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定案

練武場上,一青衫少年拳腳生風,跳躍,揮拳,踢腿等動作行雲流水……青衫的顏色因爲汗水比平時深了許多。

乾元帝站在場地外面看了許久,雖然他不會功夫,但能看出顧天澤攜怒練拳,很容易受傷,揚聲道:“阿澤。”

顧天澤擊打出的拳頭微停,悶哼一聲,隨即似沒事人一樣收回了拳頭,板着一張俊臉走向了乾元帝,隨意的拱了拱手,“陛下。”

作爲乾元帝一手養大的孩子,乾元帝太清楚顧天澤了,敏銳的看出顧天澤眉宇間的煩躁……伸手握住了他手臂,顧天澤皺了皺眉頭,想要收回來,但被乾元帝緊緊的握住,且警告道:“朕有讓你動嗎?”

“姑父……”

“阿澤只有在受傷又不想被朕發現的時候,才叫朕姑父。”

乾元帝撩開了袖口,被乾元帝王握在手中的胳膊腫得像是饅頭,顧天澤微微低頭,“是意外啦。”

“意外?你練武多少個時辰了?活該你被抻到。”

“姑父……”

“你跟朕過來。”

乾元帝最受不得顧天澤低頭的樣子,再大的怒氣也消失的一乾二淨,這小子只怕也是知曉才故意示弱……

“你這個臭小子,把本事都用在朕身上了。”

“您是陛下,不用在您身上,用在別人身上有用麼?他們配臣用心麼?”

乾元帝又見到了肆意傲氣的顧天澤,點頭大笑道:“沒錯,朝臣不配你用心!”

回到乾清宮,乾元帝讓懷恩公公取了紅花油,他親自幫顧天澤把存了的筋骨揉開。

顧天澤抿着嘴脣顯出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乾元帝的手法很糟糕,弄等他很疼……“陛下。要不還是讓旁人來吧。”

“臭小子,朕伺候你,你還嫌棄朕?”

乾元帝惱怒般狠狠揉了紅腫處一下。顧天澤哼了一聲,乾元帝忙改爲輕揉。對顧天澤,他怎麼都狠不下心,也沒有人會坦言乾元帝弄得不好。

倒是挺有趣的,乾元帝心底泛起一絲的暖意,阿澤沒同自己生分。

懷恩公公再旁邊看着,若是讓方纔在御書房彈劾顧三少的大臣看到了,不知他們還敢不敢再上奏摺。

乾元帝根本連顧三少爲何調兵都沒問。這是多大的信任,換旁人試試?

別說在京城兩千兵馬調動,就是調動兩百人,乾元帝都得讓錦衣衛徹查清楚。

“坐嘛。坐。”

乾元帝給顧天澤上了藥後,指了指身邊的位置,看了一眼點心盤子,“懷恩,朕餓了。讓御膳房準備夜宵。”

“遵旨。”

“阿澤陪朕用夜宵,朕自己一人沒什麼胃口。”

“哦。”

顧天澤點頭,坐在了炕桌的另外一邊,垂着腦袋看着自己的手臂,在乾元帝面前敢走神的人。只有他一個。

乾元帝笑呵呵的問道:“你有沒有話同朕說?”

“沒有。”

“真沒有?”

“嗯。”

顧天澤怎麼也不能告訴乾元帝,練武的真相是王芷瑤不想再見自己。

“朕看你不是爲了長信侯病重的事兒。”乾元帝在顧皇后面前表現得對長信侯的生死憂心忡忡,然他對長信侯根本就沒在意過,長信侯吃喝玩樂,沒有大本事。

不過,他最後死在侍妾肚皮上這件事,必須得給皇后一個交代。

乾元帝不在意長信侯的生死,他絕不准許有人在他眼皮子下算計顧家。

就算不看在定國公的功勞上,他也不能眼看着顧天澤受人算計,這次幕後的人敢算計長信侯,下一次就有可能算計阿澤,野心都是一點點助長起來的。

顧天澤長在乾元帝身邊,別說對大伯父長信侯沒有感情,縱使對定國公,他的感情也不深,畢竟他就沒在顧家的環境中生活過幾日。

對比皇宮,定國公府縱使有他單獨的院落,屋舍,也同客棧差不多,一年到頭住進去的日子是有數的。

“大伯父病了?”顧天澤詫異的擡頭,乾元帝啞然失笑,心裡卻燙貼得不行,“不提他,阿澤,你同朕說實話,爲何火燒黃鶴樓?誰惹了你?其實朕更想知道,你這一天都在練拳,到底是爲什麼?”

