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四節 西征新態勢

對大食國的戰爭,一定程度上還是場宗教戰爭。

奪取其地還不行,還要爭取民心,將他們的宗教信仰轉向東方的佛道兩教。

道教是東方本土教,只要是正宗唐人,受過多年的傳統教育還有民俗的薰陶,還是很容易理解“道”是什麼。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春節前大家都要敬竈神,因此唐人用飴糖供奉竈神,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光說好話。

而竈神,就是道教的神靈啊,敬竈神,就接觸到道的意思。

但對於新加入的民衆來說,道教還是有點水土不服,反倒是佛教大顯身手。

因此根據需要,韋晞秒變自己成爲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下凡,廣爲宣傳大勢至菩薩順帶宣傳佛教。

信衆主要是他手下那些吃公家飯的,再有新歸附的民衆。

其實就是用大勢至菩薩替代大食人所信奉的神,這場戰爭的艱苦性不下於打下大食國國土。

民衆需要信仰,那就給他們信仰!

爲了宣傳大勢至菩薩的信仰,韋晞無所不用其極,有時甚至是異想天開。

例如,集齊七彩菩薩,即可在屠城中得到免死金牌!

大勢至菩薩的小神像,有紅橙綠藍靛黑白七種顏色,哪家只要蒐集夠了七個,他的家庭即可免死!

這些小菩薩是唐軍攻城時用投石機投進城裡,大量投進城裡,自然讓大食軍的上層深惡痛絕,下令誰敢不上交的一概苦役!

而且七種菩薩中,黑白兩色的菩薩的“爆率”較低,想要集齊七種菩薩小神像,實屬不易。(滿城都是七個免死菩薩,還怎麼花差花差)

結果,城裡有名的“巴依”大老爺,他秘密地蒐集到了七種菩薩小神像,在唐軍破城時,派上了用場!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依照唐人所講的,花費重金,集齊了七種菩薩小神像!

當時城裡一些富翁還在笑他不惜一切代價,收齊了這七個小菩薩,現在呢,輪到巴依鬆了一大口氣!

唐人認賬的!

渾身是血,手執利刀的唐人見着他手裡捧着的七個菩薩,停止了腳步!

接着他們去喊人,有識貨的軍官過來識別菩薩是真是假的。

很幸運地,軍官衝着巴依一笑!

他的手一揮,所有的軍人都隨他退出了這間屋子,不僅如此,還派了兩個軍人站崗,以免這家受到襲擾。

畢竟千金市骨,有人真的收齊了七個菩薩,即是有緣,有心,當然得給面子。

……

巴依大老爺運氣實在不錯,除了保全一家子人的性命之外(還有一些親近朋友、親戚也攜帶財物託庇於他門下),得到了駐軍的青睞,讓他統領北城貧民,爲唐軍作貢獻。

貧民沒什麼見識和本事,巴依能夠家成鉅富,自然有水平。

聰明的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積極向“兩府”靠攏,一家子統統起了漢名、學習漢語,穿起唐衣,信仰佛教。

甚至他的家族後代,出了兩個進士(其實是照顧邊遠地區的名額),成爲新貴。

……

巴依大老爺和胡大,都是西征路上的幸運兒,在東方大軍征伐西方的大業中,許多人被殺,很多的豪門大族沉淪,但也有象巴依大老爺和胡大等人應運而起,得到了重大利益,尤其是那些及時歸降的城市,原來的官府都得到了留用,只要他們表現出忠心,長官發財個個在所難免。

……

在碎葉城的韋晞行營還沒有收拾行裝,他們預計在伊斯法罕開戰後一週趕往伊斯法罕。

然後不到一週,就接到攻陷伊斯法罕的消息,進展不可謂不快也!

韋晞欣然地看着戰報:先是火力攻擊,然後破城,得到了“第五縱隊”的幫忙,順利地取下伊斯法罕。

避免了重大損失,甚至連化學彈也都沒有動用。

戰情彙報上,範無傷指出:“……我軍持續給敵人壓力,造成裡應外合的有利局面!”

於是韋晞在上面批道:“牛刀殺雞,致敵露出破綻,成就我軍!”

