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

里希特霍芬十分的忙碌,自從他開始接手籌建德國空軍後他就從來沒輕鬆過,而當開始德國未來飛機招標工作展開的時候,他就更忙了,不過還好,他有一羣和他一樣精銳的,經歷過戰火洗禮的精銳空軍指揮官來幫助他完成這次招標工作。而這羣人對於空軍的任務是什麼,空軍需要什麼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而這個位面上德國空軍被賦予了更多重要的任務,它不僅僅是一直強調防空和戰役支援的戰術空軍了,隨着這個位面德國實力的增強,它的領導者威廉二世希望空軍能夠作爲一支戰略力量,可以用炸彈摧毀一個國家的工業,同時可以將一定量的部隊投送到對方的後方。而後面這一條則是爲未來攻略伊朗準備的!

整個戰機招標計劃分成了一下幾類,第一類是戰鬥機,其下面又分成兩種,一種是單發戰鬥機招標計劃,另外一種是雙方遠程戰鬥機招標計劃。第二類是單發攻擊機招標計劃,其下也分成兩種分別是陸基型攻擊機和海基型攻擊機,第三類是雙發中型轟炸機招標計劃。第四類是4發重型轟炸機招標計劃。而第五類則是運輸機和滑翔機招標計劃。而里希特霍芬和他的團隊則是先從他們最熟悉的戰鬥機開始招標。爲此他們與梅塞施密特公司和亨克爾公司以及其它的相關公司的技術人員展開了長[時間的探討和研究。

對於單發戰鬥機的招標工作,德國空軍提出的要求是儘可能的保證飛行性能。速度要儘可能的快。爬升要儘可能的好,至於盤旋性能則被列在了第三位,因爲較好的盤旋性能需要較低的機翼載荷。而較低的機翼載荷需要較大的機翼面積,而較大的機翼面積一方面會增加飛機的重量而另外一方面會增加阻力。這對於速度和爬升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當然你可以減少其它重量來抵償大機翼載荷導致的增重,歷史上也確實有這樣做的,但是在沒有極佳的氣動佈局和層流翼的幫助下,事實證明類似的補償措施只能說比較悲劇。

飛得快、轉圈轉的也可以,爬升也優秀的飛機有嗎?答案是肯定有。比如說英國的噴火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自從出現後就是德國空軍的死敵,曾經和Bf109和fw190從頭打到尾。從性能上說,噴火卻是屬於飛得快,(除了fw190剛出來的時候。噴火5差距比較明顯,但是到了噴火9就又趕上了。)轉圈也可以。(轉死Bf109和fw190)爬升也足夠優秀。僅從戰鬥角度來講噴火卻是厲害,但是噴火的問題呢?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航程短,(如果作者沒記錯的話。比109還悲劇。)2戰從英國起飛的轟炸機去炸德國的時候。噴火只能護送到海峽就要回去了。其次,載荷量也很小,當後來Bf109都可以裝500KG炸彈的時候,噴火貌似還是裝着250級別的炸彈。而且Bf109真正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時候,還是可以掛250炸彈和額外油箱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滾轉差勁一些。

而且即使這樣,噴火的設計還是其它國家無法複製的,爲什麼呢?原因很簡單,英國人有世界上最好的液冷發動機。其它國家沒有啊!莫林發動機美國人用了都說好!美國人的V1710還不如英國人的莫林呢。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只有用了英國發動機的野馬纔是好野馬。由此可見英國人的液冷發動機厲害到什麼程度了。所以說飛機垂直機動性能和速度與水平機動性能之間是一個矛盾的關係。

至於說歷史上的零式戰鬥機吧,這東東卻是飛的遠,低速盤旋那是相當厲害,爬升也能用湊合來形容,但是速度絕對悲催,太平洋戰爭開始的時候,當雞蛋玩命飛出530Km不到的速度時,德國的109f2已經可以飛出620到630的速度了,而fw190A4更是可以飛出670以上的速度。雞蛋在對付英國的噴火5時是因爲對方戰術問題而導致戰敗,而同時期,fw190A4可是打出了一個小型福克式災難。並且直接催生了噴火9的誕生。至於防護性能上,連自封閉郵箱都沒有的雞蛋就不用說了吧。至於武器嗎?單純看雞蛋每門炮才60發的備彈量就足夠悲劇了。而190A4可是2門mG15120機炮。2門ff20mm機炮和2挺機槍的豪華火力。

p51戰鬥機爲什麼堪稱2戰戰鬥機的巔峰,就是因爲層流翼和極佳的氣動佈局,讓他在速度、爬升和盤旋性方面獲得了一個極佳的平衡,同時也擁有不錯的航程。p51B速度比190A4要快,爬升和盤旋也很不錯。即使航程不是很大的pp51B也遠遠超過的了190、109和噴火。但是這款飛機強悍的氣動佈局在歷史上只有美國實現了,對於其它國家來說是不可能的。當然了,如果有徐傑這個穿越者的金手指的話,倒是另當別論了,總體而言,歷史上德國對戰鬥機的選擇和這個位面上里希特霍芬的選擇是正確的。Bf109之所以能打滿全場也是有原因的。作爲2戰戰鬥機產量最大的存在,Bf109能活到最後肯定有他的優點。

