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南洋也要買船?

北洋添購新船,鬧心的不光是中樞,作爲南洋水師老闆的劉坤一同樣鬧心,北洋這就不動聲色的添置了3艘快速巡洋艦。其新添戰艦的實力已經超過了自己麾下的南洋水師更別說北洋還有鎮國之寶——定鎮二艦。北洋大肆採購軍艦換裝火炮,就連一直不入眼的廣東水師和澎湖水師也計劃自行在福州船政局訂購巡海船,自己的南洋也要有所動作吧。所以,在斟酌再三後,在1890年8月初,劉坤一聯合張之洞終於給中樞上了個摺子,內容很簡單,大清北洋艦隊大肆採購,作爲朝廷的海上支柱的南洋艦隊是不是也要添點船了吧?要求不高,買一艘鐵甲艦就行了。配合上南洋自己有的5艘無防護巡洋艦也算說的過去吧。要說南洋提的要求也確實不過分,當年老李巧取豪奪,纔有了北洋八大遠,而南洋現在最大的船也才2200噸,還是無防護的鋼殼船,而且從制衡的角度來看,南洋水師確實需要加強一下,更重要的是這次是劉坤一和張之洞一起上的帖子,兩大提督一起上帖子,朝廷很難駁回。一個兩江總督一個湖廣總督。這還了得?不過呢,朝廷也確實拿不出更多的錢來給南洋買船了,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同意南洋添購軍艦,但是費用朝廷很難負擔,最多給30萬兩銀子表示支持,至於其它費用嗎,自己想法籌措吧!

要說錢嗎,兩江總督還是相當有錢的,歷史上清朝兩江總督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江蘇自不必說,清朝的財富之地,安徽的徽商也是有錢的主,有這兩大力量的支持,再加上南洋水師的經費和朝廷撥付的30萬兩銀子,購買一艘鐵甲艦基本上不成問題。但是問題是買哪種船,如何去買?這購置兵艦的事,一般都是北洋去做,南洋沒有這方面的實戰經驗,也沒有這樣的門路啊。而就在劉坤一和張之洞犯愁的時候,李鴻章的一封電報卻讓兩人目瞪口呆,淮系和湘系素來不對付,曾國藩在世時,雙方還估計一些顏面,但是在曾文正公死後,雙方互相拆臺,下絆子,打悶棍的事沒少做。雖說最近李鴻章的一些示好的舉動緩解了雙方的矛盾,但是兩大派系直接的關係還遠沒到北洋幫助南洋支付10萬兩白銀,並表示可以利用北洋在歐洲的人脈去爲南洋添購軍艦提供幫助!劉坤一一看就懵了,這什麼世道?要說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吧,不可能啊,南洋強了,他北洋就相對弱了,對他李鴻章又和好處?但是你要說拒絕吧?那更是不行,人家李鴻章天下第一總督淮軍老大,親自修書一封來幫你,你作爲湘系老大直接拒絕了,這傳到世人耳中可就成了不知好歹了。何況人家還給錢了。而且南洋在歐洲確實是一抹黑,在造船方面更是一抹黑。自己不靠北洋,難道去靠那些貪得無厭的洋人?在劉坤一眼裡,李鴻章再與湘軍不對付也是大清的人。總比那化外蠻夷強百倍。於是乎劉坤一便讓彭玉麟與北洋方面聯繫購艦事宜。

要說李鴻章爲何突然要幫南洋了?改善兩者關係是一個方面,畢竟北洋和淮系的不少武備還是需要從江南局,福州船政局進口。但是這絕不是唯一的原因,促使李鴻章下決心的是日本人在英國的行動,自從徐傑和蓋琳展開合作後,駐英大使薛福成感覺自己突然心明眼亮了,對日本在英國的一舉一動也逐漸清晰起來,這其中自然有蓋琳的功勞,而最近,日本人在英國的購艦舉動讓薛福成十分的不安,得到了國內支持的青木周藏不但整日出入阿姆斯特朗造船廠與瓦茨爵士打得火熱,而且還出入英國海軍部。後來薛福成動用關係調查後才得知,原來英國人要處理一批舊船!而日本打算撿這個洋落。要說大英帝國爲啥突然決定處理舊船了呢?其實吧,還是這個俄國人鬧的。

