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

有了合適的武器,並不代表就能發揮這些武器的作用,與之相應的戰法配置訓練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式武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防守問題自然不大,配合縱橫的塹壕和支援點。一旦有足夠的新式武器裝備新軍後,防守旅順口還是十分樂觀的。但是如果輪到北洋新軍去進攻,突破對方陣地的話,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其實從古到今的陸戰攻防雙方一直圍繞這一個問題展開(對攻的就算了),那就是突破與反突破。找準對方戰線上的一個關鍵點,然後集中兵力,以多於突破口對方几倍的兵力發動突然襲擊,然後打入楔子,進而擴大戰果,對地方陣線實施分割。進而瓦解掉對方的抵抗,冷兵器時代,騎兵衝鋒防禦的佈陣強調速度,後來蒙古人又在衝鋒之前強調馳射,用精準的箭術來使對方的防線出現漏洞以及給予對方士氣上的打擊。隨後集中精銳切入對方陣地,而防禦的一方則以拒馬,槍陣作爲抵禦手段,並輔以大量的弓箭手和牀弩等遠程武器。而到了熱兵器時代,步兵配合炮兵組成戰陣,隨後在雙方步槍和火炮對射後,騎兵找到機會從其薄弱環節打進去,依然是過去那套戰法。只是武器更新了。當然,這一切在1戰中成爲了歷史。騎兵面對對方的機槍陣地相當的無力,而炮兵則要面臨這層層疊疊個塹壕和掩體,於是乎,1戰成了真正的塹壕戰。面對延綿幾百英里,從北海一直延伸到瑞士的戰壕體系,集團衝鋒基本上就是送死行爲。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面對密集的機槍火力,速射直瞄火炮(例如法國的M1897式75MM速射炮,也叫七五小姐)還有間接射擊的重炮組成火力網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雖然甲午時期的戰場還沒有發展到1戰那種戰壕對峙的程度,但是大量修建野戰工事也是十分常見的。君不見中法戰爭中馮子材部就進行了相當專業的土工作業,日軍沒有理由做的更差!!而如果日本軍隊也裝備機槍的話,對於進攻的新軍來說將更加棘手。(歷史上本子也裝備了少量的加特林機槍和格林炮)所以,面對這些自動武器,徐傑還是需要專門的編制和戰術予以剋制。而在當時的條件下,最適合突破塹壕體系的戰術恐怕就是1戰時德國人採用的風暴突擊隊了吧?

這個戰術如果追溯的話,應該從1915年在卡爾索組建的突擊營算起,這支突擊營由德國第五集團軍上校威利羅爾任指揮官,他們與其它部隊相比,被分成了若干相互配合的小組,裝備了更多的自動武器,例如MG15輕機槍,MP18衝鋒槍以及更多的手榴彈,爲了增強火力的持續性,他們使用的步槍和手槍也是經過特殊改進的,例如毛瑟98G就有配發20發彈夾的(不過射速依然比較悲劇)。還有配發32發彈鼓的魯格9MM手槍。然後在輕型火炮,迫擊炮,甚至是噴火器的支援下,(當然,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德軍中的遠程火炮可以把對方某個陣地孤立出來。形成阻斷。)尋找合適的機會在對方的要點或者結合部實施偷襲。這支裝備了大量自動武器,並且伴隨有輕型火炮支援的諸兵種合成突擊隊,在戰爭中表現非常好。到1917年,德國就組建了17個風暴突擊營。當然除了武器外,這支部隊對士兵和指揮人員的素質也是相當高的,他們必須要懂得如何在遍地彈坑的戰場上交替掩護前進,而且在進攻過程中能排除包括地雷,鐵絲網等一切障礙,並且能用爲數不多的輕型火炮去精確打擊對方的火力點。最後,也是最具關鍵性的戰鬥就是,他們在進入對方戰壕後,能在狹窄的戰壕中迅速擠垮對手,要知道,在曲折的戰壕中,剛剛進入的突擊隊士兵將面臨地形不熟,以及數倍於己方人員的敵軍反撲!!戰術技巧,意志力,配合,裝備缺一不可!

