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戰力之源

“聶軍門,馮幫帶。卑職的華人先鋒營裝備確實好點,但是就靠裝備是打不贏的北洋舊軍缺乏一些根本性的東西。”邵宇邊說邊給聶士成和馮義和倒了杯茶。

“新軍的裝備實在太好了,就一人一把自動手槍,舊軍就遠遠不如。至於這迫擊炮和機槍,舊軍更是裝備稀少。”馮義和有些不滿的說道。

“這手槍嗎?天津機械局和徐大人的意大利分廠對北洋舊軍是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出售的,而我們是按平價購買的,舊軍新增的軍餉足夠支撐舊軍的每個士兵都配一把手槍了,但是那些人甚至把補助吃了喝了,也沒見幾個人去添置自己的自衛武器,這是什麼原因?沒錢嗎?至於機槍和迫擊炮嗎?我的機槍組所有一等射手都可以打出間接射擊,舊軍也接受過該項訓練,結果呢?舊軍好歹有北洋出錢,而我們華人新軍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我們用自己的命和自己的錢打仗。這就是差距。”邵宇嚴肅的說道。

“那你們爲什麼而戰?我一直很佩服濟世爲何能讓遠離故國的華人回到大清來與日寇作戰。”聶士成充滿敬意的說道。

“首先,我要強調一點,我們華人旅不是爲了北洋更不是爲了大清而參戰的。我們是爲自己生存,爲了我們的族羣在未來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一個不用擔心自己的生命和財產會被隨時剝奪的新的生活環境。而誰能爲我們提供這個生存空間,我們就幫誰。”邵宇說着抿了一口茶水說道。

“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話啊。”馮義和結結巴巴的說道。

“大逆不道?呵呵,北洋這種事也沒少做吧?知道我最看上北洋的什麼嗎?”邵宇微微一笑問道。

“洗耳恭聽。”聶士成眉毛一挑,沒有多說。

“當將領們口口聲聲的說爲了皇帝,爲了清國的時候,是否想過下面的士兵的思想呢?而這個連補給和後勤都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的朝廷,諸位爲何要去效忠呢?你們說我大逆不道,可是這私募新軍擴充軍備也是大逆不道的行爲,只不過李中堂實力足夠大而已,至於說效忠朝廷,這個腐朽的朝廷有你們值得效忠的地方嗎?光知道盤剝老百姓,難道大清的4萬萬臣民就是爲了養活這一小撮對外軟弱對內殘暴的老爺們嗎?從1840年其清國作戰屢戰屢敗。賠償的銀子不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嗎?而他們現在依然渾渾噩噩,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看到馮義和想說什麼。邵宇做了一個手勢讓馮義和先別說,然後繼續說道:“別給我提什麼忠君思想,也別給我提儒家經典。我懂,我看的書不比清國的那些舉人少,先說儒家經典,不是有這麼幾句話嗎?一句是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還有一句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前一句說的很明白,一個國家的人民纔是最主要的,可是你們開口閉口談的都是忠君,那黎民百姓在你們心目中什麼地位?奴隸嗎?各位也是從那時候爬上來的,你如此看待百姓,還期望着百姓幫助你?至於後一句話嗎,則是說沒有什麼人是天生的貴種。一個王朝不行了,就該換一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各位對這句話的理解還不如2000年前在大澤鄉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呢。”邵宇笑着說道。

“你們所圖不小啊。”聶士成眼光中閃動着一絲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

“如果你們不願意,那就繼續你們過去的生活吧。打贏後,再讓那些滿人老爺們裁撤掉你們,然後在你們隨便按個罪名讓你們回家養老,別不信。曾文正公都沒法倖免,更別說你們了,等到外面再次打來的時候,我不知道北洋是否還能像這次那樣幸運的獲得如此多方面的援助。”邵宇懶洋洋的說道。