俄國人受了意大利人的刺激決定搞出亞速海型和留裡克型裝甲巡洋艦,殊不知,俄國人的行爲又刺激了英國。要說1890年時,英國皇家海軍最大的潛在敵人是誰?一個是法國,另一個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專門搞出一個這兩種巡洋艦,這不明擺着要準備幹遠洋破交的活嗎?而比法國人更進一步的是,俄國人不僅僅打算破交,這兩種巡洋艦尤其是後一種,留裡克型更是作爲了一種既可以破交,又可以決戰的戰艦,破交的話,大英帝國現有的一等巡洋艦肯定打不過,戰列艦又追不上。這個讓英國人感到十分的棘手,這大英帝國的海權可不僅僅是保證艦隊決戰能打過對手,更重要的是要保證自己海上運輸線的安全,英國是一個島國,一旦交通線被掐斷或者受到極大的干擾,失去了殖民地的資源和市場的英國將什麼也不是。所以英國人決定以強硬的姿態迴應俄國人魯莽的舉動!擴成巡洋艦編隊,並且建造新的快速戰艦用來對付亞速海型和留裡克型。但是呢,海軍從來就是一個燒錢的軍中,大英帝國雖然有錢,但是絕對不是無底洞,在這種情況下,開源節流,處理一些舊船就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了。處理那些船呢?首當其中的就是那些打打不過,跑跑不過的主。一部分岸防艦要裁撤,一部分巡洋艦也要下崗。而這其中就有日本人看重的蠻橫級。

要說這蠻橫級可是造艦大師巴納比的著作,但是呢,英國皇家海軍內部對這艘船可是相當不滿意,原因有三,第一,看似很美的十字型主炮佈局其實問題多多,兩側的9.2寸主炮的射界小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第二,裝甲防護面積不夠,這個就不能怪巴納比了,當時的裝甲艦都是這樣,因爲重量的關係,同時爲了保證遠洋航行的安全性,只能在水線處設置不高的一層裝甲,這種情況只有出現硬化裝甲後,主裝帶大幅削弱,才得以從根本上解決。第三,就是這艘船嚴重超重!一艘8500噸的戰艦居然超重900噸!超重比例高達12.5%!雖說比一向超重慣了的法國人要好一些,但是這個比例還是讓皇家海軍十分不爽!按說巴納比大師不應該犯這種錯誤吧,這其實也不能完全怪他,英國人一直往上面加武備加裝甲,這不超重才鬼了!!而這艘厚甲重炮的戰艦建成後被列爲裝甲巡洋艦,但是這艘巡洋艦的航速只有16節!!實在有點對不住巡洋這兩個字。尤其是當俄國人的新船出來後,這種情況尤甚!追不上亞速海,打不過留裡克(當然也追不上--!)。要此物何用?再加上前面的一系列問題,終於讓大英帝國痛定思痛決定提前退役這2艘戰艦,轉手倒賣了完事!!而這恰恰給了日本人機會!!

大家支持一下吧,昨天一天收藏才漲了不到10個--!作者心裡拔涼拔涼的啊!!!

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903章 取捨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362章 打不過躲着走!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070章 交鋒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484章 突破第1498章 修羅場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351章 伏擊戰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90章 初見鄧公第44章 大生意(一)第373章 計劃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070章 交鋒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91章 嚴博勳第1245章 戰爭臨近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76章 初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404章 調整第310章 均衡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708章 崩潰第6章 完美裝巡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442章 合圍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440章 談判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1004章 初戰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1442章 硬核桃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1340章 出擊第403章 首殺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303章 啓程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853章 餘波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1389章 激戰
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903章 取捨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362章 打不過躲着走!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070章 交鋒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484章 突破第1498章 修羅場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351章 伏擊戰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90章 初見鄧公第44章 大生意(一)第373章 計劃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070章 交鋒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91章 嚴博勳第1245章 戰爭臨近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76章 初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404章 調整第310章 均衡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708章 崩潰第6章 完美裝巡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442章 合圍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440章 談判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1004章 初戰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1442章 硬核桃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1340章 出擊第403章 首殺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303章 啓程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853章 餘波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1389章 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