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嬤嬤

蘇家四房,安傾然的繼母氣的嘴皮都哆嗦,那丫鬟竟然這般好命,銀牙咬碎,指甲差點戳破手心,她可不願意那賤丫頭嫁進蘇家少主!

“郡王爺,傾然已經與信國公府二少爺定親了,這定親信物不能收。”

安老爺說着,只是額頭上的汗珠就如同那清晨翠竹上的露水一樣,一層疊一層。

葉歸越冷冷的掃了安老爺一眼,不錯,不愧是安家家主,敢拒絕他,便是京都權貴,也沒人敢回絕他,不過似乎有些底氣不足?

安老爺是不大希望侄女嫁的這麼好,但是安三老爺眼睛卻亮了起來,傾然是他的嫡女,與蘇家結親,他臉面上有光,而且攀上鎮南王府,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當即就同意了這門親事,安老爺呵斥他,“安家以誠信立家,如此出爾反爾,如何取信於人?”

冷風赫然一笑,“好個誠信立家,希望信國公府奪爵抄家之時,安府不會受到牽連。”

葉歸越起身便走,玉佩也沒拿,冷風卻不忘記,安老爺卻臉色大變,忙攔住了他,“還請說清楚,信國公府好好的怎麼會被奪爵抄家?”

冷風跟在葉歸越身邊久了,性子也差不多,最是討厭人家磨磨唧唧的,“天涯何處無芳草,蘇家與安家的親事,同意便是同意,不同意便拉到。”

說完就走,本來爺就奉命剷除七大世家,勉爲其難對蘇府網開一面了,這又來了個安府,他們以爲爺樂意看到兩大世家聯姻呢!

安老爺怕啊,電閃雷鳴間,果斷放棄了信國公府,幾乎是搶一般從冷風手裡拿過定親玉佩,不管怎麼說,信國公府差鎮南王府幾條街。這是肯定的!

傾然成了郡王妃表兄的嫡親,與安家百利而無一害。

錢安愣愣的站在那裡,有種遭雷劈的感覺,怎麼會呢。信國公府怎麼會被抄家奪爵,國公爺正直剛毅,與人爲善,怎麼會被抄家?

別說錢安納悶了,知晚也納悶,“信國公府真的會被抄家?”

葉歸越思岑了兩秒,“抄家應該不會,不過奪爵應該錯不了

。”

“爲什麼?”

“十天前,信國公府大老爺在蘄州,酒後失德。與蘄州官員家小妾勾搭在了一起,此事蘄州早已沸沸揚揚,遲早會傳到皇上的耳朵裡。”

知晚聽得無語,出門辦差,你逛青樓也好啊。怎麼與小妾勾搭在了一起,還鬧的沸沸揚揚的,這要是傳到皇上耳朵裡,皇上不狠狠的治罪,回頭那些官員還不都有樣學樣,朝廷綱紀何在?

大老爺這樣無德,也是信國公教子無方的過錯。御史臺職責便是肅正朝綱,又是一羣紈絝,只是信國公爲人剛正不阿,與鎮南王頗有些相似,不至於因爲兒子德行有虧,就把他也一棍子打死吧?

不過她與信國公府不熟。奪爵與否跟她沒關係,轉而又問及北齊的事,“好好的你跑北齊去做什麼?”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這廂她幫蘇昂和安傾然牽線。誰想到葉歸越跑北齊去,與知晚做着同樣的事,攪合了一樁親事,撮合了一門親事。

南舜、北齊交好,打算聯姻,北齊三皇子迎接南舜公主回北齊,在兩國邊界處,着實上演了一碼好戲。

那便是風度翩翩的三皇子坐在高頭大馬上,意氣風發,忽然一個弱女子衝出來,還是個懷了身孕的弱女子,張口沒良心,閉口負心漢,哭的是梨花帶雨,我見憂憐。

南舜雖與北齊交好,可是公主之尊和親,是給北齊臉面,這纔剛剛嫁出國門,就被人這樣打臉,這未免也太不將南舜的臉面放在眼裡了,還談什麼結爲兄弟之盟?!

