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帝國鐵馬

半履帶車設計的初衷就是兼顧速度和越野型,論越野性能,介於履帶地盤和輪式之間。論速度同樣高不成低不就。同時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抗損性強一些,比如說戰鬥中一個負重輪被敲了,也許還能湊合着用,要是輪式戰車的話,4個輪完蛋一個就徹底跪了。而輪式裝甲車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快,省油、行程遠、便宜。(當然了,想德國後期的234系列裝甲車因爲採用了複雜的8*8底盤所以造價會高一些,但是可惜作者沒幹貨--!)而且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半履帶車可以造的很大,比如說歷史上2戰德國人的18噸級半履帶車。而輪式裝甲車中最終的貌似就是12噸左右。(234系列。)

除了底盤之爭之外,德國人對輪式裝甲車的定位還糾結了一下,即是作爲單純的步兵運載工具呢?還是作爲坦克進攻時的有利補充力量呢?前者強調對步兵的運載能力,而後者可以不裝步兵,強調火力和防護。德國有現成的裝甲輸送車,但是都是敞篷的,而且火力只有一挺通用機槍,這點火力在進攻中根本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德國人看到了華夏爲裝甲車裝上了一門威力巨大的30MM機關炮。於是乎德國人也想在原有的基礎上安裝一門,但是隨後他們就發現這門火炮相對於原有車輛來說太大了!算上炮架將近200KG的重量,還有彈藥。再加上必要的防護什麼的。直接把後面的步兵乘坐空間全擠佔了。

如果僅僅是空間問題的話倒是也可以忍,但是很快,德國人認爲作爲一款裝備了速射炮的戰車僅僅只能防禦彈片和機槍的火力是遠遠不夠的。德國人不知道華夏的步兵戰車什麼防護水平。但是德國人認爲自己的戰車必須可以防禦對方的機關炮射擊。從成本的角度上來講,你既然給這輛車弄了一個昂貴的底盤和一門機關炮外加5名左右的操作人員。要是讓對方一回合掃掉的話那就太過分了。

不過隨後德國人發現防禦標準很不好定。想要防住30MM機關炮的設計?德國人拿自己正在設計的30MM速射加農炮比劃了一下,結果嚇了一跳,這種火炮打出的30MM鎢合金穿甲彈可以在400米左右的距離上以30度的彈着角度打穿將近70MM的裝甲!如果說單純正面抵擋問題還不大,但是側面怎麼辦?你要是用裝甲圍一圈的話這重量就蹭蹭上去了!

新型步兵戰車的重量必須控制在14噸上下。最大越野速度至少要每小時35千米,公路速度最快要達到50千米。這就意味着這款戰車需要一臺至少200馬力的發動機。當然,這是在使用半履帶車底盤的情況下。你要是使用輪式裝甲車的話。速度還會有提高。德國人最終決定在半履帶車正面保持35MM傾斜40度的防護標準,側面的話至少可以抵禦大口徑機槍的穿甲彈攻擊,之所以這樣決定的原因在於協約國和華夏的武器構成中一般在大口徑機槍和火炮之間存在一個空白。以華夏武器的威力,從德國人掌握的情報來看,華夏只有機槍和30MM機關炮。即使加強了側面的防護,也很難擋住30MM機關炮的攻擊。倒不如直接把防禦標準定在防禦大口徑機槍的級別上。

防護標準敲定了。然後就是武器了,德國人最終在考慮彈藥攜帶量和物其中兩等多方面要素後還是決定從空軍引進現成的30MM機關炮做一下過渡!然後看一下實際情況再進行改進。不過很快,火炮敲定了,彈種問題又上來了,倒不是說德國人的30MM機關炮沒有穿甲彈或者高爆彈,而是在實戰中如何更換炮彈的問題!說簡單點那就是,比如說一輛4號坦克碰上一個裝甲目標,那麼裝填手直接將一發穿甲彈裝入就可以了。碰上掩體或者步兵就用高爆彈。但是機關炮是用彈鏈供彈的,高爆彈和穿甲彈你怎麼換?難道臨時更換彈鏈?顯然不太可能。空軍的30MM炮一般都是執行反裝甲任務。所以都是穿甲彈。而德國人的裝甲車顯然還要兼顧反步兵能力,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使用複雜的供彈器不是沒法解決,但是這個成本和可靠性實在是有些難辦。於是乎德國人選擇了一種較爲粗糙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在彈鏈上每5發高爆彈配一發穿甲彈。反正機關炮射速快,每分鐘幾百發的射速足夠讓這門火炮在有效射程之內對任何性質的目標打出足夠多的彈藥。而且副武器的選擇上,德國人同時爲這款戰車裝備了兩種口徑的機槍,一種是和機關炮同軸的機槍,而另外一挺則是位於炮塔頂端的15MM大口徑機槍。

