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輿論戰

翁師傅十分鬱悶,相當鬱悶,異常鬱悶。不光是因爲自己的幾個得意門生讓一堆進士和商賈堵在家門口讓人罵的狗血噴頭,也不是因爲自己回府時,轎子上被扔了幾個臭雞蛋。這些都不算什麼,這點事情對於自己這種口中高呼仁義道德,底下卻做着各種見不得人的事情的道德先生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大事!!不就是幾個臭雞蛋嗎?洗乾淨了就算了。你再扔我在洗。真正讓人揪心的是李鴻章的強硬和民間輿論風向的改變!

自己設這個局可是煞費苦心啊,本着整倒北洋搞死李鴻章這個原則性任務,翁師傅發動了所有門生故舊親戚朋友從民間到朝廷,大打口水仗!北洋快速艦隊打得好,那就罵北洋本隊消極避戰。北洋本隊去拼命了,有了損失,那就去罵北洋本隊貽誤戰機,北洋艦隊加上新來的戰艦把日本海軍拼光了,那就罵李鴻章私自訂艦圖謀不軌!!

至於陸軍嗎?那更容易了。海軍一直苦戰,到最後還把日本艦隊拼死了,這陸軍在朝鮮可是一退再退。現在讓人圍在平壤這個彈丸之地,作戰不利這個帽子鐵定是扣上了!再加上莫須有的貪污軍餉,僱傭商船運送私貨什麼的。足夠把聶士成扳倒了。至於那些貓在書房中寫摺子的人是否瞭解戰場的情況,說的是不是實話,這些都不重要!真像是什麼?只要能搞死老李的事情就是真像!!

這件事情開始進行的多順利啊,朝廷上下,民間輿論都曰李鴻章該殺!但是沒想到,幾天後,這個輿論一下就變了!先是洋人和那些從外洋歸來的假洋鬼子們先是煞有其事的分析了一下北洋水陸二師和日本人的實力對比。然後煞有其事的說道,北洋海軍取得如此戰績絕對是當世罕見的。多次大戰沒有過失。指揮上堪稱完美,只是舊船太多。影響了戰鬥力。至於陸軍嗎?理由更充分了。以數萬之衆迎擊日本十萬之衆,還能將日軍死死拖住,這是大功,哪裡能算錯誤?

如果這事到這就完了。還不算倒黴。關鍵是還在發展!!然後不光這些洋人和假洋人了,連那些舉人進士們也跟着起鬨。個別膽子大的居然還寫文章問。爲何大戰開啓,整個朝廷都不撥款添購兵船炮械只有北洋自己掏腰包買軍艦?每年國庫那些銀子幹什麼去了?北洋每年的撥付到位了嗎?訂船的錢夠嗎?話語中直指翁同龢的戶部!

翁同龢真的沒錢,光緒大婚就花了500萬兩銀子。太后老佛爺又要修頤和園。這又是一筆開支。還有養那些沒有戰鬥力的綠營和八旗,每年至少要花2000萬兩銀子。還有各種財政刪的挪用和卡要。這每年8000萬兩銀子就沒了!!

但是這話能說嗎?絕對不能!只要透出去一個字,別說自己這個戶部尚書了,連腦袋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但是沉默不代表人家就放過你了,反而更加變本加厲!既然每年8000萬兩銀子都沒了,那你這個~~~戶部尚書是怎麼當的?手下是否有貪墨?

當年北洋購買3艘歸遠級戰艦都被你姓翁的百般阻撓。是不是你從中作梗?再看看你的那些手下,自己沒上過戰場。在家裡宅着寫摺子亂噴,要不要上戰場上和日本人打打?這句話一出來,可是嚇趴下一隊人,真怕皇上一時性氣,把自己扔到戰場上去!

其實,最鬱悶最堵心的不是翁同龢。真正最鬱悶的是住在頤和園的慈禧太后!他鬧心的不是那些書生,那些人算什麼?除了寫文章別的什麼也不會!一旦惹惱了,完全可以抓一批人了事。真正讓她鬱悶和擔心的是,封疆大吏們的態度和李鴻章的實力和強硬態度!

說實話,她實在沒有想到,李鴻章居然能自己籌錢購買了3艘遠超定鎮的戰艦!具體花了多少錢慈禧不知道,但是根據下面人的估算,沒有1000萬兩銀子根本就買不下來!先別說這數據對不對,就這一下籌集1000萬兩銀子的能力就已經讓她感到坐立不安了。如果算上李鴻章在陸軍等方面的投資,這個數翻一倍都不多!有了兵,有了錢的李鴻章就在直隸!他要是萬一那天動過心眼,自己能擋住嗎?

八旗和綠營肯定是靠不住了,慈禧幾十年來也算是經歷過幾場戰爭的了,早在太平天國時期八旗和綠營就已經爛到家了,打長毛尚且不夠,你打日本人能行嗎?就榮祿的練軍還有點用,但是和北洋那些上過戰場,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人去比,一下子被甩開n條街!更何況,現在臺灣巡撫劉銘傳和兩廣總督李翰章居然也訓練新軍去幫助李鴻章,這個動態就夠嚇人的了!!

