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如潮攻勢

從華夏和德國陸軍交手的記錄來看,華夏陸軍給人的感覺是強在戰術方面,而總體謀劃方面則要欠缺一些,如果不是裝備方面有較大的優勢的話,可能當初徐懷德和周宣南下突擊古德里安和後來的巴比倫行動都有可能功敗垂成。德國人的謀劃其實是要高於華夏的,但是奈何紙面上的謀劃最終無法落實到實際上,該打贏的地方打不贏再高超的指揮藝術也沒法發揮作用,就比如古德里安找準機會插入了華夏的軟肋,但是卻被軟肋崩斷了戰刀,這就沒辦法了!

不過這一次,當德國人的季風行動地面攻勢展開後,華夏發現德國人一線戰術能力也是很強的吧,至少把一些並不算特別一流的裝備整合出一流的戰鬥力這一點上就相當讓人震驚!克魯格大膽的謀劃和精密的佈局着實讓華夏在開始的防禦作戰中非常被動。

如果說德國以前的攻勢是一個個錐子的話,那麼這一次德國人展現出來的攻擊隊形就圓鈍了許多,如果有人從空中望去的話,那麼德國人的兵鋒更像一個梯形而不是原來的楔型!梯形的短邊是由一隊隊平行排布的坦克構成的。德國人把他們有限的裝甲兵力佈置成了善8→於發揮火力的線性陣型。他們投入的坦克數量並不多,而且和後面的步兵還有較大的間距,怎麼說呢,有點像歷史上西班牙人的空心方陣,整個裝甲部隊的部署缺乏縱深,這樣的佈局看似並不符合裝甲兵的作戰安排,但是隻有周宣知道。這樣的部署絕對是熟悉華夏裝甲兵使用和戰防炮部署原則的人安排出來的!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防線重火力的部署都是線性爲主。進攻方應該儘量縮小攻擊正面,以便讓部隊受到儘可能少的重武器攻擊。但是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單純的線性部署早已經被各國捨棄。這種突破一點全線崩潰的部署在實戰中問題太多。所以華夏採取以線性部署爲輔,支援點爲主的部署方式,少量的重武器分佈在綿長的防線上只不過起到一個試探和阻礙的作用,真正的殺招則是後面的支持點,即使你的攻擊不正對着支持點,但是支持點呈環形部署的火力依然可以打擊你的側面!支持點直接彼此都是可以相互支援的,只有將一條戰線上的數個連續支持點都拔出的話,纔可以獲得一個穩定的缺口。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過於強調攻擊面的狹小其實意義並不大。畢竟楔子的頭比較小。但是後面大啊!

按照以往德軍的部署習慣,他們會在攻擊面上排出多個楔形攻擊陣線來同時攻擊數個支持點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戰術在開始也算有用,不過後來隨着華夏開始強調裝甲部隊的機動防禦後這樣的攻勢也就大打折扣了。華夏裝甲部隊,尤其是徐懷德的部隊非常善於將坦克殲擊車和坦克集中起來使用,你既然集中裝甲力量突破,那麼好吧,等你剛剛突破防線損失慘重的時候,我集中起來的裝甲部隊一個反擊就可以把本來質量上就處於劣勢的進攻部隊打殘。

你的初衷很好

。打算將各個支持點分割開來各個擊破,但是實際上你的步驟不可能同時,總有個先後之分,甚至於在必要的時候我還可以先放開一個口子讓你進來。然後一個個收拾掉。這套佈局讓德國裝甲部隊損失慘重。

而這一次德國人採用的線性佈局從表面上看會遭到更多的打擊,但是實際上,這些頂在最前面的4號坦克只是作爲一個移動火力點而已。意識到己方坦克不怎麼給力的德國人已經放棄了快速突擊的打法。而是用坦克吸引對方攻擊然後集中後方的各種平射和曲射火力將暴露出來的地方目標一個個摧毀。對方的坦克行動非常謹慎,一旦遭到攻擊就迅速後撤或者釋放煙霧。在反覆試探和打擊中消耗防禦方的實力。

