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

“自從俾斯麥首相去位之後,德國人越來越習慣於用手中的戰刀來解決問題,一戰中他們摧毀了沙皇俄國,重創了英國和法國。而在戰爭結束後不到10年的時間,他們又將昔日的盟友意大利打翻在地。和奧匈帝國一起瓜分了這個可憐的國家。在這個國家的詞典裡,似乎只剩下兩個字,一個是屈服一個是毀滅。”在德黑蘭的皇宮中,利薩扎心有餘悸的說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解決了歐洲的事情之後,同盟國下一個目標就是我們,無論是我們的石油還是戰略位置,都是德國和土耳其夢寐以求的,我們是腰纏萬貫的富翁,但是卻沒有一點自保的能力。”首相曼蘇爾不由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同盟國已經開始行動了,今天土耳其政府剛剛發出照會,以保證波斯灣航運安全,阻止外來海軍進入爲由,要求和波斯海軍組成聯合防禦艦隊。但是您知道的,我們的海軍最強大的戰艦不過是一艘驅逐艦。土耳其人想要的是我們的港口,進而控制我們的石油輸出航線。我們的經濟命脈將被掌控在同盟國手中。而這僅僅是第一步,下一步他們就要駐軍,然後以盟友的名義把我們綁到同盟國的戰車上,而如果我們拒絕的話,那就意味着戰爭。”

“就像意大利那樣嗎?”利薩扎自語道。“即使是意大利這樣的國家都無法保全自己,難道在未來的戰爭中,所有的亞歐國家都要選擇所屬的陣營嗎?而作爲加在中間的小國。無論加入哪一方,我們的國家都將變成戰場。這太可怕了!”

“其實這也是一個機會,站到勝利者一邊。我們將和勝利者一起從失敗者的屍體上分一杯羹。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1戰前什麼樣樣子?一個脆弱不堪的腐朽國家,但是在一戰結束後,他獲得了外高加索,並且鞏固了在阿拉伯半島的統治,還從巴爾幹半島獲得了一些領土。戰爭的紅利和戰勝後政府聲望的上升讓這個古老的帝國煥發了新生,而在同盟國的資金和技術支援之下,土耳其的國力正在飛速增加。雖然在外交和軍事上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不可否認,他們比過去好多了。我們爲何不能趁着這個機會改變自己?”一旁的默罕默德福魯吉說道。

“德國固然是一隻猛虎。但是英國何嘗不是一隻狼?幾百年來英國人從伊朗奪走的東西還少嗎?即使我們站到他們一邊,英國人依然只會把我們當成炮灰來消耗德國人的力量,同時加緊掠奪我們的資源。”曼蘇爾看了福魯吉一眼說道。

“英國人?不不,反對德國的國家中並不只有英國,還有美國和華夏,而美國因爲距離我們過於遙遠,所以先不考慮,我認爲華夏倒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華夏比英國更強大。而且相對而言更好說話。怎麼說呢?我感覺華夏需要的是一個盟友,一個可以幫助他們控制中東的盟友。”看着欲言又止的曼蘇爾,福魯吉做了一個手勢,示意對方聽他說完。

“如果說西班牙人要的是土地和實際的控制權。用殺戮和奴役來征服他國。英國人要的是經濟利益,用貿易和金融以及各種不平等條約來榨取金錢。那麼華夏的手法比他們都更要高明,而且更能讓人接受。他們不是單純的獲取利益,而是建立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比如說歐洲的意大利就是華夏的盟友。在一戰中華夏給與意大利巨大的幫助,而當德國人舉起戰刀的時候。華夏也不遠萬里來幫助意大利,更是在第谷將軍戰敗後,收容了流亡的意大利人和他們的艦隊。雖然其中不乏利用的成分,但是至少做的比歐洲那些強國更好。我們也許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福魯吉說道。

對於伊朗來說,能保證他的發展和地區地位就可以了,這種國家沒必要也沒能力爭奪區域外的霸權。他們的發展需要強國提供幫助,而同樣,他們也必須爲這些幫助付出一定的代價。而在福魯吉看來,華夏無疑使他們最好的選擇。雖然華夏無法保證他們的國家免收同盟國的侵略,但是如果華夏贏了,他們至少會有一個還算可以的未來。華夏在中東也需要一個較爲有力的幫手!

