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

“今天我所說過的話,你們必須牢記!如果你們想要從未來的戰爭中倖存下來的話,那麼首先就要從觀念上進行改變!記住!在戰鬥中所有的一切物資和武器都是最廉價的消耗品,唯獨有經驗的老兵不是!他們是一支軍隊的脊樑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沒了槍炮,工廠可以通過流水線進行補充,但是老兵和有經驗的軍官打光了,那補充速度可要用年來計算!讓一名經驗豐富,受過系統訓練的老兵在戰場上生存幾分鐘這是犯罪!”一名華夏軍官厲聲說道。

對於俄國人的戰術,華夏陸軍簡直可以用無語來形容,俄國軍隊中不乏指揮高明的人,有的時候一些精銳的俄軍部隊確實可以給華夏陸軍造成一定的麻煩,但是不管怎麼說,俄國軍隊總體而言屬於一種戰術過於呆板,而且非常依賴數量優勢的軍種。他們喜歡用密集的部隊來衝散對手,在他們的教典中,一個營的攻擊正面大概有400步寬,而士兵之間的距離只有大概一步左右,俄國人過分強調了攻擊的強度,但是卻忽視了速射武器對步兵的強大殺傷。在俄國人眼中步兵是真正的“灰色牲口”是可以用來消耗的,並且在戰時可以用來“代替”炮彈!

俄國部隊過於計較技術裝備的得失,而爲了彌補,他們必須用人命去填,結果造成了步兵素質的持續下降,如果說第一次華俄戰爭中俄國士兵至少還能打出一定的戰術和配合,知道如何在惡劣的戰場環境下保護自己的話。那麼第二次華俄戰爭中俄國的士兵真正的詮釋了“炮灰”這個詞!他們只知道衝鋒,然後在幾十米的距離上用步槍攻擊對方。根本打不出什麼配合。

“這是我們的國情。我們的後勤壓力明顯要大於你們,你們擁有的火炮和戰車數量要遠多於我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火力劣勢的情況下只能用步兵去彌補,而用肉體抵禦鋼鐵的結果就是這樣。”一名俄國軍官頗爲不服氣的說道。

“拼正面拼不過還非要死扛着打,不知道後退後收縮,這樣的軍隊死了活該。”這名華夏軍官略帶鄙視的說道。“連你們的先輩都知道在對抗拿破崙大軍的時候不斷的後退和堅壁清野,在內線與優勢敵人對峙。而現在你們自己把部隊集中在尼布楚要塞羣這算神馬事?甲午戰爭的時候,北洋陸軍總體力量也不如日本陸軍,我們完全可以用空軍來換取時間,來慢慢拖垮對手。你們最後輸了怪誰?”

“我可以保證,在你們未來的戰鬥中,你們將會遇上火力優勢更加明顯的敵人,對方將擁有更好的武備。更強大的後勤以及更多的兵力,如果你們繼續死死的釘在固定防線上的話,那麼你們死的會更慘,德國陸軍的裝備水平要高於現階段的華夏陸軍,如果你們繼續保定消耗戰和陣地戰的思路的話。恐怕幾個月之後,你們的軍隊中只能剩下新兵了。到時候在兵員素質急劇下降的情況下,你們後面的戰鬥怎麼打?”這名教官反問道。

面對現在的情況,德國人將要採取西防東進的戰略,不去和實力強大的英法兩國對攻,而是聯合奧匈同時配合俄國國內的反政府者來推翻沙俄政府。進而獲得足夠的戰爭紅利,不過這次歷時出現了一些變化。威廉二世選擇的合作伙伴貌似是俄國境內的一些大資本家和貴族。在威廉二世的計劃中,當德軍摧毀了俄軍主力之後,這些反政府者將推翻沙俄的統治並且和德國和談。

先不說如何對付俄國國內這些親德勢力,單純從軍事層面上說,徐傑就實在想不出一個俄軍可以對抗德國陸軍的辦法。德軍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裝備水平亦或者戰略戰術方面都不是現在的俄國可以比擬的。甚至從即使在他的那個位面,到了2戰,蘇聯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的時候,單挑的話蘇聯還是打不過德國的。那就更別說現在這個位面的1戰了!

所以說想擋住是幾乎不可能的。徐傑的目的就是讓俄軍能夠儘可能的消耗德軍,以至於讓德國雖然可以打敗俄國但是卻無法安穩的消化掉勝利的果實,當然,更重要的是俄國的新政府不能是親德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一支反德而且不仇視華夏的軍隊存在。徐傑要做的就是讓這支部隊能夠消耗德軍,並且活到最後,在政府變天的時候能夠繼續扛起反德大旗!當然,割地是少不了的,不過徐傑倒是希望兩個國家因爲歐洲的領土問題而不死不休!