此時,懷恩公公提着從食盒悄聲的走近,把精美的夜宵一樣一樣的放在炕桌上,隨後他退到了一旁。

乾元帝看着鬆軟好消化的菜色,懷恩還是很知曉他心思的,顧天澤一天沒有用膳,大魚大肉的反倒不好,“陪朕用點,你慢慢說。”

“沒什麼。”顧天澤拿起了筷子,“爲了江南的事兒,臣聽說了前朝餘孽混進了黃鶴樓……”

“哦?”

乾元帝給顧天澤夾了飯菜,問道:“爲何動手得不是錦衣衛?不是東廠?”

“陛下,您忘了,黃鶴樓舉辦得是文會,雖然那羣酸儒地位不高,但畢竟披着文人名士的皮,錦衣衛和東廠若是出動,必然會讓朝上的文官唧唧歪歪。”顧天澤擡起清澈的眸子,“雖然您不怕,但他們不停的磨嘰,太過煩人。況且您讓臣做了京城都指揮使,京城的安危臣一併承擔,臣可不想只做個好看不中用的都指揮使。”

“……”

乾元帝自是曉得顧天澤的傲氣,本身他也不願意顧天澤只做個看客,盛了一碗湯遞給顧天澤,“同朕說話,滿是道理,方纔在御書房,你怎麼不說?”

“臣只是陛下的京城都指揮使,用得上同他們解釋?”

顧天澤一口把湯喝了大半,眸色深沉凝重,“臣把東西交給了東廠,想來一會便有奏報,臣想朝廷上沒準有人……”

“嗯。”乾元帝笑着點頭,“朕就曉得你不是不知輕重的人。”

“姑父……”

“嗯?”

“如果有人說你做得不好,不想再見你。您說她……是不是不在意?”顧天澤低頭看着手中的瓷碗,不在意他們曾經有過的那分朦朦朧朧的感情?

說不見就不見了,王芷瑤好狠的心!

乾元帝此時眼睛比方纔亮得多。興奮湊上去問道:“阿澤,誰不願意見你?跟朕說說。哪家閨秀敢拒絕朕的阿澤?”

這副八卦樣子,哪裡是堪稱英明神武,乾綱獨斷的乾元皇帝?

懷恩公公想提醒乾元帝一句,只要讓東廠查,還有查不到的?不對,乾元帝根本沒在顧天澤身邊安排東廠的蕃子密探。

“你不跟朕說清楚,朕怎麼幫你拿主意?”

“她說不想見我。說和我性情不合,說她自己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

“哦,這丫頭倒是挺有自知之明吶。”乾元帝笑呵呵的看着顧天澤,“阿澤想聽朕說什麼?”

“姑父!”

顧天澤把湯碗直接扔到了炕桌上。起身就向外走,“臣告退了,您歇着罷。”

“阿澤,阿澤……”乾元帝的聲音一聲比一聲高挑,透着一股看熱鬧的玩味。在顧天澤的身體消失在夜幕前,高聲道:“阿澤,她是不想彼此陷得太深,不讓你再對她上心……”

顧天澤身體一頓,只聽到乾元帝長嘆過後。低聲道:“既然她知道配不上你,你又覺得她不錯,你告訴朕她是誰,朕成全你們……阿澤,你今年十五了,身邊得有個暖牀的人。”

果然只能做妾,所以她才拼命的和他拉開距離麼?

從她對殷姨娘的恨意來看,她只怕是寧可死,也不會想要爲妾的。

“既然她不知好歹,臣也不願意再見她。”

顧天澤冰冷的回了乾元帝一句,“既然這纔是她想要的,臣何必勉強她?”

騰騰騰,顧天澤的身影徹底的沒入夜色之中。

乾元帝搖了搖頭,“阿澤太傲太倔,不知什麼時候他才能懂得哄美人也是樂事……”

“陛下,要不奴婢去打聽打聽?”

