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目標東線!

“這是尼米茲將軍的辭呈。他決定辭去目前擔任的一切職務。”馬歇爾將一份文件送到了羅斯福面前,“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爲,這次失敗尼米茲將軍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情報和其它部門同樣有問題。他們認爲這個決議還算合理。”馬歇爾給自己的同僚開脫道。

“該死的,尼米茲的所作所爲讓戰爭的進程至少拖延了1年以上!好好好,對人的處理暫且不提,說說未來的局勢吧。直布羅陀海戰結束後,我們的情況變的比原來更加嚴峻了!至少在2年之內,我們沒有能力在西歐發動進攻。而我們的北大西洋航線恐怕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吧?軍方對這種情況怎麼看?”羅斯福揉了揉有些發漲的太陽穴,壓制着怒氣問道。

“德國海軍這次出動的也十分倉促,而且艦載機數量損失也很大,他們至少在4個月之內是不會有能力干擾北大西洋運輸線的了,除非他們願意把艦隊全部拼光。隨着戰略轟炸行動的深入,我們可以重點轟炸法國西部沿海港口,破壞對手的前進基地,從而遏制對方可能的攻勢。最後,我們儲備的物資足夠在支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短期內是不會有問題的。”馬歇爾想了想說道。

“短期內沒問題?那長期呢?面對德國人新式的噴氣式飛機,空軍有更好的應對辦法嗎?噴氣式飛機表現出來的性能優勢足夠壓制現有所有螺旋槳飛機。”羅斯福繼續問道。

“這個,其實我們也是有噴氣式戰鬥機的,我國的xp80型試驗機已經進入最後的試飛階段。而英國人已經開始小規模量產流星式戰鬥機。其性能要強於德國人的me262戰鬥機。但是這些新式飛機在戰略轟炸中效果有限。因爲噴氣式發動機的耗油量偏高。飛機航程都比較短。所以,在攻勢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繼續使用螺旋槳飛機來壓制對手的防禦。”

“換句話說,如果我沒繼續將希望放在戰略轟炸上。恐怕我們要用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所以軍方希望我們再東歐的陸上攻勢能力能立即展開,通過一系列全方位的進5≯style_txt;攻擊敗對手。”馬歇爾用非常隱晦的話暗示在現階段,戰略轟炸意義有限,因爲德國人的防禦力依然很強,而且防禦中佔有技術優勢。

“難道陸地上的交戰就真能解決問題嗎?”羅斯福對馬歇爾的說法非常懷疑。“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果按照原定計劃美英軍隊和俄隊在東歐發動進攻的話,我們是否又能力在2年以內擊敗對手。”

“如果華夏能夠切斷同盟國印度軍團的退路並且配合我們在印度的駐軍吃掉對手,而且可以發動對中東地區的大規模進攻的話。美英俄三國聯軍在戰爭初期還是有優勢的。當然,隨着推進。德國人再補給方面會逐漸獲得優勢,而且反抗也會更加激烈,但是隻是4個大國能聯手的話,我們最終能取得對同盟國的勝利。目前,除了德國還有餘力之外,奧匈的戰爭潛力幾乎已經耗盡,而土耳其更是處於崩潰的邊緣。只要華夏進攻順利,幾個月之內土耳其帝國就會陷入內憂外患之中。”馬歇爾說道。

“看來在利益方面。我們需要給華夏更多的讓步了。”羅斯福苦笑道。自從上次夏威夷峰會結束後,華夏和美英之間的分歧已經路人皆知。美英表示俄國應該恢復曾經的地位,而華夏則表示東歐民族應該實施民族自決,德國人的統治被推翻後。俄國人再上來的情況是絕對不允許的。而隨後美英表示在中東的利益需要充分劃分,華夏一家獨大是不能接受。

從此雙方的關係極速惡化,除了最基本的軍事合作之外。政治經濟上的交流都少了很多,而且在軍事上也幾乎處於各顧各的情況了。開始的時候對於這個結果。美英認爲至少自己不吃虧,華夏拿走了中東這片不毛之地。(油田還沒有大規模開發。)而美英則獲得了豐饒的東歐和一個強大的盟國。但是現在看來,美英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似乎很困難。

美國人最終秉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一方面加強在東歐的軍事準備,而另外一方面則同意華夏將勢力範圍拓展到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岸地區,也就是說,只要是華夏以自己武力拿下的地區,美英原則上不會過問,而同時,美英也希望華夏能夠“尊重”東歐的形勢。

