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

要說美國在南亞沒作爲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說在這次伊朗攻略中有什麼大動作也是不可能,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羅斯福死死的咬住了海軍二字,而不是陸軍或者空軍!羅斯福卻是稱得上深謀遠慮老謀深算。他派遣的艦隊規模看似龐大,但是實際上這只是一支震懾力量,說是存在艦隊也不爲過!甚至於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羅斯福算準了這次雙方不會爆發大規模海戰,所以才提出美國出艦隊幫助英國防禦印度的計劃!

按說這次伊朗大戰,同盟國一定會派遣主力艦隊出戰的,那爲何美國人的艦隊反而不會參戰呢?根本原因不是出在美國人身上,而是出在英國人身上!英國人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去和同盟國艦隊在印度洋上大打出手!說沒有意願,這很好理解,英國就是把伊朗當成一個可以消耗同盟國的戰場,一個可以隨時放棄的棋子,既然都是棋子了,英國人又怎麼能會在印度洋消耗寶貴的艦隊呢?更何況德國人不會直接進攻印度,因爲那預示着全面戰爭,德國人的目的決定了戰爭的規模,現在還遠不是攤牌的時候,所以英德兩國完全可以在海上和平共處!

至於說沒能力嗎,那就更顯而易見了,英國人的艦隊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增長速度上來說都無法和德國相比,就更別說和整個同盟國聯合艦隊抗衡了,德國公海艦隊主力南下地中海,讓整個同盟國海軍抱成一團,而英國人顯然不可能把全部艦隊拉到印度。印度雖好,但是怎麼可能比本土還重要呢?就現在的狀況來看。英國人半數的艦隊加上美國不到半數的艦隊又如何能擋的住同盟國聯合艦隊的傾力一擊呢?所以說,只要德國艦隊只要不打到印度家門口。英美兩國可是沒打算直接去阿拉伯海找德國人的麻煩。

所以說看似慷慨的援助實際上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已,英國艦隊不出動,美國艦隊自然也沒有必要單獨出擊,所以說美國人這次是沒有下什麼本錢,卻已經得到了一個好的名聲。不過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當華夏和英國人的詢問美國在伊朗下一步的計劃時,就預示着美國獨善其身的好日子到頭了!

派遣陸軍進入伊朗可是和派遣海軍進入印度有着天壤之別啊,後者只是應付和準備,而前者則是要和德國人真刀真槍的去幹仗!於是乎羅斯福發現。這一次是自己盲目的往坑你跳,然後華夏和英國果斷拿起鐵鍬開始填坑!看來在國家利益面前,無論是華夏還是協約國,大家的節操都是一樣的低。既然華夏和英國都不願意獨自面對同盟國的兵鋒,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再拉一個人下水,三個人一起阻擋同盟國進攻伊朗的腳步。

在兩家的威逼利誘之下,羅斯福要是不作出一些表態的話就太說不過去了,而且從羅斯福個人的因素上來看,他還是一個可以顧全大局的人。在歷史上當三巨頭在雅爾塔會議討論開闢西歐戰線的時候,羅斯福就是站在了斯大林一邊表示支持儘早實施霸王計劃。所以爲了防止因爲華夏和英國之間矛盾而導致伊朗戰略的徹底流產,美國還是必須要做一些事情的,畢竟這一次華夏好容易答應了派遣大量陸軍參戰。而這就意味着華夏最終和協約國鑽進來一個戰壕之中。就算爲了讓華夏徹底加入協約國,美國在伊朗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當然,美國人也不是見義勇爲的好人。要出兵可以,但是總要有些好處吧?即使歷史上美國人根據租借法案給予英國的幫助也絕對不是白給的。所以。這一次,美國直接詢問英國報償是什麼。畢竟從表面上看。華夏和協約國在中東的一番動作都是爲了幫助英國,華夏從英國人手中要過來半個伊朗的控制權,那麼美國想要獲得什麼好處自然也只能找英國。

當然,直接在伊朗分一杯羹是不可能的了,華夏爲了這杯羹可是要下大本錢的,更何況已經開始着手控制伊朗北部,美國想涉足怕是不可能。而要是接管南部的話則要下足夠的本錢才行,雖然羅斯福已經決定讓美軍在伊朗參加陸戰,但是終歸沒有下大本錢的決心。既然如此,那麼在大陸上自然無法獲得什麼好處。所以美國人很自覺的要求英國在諸如經濟貿易、部分海島的權益以及軍事設施的共享上給予一定的補償。

經過一番扯皮和算計後,美國也終於被華夏和英國拉上了伊朗的戰場。 到了現在,華夏終於可以和英美兩國好好討論一下未來伊朗的戰局了!

“首先,伊朗所有的沿海省份可以酌情放棄,這一點我們是同意的,但是這裡有一個限度和時間的問題。華夏軍隊不可能同時面對西面和南面兩個方向的敵人,所以美國和英國陸軍必須在伊朗胡齊斯坦省的北部堅決的擋住同盟國的進攻,至少在我們擊敗當面之敵之前,貴方不能從洛雷斯坦省撤軍。我們在伊朗西部將投入至少10萬以上的陸軍,還有大量的航空兵和其它部隊。再加上隨後通過裡海航線源源不斷趕到伊朗的部隊,我們不僅有擋住對方的可能,甚至進攻伊拉克北部的石油重鎮基爾庫克也是有可能的。”到了動真格的時候了,徐傑絕對不會吝惜本錢!