“讓阿澤曉得,又會跟朕鬧彆扭,現在隨着他鬧去,過幾年,朕給他選個頂頂好的妻子。”

“遵旨。”

……

王家在西寧候門前吵鬧個不停,棺材就停在了西寧候門前,王大爺等人淒厲的哭聲在深夜顯得格外的滲人。

“蔣大勇,你出來,出來說清楚,爲何弄死我的四弟?”

“四弟啊,你去得好冤。”

“四弟脖子上有傷痕,別以爲我們不曉得是誰做的。”

“四弟這是給人騰地方,你們蔣家仗勢欺人,看上了富貴人家,想弄死我四弟,讓你西寧侯的小姐再嫁……”

“王家如今是不如你們蔣家門第顯赫,可王家不能丟了祖上的氣節,縱使四弟去了,蔣氏也別想着再嫁!”

他們的罵聲傳進了西寧候府,蔣大勇正爲了王芷瑤昏睡生氣,聽見這話,哪裡還忍得住?

抄起棍子就想打出門去同王家人拼命,就在他招呼孫子,兒子出門迎戰時,王芷瑤突然睜開了眼睛,“外公……”

“小妞妞。”

蔣大勇見王芷瑤睡醒了,顧不上尋王家人晦氣,幾步竄到牀榻前,確定小妞妞睜着毛乎乎,圓溜溜的黑瞳,懸着的心放下了一大半,“沒事,有外公在呢。”

王芷瑤打了個哈氣,聽見府門口傳來的罵聲,王譯信是死了麼?

會不會太輕鬆了?

王芷瑤忽略了心底的一絲不舒服,翻身坐起身體,“您不能出去同王家對罵。”

“由得他們在府門口胡鬧?蔣傢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委屈?”

“也不是。”

王芷瑤伸出小手拽了拽蔣大勇的袖口,“您不是中軍都指揮使麼?直接把王家人弄到衙門去,他們也就不敢出聲了。”

“在衙門他們不會亂說?”

“亂說又怎樣?衙門是講究證據的啊,王四爺致命傷是王老爺子打的,而且他也是回王家後才嚥氣的,同我們蔣家有什麼關係?娘也被王芷璇氣病了,如果王家不怕丟臉的話,就繼續鬧下去,黃鶴樓的事情。他們怎麼都無法自圓其說。我娘縱使教訓了王譯信兩下子,也不爲過,萬萬沒有這麼欺負人的。”

既然王譯信去了。王芷瑤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旁人把髒水潑到蔣家人身上,並非是她狠心。王譯信的死也很讓她意外,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她無法眼看着王家藉着王譯信再鬧事。

把事情鬧上衙門,以西寧候府如今的聖寵來說,衙門的官員必然會偏向西寧候府。

況且,王家根本沒證據說王譯信死在蔣家。

“外公最好去尋給王四爺看過病的太醫,讓他出面作證。王四爺的身體本就不怎麼好……想來他受了許多的悶氣折磨,元氣大傷……”

王譯信最後都淪落到抄寫書本賺錢的地步,想來在王家的日子並不怎麼好過。

王芷瑤冷靜的分析着,“讓人收買王家的僕從。把王四爺用過的藥渣弄來一些,如此可以證明,王四爺的‘病’是很嚴重的,這些都是決定性的證據,衙門不會無視證據。只憑着王家人隨便亂說。”

“好。”蔣大勇連連點頭,欣慰的摸了摸王芷瑤的小腦袋,“我的小妞妞就是聰明,就按照你說得辦。”

蔣大勇傳令下去,把門口鬧事的王家人連同棺材一起弄到了京兆府尹衙門。

……

翰林院掌院尹家府邸。王端淳站在老師的書房中,靜靜的看着坐在椅子上深思的老師,他眼圈有點泛紅,“師傅,我爹……”

“你若是回王家,準備怎麼拿這個主意?”

“徒兒會爲父親守孝。”

尹薄意一聽這話,嘴角微微翹起,“旁得事兒呢?”

