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六四十節 李顯之死第一百零三節 小寶的回報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七六六節 哈里發被俘!第四十六節 猥瑣流打法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千三四節 (四)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一千六節 火槍兵袁風(二)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五五六節 山陵使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四二九節 最大的帶路黨(一)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八三五節 武則天之野望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一百十五節 大叔神箭手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九九九節 進軍,進軍!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四十九節 破關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三九三節 公主大婚(四)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八二四節 送馬第一四十節 火鍋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七二十節 廢裡坊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第五八十節 功德無量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五八七節 蒸汽機車第四九五節 殺入倭京(二)第五三六節 豐州之事奏對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六九三節 對付周朝策略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二三二節 捕奴(一)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
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六二五節 有底氣就是好第八一六節 血戰阿巴丹(二)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六三八節 被婉兒發現了第八三五節 武則天之野望第一六六節 老兵不死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六四十節 李顯之死第一百零三節 小寶的回報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七六六節 哈里發被俘!第四十六節 猥瑣流打法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千三四節 (四)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一千六節 火槍兵袁風(二)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五五六節 山陵使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四二九節 最大的帶路黨(一)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八三五節 武則天之野望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一百十五節 大叔神箭手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九九九節 進軍,進軍!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四十九節 破關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三九三節 公主大婚(四)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八二四節 送馬第一四十節 火鍋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七二十節 廢裡坊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第五八十節 功德無量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五八七節 蒸汽機車第四九五節 殺入倭京(二)第五三六節 豐州之事奏對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六九三節 對付周朝策略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二三二節 捕奴(一)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