本來,南舜公主也不想離鄉背井嫁到北齊去,她生在勾心鬥角的皇宮,見慣了各種手段,歷朝歷代和親的公主,又有幾個有好下場,兩國決裂,她夾在中間難做人,還會被北齊皇子,枕邊人防着會不會盜取機密,她生的孩子也沒有繼承大統的機會,她如花一般的年紀,爲何要下半輩子過的這般悽苦?

北齊皇子皺緊眉頭,不知道這戲碼是誰安排的,成了心的毀他,太子壓制他,要他和親爲北齊犧牲自己,又擔心有了南舜的支持,對他更加不利,所以要給他添堵嗎?

要說北齊皇子也是個聰明人,可是架不住大庭廣衆,人多口雜啊,他說與這姑娘沒關係,有人信嗎?

而且這姑娘張口便是,“皇子右腳腳心有顆黑痣

。”

北齊皇子差點沒氣瘋了,他腳上的確有顆黑痣,當着南舜使臣的面,他無話可說。

南舜使臣爲了維護南舜公主的顏面,顧不得兩國和親的使命了,他們尊貴的公主,可不是嫁去被他們侮辱的,這就是北齊和親的誠心!

就這樣,北齊和南舜的聯盟就這樣奔潰了,南舜公主忐忑,憂傷,驚恐,還帶着一絲高興的踏上了回宮之路,她是最幸運的公主,沒有之一!

知晚聽的是目瞪口呆,喝了口茶,才問,“那你撮合了誰,總不是那懷了身孕的姑娘和三皇子吧?”

那姑娘能不死就是命大了。

葉歸越勾脣一笑,戳着知晚的腦門,大笑道,“你當兩國交好是那麼件容易的事,朝廷黨派之爭,總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一個皇子,手中權力大到另太子忌憚了,不管將來南舜和北齊是否決裂,這一年半載總不會,只要三皇子運用的好,完全可以取太子而代之,本來他還不知道怎麼處理好,無意中發現有人要刺殺公主,毀了這門親,又恰好知道南舜公主有個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原本就不滿意這樁親事。

刺殺這事太笨,效果也不是最好的,難保南舜太子不會嫁禍給大越,他就果斷的把那羣刺客給滅了,然後讓暗位冒充北齊太子的人。找了個青樓女子,上演了這一齣戲碼。

就算北齊三皇子去查,線索也只會指着北齊太子,至於。成全南舜公主,完全是起了變故,和親使臣膽小,怕把公主帶回去,皇上會降怒,畢竟大越發生了不小的災害,都商議好同時出兵了,貽誤戰機,那是掉腦袋的大事,就端了架子。打算再給北齊一個機會,換個皇子來和親。

突發變化,冷風跟蹤,發現南舜公主追問她的青梅竹馬,問那事是不是他派人做的。她不信三皇子會愚蠢到這等地步,冷風見小兩口起了猜疑,於心不忍,然後就給兩人下了些藥,不管怎麼樣,生母煮成熟飯,和親之事就徹底奔潰了

南舜指責北齊皇子不給公主顏面在前。還故意下藥害他們公主失貞,北齊指責南舜公主失貞不潔,指不定早就不乾不淨,所以才尋了人來敗壞他們皇子的名聲。

就這樣,好好一場和親,差點打起來。

知晚聽着。對這等拙劣的破壞手段,打心眼裡欽佩,“和親崩了,南舜和北齊還會結盟嗎?”

