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

事實證明,吐蕃人不善攻城,方法太過單一,遠不如唐人攻城時那麼玩得花樣翻新。

一定程度上,吐蕃人自大非川打敗唐人,佔據戰場主動,卻不怎麼見他們打城(西域除外),確實在攻城方面有所欠缺。

也不是說他們不有這方面的知識,與唐人打仗多了,當然也會不少這方面的知識。

他們工匠不多,吐蕃人玩慣馬匹,喜歡在馬上活動,對做工匠興趣不大。

靠俘獲來的唐人或者其他民族工匠打造攻城器械,畢竟還是少,而且吐蕃人也不尊重他們,難得他們賣命效力,要不磨洋工要不不幹了。

起初也有一些唐人俘虜爲了得到更好的生活而試圖向吐蕃人兜售他們的工匠技能,然而發現得到的是乾死工做死活,吐蕃人根本不拿他們當人看,哪怕有技能也一樣!

唐人工匠俘虜的心漸冷,一句話:吐蕃人不懂得尊重知識!

當年文成公主進藏挨草,帶了一大批中原去的工匠同去,而吐蕃人的態度是“這是唐人懼怕我們而送給我們的禮物(要是不怕我們,怎麼送他們的女人來挨草?就是這麼個理由!)”

有這樣的看法,他們對待唐人工匠的態度可想而知!

吐蕃人不僅對工匠這種態度,還對於治下的百姓也是這種態度,甚至於對待治下民族的地主、精英盤剝得更狠!

誰叫你有錢啊!不搶你搶誰啊。

連條路都不給人走了,結果吐蕃人在安史之亂佔據河西隴右,哪怕達百年統治,居然無法讓那裡的人們歸心,以致於吐蕃崩盤時,那裡出了個張義潮,起義反抗,迴歸大唐!

金國、遼國做得都不錯,統治漢佔區,漢民都漸漸變成他們,最強的則是辮子國,如麻子臉康熙連前朝漢人皇帝朱元璋都拜過,曾六祭明孝陵,減輕民怨,做到滿漢一家。

漢人則做得最好,只要說漢話寫漢字改漢名進漢學的,哪怕是蠻荒生番,即可立地成佛,漢人承認他們與自己是同類!

沒有工匠歸心,吐蕃人的攻城器械劣質,投石車要不打得近要不打幾下就散架,吐蕃人急了,就鞭起唐人工匠。

挨鞭的唐人工匠更沒心思給吐蕃人做事,而吐蕃人則鞭得更狠!

怠工、做岔弄壞,吐蕃人評價說:“唐人工匠沒什麼本事!”

另一方面,吐蕃地方苦寒,樹木不多,礦產也不多。

他們的宗教信仰是本教或者佛家,本教講究萬物有靈,山有靈樹有靈,就連石頭都有靈性,不可輕易觸動環境(湖裡的魚都不打,青海湖的魚都是唐人吃掉的),這不行那不行,製作器械的原料缺乏,道理上練手的東西不多。

……

沒有良好的、衆多的攻城器械,又沒有什麼唐人俘虜去幫他們消耗對方的防禦力量,吐蕃人進攻一座不算很高的城牆,也丟下了上千具屍體,而唐人的城牆看起來似乎沒什麼變化,反而唐軍的精神更是抖擻,再大戰三百回合也不在話下。

上千吐蕃人的犧牲是換來了五千吐蕃騎兵越過了通路,之後他們發現唐人又在路上搞多一段這樣的城牆,同樣使用了兩段投火彈中間放箭的方法。

而他們想繞路很難,想從山上另一面攻打城牆難上加難。

論迷古評價道:“他x的噁心的戰鬥!”

過了這一段,再到第三段城牆,這次路給堵住了!

雄關上的唐軍紅光滿面(吃得好),士氣旺盛,上下一心,誓保家園!

