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

馬吉芬最近很是鬱悶,最開始是爲了海軍軍費和國會的政客們打官司,隨後就是接受質詢,要求海軍對舊有發展策略進行反思和檢討。這種焦頭爛額的日子過了半年後,馬吉芬終於聽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美國的新式無畏戰列艦佛羅里達級戰列艦即將服役!這艘集中了整個美國最頂尖的造船技術的戰艦被稱爲美國海軍新的希望,美國人爲了建造一級世界上最頂尖的戰艦已經準備了相當長的時間,而馬吉芬作爲美國海軍的掌門人之一,其中的辛酸也不足爲外人道。他就像一名父親一般,看着自己的孩子很快就要長大成人,內心之中充滿了驕傲和高興。

美國人之所以願意以較爲低廉的價格爲俄國人建造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將其作爲一個試驗品和練手的產物。美國海軍經費受到了國會的限制自然不能像英國或者德國那樣大手大腳,所以美國海軍要求自己的每一艘戰艦都必須是精品力作。而精品又不是那麼好弄的,所以就必須先找人練練手!就這樣急需戰艦的俄國人就成了美國人的練手靶子。同時也獲得了和法國等國進行技術交流的機會。

在建造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時候,美國人一直以穩爲主,整個性能方面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有一些先進的設計和想法並沒有採用,比如說全新的火控系統,比如說裝甲帶的佈局。還比如說動力系統。而在博羅季諾級戰列艦施工的後期,美國人感到自己的經驗足夠多了,所以在新的戰艦設計上採用了很多新技術和新設計。

首先第一點就是傾斜裝甲。美國人可沒有徐傑這個後世穿越者。所以他們在採用這樣設計的時候是非常謹慎的。之所以發現這個設計比較好,是因爲在一次火炮試射中,對同一艘靶船進行射擊,他們發現同樣的裝甲厚度,彈藥庫處的防禦明顯要比動力艙段要強上不少,裝甲是一樣的裝甲,甚至連後面的背板都是一樣的厚度!原因何在呢?

原來因爲船型的關係戰艦的彈藥庫部分的側弦本身就是帶有一定傾斜角的。所以即使沒有刻意安裝傾斜裝甲,其裝甲板依然呈一定角度。而發現這個現象後,美國人如獲至寶。立即着手進行試驗,結果美國技術人員發現,距離越遠、落角越大的情況下傾斜裝甲的優勢越發明顯!經過充分的實驗,美國人決定在新式戰艦上使用12寸傾斜裝甲作爲主裝。其傾斜角度高達16.5度!整個裝甲板的垂直高度達到了4米!而在船體前後。還有80mm厚的裝甲帶。整個主裝甲帶覆蓋了船體65%的長度。

而對於穹甲。美國人表示了極端的不肖。原因很簡單,美國人的戰艦本身航速就不咋高,你要是再灌進去幾百上千噸水的話,這船的速度要降到多低?所以美國人感覺與其削弱主裝然後靠鐵褲衩防禦倒不如直接保證主裝甲的厚度和高度,再加上美國人發現了傾斜裝甲的優勢後,就更加篤定了這種想法。

而在水平設計方面,美國人決定將主水平裝甲與側弦主裝甲上緣相連接,是一塊整體厚度達到80mm的勻質鋼裝甲。而在上裝甲的上緣部分。美國人又焊接了一層厚度達20mm的結構鋼作爲輔助防禦手段。在美國人看來這層裝甲的作用就是防禦高爆彈和小口徑火炮以及各種彈片。這要是碰上戰列艦級別的炮彈,還需要下層防禦。

至於說爲何不把主水平提高到上層裝甲帶上緣。原因很簡單。要是放到上面的話,先不說重心提高的問題,對方只要能打穿120mm厚的上裝甲就可以把炮彈送進核心艙,這簡直就等於給對方弄了個窗戶,讓別人打穿核心艙,這種犯二的事情美國人是絕對不會做的!而在水下防護方面,美國進一步增加了水下防雷體系的縱深。並且加厚了最後一道防雷壁的厚度,同時水下液艙部分全部填充燃油作爲油庫。

至於炮塔和炮座防護,美國人秉承了他們一貫注重武器系統防護的傳統,爲火炮正面安裝了厚達14寸的裝甲!炮座處的防禦也被提升到了370mm,同時爲了防止炮座被擊中變形後卡死炮塔這種事情的發生,炮座和炮塔系統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即使外層炮座發生變形,依然不會影響火炮的轉動。至於說炮彈打中炮座後產生的崩落,美國人也考慮到了,專門在炮座內層安裝了防崩落層。

新的佛羅里達級戰列艦在動力系統方面也進行了一番改進,純燃煤鍋爐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6座煤油混燒鍋爐和8座燃油鍋爐。其中6座煤油混燒鍋爐用來維持戰艦的正常巡航,燃油鍋爐用來急速航行。動力系統採用了英國人的蒸汽輪機。而在燃料構成的上,燃油的比例第一次超過重油,這預示着海軍燃料的一次質的飛躍,燃油在海上更易補給,燃燒值更大。所以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的續航力也大了不少。