於是乎徐傑針對現在的俄國國情和華夏提供的技術裝備水平,給俄國人制定了這樣的作戰方針,當然了,方針是方針,至於到底能執行多少就看這些俄國軍官和他們背後的英國人的能耐了,其實英國人也不傻,在多次推演中已經估計出了俄國陸軍會一敗再敗的結果,爲了防止這個盟友最終被打垮或者倒向德國,英國人對這些在華夏受訓的俄國陸軍人員還是很看重的。

首先這支部隊必須是一支高機動性的部隊,而且一般情況下不要和德國陸軍打陣地戰,原因很簡單,除了築壘區之外,所有的野戰工事在佔據絕對優勢的大口徑火炮的打擊下灰飛煙滅是一定的!雖然現在俄國陸軍已經學習把重武器集中在師級和軍級,但是就憑一戰俄國的能力,再怎麼集中,軍師一級的俄國陸軍也不會擁有火力優勢,那結果就是陣地戰中俄國軍隊將是一水的劣勢,無論從裝備還是從部隊素質上。再加上堪稱悲劇的高層,你說這仗怎麼打?

不過好在俄國還有最後的一個優勢,那就是內線作戰補給和後勤都會比較順暢,雖然考慮到毛子悲催的運輸能力,但是在鐵路和“徵用”的支持下,情況應該比德國大部隊要好。徐傑的方針就是讓自己訓練處的俄國組成一支快速機動部隊,他們的任務不是正面消耗和拖延對手,(這些粗活讓俄國的其它部隊承擔吧。)而是通過從不斷的突破和穿插來不斷打擊德軍的後勤和消耗有生力量爲主。

1戰的時候坦克的行程還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廣袤的東線上,想用坦克形成機動力量到處堵漏還是有些苦難的。更關鍵的是沒有強悍的空軍,甚至連通訊都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參戰雙方的調動和對戰場的感知會相當遲緩,尤其是重炮部隊的調動一旦開始,想改變部署是很困難的。即使所謂的裝甲部隊,其形成一般也不過一百公里頂天了。考慮到與之配合的大量後勤輜重部隊,這個行程可能還要打個折扣。快速救活恐怕是不行的。所以這將給俄國人相當多的機動空間去集中兵力吃掉德國的部分部隊以及打擊後勤補給線。

這支部隊的機動能力將以騾馬化爲主並且輔以一定量的汽車和半履帶車。這支部隊的主力將步騎兵,說白了就是騎馬進行機動但是投入戰鬥的時候以步兵方式進入戰場。提高部隊的機動性能,半履帶車是爲了方便在較爲複雜的地形中使用,而卡車則作爲某些重要部隊的後勤保障車輛。

在火炮方面這支部隊的火炮最大不會好過2噸重,也就是說這些火炮以75MM加農炮、107MM短榴彈炮和150MM重迫擊炮爲上限。理論上在師一級的部隊中不會有更大的火炮了。不過爲了保證這些機動部隊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獲得足夠強度的攻擊火力,徐傑會在軍一級給他們安置107MM加農炮和150MM重榴彈炮。這些火炮將被放置在卡車或者半履帶車底盤上,以保證機動性。當然,107MM加農炮也不會很多,而且可能會根據載具的情況下予以一定的簡化,比如說縮短炮管長度什麼的。其目的就是讓俄國炮兵在某一範圍內獲得不對稱優勢。

至於更大口徑的火炮,徐傑想都沒想,因爲重量在增加的話,就超過了現階段半履帶車和卡車能夠承載的重量了,想要自行的話想都不要想。而如果不能快速機動的話,面對德國的優勢火力,俄國炮兵的存活率堪憂啊。此外,爲了儘可能的提高俄國自行火炮的生存率,俄國版的自行火炮從理論上少帶甚至不帶炮彈,由專門的供彈車提供彈藥。而剩下的重量則爲戰車提供輕裝甲,以便可以擋住彈片的襲擊。至於動力的話,徐傑還比比較喜歡柴油機,畢竟這東西形行程比較遠,而且不容易着火。

火炮只是爲了彌補這支機動部隊的火力不足,這支部隊真正的戰鬥力來源於精銳步兵和他們手中的武器。讓俄國人和德國人死拼重炮和戰車是絕對沒前途的。就俄國的戰車性能和產能絕對無法和對手相抗衡。打仗講究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打,既然徐傑已經決定讓俄國人找德國步兵的麻煩,找軟肋打。那麼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武器優勢。

今天側位一覺醒來,迷迷糊糊的打開了電腦。數分鐘後被一串閃亮的數字嚇傻了......。嗯,作爲一個新手,已經N久沒見到如此多的打賞了~~。大概多長時間了?側位也有些記不清了,大概1年了吧~~~。心中那個激動啊,那個感激啊~~\(≧▽≦)/。

在此鄭重感謝米爾修特拉瑟的10000起點幣打賞和月票支持~~~。側位保證從今天開始至少雙更三天~~~。

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975章 突破口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629章 勝利了?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081章 新人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327章 抉擇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073章 擔憂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55章 破局第458章 援軍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1128章 打悶棍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1279章 調整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369章 亂局第1098章 備戰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907章 甦醒的巨獸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361章 戰列艦!第903章 取捨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369章 亂局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840章 傻眼了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722章 碰撞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451章 多點開花
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975章 突破口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629章 勝利了?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081章 新人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327章 抉擇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073章 擔憂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55章 破局第458章 援軍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1128章 打悶棍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1279章 調整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369章 亂局第1098章 備戰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907章 甦醒的巨獸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361章 戰列艦!第903章 取捨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369章 亂局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840章 傻眼了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722章 碰撞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451章 多點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