“呵呵,看來我們現在就要爲未來賽跑了。”徐傑看着雙方最終達成的協議笑着說道。這份協議說白了就是利益分配計劃,誰打的是誰的。而華夏下一階段要做的概括起來就兩點,第一,儘量撈到更多的好處。第二,阻止美英從東歐撈到更多的好處,爲此,華夏沒有立即對伊朗南部的德國運輸線實施打擊。因爲這一舉措,德國人至少可以可以從印度撤回幾十萬的軍隊來加強歐洲和中東的防禦。當然,這個口子不可能一直開着,在合適的時候會關閉的。

這招看起來是損人又損己。但是實際上對於華夏來說還是有意義的。首先,華夏的軍事目標是既要打慘德國同時又不能讓德國徹底倒了。所以適當的給德國人手下留情有助於增加美英抵抗的難度。其次華夏在一段時間內主要攻擊目標是中東,中東畢竟不是德國人的本土,兩河流域的油田相對於本土來說也不是不能放棄的,在兩線同時有壓力的情況下德國人一定會死保本土而不是中東。

第三,就算德國人想要在中東佈置大量的軍隊從技術條件上看也不現實,中東鐵路運輸能力有限,原來的補給大頭都是海上運輸。如果華夏海軍出擊的話,印度洋海運會輕易被掐斷。在補給不暢的情況下。就算德國人想要部署大軍團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說,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上來說。正規的德軍部署主要方向將在東歐,而中東那邊嗎?在華夏進入小亞細亞之前,力度不會很大。除非德國海軍願意出來再次和華夏碰撞一次。

在經過幾個月準備之後,華夏陸軍在中東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50萬左右!擁有各型坦克6500輛,其中龍式重型坦克越1200輛。35型中型坦克3000輛。剩下的爲各種自行火炮和坦克殲擊車。29系列車族除了少量坦克殲擊車還在一線之外,已經幾乎全部更換完成。同時還擁有中口徑以上身管火炮1.5萬門。

在陸軍大規模集結的同時,空軍也不甘示弱。考慮到德國噴氣式飛機已經大規模服役,華夏空軍也在伊朗南部部署了大量的噴氣式飛機,經過一番調整和部署之後。華夏在伊朗南部一共部署了1.6萬架各種飛機,其中4發重型轟炸機4000架,負責對包括小亞細亞在內的整個中東地區進行戰略轟炸。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約8000架,負責爭奪制空權,其中噴氣式戰鬥機1200架,隨着時間的推移,噴氣式飛機的數量會緩慢上升。而剩下的飛機則是雙發轟炸機和天空襲擊者式攻擊機,負責前線支援和執行戰役任務。

本來伴隨着華夏陸空軍在中東攻勢的展開,華夏海軍也要參加戰鬥的。但是德國空軍的ar234型轟炸機着實也把華夏嚇了一跳!美國人的賊鷗沒能擋住德國人的混合動力飛機加制導炸彈,華夏的賊鷗恐怕也懸。所以徐傑要求海軍大部隊暫緩行動,感覺換裝新式海王式噴氣式艦載機,按照一艘3萬噸級航母至少裝備30架的標準進行搭配。務必先把防禦力提高上去。

而華夏需要面對的敵人看起來似乎不那麼給力。雖然對面堆出了足有220萬的大軍。但是德軍數量只有50萬上下,這還是包括了在伊朗南部的德軍。而且這50萬德軍擁有的裝備水平也比開始面對的古德里安部隊要差一些,而豹式坦克數量更加稀少。除了德軍之外還有70萬的奧匈軍隊。奧匈幾乎集中了全部的域外兵力。不過除了波西米亞軍團之外,裝備和人員素質都很一般。至於剩下的幾乎都是土耳其部隊。裝備水平和素質更加糟糕!

在華夏和美國準備發動新的攻勢的同時,德國人也在調整着自己的部署。一方面,德國人加快了從印度撤軍的步伐,大量精銳重裝甲單位從印度撤往中東,然後再回到歐洲。海路是不敢走了,雖然華夏艦隊主力並沒有來到西印度洋,但是至少也有4到6艘的航空母艦和大量的潛艇執行封鎖任務,在華夏空軍的重壓下,德國陸基航空兵可沒有餘力對付這些艦隊。

在美英俄三國即將發動大規模進攻的之前,德國陸軍內部已經傳出來適時放棄中東的聲音。相對於數千裡之外的中東,美英俄三國直指德國生存的基礎!烏克蘭是德國甚至同盟國最爲重要的糧食產地,如果這裡沒了,德奧兩國就要餓肚子!波蘭也是美英俄必然要拿下的。更爲可怕的是,這三個國家不把德國徹底打趴下然後肢解掉是不會停手的,如果說中東是利益之爭的話,即將爆發的東歐之戰將是生死之戰!德意志帝國能否存在下去就看東線了!

