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

“在美西戰爭中,我們與世界爲敵,從而失去了古巴、菲律賓。此後的十年中,我們的國家一直在發展,我們的力量在增加,但是我們雄心卻還不如十年前。我們的力量和我們的地位根本就不相符。美利堅合衆國苦苦忍耐了十年。我們被限制在美洲的範圍裡。而現在,終於有一個機會擺在了我們面前,古老的歐洲即將爆發一場驚天大戰,無論誰輸誰贏,最後的結果就是歐洲將從世界力量的巔峰跌落下去。有兩個國家可以接替他們統治世界,一個是美利堅一個是華夏。是繼續窩在美洲還是成爲一個堪比大英帝國的強大國家,將在數年之內見分曉。”西奧多羅斯福在給伍德羅威爾遜的信中這樣寫道。

因爲徐傑的關係,這位在歷史上將登上美國總統寶座的羅斯福先生最終不但與總統寶座失之交臂,同時也身敗名裂。不過作爲一個政治家,他依然保持着對國際局勢的敏感和關注。在歐洲的局勢越來越緊張的時刻,羅斯福再一次發現了機會。所以不顧自己的共和黨身份,私下裡通過各種關係與民主黨首領威爾遜聯繫,以便獲得支持。

按照羅斯福的話說,現在到了兩黨摒棄分歧一致對外的時刻了,美國能否在此次大國博弈中崛起完全依賴於政治家的果斷和膽略。而威爾遜顯然十分同意羅斯福的說法,他認爲只有當原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的時候,新的強國纔有崛起的可能。爲此,爲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美國有必要先進行一番準備。美國有的是產能和人力,但是想要將其轉化成軍力,卻還要過民衆和國會這一關。

倒不是其它的政客看不到這次機會,而是因爲他們有各種各樣的顧慮。舊有的格局確實要被打破了,但是獲勝的一方一定是美國嗎?沒有人能保證。美國人認爲他們不可能站到德國一邊,原因很簡單。除了各種經濟和金融上的聯繫讓美國和英法更緊密這個原因之外,德國人似乎一直對美國抱有十成的敵意!歷史上美國最後決定參加一戰有兩件事情是直接因素,而這兩件事情都和德國有關係!甚至在後世看來,德國有些作死向。

第一件事情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德皇威廉二世發動無限制潛艇戰。在公海攻擊任何一個國家的船舶。而美國要求保證自己的航線安全。並且可以安穩的做生意。雙方的行爲直接構成了嚴重的對立。打掉美國商船的事情發生一次可以,發生的多了,美國就算爲了平息輿論也不能忍啊。開戰是早晚師。

而第二件事情嗎。怎麼說呢,真可是堪稱聊齋,那就是威廉二世居然授意德國駐墨西哥大使唆使墨西哥對美國發動戰爭,以便奪回當年失去的土地。先不說墨西哥到地會不會和北面的龐然大物發動戰爭,就算真打起來,也要能打得過美國啊!別看美國陸軍一直不受待見,但是美國人表示弄掉墨西哥還是沒問題的。結果這事還讓美國知道了,然後美國宣戰了。

而站到英法一邊的話,美國能爲英法做什麼?並且能獲得什麼呢?除了提供大量的物資和貸款之外。美國必須讓英法正視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告誡世界,美國不僅僅是一個商人,更是一個手握利刃的戰士!而現在擴充陸軍顯然不可能,一方面美國人想盡可能的避免陸戰中的大量人員損失,而另一方面在美洲這個安穩的環境中想要發展陸軍還真沒有太大的必要。想來想去,美國目前可以選擇的貌似只有海軍了!

在歷史上。從1907年開始美國海軍以每年開工2到3艘主力艦的速度擴充着自己的艦隊。而在這個位面,美國人的戰艦真的沒少造,不夠都是給別人造的,而且現在絕大多數戰艦都沉在了遠東的海底。美國人爲俄國建造的戰艦幾乎都被摧毀。而這也導致了美國海軍對自產戰艦的不信任。但是不信任歸不信任,再不好的東西也是自己能造的。一個大國不可能依靠別國來武裝自己的軍隊,於是乎美國人決定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

美國人很堅定的選擇了跨越式發展,在他們看來,當大家都開始準備14寸級別的艦炮的時候,自己依然糾結於12寸l50是沒有前途的事情。所以在未來的戰列艦設計中,美國人也將火力提升到14寸。而在防護方面,美國人的側弦裝甲也被提高到了。而且美國人也對華夏海軍的重點防護比較看好,美國也認爲防不住主炮的裝甲還不如沒有,不過這次美國人做的有點過了,沒有上裝甲帶就算了,用來防禦副炮攻擊的首尾裝甲帶也全省了!同時傳動軸的防護也被縮短,總之可是說將重點防護進行到底……。

美國在完成佛羅里達級戰列艦後,對該艦進行了全方位的測試,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而這也導致了美國海軍信心的爆棚,在下一階段的建造計劃中,美國人直接上馬了排水量高達2.7萬噸以上,裝備有10門14寸l45主炮,主裝甲帶厚達13.5英寸,炮塔裝甲更是厚達16英寸的超級戰列艦!在全面強化了防護和火力後,這艘戰艦的航速卻是比較悲劇,最高航速只有21節,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羣慢速鐵烏龜!