首先,這款飛機有不錯的速度和爬升,在這兩個方面,基本上Bf109的各個型號和噴火相比幾乎是伯仲之間。當然,後者水平機動要比Bf109強。Bf109的終極版本Bf109K4最後也能達到720以上的最大速度和4400英尺以上的爬升。這個性能放到2戰後期也不算落後,基本上能和噴火14和p51D打個平手,幾種飛機在不同的高度各有優缺點。也算是實現了Bf109強調性能的理念吧。其次,這飛機便宜啊!就德國航空能力這種和美英相比只能算屌絲的國家都可以生產那麼多Bf109,根本原因是什麼?還不是他便宜?梅塞施密特公司在設計這款飛機的時候就是用盡可能少的重量來滿足109使用的DB發動機。以至於後世有人戲稱Bf109是空中的t34。生產工時甚至一度降低到3000小時!(這個是看雜誌得到的數據,作者無法保證嚴謹性。但是便宜是一定的。)

所以在這個位面,雖然德國國力比歷史上高很多,但是考慮到面對的敵對勢力也很強,而且還有一個巨大的不穩定因素,所以對戰鬥機的生產性和性能的要求還是很高。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梅塞施密特公司的Bf109依然會出現在這個位面上。同時因爲德國必須要在比歷史上更廣闊的戰場上作戰,所以大航程遠程戰鬥機依然需要,但是悲催的是,歷史上德國從來沒有製造出一款真正好用的大航程戰鬥機。如果說美帝的p51、p47是優質遠程戰鬥機,p38是一般遠程戰鬥機的話,那麼德國的Bf110就只能用悲催來形容,英國人的噴火同樣悲劇,但是2戰結束時的大黃蜂雙發戰鬥機性能可是堪比p51h的存在,也算大器晚成。至於俄國嗎?貌似就沒有什麼遠程戰鬥機。而日本呢?雞蛋除了航程和低速盤旋性能外放到2戰後期幾乎一無是處。什麼?有人說Do335這東東怎麼樣?怎麼說呢,這傢伙如果能把重量減下去的話應該還算不錯。但是先別說沒有量產,即使量產了依然不大過p51h、Dh108大黃蜂雙發飛機。

Bf110剛出來的時候還是有速度優勢的,但是隨後和同時期的美國p38相比,其速度就是劣勢,爬升也是劣勢。到了戰爭的中後期,德國人設計出了me210和me410這兩款戰鬥機。me410的性能相對於Bf110來看確實有很大的提升,最高速度提升到了624Km。和p38早期型差不多。但是這是在在強大發動機作用下取得了成績,me410A裝備的是出力達1750馬力的DB603A型發動機,而p38J的V171089發動機的出力不過1425馬力。但是前者的速度只有624千米每小時,而後者是666千米每小時!至於爬升?me410的爬升到6700米需要10.8分鐘,而p38J爬升到6100米只需要7分鐘!雙方的設計水平真不是一個檔次啊。

單發飛機想解決航程問題幾乎是當時科技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德國人也只能選擇雙發飛機,而且是常規的雙發飛機,歷史上的Bf110也就在強大的歷史慣性下走進了德國空軍。而正如歷史上那樣,德國的遠程戰鬥機一直弱於同時期的對手,開始的時候是Bf110不如p38系列,到了me410時,還是不如p38系列。而中後期的Do335因爲重量問題爬升茶几,即使它安裝了2臺DB605發動機,但是依然打不過p51h和英國人大黃蜂,這難道就是歷史的宿命?

感謝書友zhouyu1976和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喵星人研究院的評價票~~~。(未完待續……)

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548章 陸軍作戰計劃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108章 南下第1451章 多點開花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070章 交鋒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453章 態勢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456章 可憐的東方號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904章 交換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538章 攤牌2第483章 巷戰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680章 繼續打下去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68章 困境依舊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290章 飛躍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132章 謀劃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644章 夜戰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468章 夜戰1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723章 防禦戰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365章 收官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587章 清醒者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354章 謀劃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082章 金融危機爆發
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548章 陸軍作戰計劃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108章 南下第1451章 多點開花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070章 交鋒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453章 態勢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456章 可憐的東方號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904章 交換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538章 攤牌2第483章 巷戰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680章 繼續打下去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68章 困境依舊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290章 飛躍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132章 謀劃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644章 夜戰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468章 夜戰1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723章 防禦戰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365章 收官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587章 清醒者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354章 謀劃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082章 金融危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