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

大將軍,大點兵!

碎葉城外的大草原上一望無際,承載了世界上最恐怖的戰爭機器

車帳如雲,將士如洋,牛馬遍野,兵甲輝天,煙火如林,連營萬里!

盛況空前,人多至不能用海來描繪,用上了“洋”!

帥帳設在城西十里的山頭上,站在山頭望周圍,有幸看到的唐人、胡人無不心旌搖動,心潮起伏,難捺心中的激動與興奮!

唐人的紀律、胡人的剽悍!

唐人的裝備,胡人的騎射!

唐人的步兵,胡人的控弦!

有史以來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有腦的人想想都可怕!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胡人的騎射騎戰一流,能上馬就可戰,但是他們的裝備差,鐵刀不多,弓箭劣,普通士卒的弓不強,箭頭差劣,而且他們的紀律。。。就連大唐的團結兵(鄉兵)紀律都好過他們。

胡人擅長打順風仗,你越怕他,他打你越狠,例如金國攻宋前期,蒙古攻宋後期,老野豬皮入軍等,漢人是望風而逃,幾百胡人就可攻下一座城池。

但胡人要是遇上硬茬子,例如蒙恬、衛霍兩將軍、李靖、嶽爺爺、朱棣等,逃的是他們,你越硬,他們就越軟。

哪怕是一些很強大的胡人部族,也遇強則走,遇弱則戰。

而唐人、胡人混合在一起,那真是不得了!

在胡人中間申明紀律,臨陣不戰者、無令擅退者斬!

且慢!再申明一條,上陣傷殘者國家養之,陣亡者給予撫卹,讓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家財得保。

恰恰解決了胡人爲什麼不敢打硬仗的原因!胡人社會是叢林的弱肉強食,一個部族若是男丁戰沒了,沒有力量了,就會淪爲另外強大部族的獵物,族裡老人被趕出部族餓死,女人被搶掠,小孩變成奴隸,牲畜成爲別人的所有,所以每個部族都小心翼翼地保持自己實力,見硬就撤。

今時不同往日,只要賣命給大將軍,家財得保,賞賜豐厚!

其實胡人野蠻,在廣闊天地上鍛煉出他們非常好戰的性格,只是沉重的生存壓力讓他們不得不首先以自保爲上。

大將軍給他們兜底,他給部族帶來了秩序與文明,他統合諸族成立了一個空前的大部族,他是大酋長,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所以部族裡的人們不用擔心被族內的其他人傷害,也就放心地賣命給他。

他裝備了胡人,所有的胡人都有護甲,皮的、鐵的,身上配帶有大唐制式馬刀,弓箭!

韋晞並不怕胡人拿了兵器造反,他有太多的措施控制他們了。

他有無敵的光環,想與他作對者,都要想想失敗的可能性與後果。

他打亂了胡人部族的上下級隸屬關係,即各部族帶頭大哥對調,也只有他才能夠辦得到!

他派駐了監軍,他進行了軍事動員,頒佈了獎勵的政策。

胡人所有軍隊的人質都在他手裡,他們的家人被他控制!

他對胡人進行了深入、徹底的同化,他在很短的時間裡讓突騎施人上上下下歸心,心裡都認了他爲至尊的大酋長!可汗!

……

一個接一個將軍、一個接一個部族首領策馬到達韋晞的閱兵臺前俯首聽命,口稱“某某某參見大將軍!”

韋晞身披金甲,威嚴的擺手道:“爲大唐而戰!”

每個到來的將領都有贊禮官介紹,接受衆人的歡呼。

到來的軍隊有突騎施人三十萬,唐人騎兵八萬、唐人步兵八萬,工程兵三萬,唐甜麾下騎兵三萬,原吐蕃人馬三萬,總兵力達到了五十五萬!

半百萬人馬,可以投鞭斷流!