兼且弓箭凌利、牀弩和投石機肆虐,牆頭上堆滿了守城物品,端的是無隙可乘,讓吐蕃人大爲喪氣,連與唐軍對罵時,說起“我們贊普草了你們的公主”的話也是有氣無力。

越過雄關,就是唐人金燦燦的麥田,雖近在咫尺卻又顯得那麼遙在天邊。

……

論迷古不信邪地派出了諸多斥侯沿山沿湟水找尋唐軍防禦的薄弱之處,檢查過後,他驚奇了!

唐軍在各個路口山後建立了層層疊疊防禦體系,到處建立長城,多喜歡開始平行於路邊設置,依山伴嶺,之後關牆封路。

天知道他們是怎麼這麼快就建立了如此多的城牆!

水泥的威力盡顯無遺,使用水泥修得快,朝廷有錢給馮小寶,他有充足的水泥,也有充足的人力。

光是山地步兵,他有六萬人耶!

境內子民也有近六萬人!

而且唐人勤奮啊,就象工蜂般地努力地做事,在通湟縣上班時間,街道上很少人在閒逛,都忙於工作。

幾乎每個人都給工事修建貢獻過一把力氣,例如馮小寶親自參與修過一段城牆,還刻字留念。

軍隊、農民、牧民、工匠、商人都響應了馮小寶“週日義務勞動”的號召,參與到修建城牆的工作中去,大幹快上,仗着水泥的威力,很快就讓城牆矗立起來,變成了現在吐蕃人膽寒的雄關!

馮小寶尊重人才,大夥兒樂意給他賣命。

口號也煽情:“城牆越堅固,大家越安全!”

軍中的老前輩,精心設計,利用山勢和水勢,以最小的成本,修建出最有效率的防禦體系。

……

湟水上有座大橋,是唐人的傑作,巧奪天工。

論迷古去見識過,但他看到橋頭上如同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的橋頭堡時,橋頭有一個,橋那邊也有一個,連看多一眼的勇氣也沒有了。

想攻佔這座大橋,只怕五萬人填進去都不夠!

只要不中斷唐人的外援,五萬人真的不夠填的!

唐人的麥子,論迷古的五萬人那是垂涎欲滴,卻挨不到邊,他們費盡心思,到處找路,可惜任何一條道路都給唐軍關卡給堵死了。

吃不了唐人的麥子,近不到唐人那滿是財富的通湟縣。

少量吐蕃人甚至跑到了大通河的北面,發現那裡的城牆少一些,可是唐軍憑河而守,不是那麼容易過河。

想要過河,必會付出重大代價!

……

站在山上望唐境內嫋嫋升起的炊煙,論迷古首次生起了‘我們來錯’的感覺。

遠處麥田上有人活動,唐人開始收割起將熟的莊稼了。

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三百九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一)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九百二節 人不要臉就有錢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九一九節 封無可封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四五二節 將亡(三)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第七三一節 子不如女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六一一節 烏質勒上位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四一九節 不甘,但無奈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五三五節 速泡婉兒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三三四節 真的猛士(二)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三五七節 唐吐大戰(七)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六百六節 打它(三)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四八八節 可惜了!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四六五節 他不是人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三九七節 魘魔第五二三節 韋老叔破突厥(二)第九百五節 帝國餘輝(二)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二三八節 山地師之爭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十四節 上洛(一)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三條路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六四五節 水桶妙用第千三八節 (八)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
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三百九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一)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九百二節 人不要臉就有錢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九一九節 封無可封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四五二節 將亡(三)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第七三一節 子不如女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六一一節 烏質勒上位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四一九節 不甘,但無奈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五三五節 速泡婉兒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三三四節 真的猛士(二)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三五七節 唐吐大戰(七)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六百六節 打它(三)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四八八節 可惜了!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四六五節 他不是人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三九七節 魘魔第五二三節 韋老叔破突厥(二)第九百五節 帝國餘輝(二)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二三八節 山地師之爭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十四節 上洛(一)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三條路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六四五節 水桶妙用第千三八節 (八)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