兩大總督是個什麼概念?即使在皇權鼎盛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兩大總督聯名的話,皇帝也不會輕易駁回,更何況現在的提督之中還有一個直隸總督!而2大提督加1巡撫的部隊已經在遼東半島集結完畢,各支部隊加在一起已接近7萬人。這7萬雄兵如何不讓慈禧緊張?李鴻章根本就不用起兵,只要他表示對皇帝或者恭親王的支持,那看似強大的後黨中恐怕就有些人要另尋一條路了吧?

現在後黨和李鴻章爲首的北洋勢力已經出現了裂痕。太后想和,李鴻章要打,而且要打到日本投降賠款。要是太后不同意,會有什麼結果?慈禧不敢想象。如果李鴻章真要消極避戰,那麼東北這個滿人的老家怕是就要被鬧翻天了,這是慈禧絕對不願意看到的。當然中樞可以去求和,但是求和的代價呢?這割地賠款的千古罵名誰來承擔?李鴻章已經決定堅決不求和了,人家手握7萬雄兵,你還能逼迫人家不成?

而且最讓人生氣的是,光緒皇帝也想打下去,打下去目的是嗎?一則是年少氣盛,對於日本這個小國膽敢進攻清國的憤怒。另一方面,何嘗沒有想趁着這次戰爭將大權握在手中的打算?如果把李鴻章逼急了,這要是和皇帝聯手的話,那大清朝廷還有她這個太后說話的份嗎?

慈禧的後黨人確實不少,但是在直隸,李鴻章的軍隊絕對具有壓倒性優勢,人家可以直接走海運然後在天津登陸直達北京!後黨可有能力抵禦這支強軍?沒有!!

慈禧的原則是用人的同時制衡。但是制衡不代表着就要把要用的人逼到自己的敵人那邊去。尤其是現在這個敏感的時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慈禧太后必須妥協,無論是爲了自己的權利,還是爲了看好滿族的老家,慈禧別無選擇。

不過在妥協之前,慈禧太后還是想讓榮祿的練軍上上戰場,她現在迫切需要摸摸自己的底牌。看看自己費盡心思培養出來的榮祿練軍是否堪用!這直接取決於自己後面的計劃,如果堪用,那就可以考慮削減李鴻章的兵力,並將李鴻章想法調出直隸。而如果不堪用的話,那自己只能依靠李鴻章來對付越來越不安分的光緒!但是不管自己今後如何去做,這次,必須向李鴻章退讓。

而被這場輿論戰影響到的不光是中樞的各方勢力,民間也產生了極大的震動!在北洋商人和南洋華人的可以宣傳下,西方各種相關文章和技術書籍在清國主要地區大範圍撒播開來。

人們通過各種媒體和書籍開始關注自己東面哪個小國,其中一些先進者已經開始思考到地是什麼力量讓人口只有大清幾分之一,國土面積連三十分之一都沒有的一個小國居然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內就可以對大清這個龐然大物發起致命進攻!

如果說被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國和領土面積廣大的俄國打敗還有情可原的話,那麼如果被東邊哪個二十年前還是個不值得一提的傢伙打敗的話,那天朝上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就徹底沒了!作爲任何一個肯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人,都會意識到大清所謂的同治中興絕大部分不過是個幻想而已!還有什麼資格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而拒絕改變和學習?

不過貌似上天還是給清國留下了一絲的希望,北洋水陸二師的表現着實讓人們看到了戰勝的希望,海軍在丁提督和徐總兵的帶領下與日本艦隊連番血汗,從最開始的豐島海戰到後來的伊豆羣島外海海戰以及羣山灣海戰,北洋艦隊的戰績和素質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在這裡感謝西方媒體的大力協助!!)尤其是最近一次,北洋艦隊在外購新艦的幫助下,居然直接將日本艦隊大的灰飛煙滅,這絕對是蓋世奇功啊!

陸軍雖然打得次一些,但是以絕對劣勢的勢力把日軍拖在朝鮮,這也相當不容易了,而且殺傷大於自身的損失。這也絕對說得過去。而隨着更多“爆料”的出現,北洋缺乏資金只能自己掏錢和依靠商人和華人援助來對抗日本的情況被更多的人所瞭解,這時候,人們的矛頭就直指清朝中樞,對清流那些指鹿爲馬的清流也異常痛恨!一些先行者們已經開始思考,這個手就落後將國家看成私有財產的王朝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165章 局勢第1190章 戰爭結束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372章 異動第1073章 擔憂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30章 兩場談判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378章 巨獸的黃昏(二)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263章 決戰!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148章 巷戰第859章 撤退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310章 均衡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528章 大格局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980章 大行動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30章 兩場談判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56章 隔牆有耳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859章 撤退第898章 出動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650章 對策第1029章 基地羣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657章 掃蕩第832章 離去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726章 鋼鐵狂潮
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165章 局勢第1190章 戰爭結束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372章 異動第1073章 擔憂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30章 兩場談判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378章 巨獸的黃昏(二)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263章 決戰!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148章 巷戰第859章 撤退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310章 均衡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528章 大格局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980章 大行動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30章 兩場談判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56章 隔牆有耳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859章 撤退第898章 出動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650章 對策第1029章 基地羣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657章 掃蕩第832章 離去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726章 鋼鐵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