葉歸越妖冶的鳳眸裡閃過一抹笑意,“會結盟。畢竟碰到大越發生災害,國庫又空虛的時候不多,南舜、北齊那些將軍們可都極爲好戰,不過和親失敗,對結盟之事大有影響,兩軍不齊,便是把矛頭對着大越,也會防着對方是不是會背後捅刀子,以往能出十分力,也只能出六七分了。”

這樣大越就有了五分把握,再挑撥的北齊內亂,又加了一分,另外,南舜公主乃南舜賢妃愛女,爲了和親一事,差點與皇后鬧翻,又出了這事,南舜後宮前朝都不會安寧,便又添了一分勝算。

有了七分把握,這場戰就算不勝,南舜北齊也討不到什麼好處。

洗漱了一番,知晚便和葉歸越去了壽安院。

老夫人有些惆悵,外孫女婿回來了,怕是要回京了吧,她有心想多留他們些日子,只是畢竟是出嫁的孫女兒,便是回門,也沒有一住一個月的道理,捨不得也得捨得。

蘇柔聽老夫人說,知晚最多也住不了幾天了,眼眶就紅紅的,哽咽着嗓子問,“表姐,你會看着二姐姐出嫁嗎?”

知晚修長的睫羽輕顫了顫,以前葉歸越沒回來,她安心的住着,半點心理壓力都沒有,但是他回來了,讓他在這裡一住小十天,好像有些爲難他了吧?

葉歸越挑了下眉頭,沒有說話,他確實有事要急着回京,老太爺蹬了蘇柔一眼,“你要捨不得你表姐,過些日子你爹上京,讓他帶你去京都住些時日便是。”

知晚也捨不得蘇家,正要說話,葉歸越緊握了下她的手,她要說的話,就嚥了下去,她確實住的夠久了,加上回去,出門就有兩個月了。

葉歸越也並非不通情之人,准許知晚多住一日,後天啓程

但是,很快,葉歸越就後悔多給了一天,白天從起牀後,他就見不到知晚了,連說兩句話都沒機會,因爲知晚不是被拉着逛花園,就是被拉着在繡樓說話,他一個大男人,總不好跟去,好在蘇昂知道他憋悶,陪他騎馬逛永州。

鑑於知晚要回京了,蘇柔怕她忘記了蘇昂和安傾然的親事,忍不住提醒了一下,知晚聽得直拍腦門,“怎麼把這茬給忘記了,我昨兒還見冷風和表哥說話,怎麼沒告訴他,蘇家和安家的親事定下了。”

冷風很委屈,他告訴了蘇大少爺了好麼,定親信物還是他千挑萬選的呢,也給了他了,不然他會那麼屁顛屁顛的鞍前跑後麼?

蘇奵睜大了眼睛,這麼快就辦好了,這也太迅速了些吧,“定是大哥臉皮薄,瞞着我們呢,哼,虧得我們有事都告訴他,我們都裝不知道,我倒要瞧瞧他要瞞我們到幾時去,到時候沒人去下聘,他還怎麼迎娶大嫂過門。”

蘇雪也表示了對蘇昂的不滿,蘇柔就更是了,嘴巴差點撅天上去,氣性最大,可是下一秒就差點被氣哭了,因爲蘇雪說,“大哥對四妹妹性子最是瞭解,只要給她吃的,她就什麼都忘記了。”

蘇柔的臉氣的滿臉通紅。跺着腳,“沒二姐姐你這麼埋汰人的!”

“……說真話也不行麼,要是大哥給你十根棒棒糖,你還會生他的氣麼?”

“就十根。你當我沒吃過棒棒糖呢!”

“要是一百根呢?”

蘇柔不說話了,眼神開始閃了,蘇奵撫額,這吃貨,虧得她剛剛還說的那麼大聲。

蘇柔坐到知晚身邊,嘴巴撅的比剛纔還要高,“就知道埋汰我,二姐姐,你回京之後,就把鋪子開到永州來。不要大哥,我也有很多很多的棒棒糖,大不了,我明兒跟你進京好了。”

蘇雪捂嘴笑,爲了吃的。從永州都跑京都去了,還說她埋汰她。

知晚聽得直搖頭,蘇雪成親在即,她這個做妹妹的怎好與她一起上京,若是可以的話,外祖父就不會叫舅舅帶她去了,要是婚禮提前幾日就好了

離別惆悵啊!