而更有人提出了能否和華夏進行談判,以便德國能單獨對抗美英等國。德皇也有這個想法,但是可惜的是德皇似乎對自己的出境很不瞭解,提出的條件過高!他甚至還想讓中東恢復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情況,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啊。不過通過中立的瑞士,華夏也給德皇開出了自己的條件——奧斯曼帝國必須付出兩河流域和地中海西岸。意大利必須復國,而且必須從巴爾幹和奧匈帝國獲得補償,這個條件對於德國來說同樣無法接受。至少現在看起來是這樣!

在美英俄三國加緊備戰的同時,德國東方軍團也在努力擴充着,因爲戰略轟炸造成的生產紊亂在施佩爾的努力下已經獲得了很大的改觀,德國人一方面通過建設新的工廠,遷移某些重要設備來維持產能。另外一方面隨着德國空軍回師本土,以及噴氣式飛機的投產。德國本土的戰略防空力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強。這一增一減之間,美英的戰略轟炸效果大減。

得到喘息的德軍在飛快的組建着龐大的地面軍團,新式的豹式坦克大量投入現役,在美英俄三方發動進攻之前,德國陸基在東線的一線裝甲部隊已經有三分之一的裝甲師完成了換裝!整整1500輛豹式坦克取代了已經有些過時的4號坦克成爲了德國裝甲部隊新的主力,同時,從印度和中東戰場撤回的10個重裝營的虎式坦克連同駐守在歐洲本土的虎式重裝坦克營被補充到了一線。

而在戰爭爆發之前,德國陸軍在東線的一線兵力達到了200萬以上。擁有各種坦克和坦克殲擊車5000輛,其中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的數量佔到了四分之一以上,還有大量的坦克殲擊車和強大的炮兵部隊。兵力雖然比對面三國聯軍要少一些,但是要論質量的反而要壓對方一頭,除了美國人擁有一定量的潘興坦克之外,俄國坦克主要以29型坦克爲主。而英國人則主要使用換裝了新式17磅炮的謝爾曼坦克。和歷史上一樣,英國人將這種坦克命名爲螢火蟲。

不過和其它戰區一樣,德國空軍依然處於劣勢,雖然紅男爵已經竭盡全力爲東線籌集需要的戰鬥機,但是畢竟面對兩線作戰的重要,德國航空工業即使降低轟炸機數量,努力生產戰鬥機依然不夠!最終,德國動線航空兵力只有5000架左右,雖然這個規模已經超過了歷史上巴巴羅薩計劃開始時德國東線空軍總數,按時這點飛機不過是英美俄三方防空力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要算質量的話,差距就更大了。

感謝書友最強大的陸軍的萬賞和月票~~~,以及書友第一近衛坦克旅的打賞~~~。感謝書友f663026、地獄皇女、禾苗苗、快風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1159章 撤退第90章 初見鄧公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843章 雙頭蛇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354章 謀劃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638章 餘波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742章 地震了?!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294章 進京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537章 攤牌1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667章 苦戰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666章 雙殺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858章 貓之殤第185章 後院起火第1440章 談判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148章 巷戰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454章 交鋒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029章 基地羣第1140章 敗退第1456章 混亂第197章 血戰(二)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8章 拜會布林(一)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396章 對攻第1259章 結束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624章 大碰撞第77章 分歧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225章 神嘲諷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667章 苦戰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1119章 前哨戰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
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1159章 撤退第90章 初見鄧公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843章 雙頭蛇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354章 謀劃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638章 餘波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742章 地震了?!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294章 進京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537章 攤牌1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667章 苦戰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666章 雙殺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858章 貓之殤第185章 後院起火第1440章 談判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148章 巷戰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454章 交鋒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029章 基地羣第1140章 敗退第1456章 混亂第197章 血戰(二)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8章 拜會布林(一)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396章 對攻第1259章 結束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624章 大碰撞第77章 分歧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225章 神嘲諷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667章 苦戰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1119章 前哨戰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