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決不退縮1

英國人最終決定提前退出伊朗戰爭,他們認爲自從德國人的空中花園行動之後,英軍在伊朗的奮戰已經變得毫無意義,早在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從伊朗撤離了,而他們能夠和華夏一起並肩戰鬥到現在已經可以用仁至義盡來形容了。所以他們的撤退無可指摘。不過退出戰爭畢竟是一件大事,披着紳士皮的英國人認爲還是需要通過一個比較正式的方式和華夏說一聲。於是乎,丘吉爾代表英國政府來到了北京,希望華夏能夠“理解”英國政府的所作所爲,當然,如果華夏願意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的話,那麼英國可以繼續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

“在伊朗戰爭中,英國政府按照事先的約定派駐了大量的部隊用於防守伊朗東南部地區,並且派遣了強大的航空軍團,在長達數月的戰爭中,英**隊始終奮戰在第一線,並多次挫敗德國及其僕從國的進攻。我們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來履行對盟國的承諾,而現在,德國在伊朗取得勝利只是時間問題,大英帝國政府認爲繼續在這塊必然會丟失的地區戰鬥是對寶貴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帝國決定撤出駐紮在伊朗的武裝力量,希望貴國能提供方便!”

徐傑對歷史上的丘吉爾本身就不怎麼感冒,這個骨子中的大英帝國至上主義者粗暴蠻橫的做法很不招人待見,甚至於連羅斯福有的時候都看不慣。而當丘吉爾當着徐傑的面說出這番冠冕堂皇的話後,徐傑對英國政府以及眼前的這位眼神中帶有一絲傲慢的英國人就更加不滿了!在徐傑眼中,如果不是丘吉爾在對抗德國問題上足夠堅定。那就真的一無是處了!

“貴國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在戰事尚未明朗的時候。在友軍還在奮戰的時候,貴國居然拋棄友軍獨自選擇撤離。這從某種意義上就是背叛!大家是爲了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但是貴國爲了一己之私而讓盟友置於非常危機的境地顯然破壞了之前結盟的基礎!”隨後徐傑制止了丘吉爾的解釋:“這件事情的對錯不在於貴國的解釋,也不在於坐在我面前的特使閣下如何訴說貴國的苦衷,完全在於我方的理解,您希望得到華夏的諒解,但是如果我們不願意的話,那您說出的這番話就毫無意義。”

“我歷來是一個行動主義者,自認爲也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貴國願意怎麼做那麼大可以去做,只是希望在今天閣下能記住是英國人首先拋棄的盟友就可以了。”隨後徐傑揮揮手示意後者可以離開了。

此時戰爭已經進入到了即將收尾的關頭。華夏爲此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徐傑絕對不允許出現空虧一匱的事情!華夏能否保住伊朗北部地區還是要看接下來這場戰役打得如何。德國人在海上的道路已經暢通,補充速度將大大提高。陸軍和空軍戰鬥力恢復的速度很快,此時要想再堅持原先的計劃顯然有些不太現實,不但切斷中東鐵路的計劃無法實現,現在看來就連攻佔基爾庫克恐怕都顯得有些困難,德國地面軍團重新佔據了數量優勢,而在英國空軍撤走之後,華夏前線航空兵軍團的數量將處於極大的劣勢!雖然不至於像德國人估計的只有500架可用飛機。但是不要說支持地面作戰了,能爲地面部隊撐起保護傘都很難!而在關鍵時刻,英國人果斷往傷口上撒了把鹽!這事不能忍啊!

不過現在的華夏顯然無法放棄伊朗,伊朗對於未來華夏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所以絕對不能放棄,既然德國人想要一錘子定輸贏,那麼華夏只能奉陪到底!不就是繼續增兵嗎?爲了勝利華夏已經付出了十二成的努力。到最後就差這麼一哆嗦了,再加點又如何?爲此徐傑示意國防部要不遺餘力的打好最後一戰。預算沒有封頂,只要能打贏。願意怎麼花就怎麼花!