“一切交給長輩做主。”

“很好。”尹薄意不想在徒弟父親過世後露出任何的滿意笑容,板着臉龐道:“既然你如此想,便回去罷,爲王四爺結廬守孝,也是你的一片孝心,但不可耽擱學業,你父親在天之靈,只怕也盼着你能高中。”

“徒兒謹記師傅的教誨。”

王端淳行禮後出了書房,快速穿過小路時,見到不遠處有一盞燈籠,定睛一看,王端淳低垂下眼瞼,“小師妹。”

“小師哥……請節哀。”

尹嘉穎聽了王家送來的消息後一直等着王端淳路過,見王端淳泛紅的眸子,咬了咬嘴脣道:“你可是我爹的關門弟子,再被旁人欺負丟了我爹的臉面,小心我爹不認你哦。”

“……”

王端淳默默的低頭,“我不說話就是啦。”

“可是……可是你不說話也一樣會被人騙啊。”尹嘉穎爲小師哥的狀態擔心,大宅門裡的詭計多了去了,不是躲閃就能躲得開的,小師兄太單純,王家那羣人又太齷齪,什麼主意都能想到,尹嘉穎突然看到了王端淳身後站着的書童,“嗯?侍書……我爹把侍書給了你?”

“啊,師傅說讓他看着我讀書,怕我荒廢學業……”

“傻蛋。”

尹嘉穎轉身落荒而逃,有侍書跟在小師哥身邊,還用得上自己擔心?

王端淳摸了摸腦袋,回頭看向低眉順目站在自己身後的侍書,“小師妹是說我,還是說你?”

侍書和王端淳同齡,是尹薄意一手調教出來的,他微微一笑,“想來是說奴才吧。”

“哦。”王端淳想了想,“你別在意,小師妹天真活潑,不是目中無人的人。”

侍書目光微凝,這是爲小姐解釋?話說,以小姐的才學什麼時候輪到單純的淳少爺幫忙?

尹嘉穎雖然是幼女,但心眼不少呢。

侍書一直跟着主子,自然曉得在小姐天真的外表下有着怎樣一顆玲瓏心,縱使如今色色出色的二小姐有時都沒四小姐通透,只是四小姐不願意費心思。

”淳少爺,您還是快回王家爲好。”

王端淳點點頭,帶着侍書趕回王家。

一進門聽說祖父祖母因爲喪子而臥病在牀,又聽說大伯父等人擡着父親的棺材去蔣家鬧事……最後被關進了京兆府尹衙門,王端淳被眼前的事情弄得有點昏。

王端瀚倒是對王端淳很熱情,友愛,然因爲侍書跟着,王端淳對庶出的兄長淡淡的,說了幾句。便主動去祖父牀前侍疾。

任何想靠近王端淳的人,都被侍書給幾句話給打發走了,侍書本就是尹大人的人。王端瀚等人不敢對侍書不客氣,而且孫兒也應該給祖父侍疾。

王端淳既是王四爺的嫡子。也是蔣氏的兒子,在王家和蔣家打官司的時候,他做什麼都是不孝,都是錯。

不如他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因此他一問三不知,專心侍奉祖父用藥。把一切俗事都交給侍書打理。

王家想借着王端淳爲難蔣家的心思徹底落空了。

天明,衙門升堂,府尹審問王家提起的控訴。

蔣大勇並沒親自到場,畢竟蔣大勇是世襲侯爵。縱使衙門派去傳票也得看蔣侯爺是不是有心思接。

不過,蔣家還是很給面子的,西寧侯世子蔣大舅親自到了衙門,言明蔣氏因爲庶女不孝氣昏了,如今還在昏迷着。而蔣侯爺去上朝,至今還沒回來……

京兆府尹一聽,忙道:“不用勞煩侯爺,世子爺來衙門也是一樣的。”

他可不敢把傳票送到金鑾殿上去,更不敢去在皇上面前請走西寧侯。

其實對這樁蔣家和王家的官司。京兆府尹是很頭疼的,又不能讓仵作開館給王四爺驗屍,尋常百姓驗屍就驗了,可王四爺是官身,王家縱使如今沒有爵位,也不會准許自家子弟的屍體被仵作弄來弄去。