讓我們來描繪一下部隊多到什麼程度:一個五百騎兵的方陣已經很大了,佔地足有750平方,而騎兵四十四萬,則有660000平方米,加上步兵,超過了故宮的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

故宮有多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軍樂隊高奏得勝曲,唐人、胡人們興奮地揮舞着兵器,高呼爲大唐而戰,一浪高過一浪。

到得上午十點,韋晞騎一匹白馬,後面帶了十騎,五唐五胡,檢閱部隊。

他駛過了一支支隊伍,唐人軍隊也就罷了,胡人的隊伍排列的整整齊齊的,令人驚歎。

讓胡人隊伍加上了裝備、不怕死和紀律,那得到什麼,將拭目以待。

大概來回奔馳了十多分鐘,他回到小山前的檢閱臺上,發表了簡要的演講:“我,大唐帝國徵夷大將軍、奉太后懿旨,皇帝聖旨徵西,軍旗所到之地,即爲大唐之域!,我將帶領你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成就無上偉業!”

“大唐萬勝!”

所有的人無分唐人胡人齊聲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接下來是分列式,大隊的騎兵方陣依次通過閱兵臺接受檢閱,鐵甲鏗鏘,其人高馬大,精神飽滿,士氣高漲!

半胡半唐的軍隊,以烏質勒爲主將,楊成喜爲副將,下轄史萬超、唐山、孫三郎、李四郎四將。

共有三萬騎受閱,他們通過檢閱臺之後,將作爲西征先頭部隊,直接奔赴前線作戰!

在激昂的軍樂聲中,以五百人爲一個方陣,打着旗幟依次通過,接受檢閱。

每個方陣馬匹奔騰,官兵高呼:“大唐萬勝!”

韋晞面帶微笑,伸出了他的手,向着軍隊揮手致意。

旌旗蔽空塵漲天,壯士如虹氣千丈。目睹西征大軍威武壯觀的場景,沒有誰不讚嘆的。

武夫頭腦簡單,只覺得有這樣的軍隊,我軍必可勝利,大家升官發財,花差花差。

而檢閱臺上有一個婁師德,進士出身,做到監察御史,以文臣行武事,參加過大非川之戰,資歷非同小可。

由於他的出身,他想到的則是更深的層次:“漢家控弦四十萬(真盡發兵馬,可達五十萬),兵威強盛,古今未之有也!”

“若此兵鋒東進中原,誰人可敵,誰人可阻!”

他擔憂的是韋晞萬一想要謀反,他有無可匹敵的人馬,錢糧自有,兵甲自備,以現時中原的混亂,真會有極大的成功率!

好在韋晞沒有這樣的打算,如此兵力去西征,誰擋在他面前,真夠倒黴的。

倒黴者會是誰呢?

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二百二節 軍中之事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七零六節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八二四節 送馬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九百二節 人不要臉就有錢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九三九節 漢語之星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三二七節 城管拆遷第五百七節 分贓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六三八節 被婉兒發現了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第九一八節 與武承嗣狗咬狗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九十四節 功名軍中取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五一一節 王孝傑的思慮第二七四節 焚破疏勒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四八十節 攻倭戰略第七八六節 辦班(二)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七十六節 過府第八七八節 爲史萬超慶功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八十八節 美容院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八一四節 西征新態勢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二六三節 騎兵破城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六四八節 石見明獻策第五二三節 韋老叔破突厥(二)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六四八節 石見明獻策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七七九節 攻佔木鹿城第五三六節 豐州之事奏對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九十七節 武三思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七三十節 不附李昭德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七二一節 昭德KO承嗣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第九節 圈套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三一四節 收麥
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二百二節 軍中之事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七零六節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八二四節 送馬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九百二節 人不要臉就有錢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九三九節 漢語之星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三二七節 城管拆遷第五百七節 分贓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六三八節 被婉兒發現了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第九一八節 與武承嗣狗咬狗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九十四節 功名軍中取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五一一節 王孝傑的思慮第二七四節 焚破疏勒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四八十節 攻倭戰略第七八六節 辦班(二)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七十六節 過府第八七八節 爲史萬超慶功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八十八節 美容院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八一四節 西征新態勢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二六三節 騎兵破城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六四八節 石見明獻策第五二三節 韋老叔破突厥(二)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六四八節 石見明獻策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七七九節 攻佔木鹿城第五三六節 豐州之事奏對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九十七節 武三思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七三十節 不附李昭德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二二九節 人口最重要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七二一節 昭德KO承嗣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第九節 圈套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三一四節 收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