在徐傑的支持下,在華夏各軍區的緊密配合下,華夏通往伊朗的物資運量再一次達到了巔峰,從裡海東岸不斷駛出的運輸船隊和從中亞各個機場起飛的運輸機組成了一條條巨大的洪流,將前線部隊需要的各種裝備、油料和彈藥送到了前線,船舶運輸負責輸送重裝備、燃油和彈藥,而運輸機部隊則負責輸送人員、電子設備以及航空發動機。最高峰的時候伊朗的德黑蘭機場幾乎每5分鐘就會有一架大型運輸機起降。強悍的空中運輸能力讓人歎爲觀止。

不過即使這樣,華夏前線空軍依然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和德軍相當的水平。一方面是伊朗北部港口的吞吐量有限,另外一方面是華夏在前一段戰鬥中損耗有些大。秦嶽在不遺餘力的支持地面作戰的時候也過早的透支了華夏空軍的戰鬥力!當華夏戰略空軍進入戰場的時候,這種透支達到了巔峰,整個伊朗的油料都在這次戰鬥中消耗了不少。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華夏空軍風光了一陣,現在該輪到德國空軍耀武揚威了。

以至於後世戰史研究者們在談到華夏戰略空軍第一次大戰是否妥當。反對者認爲正是因爲這次攻擊導致了華夏空軍在下一階段的戰鬥中只能被動防禦,並因此認爲這是徐傑戎馬一生中爲數不多的幾次敗筆。但是支持認爲正是因爲華夏戰略空軍的加入,才最終導致了奧匈軍團的崩潰。強大的戰略空軍直接將奧匈後方的重裝備和補給站炸成一片廢墟。否則的話,單純依靠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和俄軍剩餘兵力根本不可能擊潰擁有5個師的對手。從地面交戰情況來看,華夏在面對補給並不充足的奧匈軍團後衛時也只能擊退對手而無法形成合圍。而俄**團在進攻戰中更是弱雞,遠不如當初防禦作戰時的表現。根據最保守的估計,如果施拉格帶着奧匈軍團主力和大量的技術裝備撤回基爾庫克的話。那麼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在從其它部隊抽調足夠的步兵後就可以攢出至少3個步兵師的兵力。其中至少會有一個裝甲師!如果這支部隊投入到下一階段的戰役中的話,那麼華夏陸軍面對的情況將更加艱難!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徐傑和秦嶽需要好好的整一下家底,應對下一階段的大戰。華夏空軍中東戰區需要面對的可不僅僅是德國前線航空兵的1000架左右的各種飛機,還包括那支自從德國空軍發動巴比倫行動後就一直蟄伏不動的戰略轟炸機部隊!這支部隊在歷次行動中的損失並不大,只不過這些代號獅鷲的he177型轟炸機的耗油量太大了!在油料供應不足防空壓力甚大的時候,德國空軍自然要把油料給戰鬥機用而不是給轟炸機!要知道,一架he177轟炸機消耗的燃油都夠一箇中隊的bf109裝滿內油箱了!而這次,當德國運輸船隊表示航空燃油管夠的時候,經歷過輝煌和挫折的德國戰略轟炸機部隊再一次活躍起來!這對於華夏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對手滿手好牌。而我們則捉衿見肘!”秦嶽在日記上這樣評價當時雙方空軍的事態。德國空軍這一次可是擁有了從前線塹壕一直打到華夏陸軍後方基地的能力。前線的ju90攻擊機負責戰場支援。ju88和he110轟炸機負責攻擊戰役縱深目標和前線空軍基地。而he177戰略轟炸機部隊則負責攻擊華夏後方的物資集散中心、空軍基地和交通樞紐!如果說在此之前德國人還忌憚華夏的戰鬥機部隊的話,那麼經過前一階段的消耗後,華夏前線空軍戰鬥機部隊數量大減,在這種情況下轟炸機部隊的壓力自然會小很多!德國人很希望前不久施拉格經歷的一切能在華夏身上重演!

面對秦嶽的抱怨,徐傑儘可能的增加前線空軍兵力,尤其是大航程戰鬥機的數量,雖然歷史上p51d型飛機的航程已經十分恐怖了,但是那是後話,開始的時候p51b的航程也就那樣。而現在華夏的石茶隼戰鬥機在航程上連p51b都不如!於是乎。在徐傑手中最好用的飛機還是狐蝠式飛機,這款從意大利戰爭開始就投入戰鬥,並且在未來還將繼續戰鬥下去的老兵!

“我靠,這架飛機不會是南海之劍聯隊的吧?我一個舅舅在那服役呢。他們的標誌就是一隻雄鷹爪子上抓着一柄利劍。我靠。他們怎麼過來的?”當一架架從東南方向飛來的狐蝠式戰鬥機陸續在庫姆機場降落後,一名地勤人員看着飛機上的中隊徽章吃驚的說道。他實在想不明白一直駐守在爪哇島的南海之劍聯隊怎麼會派飛機來到這裡!這路程有點遠吧!