原是不想分別。想時間過得慢些,可偏偏不如人的意,似乎眨眼睛就天黑了。

幾人下了繡樓,蘇雪幾個去了壽安院,知晚則多行了幾步,打算去牡丹苑。可是才走了幾步,迎面走來一個白胖的婦人,穿戴似乎不像是府裡的媽媽?

茯苓輕聲道,“郡王妃,她就是蘇家特地給幾位表姑娘請的教養嬤嬤。曾經在宮裡伺候過,前些時候尋了竹香說話,竹香一有空就往她那裡跑。”

李嬤嬤上前,恭敬的給知晚行禮,知晚以爲她要走的,誰想她請安後,擡頭望着知晚道,“可否請郡王妃移步說幾句話?”

知晚挑了下眉頭,輕點了下頭,就跟着李嬤嬤走了,茯苓要追去,知府給了她一個放心的眼神。

茯苓當然放心了,這裡是蘇府,暗處又有暗位,還怕這嬤嬤把郡王妃怎麼了不成,只是她好奇,一個嬤嬤與郡王妃八竿子打不着啊,有什麼話好說的?

蘇府湖畔,蓮葉青翠,芙蕖搖曳,彷彿曼妙的少女在婀娜起舞。

知晚回頭望着李嬤嬤,笑問,“不知道李嬤嬤有什麼話要與我說?”

李嬤嬤望着知晚,交疊的手握的緊緊的,有些難以啓齒,知晚也不催她,就那麼看着她,看着她眉間猶豫之色褪去,擡頭望着她道,“有件事,不知道奴婢該不該告訴郡王妃,奴婢曾在宮女伺候過,伺候的正是先皇后。”

知晚心頭一震,沒有打斷李嬤嬤的話,聽她繼續道,“當年先皇后與連王有染,皇上震怒,要斬殺所有伺候在皇后身邊的人,奴婢與徐公公私交不錯,得他相助,才逃過一劫,本來徐公公是要掩護奴婢出宮的,誰想奴婢在街頭的地方等了足足兩個時辰都不見他來,奴婢就自己想辦法溜了,誰想到叫奴婢見到不該見到的一幕,奴婢見到徐公公偷偷摸摸的拎着個食盒出了宮門,想這相識一場,這一走,就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就想與他打聲招呼,就一路尾隨着,卻見到有人偷跟着徐公公,奴婢就不敢喚他了,徐公公拎着食盒走到一個乞丐身邊,從食盒裡抱出來一個孩子,就放在了乞丐身邊,然後便走了,等他走後,那兩個偷跟之人,要殺了大皇子,最後沒有殺,而是把徐公公留給乞丐的銀錢拿了便走了,奴婢知道那是大皇子,想從乞丐那裡抱走他,算是報答皇后

。”

知晚聽得心驚肉跳,忙問,“那大皇子如今人在哪裡?”

李嬤嬤望着知晚,又看了看四周,小聲道,“奴婢正打算要大皇子,卻見到當時的楚將軍,就是一門忠烈,死了好多將軍的楚家,楚將軍一家忠於皇上,與鎮南王交情也不錯,乞丐婆估計是怕養不活這孩子,就求他收留了,奴婢知道大皇子在楚家活的肯定比奴婢好,便放心的走了。”

知晚眼睛瞪圓,楚沛是大皇子?!

