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突圍

說實話,曾經當過土匪,然後又跟在左宗棠身邊做過事的董福祥還是很有些戰爭才能的。雖然沒有系統的接受過現代化的軍事教育,但是結合自己從軍多年的經驗和私下裡自己看的幾本現代軍事著作,董福祥明銳的感覺到自己必須突圍了,晚一步就可能全軍覆沒!

眼看着榮祿和依克唐阿的部隊在數次進攻中無功而返,在塹壕體系和機槍臼炮和重炮的打擊下,大規模集團衝鋒就是送死。雖然榮祿已經把12門105mm重炮投入了戰場,隆隆的炮聲即使在虎山的董福祥也能聽見,但是董福祥知道,即使有了重炮支援,想突破陣地也是相當困難的。畢竟如果可以的話,新一波突擊早就展開了。

現在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了。董福祥仔細分析了一下戰場形勢,日軍圍點打援的意思相當明確,所以在虎山方向,日軍的部隊多是一些警戒部隊,重武器也沒有多少。真正的戰鬥力都佈置在外圍的阻擊陣地上。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就容易突破。日軍通過設置多道防線的方式來增加縱深,進而爲防禦贏得時間,所以,如果自己一味的採用突破一條防線佔領一條防線然後再進攻下一條防線的辦法的話,恐怕最後還是會被日軍的援兵堵上。

“這可如何是好?”董福祥自語道。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董福祥對參謀體系不是很瞭解,但是集思廣益他還是懂的。自己想不出辦法,不代表大家想不出辦法。經過討論後大家對戰局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首先,想要帶全部裝備衝出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沒有足夠的馬匹,這24門行營炮根本就不管用。其次,必須形成連續突擊,不給日軍調集部隊的時間,否則你要是慢了,根據目前日軍的火力,日軍依託塹壕體系只要2500人就足夠鎖死全軍的退路了。

針對這兩點認識,董福祥和部將對突圍進行了如下戰術安排,首先炮隊的任務就是在撤退過程中打光所有炮彈掩護部隊突圍。然後將火炮炸掉。爲了保證炮兵的精度和打擊的突然性,董福祥專門在幾個備選突圍方向上派出數支斥候小隊進行試探。而且炮兵也要隱蔽推進,在儘可能近的距離上開火。

其次,突圍作戰一定要迅速。在突破一道封鎖線後,稍加整頓就要向下一道防線進攻,但是同時對對方可能盡心的反撲要做好應對準備,所以董福祥專門抽調部分兵力編成獨立的側翼掩護部隊。而爲了保證切入部隊的火力,董福祥把從北洋得到的大部分輕機槍和擲彈筒都加強給了切入部隊。

一切準備妥當後。董福祥的突圍戰正式拉開序幕。雖說日軍對董福祥的行動已經有所察覺,但是這支部隊的戰術素養明顯比外面的那些解圍部隊強多了!而且炮兵的炮擊無論是在精度上還是突然性上,這支炮兵所帶來的威脅遠遠高於那些遠遠的對着陣地亂轟的105mm重炮!

而且在選擇的突圍方向上,董福祥還是做了一番謀劃的。他並沒有選擇榮祿炮擊的方向突圍,雖然看起來有火力掩護可能更容易一些,但是實際上哪裡的防禦力量也是最強的。董福祥選擇的是日軍的結合部進行突圍。在炮兵的急襲下。董福祥的突擊隊比較順利的佔領了第一道防線,但是真正的考驗纔剛剛開始。

其實第一道防線僅僅是一條警戒線,真正的防線是第二條,在董福祥再度發起進攻的時候,日軍的阻擊部隊已經進入了陣地。這時候就是北洋造輕重機槍與加特林機槍的對射,迫擊炮和擲彈筒和臼炮的對射,除了數量因素外,官兵的素質,地形將佔很大的因素。

從戰術和單兵技巧上來看,日軍明顯佔有優勢,而清軍的優勢則是在輕武器比較精良輕便,而且人數更多,雙方的子彈猶如一條條的火舌一般曏者對方掃去,而迫擊炮和臼炮則在尋找對方的機槍火力點進行壓制。一時間雙方打了個半斤八兩,誰都沒有太大優勢,雙方就是不斷的對換,清軍剛用迫擊炮敲掉對方的一個馬克辛機槍陣地,還沒來得及轉移,這門迫擊炮就被臼炮所摧毀。

膠着的戰場局勢不是董福祥所願意看到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日軍會越來越強,自己的生還可能性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所變的更加渺茫。在這個危機關頭,曾經的戰場經驗終於又幫了董福祥一把,既然步兵正面衝不過去,那爲何不側面迂迴?對面的日軍雖然火力兇猛,但是人數並不是特別多,防禦面比較窄。所以董福祥將一部分步兵分出去從兩側進攻,並將幾門位置靠前,夠得着的火炮全部用於壓制日軍兩側的防線。

