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金融危機爆發

比別人領先一步是聖人,比別人領先兩步就是瘋子。馬吉芬這個人比較特別,他是比別人領先了一步半。所以在絕大多數人眼中,馬吉芬很厲害,但是某些行爲和想法很古怪。這不知道是他的幸運還是悲哀。他能看到未來開戰後協約國集團在戰爭初期可能要面對的困境,但是他同時有無法徹底反駁本森的理論,他始終認爲美國不可能按照本森等人的設想去建設海軍,但是問題出在哪他又不知道。所以在和本森發了一次脾氣之後,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在馬吉芬的支持下,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進入了新的工作崗位。而就在這一年,美國迎來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爲恐怖的金融危機!而爆發自美國的這次金融危機又很快的向世界蔓延開來,整個美洲和歐洲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首先以股市和金融市場的持續跳水和震盪開始,隨後迅速蔓延到銀行業,最終資金和壞賬導致了生產企業的生產鏈條斷裂,如此巨大的變故之下,美國的各個階層都受到了相當大的打擊,原本在一些中產階級看來幾乎和真金白銀無益的各種股票和債卷都變成了一團廢紙。而社會的中下層之中更是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不少工人失業,在存在銀行的積蓄無法提取之後,他們生活沒有了着落,成千上萬的人開始依靠政府微薄的救濟或者鋌而走險。

在這場因爲金融動盪而引發的金融危機之中,美英法等國受到的打擊是最大的,不僅國內經濟秩序發生了嚴重的紊亂,生產力出現了倒退,甚至就連國內的穩定都出現了問題。相對而言,德奧兩國受到的影響比較小。一方面是他們國內的金融不是很發達,另外一個方面是這兩個國家有辦法通過借貸來維持企業的生產,同時又有辦法把這些生產產品通過國家購買來消耗掉。在金融危機爆發後不久。德國政府就推出了一系列的國內建設項目開始想方設法來刺激生產。

和當年徐傑設想的一樣,同盟國在這場金融危機中通過建設新增領土的基礎設施來緩解壓力。而英法美等國卻沒有辦法來立即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對了,還有一個國家需要提一下,那就是意大利,意大利的情況比英法美等國稍好,但是總體而言還是遠不如德奧,因爲意大利本國的國力過於弱小,借了很多外債。而隨着金融危機的爆發,不少工程的款項很難立即到位,導致了工程中斷。

至於華夏嗎?作爲穿越者的徐傑早就做好了相關的準備,一方面先通過實現有計劃的將泡沫擠掉來降低金融危機爆發時的衝擊,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爲華夏和歐洲的金融體系其實關聯並不大,所以受到的衝擊很小,再加上華夏新增領土的面積更加廣大,所以金融危機的衝擊很小。雖然金融危機沒對華夏造成什麼太大的打擊,但是不代表着徐傑就很輕鬆,這個時候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忙了!第一件大事就是挖牆腳。而第二件大事就是爲對付同盟國留一些後手!

歷史上,當整個世界都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顫顫發抖的時候,蘇聯卻利用這個機會從美國購入了大量的機械和技術來武裝自己。實現了蘇聯工業水平的極大飛躍,而在這個位面上,徐傑也將繼續做這件事情,而且做得比蘇聯還要多,因爲徐傑所籌劃的這次行動不僅僅是國家行爲,同時也將其變成民間行爲,政府鼓勵華夏民間企業趁着這個機會大肆收購其它國家的企業和設備,即使技術水平稍低一些也沒關係,反正在大規模建設的背景下。華夏是賣方市場,只要你能造出來。銷售的問題就不大。當然,在一些關鍵性領域。比如說航空發動機、精密機牀、製藥和電子設備方面,其它國家卡的還是比較死的,但是沒關係,隨着金融危機的深入,以及華夏的壓力,他們遲早會逐步放開管制的。

而除了機械設備之外,華夏還將展開一場人才方面的引進計劃,根據徐傑後世的經驗,一批已經出名或者還沒有出名但是有出名潛質的科學家們被納入了拉攏的名單之中。華夏甚至還成立了專門的工作部門來負責這些人的引進和安置。“金德伯格先生,您在華夏完全可以繼續您在航空方面的研究,國家可以給您提供從實驗室到住宅的全套服務,並且同時會妥善安排您和您的家人的工作。只要您願意,我們明天就可以準備好您和您全家去美國的船票。”金德伯格從來沒想到在自己面臨失業的情況下,一名華夏外交部的人員回來找到自己,並且開出了頗爲優厚的條件。“我想知道,貴國爲何會爲一名名不經傳的飛行員和兼設計師開出這樣的條件?”金德伯格問道。