“關鍵是投靠華夏我們能獲得什麼?軍事上的援助和政治上的承諾嗎?我們不能把我們國家的安全建立在他國基礎之上,即使他是我們的盟友,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至少是一個完成的石油開採和加工體系,我們可以和他們分享利潤,但是絕對不能讓對方把持一切。還有軍隊,我們未來的安全需要以伊朗的軍隊爲基礎,我們可以購買他們的武器,接受他們的訓練,但是絕對不會讓任何國家在伊朗大規模駐軍。”利薩扎說道。

“那是以後的事情了。至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我們無法實現這個目標,也許德國幾年後就會發動對伊朗的進攻,我們的時間不多了。”福魯吉苦笑道。現在可不是談這些問題的時候,如何儘快的和華夏搭上線,獲得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纔是最重要的,而且福魯吉之所以願意和華夏合作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伊朗駐華大使在一次酒會上曾經提到過華夏原本打算聯合協約國保住意大利的撒丁島和西西里島的,但是因爲協約國的不作爲而失敗,所以福魯吉認爲,如果和華夏合作的話,伊朗還是有機會保住部分領土的,也許不至於像第谷的意大利艦隊那樣遠走他鄉。如果協約國和華夏勝利後,那麼利薩扎所代表的伊朗現政府就可以順利的重建統治,風險也更小一些。

就在伊朗陷入了抉擇的時候,華夏也在考慮未來華夏在伊朗的佈局問題。要說誰的中東政策最厲害?自然是歷史上的美國,用扶持以色列和伊朗的方式來從兩翼控制整個中東。在歷史上,2戰結束後,隨着阿拉伯各國石油資源的開發,各國的經濟力量和國力都在迅速發展,再加上當時的泛伊斯蘭思想的泛濫。當時的阿拉伯國家可謂是相當團結,而且也有一定的力量。雖然中東的國家那點實力在美蘇這些超級大國眼中還不算什麼。但是大國之間彼此也在相互牽制,有很多事情不是靠武力就可以解決的,至少大國總不能每件事都自己赤膊上陣吧。所以在非洲、中東都會出現代理人戰爭。其中規模最大的不外乎蘇聯支持的阿拉伯聯盟和美國支持的以色列直接的戰爭。

中東國家雖然有錢了,但是奈何打仗實在不靠譜,經過一次次的慘敗。泛伊斯蘭思想在一次次戰敗中灰飛煙滅。在第四中東戰爭結束後,作爲曾經阿拉伯國家領頭羊的埃及在收復失地後與以色列冰釋前嫌。而隨着這塊基石被撬動,曾經團結一致的阿拉伯國家聯盟開始被各國的本位主義所取代。而到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時候,阿拉伯國家一起揮動石油武器可以看成泛伊斯蘭主義最後的餘輝。其強大的威力在讓各強國感到壓力的同時。也讓阿拉伯國家損失巨大,畢竟這些國家除了石油之外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了。

雖然美國總體中東政策十分成功,但是奈何除了一個大漏洞,那就是被阿拉伯各國視爲伊斯蘭異端的巴列維王朝的垮臺(一個信仰什葉派,一個是遜尼派。)。讓美國在中東的雙錨政策出現空缺。伊朗從美國在中東最大的盟友變成了最大的敵人之一。而直到21世紀,伊朗政府依然和美國在諸多問題上對着幹。如果歷史不出意外的話,在這個位面泛伊斯蘭主義依然會出現,這是國家實力上升和民族主義思潮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掌控了全球大部分石油儲量的國家集團出現對於各大強國來說自然不是一個好消息。而爲了對付這種情況,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信心爆棚的阿拉伯國家在事實面前撞得頭破血流。歷史上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和阿拉伯國家打了五次,除了第四次戰爭算是平手。其它四次都是阿拉伯國家輸的一敗塗地。第五次更是直接達到了貝魯特!從此整個聯盟徹底崩潰,再也無法恢復當年的盛況,而阿拉伯國家也都開始抱美國大腿。

所以華夏也許要在中東扶持一些國家來對付這股思潮,而和阿拉伯國家不對付的伊朗以及未來將要出現的猶太國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從戰略上來看,華夏在中東的政策幾乎就是歷史上美國在中東政策的改良版。不過這一次,華夏會對未來的巴列維王朝採取一些預防措施,避免歷史上巴列維王朝因爲過渡集權和奢侈、腐敗等問題而導致國家最終崩潰的事情出現。比如說將完全的君主制變成君主立憲制,只要也要限制君主權利。

感謝書友水鬼不是我、xy514、玩青蛙的狗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909章 驚變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868章 拼命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521章 僵持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449章 反攻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667章 苦戰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840章 傻眼了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695章 裝甲戰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498章 修羅場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79章 門生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160章 質詢第348章 鬆綁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359章 T字橫頭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297章 規劃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76章 初見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360章 螻蟻化龍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1469章 夜戰2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507章 大計劃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1327章 抉擇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1140章 敗退第667章 苦戰
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909章 驚變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868章 拼命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521章 僵持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449章 反攻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667章 苦戰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840章 傻眼了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695章 裝甲戰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498章 修羅場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79章 門生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160章 質詢第348章 鬆綁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359章 T字橫頭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297章 規劃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76章 初見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360章 螻蟻化龍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1469章 夜戰2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507章 大計劃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1327章 抉擇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1140章 敗退第667章 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