“這個問題說遠了,我們探討軍事,政治不是我們現在可以考慮的。邵先生,說說你對新軍戰力的看法吧。”聶士成打了個哈哈,轉移話題道。

“新軍中戰鬥力最高的肯定是華人旅,其次是劉大人的臺灣新軍,再次的將是北洋新軍。”邵宇毫不客氣的說道。

“原因何在呢?華人旅裝備好一些,但是受到的訓練都是一樣的。北洋新軍應該至少不會亞於臺灣新軍吧?”聶士成不滿的說道。

“軍隊的實力可不僅僅是看誰裝備好,誰受的訓練多。而是多方面的因素構成的,先說基礎,從文化程度上來講,華人旅的普遍水平是最高的,而臺灣在劉大人的倡導下,對西學也開始重視。部隊的文化水平比較高,至於北洋新軍嗎?先別說識字率,就那些看四書五經的秀才們你讓他們解個三角行嗎?就說機槍的維和和使用,北洋新軍中除了天津武備學堂的學生外,有幾個可以獨立完成機槍的拆卸和保養的?又有幾個機槍射手可以打出間接射擊的?再說戰鬥意志。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華人對北洋的支持起源於巴達維亞事件,正因爲北洋水師的傾力相助,南洋華人避開了一場血光之災,而且獲得了一個更爲廣闊的生存環境。爲了能讓這種情況繼續保持下去,華人必須保證北洋,或者說北洋中的某個人可以繼續維持在清國的強勢地位。這個人是誰我想大家應該知道。我就不多說了,不過不是李大人。所以華人必須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戰鬥。爲自己的家人爲自己的族羣贏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一個人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這是最大的動力!至於臺灣新軍,原因類似,日本人想佔領臺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上次因爲力有未逮而沒有成功,而這次如果北洋輸了,那臺灣必然是日本的囊中之物!爲了保衛自己的家園,爲了臺灣不淪爲日本的殖民地,臺灣的新軍也絕對會拼死戰鬥。因爲退後一步等待他們的就是家園的淪陷。至於最後的北洋新軍嗎?他們缺乏一種像前兩者那樣的必死之戰的原因,不過他們的家人想必也從北洋治下的工廠或者公司中獲益,再加上新軍的薪水和補助確實比較多,爲了家人更好的生活,他們的戰鬥意志會比舊軍強不少,但是關鍵時刻是否會死戰,很難說。不要跟我說什麼爲清國而戰。這個國家沒有給他們除了壓迫之外的其它好處,還不如拿更高的賞金來激勵士氣。”邵宇說道這裡略帶鄙夷的笑了笑。

“受教了。”愣了半響聶士成拱拱手說道。隨後3人又隨便說了些別的事情,便草草結束了談話。

“軍門,這位邵先生膽量真大啊。”出門後馮義和低聲說道。

“但他說的都是實情!而且這個世道確實該變變了。”想到北洋爲了抵禦日軍攻擊的軍備活動受到朝廷的百般刁難。聶士成心中也拔涼拔涼的。幫朝廷打仗,到頭來等待自己和兄弟們的是裁撤和清流們的攻擊,兄弟們的血和金錢到底是爲了什麼?聶士成決定戰爭結束後,爲自己,也爲了跟隨自己的兄弟們謀一個更好的明天!!

週末了,這周的收藏很慘淡啊--!大家支持一下吧~~

第458章 援軍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832章 離去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355章 破局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521章 僵持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1139章 重創第1087章 大戰略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931章 誰先上?第980章 大行動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246章 風語者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299章 爆發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667章 苦戰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1345章 阻擊戰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58章 徐教習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147章 泥潭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1159章 撤退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327章 抉擇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191章 後續第236章 輿論戰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310章 均衡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353章 絕唱第1162章 虎!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445章 變局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650章 對策第1051章 交換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1442章 硬核桃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162章 虎!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1327章 抉擇
第458章 援軍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832章 離去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355章 破局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521章 僵持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1139章 重創第1087章 大戰略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931章 誰先上?第980章 大行動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246章 風語者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299章 爆發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667章 苦戰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1345章 阻擊戰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58章 徐教習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147章 泥潭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1159章 撤退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327章 抉擇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191章 後續第236章 輿論戰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310章 均衡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353章 絕唱第1162章 虎!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445章 變局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650章 對策第1051章 交換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1442章 硬核桃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162章 虎!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1327章 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