“皇后待你不錯,你爲何不告訴王爺?”知晚疑惑的問。

李嬤嬤苦笑一聲,“鎮南王的脾氣,從小就暴躁,皇上還沒有登基時,就沒少打過他,要是讓王爺知道皇上把他的侄兒丟給了乞丐,王爺會逼宮的,只要大皇子活着便好,楚家忠烈滿門,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大皇子在楚家長大,會比在皇宮活的的開心,奴婢又怎麼忍心……。”

再說了,在她猶豫不決時,大皇子夭折的消息已經滿天飛了,皇上容不下大皇子,她不能害了大皇子害了鎮南王,正是因爲怕忍不住告訴鎮南王,她纔回了老家,輾轉到了永州。

李嬤嬤望着知晚,眼眶微紅道,“如今鎮南王權勢滔天,數十年如一日,前些日子奴婢還聽到了大皇子的消息,皇上也很看重他,他是皇上的嫡長子,太子之位本就是他的,奴婢怕無顏去見先皇后……。”

知晚看着李嬤嬤,老實話,這消息太嚇人了,死了十八九年的大皇子竟然沒死,當年皇上那般狠心,竟然把自己的兒子丟給了乞丐婆,難怪鎮南王對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不知嬤嬤伺候在先皇后身邊時叫什麼?”

李嬤嬤知道她說的太過嚇人了,郡王妃不信也在所難免,不過鎮南王與幾位皇子都敵對,知道大皇子的消息,肯定會扶持他登位的,“先皇后曾賜名梅雪。”

知晚點點頭,李嬤嬤便告退了,等她走了,知晚纔想起來,她爲何不直接告訴葉歸越?

知晚帶着一肚子揣測回的牡丹苑,葉歸越正好出門,見她那魂不守舍的模樣,喊了她兩聲都沒聽見,等聽見了,二話不說就把他拉着回了屋,弄的他一頭霧水。

葉歸越鳳眸輕隴,“出什麼事了?”

知晚望了他好幾眼,纔開口道,“我剛剛見到了伺候在你姑母身邊的宮女,她告訴我,大皇子其實沒有死,被皇上丟給了一個乞丐婆,後來那乞丐婆把大皇子給了楚將軍

。”

葉歸越墨黑的瞳眸驟然縮緊,“你是說楚沛是大皇子?”

知晚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誰知道楚將軍把大皇子抱回去是自己養還是給了下人養?而且嬤嬤說的話,我也不是特別相信。”

葉歸越卻點了點頭,“嬤嬤的話是真的,我曾羨慕父王有免死金牌,找他要,他不給,就負氣進宮找皇上要,結果那日是先皇后的忌日,我偷溜進去,無意中聽到徐公公和皇上的談話,大皇子確實被徐公公丟給了個乞丐婆,正因爲我抓到了這個把柄,皇上才許我一百塊免死金牌,不許我把這事告訴父王。”

知晚愕然,“這樣的機密都被你知道了,不應該殺你滅口嗎?”

葉歸越白了知晚一眼,“從小父王就寵我,皇上對我也不錯,我進先皇后寢殿的事,守門的公公也知道,皇上殺我不是自找麻煩嗎?”

先皇后的寢殿,便是宮裡后妃,皇后、太后都不許進一步,只有他和王爺還有皇上能進去,皇上殺他,王爺會不滅了他纔怪呢。

葉歸越坐了下來,“這事李嬤嬤都知道,想必大皇子被楚將軍抱回府的事也錯不了,楚沛確實不是楚夫人親生,曾有傳言,他是楚將軍外室所生,姨娘早逝,不得已才抱回的府,也有傳言說是府裡哪位姨娘生的,記名在楚夫人名下,只是時隔多年,楚夫人也沒有再生兒子,他就是名正言順的楚大少爺了。”

知晚原本還想找徐公公求證,看來是不用了,“父王就是因爲大皇子一事記恨皇上,現在大皇子也知道是誰了,等他認祖歸宗後,王爺肯定扶持他做太子,名正言順,沒塵兒什麼事了啊,怎麼無緣大師會給塵兒系紫繩?”

虧得還是大師呢,真正的龍裔遺落在外,不算清楚,掐指一算,不就行了麼?