西寧候又不能得罪,京兆府尹覺得審問這樁官司起碼短命三年。

王大爺等人先是哭訴了一番王譯信死得冤枉……哭得聽者傷心,見者落淚。

蔣大舅默默聽着,直到王家說完後,才緩緩的開口說明了事情的經過,以及呈上了太醫的證詞,“懇請大人明鑑。”

王大爺衝上去道:“太醫定是怕了蔣家,纔會做虛假證詞,我等不服。”

“那這包東西呢?”蔣大舅把懷裡的藥渣子呈上去,說道:“王四爺本來身體元氣大傷,可偏偏有人給他用了虎狼猛藥,雖然他能起身,然身子被掏空了,在蔣家被其庶女氣了一頓,又有殷姨娘的醜事,他身上便不大好,到了王家……被王老爺子管教一頓,更是三魂去了兩魂,只能靠人蔘吊命……王家人爲了嫁禍蔣家,硬是把他放進了棺材裡,連人蔘都不給用了……這才讓他徹底的氣絕……真正謀害王四爺的兇手根本就是自私自利,虛僞無恥,不顧兄弟性命的王家諸子。”

“你說謊,我弟弟是被你們蔣家掐死的,你們是想讓蔣氏另嫁人,才弄死了我弟弟。”

“夠了。”

京兆府尹拍了拍驚堂木,“肅靜,本官自有定論。”

“還請大人爲我等做主。”

“嗯。”

京兆府尹面上雖然嚴肅,心中卻很是沒底,兩邊都是官身,一位還是皇上寵臣,因爲牽扯到人命,雙方根本不存在協調的可能,縱使王家有心服軟,就衝蔣家拿出的證據,蔣家也不可能就此作罷。

這樣的官司是最難審判的。

京兆府尹同師爺小聲的商量了一番,他直接寫了條陳送去了內閣,翰林院,畢竟王譯信中過探花,又是翰林院的侍講,他一個小小的京兆府尹實在是無法判定王譯信到底是誰打死的。

王家和蔣家的官司轟動京城,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曉得了此事。

御書房中,乾元帝同重臣閒聊,聽說了此事後,笑呵呵的問道:“如果你們是京兆府尹該怎麼判定這樁案子?”

閣老們閉口不言,乾元帝道:“都說說嘛。”

聽乾元帝這麼說了,在御書房的人大多說王譯信縱使不是喪命於蔣家人手中,但蔣家也難脫干係……畢竟人都是同情弱者的,而且王家再不成體統,也在文官的範疇之內,王譯信被送回王家就已經陷入昏迷了,哪怕蔣家出示藥渣等證據,也無法證明這些證據沒有水分。

乾元帝深思了一會,詢問站在自己身邊的顧天澤,“阿澤,你怎麼想得?”

顧天澤環顧了一眼朝臣,躬身道:“臣想到了太祖高皇后,當年據說高皇后也曾經‘教訓’過高皇帝。”

“哈哈哈,哈哈哈哈。”

乾元帝眼底一派欣慰之色,還是阿澤最懂自己的心,別人都不行吶,“不過是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算不得大事。”

一句夫妻之間的事兒,給這樁官司定了性,衆人恍然大悟,皇上因爲這樁官司想到了太祖高皇后……有人恨不得狂錘自己的腦袋,怎麼就忘了高皇后的霸氣威武?

如果這句話還不夠讓京兆府尹結案的話,乾元帝又加上了一句,“朕沒想到在母后過世多年,又出個蔣氏……她讓朕想到了母后,有時候男人犯傻,做爲嫡妻是該勸解的,只是手段各有不同,結髮夫妻嘛,沒有隔夜仇兒。當年高皇帝,朕的父皇即便被母后教訓了,依然把母后當作最最知心的人,可惜母后身體不好,否則父皇也不會早早隨她去了。”

“陛下……”

“罷了,朕不過是隨口說說,蔣家和王家的官司,還要看京兆府尹怎麼判定。”

衆人臉上帶了幾分的囧然,您都說蔣氏有太祖高皇后的風采,京兆府尹腦袋只要不抽,就不可能判定蔣氏有罪……即便是首輔看傲然侍立在皇上身邊的顧天澤時,都帶了幾分深思,顧天澤清楚聖意,深不可測。