而現在徐傑就計劃讓這隻負責攻堅的突擊隊早日誕生!!裝備方面已經有了,劉易斯機槍可以代替歷史上的MG15(其實德軍也在突擊隊中大量使用繳獲的劉易斯機槍,1戰最好的輕機槍可不是白叫的!)。雖然沒有MP18這個子彈噴淋器,但是面對甲午時期的日軍,20發的盒子炮絕對夠用了。而火炮方面,60迫擊炮和82迫擊炮也基本夠用。對於個別防禦不是很好的掩體,甚至擲彈筒就可以了,於是乎,這支簡化版暴風突擊隊的裝備就讓徐傑敲定了!剩下的就是編制問題。

在徐傑的設想中,這個暴風突擊連將擁有一個營部及營部直屬連,三個突擊羣,和一個炮兵羣組成。營部24人,營部直屬連將有通信排(32人),醫務排(29人)和警衛排(38人)偵察排(33人)外加一個炊事班(9人)組成。而突擊羣則是大連編制,下轄突擊排,掩護排和炮兵排。突擊排擁有5個戰鬥班。每個戰鬥班班長一名,輕機槍組4人,其中除正副射手外,還有2名彈藥手,彈藥手裝備1889年式戰鬥手槍。剩下9人爲普通步兵,攜帶1889年式步槍和戰鬥手槍各一把。加上其他人員的6人,總共87人。掩護排一共分3個班,每班擁有機槍一挺,擲彈筒2具。機槍根據情況選擇1890年式輕機槍或者是輕量化的馬克辛機槍,如果是後者,還需要增加人手。加上其它人員,一共41人。而炮兵排也是分成3個班,每個班擁有2門60迫擊炮,每班共有13人,加上其他人員6人,全排共47人,總共一個突擊羣是183人。

而營部直屬炮兵連則是由連部(12人),3個82迫擊炮排,和一個偵察班(9人)組成。每個迫擊炮排下轄3個炮兵班每班加上掩護人員一共12人,配備一門82迫擊炮。炮兵連一共147人,這樣算來,徐傑這個暴風突擊營的總人數將達到885人。

“差不多了,這樣一支部隊足夠應對日軍可能存在的戰壕體系了。”徐傑自語道。即使徐傑有足夠的金錢和資源去武裝一直超越當今水平的陸軍部隊,甲午海戰開始的時候依然將以防禦爲主,畢竟算上所有能戰的部隊,歷史上日本進攻部隊也將是北洋,臺灣和兩广部隊的2倍以上,劉銘傳和李翰章能湊出3萬人就相當不容易了。而應老李的要求保留的淮系舊軍,戰鬥力提高是一定的,但是能否達到日軍的水平還是很難說的,新軍可不僅僅是裝備上的新,而是從步兵個人意志,部隊編制,作戰理念到將領的指揮進行一次徹底的變革。後面三者還好說,關鍵是第一點,讓士兵明白爲何而戰,纔是最難的。畢竟,現在的淮軍還是一個當兵混飯吃的局面。

大家支持一下吧,作者碼字不容易啊。如果對情節有異議,可以去討論區談。多謝了~~

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480章 雙保險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159章 撤退第1507章 大計劃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980章 大行動第1067章 陰謀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369章 亂局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467章 崩潰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321章 放棄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938章 接戰第1162章 虎!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551章 集團軍規劃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72章 後勤問題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468章 夜戰1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5章 徐傑的野望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973章 斷尾第1247章 遊騎兵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67章 崩潰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434章 交鋒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968章 自投羅網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259章 結束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321章 放棄第1106章 對策第404章 調整第1185章 外援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84章 大計劃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445章 暗流涌動
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480章 雙保險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159章 撤退第1507章 大計劃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980章 大行動第1067章 陰謀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369章 亂局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467章 崩潰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321章 放棄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938章 接戰第1162章 虎!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551章 集團軍規劃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72章 後勤問題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468章 夜戰1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5章 徐傑的野望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973章 斷尾第1247章 遊騎兵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67章 崩潰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434章 交鋒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968章 自投羅網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259章 結束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321章 放棄第1106章 對策第404章 調整第1185章 外援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84章 大計劃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1529章 勝利的曙光?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445章 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