“貴國完全不用擔心撤退問題,即使最終我們無法守住伊朗北部地區,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裡海撤往中亞,進而進入華夏。如果北線面對的是德軍的話,那麼我想英國和美國陸軍對付土耳其以及奧匈部隊應該沒問題吧?如果我們面對的是土耳其軍隊的話,最多2周時間我們就可以和伊朗軍隊一起擊潰正面之敵。至少將有兩個整編裝甲師參加進攻戰役。這是華夏給協約國的保證!”徐傑信誓旦旦的說道。這次可不是開玩笑,是要寫進會議備忘錄的!

“如果,伊朗政府被推翻或者無法控制全國的形勢的話,大英帝國駐印度部隊將進駐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希望伊朗政府能給與一定的支持。”對於陸軍方面的安排,丘吉爾沒有太多的想法,華夏的計劃還是比較現實,沒讓英美兩國陸軍維持一條貫穿南北的防線而是隻要能護住華夏側翼就可以。英美兩國軍隊背靠華夏側翼,在未華夏部隊提供保護的同時,華夏也成爲了英美軍隊的後援,而且在剛剛提交的文件中,華夏表示願意爲英國提供燃油、食品等通用補給,這也大大減少了英美兩國軍隊的壓力。

現在唯一讓英國上心的就是在伊朗崩潰的時候,英國能否把伊朗東南部省份控制在手中增加印度的戰略縱深。而對於這個問題,徐傑的答覆是非常時期可以這樣做,但是前提是必須承認伊朗王國的領土完整,在戰爭結束後必須歸還伊朗。英國人想了想這也不錯,反正裡戰爭結束還早着呢,先把它抓在手中再說吧,所以英國人同樣答應的十分爽快。

不過隨着英美兩國陸軍的戰線變化,空軍的部署也成了問題,英國和美國在中東和南亞的部隊被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駐紮在印度的英美陸軍,他們自然可以獲得英美兩國駐印航空隊的支援,而在伊朗西部負責掩護華夏側翼的英美空軍怎麼辦?從印度起飛的英美飛機很難支援上千裡外的英美駐伊部隊,除非直接把部分航空隊調往伊朗西部,而這就需要華夏和伊朗提供機場、燃油補給以及各種配件。更涉及到指揮權的問題。想讓華夏空軍挺美英的自然不可能。但是美英就可以聽華夏的嗎?顯然也不太現實,要知道歷史上2戰中美英對德戰略轟炸也只是協調一下攻擊目標,然後美帝白天炸,英帝晚上炸各幹各的。

經過一番協商後,華夏和協約國只見的折中方案是這樣的,戰鬥機、攻擊機和雙發轟炸機可以交由英美兩國自行指揮,但是各種電子戰飛機、重型轟炸機以及運輸機這些機種則要由集中起來由戰區空軍司令部統一指揮,這是因爲這些飛機數量都比較少,而且需要一定的數量纔可以發揮較強的戰鬥力,同時這些飛機出動的時候還需要額外的掩護,所以調動起來會比較麻煩,在伊朗北部,華夏空軍是絕對主力,完全可以爲這些特種飛機提供掩護,而且這些飛機對地勤的要求也比較高,需要集中部署在幾個大機場,而這些大機場肯定由華夏空軍掌管,所以說無論從應用還是從日常保養、安全的角度來說,這些飛機交給華夏統一安排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而就在華夏和美英兩國開始就伊朗問題展開實質性合作的時候,同盟國也沒閒着,德國陸軍的頭頭腦腦們已經開始制定未來的戰略了,德國人發現,因爲某些國家的大舉介入,德國原來的低成本解決方案似乎有些行不通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小3.....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70章 絕路第467章 崩潰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299章 爆發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1538章 攤牌2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624章 大碰撞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367章 破局第182章 王對王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6章 完美裝巡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351章 伏擊戰第676章 四打六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644章 夜戰第1299章 爆發第673章 追擊第76章 初見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491章 折中第1300章 拉鋸戰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624章 大碰撞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1147章 泥潭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1255章 遭遇戰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355章 破局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258章 鏖戰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238章 大殺器!!第348章 鬆綁第359章 T字橫頭第1191章 後續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第1367章 破局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676章 四打六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96章 血戰(一)第882章 應對第264章 棄子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464章 單挑第480章 雙保險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1287章 爭分奪秒
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70章 絕路第467章 崩潰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299章 爆發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1538章 攤牌2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624章 大碰撞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367章 破局第182章 王對王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6章 完美裝巡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351章 伏擊戰第676章 四打六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644章 夜戰第1299章 爆發第673章 追擊第76章 初見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491章 折中第1300章 拉鋸戰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624章 大碰撞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1147章 泥潭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1255章 遭遇戰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355章 破局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258章 鏖戰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238章 大殺器!!第348章 鬆綁第359章 T字橫頭第1191章 後續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第1367章 破局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676章 四打六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96章 血戰(一)第882章 應對第264章 棄子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464章 單挑第480章 雙保險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1287章 爭分奪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