兩人拋開這事,去寧壽院用飯,因爲明天知晚和葉歸越要走了,這一餐格外的豐盛,足足有三十多道菜,天上飛的,地上游的,只要永州買得到,都在桌子上了。

第31章 貪得無厭第211章 添妝第3章 剋夫克子第186章 打岔第104章 妙絕第225章 登門第130章 綴霞宮第64章 被狗追第69章 鐵甲衛第143章 出嫁第175章 治病第202章 畫像第204章 進宮第77章 治病第19章 沒分寸第118章 斷紋琴第218章 皇后第201章 草原第2章 紅繩銅錢第83章 遲早第103章 動手第175章 治病第165章 糧食第120章 禮單第28章 溫泉眼第153章 回門第100章 玉佩第142章 三百兩第110章 美人計第62章 刑部大牢第16章 自找死路第109章 猜字第113章 蓮花燈第129章 進宮第164章 審案第171章 首飾第204章 進宮第77章 治病第217章 敬茶第113章 蓮花燈第156章 偏心第61章 進京第130章 綴霞宮第173章 仙鶴亭第19章 沒分寸第118章 斷紋琴第179章 棒棒糖第127章 白眼狼第178章 禁酒令第97章 不可不防第199章 禁衛軍第124章 賠不起第206章 多麼幸福第18章 人見人誇第26章 越郡王第30章 白玉鐲第182章 開張第85章 切磋第135章 相王妃第49章 楚家第20章 上街第142章 三百兩第20章 上街第70章 撿畫第37章 拾掇第152章 煤礦第165章 糧食第116章 桓府第160章 羨慕第111章 土匪第187章 軍威第112章 獎賞第20章 上街第64章 被狗追第50章 打劫第136章 萬一沒死第20章 上街第157章 小王爺第204章 進宮第16章 自找死路第140章 兵權第20章 上街第87章 用不完第196章 禮單第222章 出嫁第33章 咋舌第65章 灑脫第34章 長嫂如母第227章 世子第75章 相似第135章 相王妃新文嫁嫡第83章 遲早第47章 赴宴第99章 一鳴驚人第219章 太后第82章 一念之間第46章 修養第104章 妙絕
第31章 貪得無厭第211章 添妝第3章 剋夫克子第186章 打岔第104章 妙絕第225章 登門第130章 綴霞宮第64章 被狗追第69章 鐵甲衛第143章 出嫁第175章 治病第202章 畫像第204章 進宮第77章 治病第19章 沒分寸第118章 斷紋琴第218章 皇后第201章 草原第2章 紅繩銅錢第83章 遲早第103章 動手第175章 治病第165章 糧食第120章 禮單第28章 溫泉眼第153章 回門第100章 玉佩第142章 三百兩第110章 美人計第62章 刑部大牢第16章 自找死路第109章 猜字第113章 蓮花燈第129章 進宮第164章 審案第171章 首飾第204章 進宮第77章 治病第217章 敬茶第113章 蓮花燈第156章 偏心第61章 進京第130章 綴霞宮第173章 仙鶴亭第19章 沒分寸第118章 斷紋琴第179章 棒棒糖第127章 白眼狼第178章 禁酒令第97章 不可不防第199章 禁衛軍第124章 賠不起第206章 多麼幸福第18章 人見人誇第26章 越郡王第30章 白玉鐲第182章 開張第85章 切磋第135章 相王妃第49章 楚家第20章 上街第142章 三百兩第20章 上街第70章 撿畫第37章 拾掇第152章 煤礦第165章 糧食第116章 桓府第160章 羨慕第111章 土匪第187章 軍威第112章 獎賞第20章 上街第64章 被狗追第50章 打劫第136章 萬一沒死第20章 上街第157章 小王爺第204章 進宮第16章 自找死路第140章 兵權第20章 上街第87章 用不完第196章 禮單第222章 出嫁第33章 咋舌第65章 灑脫第34章 長嫂如母第227章 世子第75章 相似第135章 相王妃新文嫁嫡第83章 遲早第47章 赴宴第99章 一鳴驚人第219章 太后第82章 一念之間第46章 修養第104章 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