“因爲這個世界上同時是飛行員和飛機設計師的人真是太少了。”來訪的華夏外交部人員這樣說道,當然,這番話不過是託辭,真正的原因是徐傑知道這個哥們曾經在歷史上參與過p51戰鬥機的設計工作!而他只比過是千千萬萬來華夏的外籍技術人員之一,而這些人在當時還名聲不限,但是在十年之後,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可謂是相當巨大的。

如果說應對金融危機和引進人才設備對於徐傑來說還不算很難的話,(畢竟這些辦法在歷史上都是有經驗可循的。這就好比玩遊戲打boss,只要有了攻略就容易多了。)但是第二件事情他可是完全沒有經驗可循。因爲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從來沒出現過,即如何應對一個更加強大且沒收到金融危機太大影響的德國!“看來經歷的多了,就會讓人成長,如果不是穿越的話,恐怕自己也無法達到現在這個高度吧。”徐傑曾經不止一次的這樣想到。如果說剛穿越的時候,自己依靠的是歷史知識,那麼現在隨着實際和歷史上的差距越來越大,自己以往的一些知識已經沒什麼意義,之所以能走到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徐傑在經歷了30年的風風雨雨後也算大器晚成吧!

限制德國的行動關鍵還是在於限制德國海軍的擴張,因爲在未來德國如果想要保證在南亞和中東的行動順利,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必須保證海上運輸的安全。但是可惜的是徐傑同樣也意識到德國將先於協約國擺脫條約的限制,進入無條約時代。條約能夠達成的前提是筋疲力盡的強國爲了不讓自己因爲無休止的軍備競賽而被拖垮。但是現在,當一方有能力繼續展開這場競賽,而另一方面有些暫時性力不從心的時候,那麼條約存在的前提就蕩然無存了!德奧一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只要他們從打擊中緩過氣來,就一定會廢止條約加緊擴軍。

而且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爲糟糕的是如果在德奧認爲自己的力量達到某個程度而協約國還沒有從經濟危機中恢復過來的話,那麼他們一定會提前展開對中東和印度洋的攻勢。到時候誰來抵擋同盟國大軍?協約國不上,難道要華夏自己上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先別說能不能擋住的問題,爲別國擋槍可從來不是徐傑的作風!更何況那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所以說解決德國擴張問題的關鍵在於兩點,第一點是給德國人找一點麻煩,以便讓德國公海艦隊的擴張腳步受阻,而第二個問題則是如何讓協約國,或者說是協約國中的部分國家較快的恢復實力。以便某一天德國人真的打算動手的時候,某個國家可以立即檔上去!對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德國決定在意大利動手,華夏該怎麼辦?尤其是最後一個問題其實才是最近徐傑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問題,因爲他能感覺到這一天距離並不會遙遠!

這可不是什麼第七感覺這類不靠譜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根據事實推論出來的結果,同盟國誠然可以依靠開發新增領土來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壓力,也可以通過整頓軍備來刺激經濟,甚至是提速軍備進程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有一點是不會因爲這些改變的,那就是前線基地建設進度!即使一樣是基礎建設,但是德國國會絕對不會同意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把錢投在數千公里之外的軍事設施建設上!他們可以把錢花在基礎設施上,可以用來武裝自己的艦隊,但是你把錢花在土耳其的領土上算怎麼一回事?有這些錢還不如多給德國人提供一些就業崗位呢,所以說德國海外基地羣建設就算是提速也不會太快!

而基地羣建設的滯後將是德國海軍東進無法迴避的問題,這將是他們行動最大的短板,而更爲悲催的是,這塊短板幾乎沒有解決的可能。能保證按部就班的完成就算不錯了,這對於英國來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天地魔狼、我殺殺我、9527的月票支持~~~

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284章 談判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938章 接戰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868章 拼命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765章 反潛戰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257章 交鋒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964章 協商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009章 停戰吧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81章 準備第263章 決戰!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265章 差距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859章 撤退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1004章 初戰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432章 滲透作戰
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284章 談判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938章 接戰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868章 拼命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765章 反潛戰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257章 交鋒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964章 協商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009章 停戰吧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81章 準備第263章 決戰!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265章 差距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859章 撤退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1004章 初戰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432章 滲透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