最後就是火力安排了,在火炮的佈局方面,美國人可是着實掙扎了一番,是使用3聯裝主炮呢還是使用雙聯裝主炮?美國人一直想模仿龍興級戰列艦的4座3聯裝主炮,但是對於三聯主炮的散步問題還是讓美國人感到不安,同時如果採用三聯裝主炮的話爲了保證足夠的水下防禦的縱深,就必須擴大船體寬度,而一個過於寬大的船體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顯然並不是十分安全。此時的巴拿馬運河雖然比歷史上提前,但是畢竟纔剛剛開始,所以美國人認爲在這種情況下還是保守一些好。

但是同時8門主炮的火力在美國人看來又實在說不過去,結果一個設計師一拍腦袋,說我們在船體舯部再加上1座雙聯炮塔不就行了?10門火炮而且都是雙聯,散步會很不錯。未必就比華夏海軍的龍興級火力差。然後新的佛羅里達級戰列艦就變成了5座雙聯12寸火炮中軸佈局。其中中間的一座炮塔還是向後,炮塔後部僅靠鍋爐艙,其原因在於,如果炮塔靠近蒸汽輪機艙的話,機械的震動會對火炮散步構成致命的影響。

而且在安置炮位的時候,美國人也留了個心眼,爲了更好的用好每一分的預算,同時也爲了更好的讓這艘戰列艦有更大的升級潛力,美國人故意將炮座和炮圈弄的很大。美國人甚至準備在未來爲這級戰列艦換裝更大口徑的火炮,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主炮從上到下都留有餘量。這個想法可不是美國人發明的。早在美西戰爭時,西班牙的國王級戰列艦上的3聯10寸炮炮塔其實就可以換裝成雙聯12寸主炮,只不過當時雙聯12寸炮塔炮還不算很成熟,所以作罷。不過在華俄戰爭中,華夏的戰列艦卻完成了這個換裝。

除了武備上的強化和預留之外,美國人第一次將火控放到了和火炮同樣的高度上去看待。爲此美國人第一次從德國進口了全新的5米基線測距儀,並且一下就進口了8臺。每一艘佛羅里達級戰列艦上裝備兩臺,同時在每門主炮上還有獨立的測距儀和炮鏡。可以說即使在主測距儀被摧毀的情況下,佛羅里達級戰列艦依然有足夠觀瞄能力不至於睜眼瞎。而在結算方面,美國人第一次在結算系統上加入了繪圖功能,可以清晰的標出敵我兩艦的航跡,再加上比較科學的結算方法,可以說美國人的火控能力已經是一流的水平。

就這樣,這艘凝聚了美國海軍心血的超級戰艦在各種加碼後,噸位已經達到了2萬5千多噸!船體長度189米,吃水8.5米的龐然大物!不過因爲採用了蒸汽輪機和大量的燃油鍋爐,動力系統的重量還是節省了不少。而總輸出功率可以達到32000馬力,配合上4軸驅動的蒸汽輪機,其航速可以達到21節左右。燃油儲量是3000噸重油,航程爲10節航速下4000海里。

“在未來如果我們可以驗證出更大口徑的火炮的話,只要我們換上新式的炮塔,那麼佛羅里達級戰列艦將成爲這個世界上最爲強大的戰列艦,超越了無畏艦的存在。”海軍設計局的局長這樣驕傲的對馬吉芬說道。

“但願我們在它服役後,他能成爲美利堅合衆國的新驕傲。”馬吉芬默默的說道。此時,興奮的不僅僅是馬吉芬,在獲得新戰艦後,美國國內的激進勢力同樣也十分興奮,一雪前恥搞定古巴已經是肯定的了,面對這些巍峨的鉅艦,西班牙沒有能力抵禦,而歐洲各國也絕對不會冒着巨大的風險去幫助一個註定失敗的國家。

“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遠東的局勢了?”當西奧多羅斯福看到報紙封面上的巍峨戰艦後,心中不由的一動。現在遠東的大戰已經開打,華夏海軍和俄國海軍正打的不可開交。羅斯福希望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只有這樣遠東的力量出現了真空之後,美國才能趁虛而入。但是從眼前的情況來看,俄荷海軍好像很不給力的樣子,這個局面可真讓人有些犯難啊。羅斯福不由的搖了搖頭說道。

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255章 遭遇戰第390章 談判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183章 戰後總結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1155章 交鋒1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1225章 神嘲諷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365章 收官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857章 意外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012章 第三方勢力第184章 大計劃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264章 棄子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365章 收官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725章 右勾拳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391章 極限暴兵的俄國人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708章 崩潰第1005章 決斷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631章 脫身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843章 雙頭蛇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
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1477章 兩線作戰的德國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255章 遭遇戰第390章 談判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183章 戰後總結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1155章 交鋒1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1225章 神嘲諷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365章 收官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857章 意外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012章 第三方勢力第184章 大計劃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264章 棄子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365章 收官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725章 右勾拳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391章 極限暴兵的俄國人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708章 崩潰第1005章 決斷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631章 脫身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843章 雙頭蛇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