“外行了吧,據說德黑蘭那邊都有從蕪湖調撥過去的戰鬥機。從爪哇島到這算得了什麼?這距離更近的。從爪窪島起飛可以直接飛到錫蘭島,然後轉場到卡拉奇。再加一次油就可以到咱們這裡了,德國人雖然佔領了伊朗東部。但是如果航線規劃的好的話可以從阿富汗折向伊朗。這次上面可是下血本了!據說所有一線部隊的狐蝠式戰鬥機部隊都被抽調過來了!”旁邊一名同伴故作神秘的說道。

雖然兩名地勤人員所說的有失偏頗,華夏不可能爲了這次戰鬥把全國的狐蝠式戰鬥機都調過來,就算都過來了,也供應不起啊!不過華夏確實從全國各地抽調了大量的精銳航空兵聯隊進駐前線,狐蝠式戰鬥機部隊更是重中之重!幾乎所有獲得過華夏年度空戰考覈金頭盔獎的狐蝠式戰鬥機部隊都被抽調過來!飛機過來了,燃料和保障總要跟得上啊。戰鬥機數量惡性膨脹了,但是相關保障設施卻沒有跟上!

“把在前線的所有轟炸機和攻擊機部隊撤出來吧,估計這次戰爭我們用不上他們了!”秦嶽大筆一揮將前線剩下的近200架對地攻擊機和轟炸機撤出戰場,這些飛機或者飛回國內或者暫時封存起來,空出來的物資和補給全部用來供應遠道而來的狐蝠戰鬥機中隊,按照秦嶽的估計機,一箇中型轟炸機中隊的物資和後勤與人員可以保障兩個狐蝠式戰鬥機中隊運作。再加上臨時增加的各種補給,總算把新來的數百架狐蝠式戰鬥機安排好了!

除了狐蝠式戰鬥機之外,華夏還從本土運來了大量的石茶隼戰鬥機,數量之大以至於讓秦嶽感到機場無法保障這麼多飛機的運作,而徐傑給他的答覆讓這位自認爲很土豪的戰區空軍司令嚇了一跳。“給你們的這些飛機中,有不少就是準備提供零件的,知道你們前線比較困難,等到德國空軍開片之後就更困難了,所以我直接把飛機扔過去給你們拆了提供零件,夠意思了把?千萬別輸啊!什麼?拆不了那麼多?那就當成預備飛機用吧。”

雖然雙發轟炸機走的差不多了,但是電子戰飛機和望樓預警機的數量不降反增!德國空軍在空中花園行動中的表現堪稱驚豔,雖然德國電子戰技術水平很一般,但是德國空軍卻創造性的將各種電子戰手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體系,打了英國人一個措手不及。有了英國人的前車之鑑,華夏自然不能步其後塵。

德國空軍空前強大,德國人說從最前沿的塹壕直接炸到德黑蘭一點也不誇張。同時因爲華夏地面部隊進入兩河流域,導致了華夏需要防禦的空域更大,在飛機數量不是很夠的情況下,那麼提高調度效率就成爲了必然。地面固定雷達站密度不夠,那麼就只能用望樓式雷達載機來彌補。同時考慮到對方可能會採取夜間空襲的方式,對德國無線電導航的干擾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之中,所以在轟炸機大規模撤離的情況下,電子戰和雷達哨戒機的數量反而上升!

雖然徐傑已經竭盡全力來提高伊朗前線的戰鬥機數量,但是因爲場地和後勤的限制,華夏空軍依然處於劣勢,在百忙之中徐傑還給老夥計彭毅發了一個電報,告訴他必要的時候還要靠自己!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秋風落葉2014的打賞~~~,以及書友韋編3絕、水舞天華、迴歸lm、快風等書友的月票支持~~~。部分投月票的書友名字記不住了,側位現在這裡說一聲抱歉--!(未完待續。。)

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1010章 談判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071章 鏖戰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472章 追逐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464章 單挑第996章 調停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890章 突圍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465章 碰上了!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505章 大棋局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345章 阻擊戰第259章 碰撞第697章 檢討第348章 鬆綁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484章 突破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1352章 總攻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354章 謀劃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1392章 後續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416章 混戰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44章 大生意(一)第407章 應對第1156章 交鋒2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890章 突圍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909章 驚變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
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1010章 談判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071章 鏖戰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472章 追逐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464章 單挑第996章 調停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890章 突圍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465章 碰上了!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505章 大棋局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345章 阻擊戰第259章 碰撞第697章 檢討第348章 鬆綁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484章 突破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1352章 總攻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354章 謀劃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1392章 後續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416章 混戰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44章 大生意(一)第407章 應對第1156章 交鋒2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890章 突圍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909章 驚變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