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

“這個可能和雙方的實驗環境不同有些關係,貴國的戰場是北海和波濤洶涌的大西洋,而我們的戰場則是在遠東的近海,最遠不過是南海。雙方對適航性的要求會有一定差異。不過爲了謹慎起見,我們可以重新考慮戰艦的重量分配和進行相關實驗。“嚴博勳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我會安排魯登道夫哈克先生和您一起重新評估這艘戰艦。”提爾皮茨也知道對方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自己的意見,再去爭論對與錯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雙方代表的是華夏共和國和德意志帝國,顏面還是很重要的。

隨後,嚴博勳在一天內就將這次會談中並不算好的插曲整理出來然後通過電報發給了遠在北京的徐傑,在信中,嚴博勳對徐傑的“創意”表示了相當的不滿,但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要麼增加重量,比如說採用平甲板,或者說將武備降低,要麼將兩座前炮塔之間的輔機艙取消,總之,不管用哪種方案,都要重新設計。而增加重量無疑是最好的方法。簡單,而且工作量很低。預計這艘快速戰列艦最終的重量將到2萬2前噸。

“該死的。當年維內託也是這樣這樣佈局的嗎,怎麼就會出這麼一件事?黎塞留號也是主炮前置嗎,炮塔之間也塞進去了一個柴油機艙,怎麼到了我這裡,就會出事呢?”徐傑心中相當的鬱悶啊。當然了。徐傑選擇性的忽略了一些問題,比如說維內託級的兩座主炮塔距離非常近,比如說黎塞留採用的是平甲板設計,而不是隻有艏樓,再比如說,徐傑這艘戰艦扣噸位現在有點嚴重。

在2周後,嚴博勳的電報又一次放在了徐傑的桌子上,而這回的電報上則說明了原版戰艦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不是特別嚴重,如果僅僅是在近海作戰,這樣的問題倒也沒什麼。但是如果在較高海況下作戰的話,戰艦埋首現象會比較嚴重,因爲船前部重量過高,船首恢復會比較慢,而且火炮極易進水,尤其是第一座炮塔。而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要麼加高炮位,但是隨之又會帶來中心過高,穩性下降的問題。到底是湊合還是大改。需要徐傑定奪。

如果華夏海軍還是在近海作戰的話,徐傑估計也就同意小改一下就行了。但是考慮到,今後華夏海軍要在南海的另一端和強大的俄國艦隊交戰,那麼就必須考慮適航性。按理說直接增加噸位最簡單,但是徐傑還想在國內建造一艘。而國內的造船廠對戰艦的噸位要求還是很苛刻的,噸位最多不能超過2萬1千噸,如果要在國內造,那就必須限制噸位。

不得不說,徐傑要求的有點多了,擁有戰列艦的噸位和較高的航速。還要保證炮塔之間的距離,噸位還要儘量壓縮,要知道,1戰是的德國戰列巡洋艦呂措夫號裝備了8門12寸炮噸位就到了2萬6千多噸,雖然,自己的新式戰艦動力連呂措夫的一半正常功率都沒有,雖然自己的3聯炮塔更加節省重量。防護也沒有呂措夫好。但是直接壓了5000噸,還是有些過分。

徐傑這時候發現自己有些貪心了,就像葛朗臺對自己的每一個金幣都看的死死的一樣。徐傑對戰艦的噸位和性能也是相當苛求的。中軸佈局不能改,3聯炮塔9門炮不能少。炮塔之間的距離要保持這也是一定的,防護和航速,削減哪一項都是徐傑不願意看到的。於是乎問題陷入了一個死結。

但就在這時,華夏設計局的一個叫肖傅翰的設計師提交上了一個設計思路,原來,在嚴博勳將相關問題發給徐傑的同時,也將同樣發到了華夏海軍設計院的幾個資深設計師哪裡,畢竟徐傑身爲總理事情很多,最多也就是給個指示,而華夏設計院的這些人則是專門幹這個的,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處理這件事。

不得不說,那個名叫肖傅翰的設計師還真是兼顧了徐傑對這艘快速戰列艦的要求,而且噸位也沒增加,但是這個佈局確實相當的另類!船首依然是艏樓佈局,然後按了一座三聯12寸主炮塔,但是另外兩座炮塔則是佈置在了後部,其中第二座炮塔位於延長的艏樓上。而第三座炮塔則下降了一層甲板佈局,而在後面兩座炮塔之間則放置了輔機艙。

這樣的佈局不但很好的平衡了戰艦前後的重量,而且節省了不少重量,比如說因爲炮塔和輔機艙的後置,縮短了艏樓的長度。而且因爲是尾部揹負而不是艏樓揹負,節省了整整一個炮座的重量。而且重心降低,穩性增加。可以說是個非常不錯的設計,但是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樣的設計讓正向火力大減,而重火力後部佈置的方式,給人一種還沒有開打就準備逃跑的感覺……。

而正是這種設計,讓看過的人只搖頭。海軍部部長楊用霖甚至開玩笑說,這艘戰艦更適合擔任後衛!不過作爲一個技術官僚,徐傑對這樣的評價反而不太在意,他在意的只是這艘戰艦到地有多高的性能。

火炮後置又如何?兩艘戰艦船頭對船尾的情況極少,至少雙方縱向有一些距離,後面的炮塔在前面也有相當的射界,就如同他那個位面上法國黎賽留級戰列艦一樣,雖然炮塔全前置,但是後部只有60度是主炮無法覆蓋的。所以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設計並不缺乏正向火力,而在戰列線上,雙方都是側弦交戰,火力發揮問題上更是與正統佈局無異。

“難看就難看點吧,反正一樣使用,能打能抗能跑纔是戰鬥力啊。”最終徐傑終於首肯,就這樣,世界上第一艘後向火力比前向火力都要強大的戰列艦出籠了。而當嚴博勳看到這個電報時,也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不知道高傲的德國人是否會接受這樣的佈局,徐老大是一個實際的人,但是威廉二世可把面子看的很重啊。”而最終的結果則是,德國人寧可增加重量也絕不接受這種看起來隨時準備逃跑的戰艦,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感謝書友翱翔於宇宙的星羣的打賞,以及書友韓江蛟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1124章 謀劃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071章 鏖戰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83章 投降吧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979章 被騙了?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249章 截擊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723章 防禦戰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34章 時間纔是最寶貴的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986章 慘烈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160章 質詢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310章 均衡第1352章 總攻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487章 無畏艦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122章 結束第1306章 宿敵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765章 反潛戰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067章 陰謀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423章 出發第641章 運動戰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07章 和解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232章 戰與和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
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1124章 謀劃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071章 鏖戰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83章 投降吧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979章 被騙了?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249章 截擊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723章 防禦戰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34章 時間纔是最寶貴的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986章 慘烈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160章 質詢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310章 均衡第1352章 總攻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487章 無畏艦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122章 結束第1306章 宿敵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765章 反潛戰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067章 陰謀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423章 出發第641章 運動戰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07章 和解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232章 戰與和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