德國人的火力準備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各種口徑的遠程火炮和榴彈炮將整個防線幾乎翻了一遍。炸起的浮土和爆炸後的灰色顆粒混雜在一起,似乎讓大地都改變了顏色。越一個營的坦克呈一條折線型散開,坦克直接相互掩護謹小慎微的向着對面的陣地衝去,而在他們身後,騰起的灰塵無法遮蓋後面大量的步兵戰車、半履帶車和各種自行火炮。一架架ju90型轟炸機肆無忌憚的在低空徘徊,機翼下懸掛的各種炸彈讓人不寒而慄。

sfh18型榴彈炮已經在後方展開,他們距離陣地越8千米遠,完全可以覆蓋第一條防線和後面的緩衝帶。再往前推是高射炮和重迫擊炮組成的第二條火炮陣地,這些武器多部署在3500米到1500米的距離上。德國人對他們的空軍和反炮兵火力非常自信,龐大的88mm高炮幾乎是定在對方的腦門上部署。再往前就是4號坦克,他們在靠近到800米後,部分坦克停車進行壓制設計,而剩餘坦克則小心翼翼的前進,吸引對方開火。

開始的接觸戰並不激烈,德國人慢慢推進,而華夏守軍也耐心也十分了得,雖然75mm戰防炮已經可以在600米擊穿對手的裝甲了,但是華夏依然將其放到400米的距離上。德國坦克繼續前進,而步兵並沒有迅速跟進。這看似是個機會!轟!伴隨着穿甲彈高速飛出炮膛的聲音,一輛4號坦克瞬間被打成一個燃燒的鐵盒!在幾秒鐘時間裡,原本還算平靜的戰場瞬間如同火山一般爆發。部署在各個支持點炮巣中的反坦克炮和迫擊炮開始對着靠上來的德國坦克瘋狂開火!400米距離上的命中精度非常高!

和以往德軍不同,這次德國人沒有迅速展開反擊,而是開始釋放煙霧向後方撤離。步兵和坦克直接的距離比較大,坦克後撤時不用考慮可能導致的”交通事故”而在坦克撤離的同時。以迫擊炮爲主的曲射火力迅速對暴露出來的支持點進行打擊,而這一次德國人還拿出了他們的火箭炮。一輛半履帶車兩旁各懸掛着3個發射桶,這種被德國人成爲陸地俯衝轟炸機的傢伙終於在戰場上露出了他們的猙獰的面孔!一發發火箭彈拖着修長的火焰騰空而起,然後落到了數千米外的防禦陣地上。德國人的火力密度超出了想象,他們甚至用步兵炮裝上專門的混凝土穿甲彈攻擊這些脆弱的掩體,在壓制火炮的掩護下逐個敲掉對手

防禦方的火力很快被完全壓制,華夏的遠程加農炮試圖支援前線,但是打了沒幾炮後,從低空進入的ju90型轟炸機讓這些自行的“長腳湯姆”瞬間沒了繼續打下去的想法,在自行高炮的掩護下。草草的收拾一下就向後方撤離。華夏這一次防禦態勢還不如巴比倫行動時的德軍,畢竟後者還有足夠的時間構築防禦陣地。一道道巨大的煙柱從戰場上升起,滾動的彈幕在整條防線上肆意遊蕩,將一個個掩體炸成碎片,將一門門火炮還原成零件,德國人用優勢的火力彌補了突擊力量的不足。

又經過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攻擊後,德國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發動了進攻,此時陣地上剩餘的華夏守軍已經很少了,大部分在猛烈的炮擊中喪生。而剩餘的則依託殘存的塹壕進行抵抗。不過很快。在德軍優勢兵力進攻下,華夏的第一條警戒防線失陷。4號坦克的履帶從塹壕上碾過,在步兵和步兵戰車的掩護下德軍繼續推進。而在防線之間的防禦區域,華夏試圖阻止一支裝甲力量進行短粗突擊。但是都在德國人的重炮和空軍的打擊下功敗垂成。

“我們甚至無法將裝甲部隊集中在一起,當戰車開出隱蔽地帶後很快就會被德國人的攻擊機和炮校機發現。他們如同一羣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難纏。坦克等重裝車輛還好點,輕裝甲車輛和卡車幾乎無法行走。德國攻擊機攜帶的字母炸彈也使用了聚能戰鬥部,一發炸彈下去拋射出的子彈就可以覆蓋相當大的一片區域。我們連正常行軍都做不到,更不要說集結戰鬥了。如果不是我們的自行高炮性能足夠優良的話,我們連撤退都成了奢望。”周宣的報告中如實的反映了戰場上的情況,德國人穩紮穩打的戰術加上完備的火力部署和空軍壓制將華夏的防線一段段分開,然後再各個擊破。而要是不採取行動的話,那麼整個戰局就徹底被動了。

德國人的攻勢非常順利,他們在一天的戰鬥中輕鬆的碾碎了兩條防線,但是推進速度並不快,因爲進攻部隊中安排太多的步兵和炮兵,這些部隊通過溝壑縱橫,到處都埋設着地雷的戰線可不容易。德國人似乎忘了配屬足夠的工兵和後勤力量了,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雖然攻擊很凌厲但是卻拖慢了攻擊速度。不過德國人似乎對此並不介意,他們堅信自己的鐵拳可以慢慢碾碎橫在前面的所有防線!