這句想到太祖高皇后,絕不是一般人能輕易說出口的。

在國朝,乾元帝的意思就是官員行動的依據,哪怕是乾元帝隨口一說的話,也不容旁人質疑。

王子犯法同庶民同罪,也不過是美好的理想罷了,乾元帝的意思高於律法,何況蔣家本身就有‘證據’。

“阿澤,你陪朕去太廟,朕想去給母后上柱香。”

“遵旨。”

乾元帝出宮去了太廟,如此以來,誰也不敢再爲王家出頭了。

京兆府尹愉快的判了案子,王譯信死於王老爺子教子,死於身體元氣大傷,同蔣氏無關……

ps拜求大家的保底粉紅,求粉紅票。

第15章 往事第66章 毀容第117章 打擊第107章 狡猾第343章 回擊第388章 臨盆第226章 變化第165章 差距第217章 巴掌第361章 聖旨第260章 籠絡第303章 請安第163章 拜師第154章 爆發第152章 暗藏第321章 誘餌第171章 父親第68章 改命第272章 軍中第117章 打擊第22章 下馬第387章 爆發第350章 栽贓第323章 男寵第259章 出征第298章 要水第340章 衝突第195章 義女第31章 爭吵第226章 變化第332章 歸位第130章 相見第273章 征伐(上)第101章 牽手第73章 調第245章 好處第162章 宣告第275章 捷報第230章 成拙第161章 犯錯第289章 聰明第140章 暴力第166章 懶人第149章 三元第170章 炫富第110章 抓捕第274章 征伐(下)第199章 齊聚第287章 開鑼第286章 爭執第336章 喜脈第375章 笑話第61章 無賴第52章 教導第122章 無恥第29章 收穫第245章 好處第199章 齊聚第237章 崩潰第292章 驚雷第23章 黑鍋第166章 懶人第26章 鞭法第18章 寵愛第185章 懲罰第297章 拜堂第366章 志向第73章 調第281章 有喜第341章 惡戰第358章 辯白第241章 單選第174章 安慰第114章 轉變第177章 前因第75章 命損第106章 利用第259章 出征第221章 暗示第4章 姨娘第126章 打發第239章 眼藥第256章 帝怒第268章 平靜第267章 頂嘴第169章 救人第44章 找罵第371章 冥婚第245章 好處第371章 冥婚第381章 磨刀第351章 悔悟第386章 佈置第123章 過繼第25章 家法第373章 用心第118章 良緣第321章 誘餌第126章 打發
第15章 往事第66章 毀容第117章 打擊第107章 狡猾第343章 回擊第388章 臨盆第226章 變化第165章 差距第217章 巴掌第361章 聖旨第260章 籠絡第303章 請安第163章 拜師第154章 爆發第152章 暗藏第321章 誘餌第171章 父親第68章 改命第272章 軍中第117章 打擊第22章 下馬第387章 爆發第350章 栽贓第323章 男寵第259章 出征第298章 要水第340章 衝突第195章 義女第31章 爭吵第226章 變化第332章 歸位第130章 相見第273章 征伐(上)第101章 牽手第73章 調第245章 好處第162章 宣告第275章 捷報第230章 成拙第161章 犯錯第289章 聰明第140章 暴力第166章 懶人第149章 三元第170章 炫富第110章 抓捕第274章 征伐(下)第199章 齊聚第287章 開鑼第286章 爭執第336章 喜脈第375章 笑話第61章 無賴第52章 教導第122章 無恥第29章 收穫第245章 好處第199章 齊聚第237章 崩潰第292章 驚雷第23章 黑鍋第166章 懶人第26章 鞭法第18章 寵愛第185章 懲罰第297章 拜堂第366章 志向第73章 調第281章 有喜第341章 惡戰第358章 辯白第241章 單選第174章 安慰第114章 轉變第177章 前因第75章 命損第106章 利用第259章 出征第221章 暗示第4章 姨娘第126章 打發第239章 眼藥第256章 帝怒第268章 平靜第267章 頂嘴第169章 救人第44章 找罵第371章 冥婚第245章 好處第371章 冥婚第381章 磨刀第351章 悔悟第386章 佈置第123章 過繼第25章 家法第373章 用心第118章 良緣第321章 誘餌第126章 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