他辦有“學習班”啊,高級將領們在學習到這一戰例後,之後的帶兵,更喜歡重兵突擊,火力急襲,打得敵人苦不堪言。

不過這麼做,錢也是嘩嘩地流去,軍需官、財政官都很有意見。

韋晞說了:“只要人沒事就好,多花點錢沒關係!”

確實不錯,有人就有希望,有人就有一切的可能!

韋晞的以人爲本的大政方針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西征順利完成,死傷的人數較低,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

打下伊斯法罕,對於西軍是極大的利好,往西而行,沿途皆無雄城抵抗西軍的步伐,低矮的城鎮去抵抗精通攻城的西軍那是無能爲力,因此,大食軍一路撤退,把人員、物資都集中在兩河流域,翼藉助大河天險和雄關險隘,去挽回目前的頹勢。

他們不能夠再退了,再往後退,就是大馬士革,就是阿拉伯半島!

兩河流域有衆多的人口,是魚米之鄉,還是白衣大食重地的屏障,絕對不容有失。

因此擺在西軍面前的是大食軍的重兵集團,他們拼湊了十萬擁有阿拉伯馬的精銳騎兵,二十萬普通騎兵,二十萬精銳步兵還有三十萬的守城兵,號稱百萬大軍!

分散在兩河流域地區,等待着西軍的到來。

他們將要面對的是王孝傑的八萬騎兵和範無傷、帕羅特的三十萬步騎還有韋晞的五萬騎兵,韋晞軍隊不過是對方的一半,反倒是韋晞軍士氣高昂,而大食軍上下憂心忡忡。

“他們軍隊雖多,但是能戰之兵很少!”參謀長姜諮根據敵我雙方情報分析起來。

能夠使用的兵力是十萬阿拉伯馬的騎兵還有二十萬裝備較好的步兵而已,而唐軍每一個兵都是頂呱呱的,別看大食人多,那都是個菜。

所以,西軍騎兵與大食人在底格里斯河兩邊對峙,西軍前出的騎兵不到五萬,與他們對峙的大食人空有五十萬卻不敢過河,無法給予西軍重大威脅,坐看西軍步兵主力圍攻阿巴丹城!

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六三三節 憋屈酷吏(二)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六九三節 對付周朝策略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六十二節 山神與地龍(二)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二五一節 小寶神棍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二四一節 行軍打部族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五九九節 會盟西域(二)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五五一節 太平不太平第一六四節 輜重兵訓練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千二四節 享受戰爭的樂趣第九八六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八)第二百一節 射中了什麼餐?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七二五節 針鋒相對的鬥爭第三八十節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七七八節 化學彈面世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二九八節 助人爲樂(二)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九七十節 破阿瓦爾人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七三七節 白衣大食出兵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五三十節 天上之事第四六九節 拜訪文成公主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千五四節 攻法蘭克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九七一節 她不是女神還是誰是!第六五三節 攻不下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八四八節 火車上的培訓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五七四節 契丹李盡忠!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九十七節 武三思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九一六節 我膽小不敢上!第十九節 立足(一)第五五六節 山陵使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一百十一節 軍營瑣事第九四九節 天時在我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千三三節 (三)第八六八節 嫌我老土?!第七七六節 抗拒從嚴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一百二十節 同一片星空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
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六三三節 憋屈酷吏(二)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六九三節 對付周朝策略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六十二節 山神與地龍(二)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二五一節 小寶神棍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二四一節 行軍打部族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五九九節 會盟西域(二)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五五一節 太平不太平第一六四節 輜重兵訓練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千二四節 享受戰爭的樂趣第九八六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八)第二百一節 射中了什麼餐?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七二五節 針鋒相對的鬥爭第三八十節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七七八節 化學彈面世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二九八節 助人爲樂(二)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九七十節 破阿瓦爾人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七三七節 白衣大食出兵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五三十節 天上之事第四六九節 拜訪文成公主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千五四節 攻法蘭克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九七一節 她不是女神還是誰是!第六五三節 攻不下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八四八節 火車上的培訓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五七四節 契丹李盡忠!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九十七節 武三思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九一六節 我膽小不敢上!第十九節 立足(一)第五五六節 山陵使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一百十一節 軍營瑣事第九四九節 天時在我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千三三節 (三)第八六八節 嫌我老土?!第七七六節 抗拒從嚴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一百二十節 同一片星空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