最終這款被稱爲美洲豹的戰車爲德國的裝甲矛頭彌補了直射火力的不足。但是和後世的步兵戰車不同的是,這款戰車並不能搭載步兵,而是一款純粹的以機關炮爲主的輔助型車輛。和威猛無比的虎式系列和衍生車型頗多的3號系列相比,美洲豹戰車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是卻是德國步兵最喜歡的直瞄支援武器之一。

和其它車型一樣,隨着戰爭的進行,德國對反裝甲火力的需求量也越大。在3號地盤產能都不夠的情況下,美洲豹戰車也被用來攜帶75MM反坦克炮。不過因爲較弱的防禦,這種衍生型戰車的數量並不多。評價也不是很高。

除了半履帶車之外,德國人還搞了多款輪式裝甲偵察車。考慮到在中東和印度作戰的情況,地域過於廣闊,無論是履帶式偵察車還是半履帶車都存在行程和速度不足的問題。爲此德國人專門搞出了鼬鼠型偵察車,雖然被稱爲鼬鼠,但是絕對不意味着這種戰車火力差勁重量很小。這款重達14噸。使用210馬力發動機,以及8*8底盤的戰車擁有德國陸軍武器庫中最大的行程和最高的時速。在公路上可以跑出每小時90千米的時速,而在越野情況下也能跑出每小時60千米的速度,而行程也達到了公路600千米,越野400千米的程度!

相對於它的速度,鼬鼠的武器更是犀利,鼬鼠型步兵戰車幾乎可以裝備德國陸軍中所有重量在1.5噸以下的武器,比如說75MM反坦克炮、30MM機關炮、150MM重迫擊炮。也可以裝上三聯20MM厄利空高炮客串防空車,甚至還可以在車體側面掛上火箭發射箱客串一把火箭炮。當然,在15噸的重量下裝備這麼多的武器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裝甲防護的不足,這款戰車正面有30MM傾斜裝甲,側面只能抵禦一般大口徑機槍的攻擊,碰上使用穿甲彈的M2機槍那就要看人品了。是一種很不均衡的武器。

如果這種武器放到正面戰場上的話,那麼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被對方強悍的火力打成篩子。但是如果換一種用法的話,那麼就不一樣了。鼬鼠系列戰車的高機動性和強悍的火力爲敵後穿插和行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這些專門配屬鼬鼠型戰車執行敵後破壞和穿插任務的部隊在德國內部被稱爲狼羣。

狼羣最爲輝煌的時候是在戰爭中前期,他們經常在主力部隊打開一個缺口後就順着破口溜了進去,當對方正在想方設法堵塞缺口之前,他們就已經穿插到敵後,避開對方的重裝部隊,專門尋找諸如兵站、補給點、飛機場等關鍵場所展開攻擊,將對方後方打的一團糟。這一方面是因爲鼬鼠型戰車出色的機動性,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爲開展初期協約國兵力不足,在美英充分發力之前,維持正面防線的兵力密度都夠嗆,後方防禦自然空虛。

而隨着美洲豹和鼬鼠系列戰場的定型,德國陸軍終於從頭到尾完成了一次新的更新換代計劃。這次在意大利的失敗讓德國人學到了很多東西,看到了自己和華夏裝甲部隊的差距,對將來可能碰上的對手有了一定的瞭解。當數年後,德國裝甲部隊再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無論是英國人、美國人還是法國人都被這些第二帝國的怪獸嚇了一跳。甚至就連徐傑都承認,德國裝甲部隊進化的速度和水平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不過因爲華夏參戰較晚,同時又有穿越者這個最大的外掛,所以雖然德國裝甲部隊十分強悍,但是一切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而就在德國陸軍內部在重新制定自己的裝備發展計劃的時候,意大利戰場的形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失去了最強裝甲力量的奧匈部隊被從南北兩個方向發動進攻的英國和華夏聯軍所合圍,除了部分人逃出包圍圈之外,協約國和華夏部隊至少抓住了5萬左右的俘虜。而至於南線作戰,美法兩國軍隊沒有想到一場災難正在醞釀之中。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f663026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275章 落日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706章 抉擇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624章 大碰撞第712章 鏖戰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1147章 泥潭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395章 盯梢第182章 王對王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006章 坑隊友?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725章 右勾拳第980章 大行動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973章 斷尾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528章 大格局第723章 防禦戰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162章 虎!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966章 陷阱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244章 勝利撤離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341章 落幕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434章 交鋒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614章 破局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70章 絕路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408章 定計第857章 意外第467章 崩潰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379章 尾聲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359章 T字橫頭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1093章 分配任務
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275章 落日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706章 抉擇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624章 大碰撞第712章 鏖戰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1147章 泥潭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395章 盯梢第182章 王對王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006章 坑隊友?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725章 右勾拳第980章 大行動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973章 斷尾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528章 大格局第723章 防禦戰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162章 虎!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966章 陷阱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244章 勝利撤離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341章 落幕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434章 交鋒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614章 破局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70章 絕路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408章 定計第857章 意外第467章 崩潰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379章 尾聲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359章 T字橫頭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1093章 分配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