不過,就是鐵烏龜。美國人在歷史上堅持的鐵烏龜策略在這個位面被完美的複製了,美國人依然堅持並且發展了他們的標準化戰列艦方案,在設計了5座雙聯裝的火炮搭載艦後,美國人將考慮設計一款裝備了12門12寸45l重炮的戰艦。採用4座3聯裝炮塔的強大存在。同時基本維持防護不變,而噸位將提高到3萬2千噸左右!不過與歷史上不同的是,這一級12炮戰艦的預定開工時間將在1911年左右,比歷史上稍微早一些。

“我們的計劃是在完成兩艘佛羅里達級戰列艦之後,新的一級戰艦將建造2艘,裝備5座雙聯裝炮塔,第三級戰列艦將是3座四聯裝炮塔,到了1914年左右,美利堅合衆國至少要擁有6艘左右的無畏艦,這樣的話,我們纔可以對歐洲的戰艦有一定的發言權。”羅斯福在給馬漢的信中這樣寫道。

但是馬漢貌似對海軍部的這個計劃很不感冒,在他看來,直接將戰艦噸位從2萬7千噸跳到3萬2千噸這個腳步有些過大了。因爲這不是對前一級戰艦的簡單放大,所以馬漢的意思是希望羅斯福通過海軍中的朋友在中間能有一個過渡,比如說建造3座3聯裝的戰艦來積累技術,同時馬漢認爲在完成兩級戰列艦後,能造一級快速戰列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現在的美國快速艦隊實力十分的孱弱。巡洋艦還都是前無畏時期的貨色。要速度沒速度,要火力沒火力。防禦還不行。簡直沒有優點。

不過現在,對於經費比較緊缺的美國海軍來說,建造高速戰艦同時還要保持活力和防禦顯然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而且美國海軍部高層私下認爲,無論是在地中海還是在北海作戰,相對而言都是比較狹小的海域,部署快速戰艦的意義有限。尤其是地中海澡盆,法國和意大利之間的距離太近了,就算速度有優勢,對方在不利的情況下也可以頂着炮擊回家,速度其實沒啥作用,至於說到印度洋截殺土耳其和德國遠東艦隊的快速戰列艦?美國人認爲那是英國人的任務。

快速戰列艦和戰巡算是不用想了,不過一部分美國海軍高官也認爲作爲一支完整的艦隊,沒有快速戰艦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積累。和英國艦隊配合作戰的話,前衛問題自然可以由英國戰列巡洋艦解決,但是一旦需要自己單獨上陣的時候,或者說和另外一個大國交手的時候,(比如說華夏?)沒有可靠的偵察艦隊確實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但是在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美國人造戰列巡洋艦肯定不行,但是造一個縮水版的戰巡還是可以考慮,嗯,至少從實戰中看,德國的沙恩霍斯特型袖珍戰列巡洋艦還是很好的。

不過很快,美國又發現設計這種戰艦現在比較尷尬,你說它火力強悍吧,但是如果和真正的主力艦交手的話,估計被打趴下是分分鐘的事情。七省級痛打沙恩霍斯特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而如果你要是換裝12寸炮,還保持高航速的話,那就不是袖珍戰巡了,那就是真正的戰巡,造價上肯定不行。而且從對抗對方輕巡洋艦或者裝巡的角度來看,11寸級別的火炮又太過了,有些大而無當的感覺,更重要的是現在美國沒搞11寸火炮,如果想要裝備這樣的戰艦的話,還要重新研製火炮。這就又浪費時間又浪費美元了。

如果退而求其次,美國人認爲有必要更新一下自己古舊的裝巡編隊。在權衡了戰艦性價比和口袋裡的美元之後,美國人認爲其實俄國人建造的留裡克型裝甲巡洋艦是不錯的選擇,只要把炮塔換成三聯裝,用美國現成的10寸45l主炮,外加較強的動力系統,保證25節以上的航速的話,用來對付對方的輕巡是沒有問題的。另外,美國人認爲在無畏艦成規模之前,美國有必要更新自己的裝甲巡洋艦羣,以便在次級主力艦交戰中獲得先機。

感謝書友飛跑的小豬、zhou玉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共和國之淚、9527的月票支持~~~。

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26章 反間諜!!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1070章 交鋒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372章 異動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911章 追擊第722章 碰撞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416章 混戰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981章 泥潭第1307章 宿敵2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1165章 局勢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84章 大計劃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695章 裝甲戰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82章 王對王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941章 困局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791章 導火索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528章 大格局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81章 準備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161章 爭論
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26章 反間諜!!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1070章 交鋒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372章 異動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911章 追擊第722章 碰撞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416章 混戰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981章 泥潭第1307章 宿敵2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1165章 局勢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84章 大計劃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695章 裝甲戰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82章 王對王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941章 困局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791章 導火索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528章 大格局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81章 準備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161章 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