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

本森提出的戰略絕對不是最好的,但是絕對是協約國高層都可以接受的,無論是傑里科還是馬吉芬他們過於激進的戰略就有點像猛藥,可以較快的解決問題,但是同時也會導致傷口在某一段時間內急劇惡化。協約國高層不得不承擔着巨大的民間壓力。馬吉芬最後的警告並沒有觸動威爾遜總統,戰爭再打兩年又如何?反正德國人已經打了三年了,既然德國願意繼續下去,美國人陪着你打兩年又如何?美國政府甚至願意讓英法德奧意五國好好的放放血,只有這樣,美國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至於最後一句血本無歸?威爾遜總統只不過笑笑而已。因爲從國力上來講,此時的美國要遠超已經打了三年戰爭的同盟國!

美國人表示無所謂,英國人問題也不大,畢竟最依賴北大西洋運輸線的是英國,英國從殖民地調撥物資和兵員到最後都會集中在美國然後再走完這最後一段路程,(整個印度洋已經置於了同盟國的掌控之中,除了給協約國運輸的華夏商船可以在印度洋通行無阻之外,其它任何搭載協約國物資的商船都必須繞道太平洋,然後走大西洋。)整個北大西洋運輸線幾乎就是英國的生命線。而英國人又偏偏缺乏足夠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放棄相對不太重要的北非,集中兵力守住交通線,同時英美兩國艦隊靠在一起又相互有了照應,在英國人看來自然更好。

唯一對這個結果無法接受的國家是法國。法國和英國美國不一樣,人家在北非有大量的殖民地,而且還有十幾萬的軍隊正在和同盟國戰鬥。英法兩國海軍撤出地中海無疑等於把北非拱手送人!中國有句俗語叫崽賣爺田心不痛。北非和英美關係不大,但是和法國關係太大了!北非爲法國提供了大量人力,同時爲了守住這塊地方,法國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英美說撤就撤了,這讓法國無法接受,自己的利益讓人無端賣了,這讓高傲的法國政府感到十分的憤怒。

但是不接受又如何?法國海軍已經名存實亡。英法非要走,法國人又能如何?更重要的是,打了半天。英美兩國本土都沒有遭到戰火的洗禮,而法國人的首都還在德國人的威脅之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何況法國人還需要美國艦隊保護他們的西海岸,這時候和英美鬧翻不是找罪受嗎?所以即使法國一萬個不願意。也沒法改變這個事實。

不過在走之前。協約國還是決定要留給西班牙人一些紀念品的!馬吉芬率領的美國艦隊和法國艦隊對着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港口進行了一番頗爲徹底的掃蕩,雖然在開戰之前,西班牙人已經對重要的物資和設備進行了轉移,但是這次掃蕩還是讓西班牙大出血。而且美國人的目標不僅僅就這樣簡單,同時在進入大西洋後,也對着西班牙大西洋方向的港口也進行了一次掃蕩以報復西班牙艦隊對運輸線的破壞,當然了,最重要的事情是立即動用本土的剩餘艦隊對幾乎沒有防禦力的西屬西印度羣島殖民地發起進攻。美國人最終還是佔領了這些地方,完成了美西戰爭中沒能實現的目標。

而伴隨着9月17日。美國艦隊進駐佈雷斯特港,預示着協約國終於承認了同盟國對地中海的控制,並且讓西班牙艦隊與同盟國地中海艦隊會和成爲可能。至此,新的同盟地中海艦隊將成立,而這支艦隊的規模將重新上升到14艘主力艦的規模。從而有了和美國海軍相持的資本。更爲難得的是,伴隨着10月3日直布羅陀要塞的淪陷,大西洋的大門終於向同盟國地中海艦隊敞開,一切都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整個大戰的態勢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伴隨着西班牙的加入,協約國的地緣形勢進一步惡化,尤其是法國,在負責西線和非洲戰區的同時還需要抽出部分兵力來應對西班牙人。而隨着地中海被同盟國徹底掌控,法國人投在北非的十幾萬大軍和部分美國軍隊算是徹底成爲了孤軍,雖然依靠前期運送的物資和給養還可以支持一段時間。但是整個北非戰局已經徹底變成了一潭死水。

“同盟國在地中海的艦隊太可惡了!我們必須消滅他們!而美國海軍的戰艦又不適合在這種情況下作戰,現在的戰場在大西洋,面對廣袤的戰場和對方的快速戰列艦,美國海軍的重騎兵們很難發揮作用。”英美雙方海軍幾乎是背靠背,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就必須進行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而在一次海軍高層會議上,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本森就這樣對傑里科說道。