不得不說董福祥的直覺還是很敏銳的。從側翼迂迴的戰術很快奏效,在側翼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日軍必須分兵護住兩翼,而這樣一來戰局迅速失衡。本來只有一個交戰面的戰鬥變成了3個交戰面,對方有更多的兵力去保持火力密度。但是日軍的防守部隊卻並沒有這個條件。而這最終導致了防線的崩潰。

面對這最後一道防線,董福祥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只要再努把力就最終擺脫了被圍殲的命運。但是勝利在望的情況下,最大的危機發生了!從側翼衝過來的日軍增援部隊將還沒來得及撤離的清軍後衛給堵住了!本來董福祥是留下側翼掩護部隊的,但是這畢竟是第一次作戰,在主力部隊運動時,側翼的掩護部隊並沒有迅速佔領要點佈置防線,而是和主力部隊一起撤退,這就使得日軍的突防難度驟減。

就這樣,側翼防線在日軍的豬突加機槍臼炮的掩護下所突破。而幾乎全部的後衛和炮隊都被重新堵死在包圍圈中。“衝回去救出同僚?”

這個念頭也就是在董福祥腦海中閃了一下而已。“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董福祥的理智告訴自己。現在已經失去了炮隊的支援,而日軍的重炮已經瞄了過來,封堵缺口的部隊更是數量龐大。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有迫擊炮和機槍的2000多人是沒有任何機會衝回去的。所以董福祥理智的選擇了衝擊最後一道防線然後在突破後迅速撤離與榮祿的主力匯合。

整個鴨綠江戰役的總攻也就持續了一天多的時間。在董福祥帶領殘部與榮祿匯合後,鴨綠江防線的缺口就徹底的無法封堵了。榮祿的西北練軍和依克唐阿的東北各路大軍被徹底分成了兩股,依克唐阿的部隊退守九連城,而榮祿的大軍則向安東退卻。縱然兵力上依然有優勢,但是在這兩支部隊一支被重創,一支被打怕的情況下。想要夾擊鬼太郎的第三師團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日軍在獲得虎山這個橋頭堡之後也沒有立即進一步展開攻擊,雖說部隊傷亡數量很小,但是相當一部分部隊和輜重還沒有運過鴨綠江。而且在作戰中各部隊彈藥消耗也頗大,不過在清軍撤離時,日軍軍隊發動了數場小規模的短促突擊,並且收穫頗豐,一批彈藥糧食和武器被日軍繳獲。這從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日軍的彈藥危機。並且更加堅定了鬼太郎的“以戰養戰”的軍事思想。從這一刻開始,日軍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蝗軍”。甚至專們組建了用來搶掠物資的部隊。其行徑和作戰目的與土匪無異!

而對於清軍的戰力,桂太郎又有了更深的認識。北洋陸師別的不說,單純從防禦來講絕對是超一流的。沒有2倍以上的兵力優勢和足夠多的火炮,想攻下北洋新軍經過長時間經營的工事是沒有太大可能的。而除此之外,榮祿的西北練軍戰力相對於北洋來說就相當差了,榮祿的部隊雖然裝備還算可以,但是從低級軍官到高級軍官都缺乏必要的現代軍事常識,所以空有先進的武器也無法發揮作用。

按照桂太郎的評語是:“榮祿是拿着現代化的武器打一場30年前的戰爭。”至於八旗綠營什麼的,桂太郎直接選擇無視。

而與此同時,被打的灰頭土臉的榮祿也終於認清了現實,來之前的慷慨激昂被戰敗這盆冷水兜頭潑了一遍後終於冷靜下來。近4萬西北練軍在短短的2天之內戰損數千,要是這樣打下去,沒幾天自己的家底就全完了。回想起來前幾個月有李鴻章的北洋軍抗在前面的日子,自己在後面說風涼話,一心想上戰場建功立業。現在看來戰功是沒那麼容易到手的,小命倒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丟了。

榮祿不是沒有想過撤離安東。但是自己這近4萬大軍僅僅戰鬥兩天就撤退,這不是掃朝廷的面子嗎?無論是慈禧太后還是光緒皇帝,都希望自己這支滿人掌控的軍隊可以在這場戰鬥中建功立業。從而一改軍事上依靠漢人的局面。爲此,朝廷可謂是不遺餘力,首先兵員就不錯,收復了左宗棠的部屬,再加上朝廷的大量撥款和新式裝備。朝廷可是把能給的都給了,但是結果如何呢?一場大戰過後,原形畢露!你讓朝廷情何以堪啊。

下一章將會有甲午戰爭中第一場海軍對陸支援的戲份,大家多支持一下吧--!

第197章 血戰(二)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406章 意外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468章 逃跑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431章 陷阱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053章 鑽空子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694章 分割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284章 談判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294章 進京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182章 王對王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306章 宿敵第482章 突擊團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25章 信任危機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363章 肉搏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1009章 停戰吧第969章 撞上了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657章 掃蕩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297章 規劃
第197章 血戰(二)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406章 意外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468章 逃跑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431章 陷阱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053章 鑽空子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694章 分割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284章 談判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294章 進京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182章 王對王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306章 宿敵第482章 突擊團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25章 信任危機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363章 肉搏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1009章 停戰吧第969章 撞上了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657章 掃蕩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297章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