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軍團,彭毅從表面上看似乎並不着急。他只是命令除了必要的防禦部隊之外,原本留在前線準備隨時支援的機動部隊趁着夜色或者有限的空軍掩護撤回來。德國人的進攻做的滴水不漏,無論是正面的短促突擊還是側擊對擁有大量戰防炮、遠程火炮和空軍的德軍似乎都無法奏效。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天,直到主防線前最後一道警戒防線被突破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對方的主防線很有特點,總體來說是兩翼前突,中間凹陷的佈局,兩翼的縱深似乎大一些,而且距離上一道警戒線並不算遠。如果我們選擇從兩翼動手的話,那麼對方錯綜複雜的塹壕和工事就會把大量支援部隊隔絕在後方,我們雖然能攻破對方的防線,但是想要填平這些塹壕,並且構築足夠多的炮位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如果我們攻擊向着陣地中間攻擊的話,則會受到對方兩翼的夾擊

。我懷疑對方這樣的佈局是一個陷阱。”一名軍官指着沙盤上的華夏主陣地說道。

“其實問題沒有那麼嚴重,對方兩翼的陣地雖然突出,但是陣地正面修築的防禦工事並不多,至少部署的炮兵不會很多,大規模的修築炮巣等掩體很難瞞住空中偵查的。而且就算突出部分,距離我軍的兩翼也有8千米左右。按照華夏坦克的越野速度倆口,他們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才能走完這段路,而且從情報上來看,在周圍20千米的範圍內並沒有出現華夏裝甲單位。既然對方側面沒有太多的炮兵單位,附近也沒有太多的重裝甲單位,那麼無論是用火力側擊還是發動裝甲突擊都無從談起。那我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另外一名軍官持反對意見。兩翼包抄的前提是你要在兩翼部署足夠的機動兵力和活力,但是從情報上看,華夏似乎並沒有部署多少。那麼這個假設就不成立了!

對於兩個屬下的爭論,克魯格並沒有表示意見,因爲此時他自己都有些拿不準,對方陣地中間凹下去,看似想一個陷阱,但是對方的佈置又讓這個陷阱有些不倫不類,這是華夏的主陣地了,無論如何,華夏都不可能輕易放棄。德國人的梯形攻擊陣型火力兇悍,但是有一個前提是必須有足夠的地方展開這個陣型,而這個地方只有正對對方陣地中間的凹陷區纔有。如果向兩翼攻擊的話,那麼梯形的後半段就會被上一道防線的塹壕體系所割裂。火力發揮就會大打折扣,畢竟攻擊中有近一半以上的火力是要自行步兵炮、重迫擊炮這種單位來提供的,這些武器射程較近,想在對方溝壑彌補,甚至佈滿地雷的地方找一塊平整的發射陣地可真不容易啊。

雖然白天華夏想要突擊的話沒那麼容易,但是人家也可以夜襲啊,華夏肯定在陣地直接留下了一些通道,如果他們在晚上對前線部隊來一刀子的話,那麼情況可就不妙了,梯形兩側的斜邊長度可是有點大,想要充分防禦恐怕有些困難。目前,最穩妥的辦法是先打下兩翼,然後再打中間,但是可惜的是這樣拖時間的話,對華夏更加有利,因爲南線的進攻毫無進展,而華夏空軍也在快速恢復中。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130529205827136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321章 放棄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669章 頹勢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421章 異變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669章 頹勢第629章 勝利了?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633章 纏鬥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39章 論海軍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40章 搶購!!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78章 遭遇戰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373章 計劃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85章 後院起火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625章 前哨戰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860章 地獄天堂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1312章 反攻第625章 前哨戰第1510章 生活看淡不服就幹!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
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321章 放棄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669章 頹勢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421章 異變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669章 頹勢第629章 勝利了?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633章 纏鬥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39章 論海軍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40章 搶購!!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78章 遭遇戰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373章 計劃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85章 後院起火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625章 前哨戰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860章 地獄天堂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1312章 反攻第625章 前哨戰第1510章 生活看淡不服就幹!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