“閣下的意思是,大英帝國艦隊負責對付同盟國地中海艦隊的對方快速戰列艦,而貴國則幫助我們對付德國海軍?”傑里科若有所思的說道,這個辦法看起來很不錯,英國快速艦隊雖然屢遭重創,但是至少還有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家底,如果再把其他的快速戰列艦算上,協約國一方還是可以湊出8艘快速戰列艦的,而同盟國一方能稱得上快速戰列艦的有7艘,雖然數量差距不大,但是對方只有一艘凱撒大帝號是15寸火炮,而英國艦隊有4艘。

而同時,美國艦隊如果願意加入北海的戰局的話,那些裝備了14寸重炮披堅執銳的重裝騎士絕對比英國戰艦更適合對付同樣走重甲重炮路線的德國艦隊。和英國人改進的鐵公爵級戰列艦不同,美國人的戰艦無論是炮戰還是水下防護都不錯,水中彈中了問題依然會很大,但是至少不會致命,畢竟改進前的新墨西哥中了一次,雖然重創,但是沒像英國戰艦那樣直接被秒了。

但是從理論上十分合適的想法不代表立即就能實現,首先這涉及到一個指揮權的問題,雙方的艦隊肯定不能全部互換,只能說部分互換,例如說托馬斯的快速艦隊進入大西洋,而馬吉芬也將麾下的部分美國戰列艦派往北海。那問題就來了,托馬斯會完全按照馬吉芬的指揮去做嗎?畢竟和北海拉出來幾乎就能碰上的情況不同,大西洋上的追逐戰可謂是繁瑣的代名詞,雙方對戰局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旦出現分歧那麼聽誰的?除了問題怎麼辦?海上的局面隨着西班牙海軍的加入又重新進入了平衡階段,任何一點的失誤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而另外一點則是傑里科對美國海軍的訓練水平表示懷疑,畢竟美國人在實戰中的表現都稱不上優秀,更重要的是沒有經歷過大的陣仗,真打起來別把自己坑了!

所以,面對本森的要求,傑里科原則上表示同意,但是同時建議雙方先小規模的交換艦隊,先練一練配合,增加以下彼此之間的瞭解,然後再就具體行動方案做一下安排,雙方會談的時候已經到了1917年10月了,殘酷的一年就將這樣過去,所以兩國最終決定今年不主動發動大的作戰計劃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兩國海軍將在明年年初準備行動,而第一場主動攻勢將負責攻擊消除同盟國地中海艦隊的快速戰列艦威脅,而如果這個計劃取得成功的話,雙方下一個目標就是盤踞在北海的德國艦隊了!

協約國在積極盤算着,同盟國也在算計着什麼,蹲在威廉港的德國公海艦隊今年也沒什麼想法了,甚至於明年年初也沒什麼想法了。上一次決戰雙方打了個平手,沉的主力戰艦雖然沒對方多,但是每艘戰艦各個帶傷,更重要的是輔助戰艦消耗極大,這對於家底相對不算厚實的德國人來說簡直是要命的,而且雖然華夏恢復了對德國的海上運輸,但是運過來的東西相對於需求來說還是少一些,所以公海艦隊的戰力恢復還是比較慢。

至於主觀角度來看,現在的舍爾也不想和對方拼光。既然地中海的局勢已經明朗,伴隨着西班牙的加入,同盟國又有了新的不對稱優勢,既然如此,爲何不等到大西洋戰局發生了有利於德國的變化產生後再做行動呢?美國人退居法國,同盟國地中海艦隊有了更大的活動空間,如果展開遠洋破交併且能導致英國大艦隊分兵,到時候公海艦隊再出擊豈不是更好?

而此時,同盟國地中海艦隊內部也開始整合,伴隨着美國艦隊的離去,斯佩伯爵終於可以帶着三艘西班牙級戰列艦與第谷指揮的主力艦隊匯合,這樣一來,同盟國地中海艦隊的成員就成了5家,而其中最悲催的德國只有1艘戰艦,不過考慮到西班牙戰艦上有不少德國官兵,倒也挽回了不少頹勢。艦隊大了,門派多了,那麼現在就要考慮一下如何統一指揮統一行動了,於是乎,同盟國地中海艦隊在1917年也無法實施什麼大的行動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和書友hukaikaka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1456章 混亂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859章 撤退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712章 鏖戰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407章 猛龍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369章 亂局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464章 單挑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968章 自投羅網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138章 殺招第284章 談判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356章 大格局第1352章 總攻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853章 餘波第860章 地獄天堂第126章 反間諜!!第307章 大戰略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706章 抉擇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664章 先手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722章 碰撞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297章 規劃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1442章 硬核桃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76章 初見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106章 對策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
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1456章 混亂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859章 撤退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712章 鏖戰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407章 猛龍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369章 亂局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464章 單挑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968章 自投羅網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138章 殺招第284章 談判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356章 大格局第1352章 總攻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853章 餘波第860章 地獄天堂第126章 反間諜!!第307章 大戰略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706章 抉擇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664章 先手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722章 碰撞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297章 規劃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1442章 硬核桃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76章 初見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106章 對策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