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

情況發生了改變之後,貝蒂的思路也保守了很多,面對費舍爾的高速戰艦的想法多少也產生了一些牴觸和不滿。畢竟自己以後是要帶快速艦隊出戰的,弄一堆脆皮上去直接被打飛了怎麼行?於是乎,陰差陽錯之下,傑里科和貝蒂這兩個本來有些不和甚至算競爭者的人之間居然暫時形成了聯盟。而這個聯盟的利刃對準的則是費舍爾這個海軍一把手,而後者對此還毫不清楚。

“不知道閣下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採購華夏戰艦的舉動有什麼看法?這樣做十分會引起帝國內部某些實力派的不滿呢?”在上海,貝蒂剛剛見到澳大利亞特使後,對方第一句話就流露出了一些忐忑和不安。

“應該不會,大英帝國不會干涉自治領購買戰艦的舉動,這是你們自由,而且丘吉爾先生已經代表殖民部同意了這次行動。只要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能夠履行自己的承諾,在戰時將這兩艘戰艦編入大艦隊,那麼大英帝國不會干涉只會幫助。”作爲天朝上使的貝蒂笑着說道。

而隨後貝蒂和兩名特使進行了以下分工,貝蒂和他領導的海軍小組負責技術方面的事情,而兩名特使則負責具體合同的制定。什麼?不是說第一次過來就是考察嗎?但是按照貝蒂的想法,這一來到華夏就一定要敲定這兩艘戰艦的訂購合同,因爲費舍爾胡亂插手搞出來的戰艦實在不符合貝蒂的需要,所以貝蒂只能自己找了。至於說花錢嗎?這個不用貝蒂擔心,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個國家呢,平時又是他們的戰艦。多花點錢買個好東西還是值得的。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也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了,除了華夏和英國船之外,美國船兩個國家看不上眼,德國人和意大利人根本不會將寶貴的無畏艦賣給未來的敵人。而買英國船的嗎?便宜是便宜些。但是居然連貝蒂都不說英國船的好話,這其中的意思實在是耐人尋味的,難道貝蒂對自己國家的造船廠都不信任?雖然貝蒂沒有明確說出來(說出來就是政治問題了)。但是兩個國家的特使還是多少感覺到了一些。

而此時。華夏海軍設計院的嚴博勳造艦少將則有些回不過神來,前一段時間剛剛爲出師不利而丟掉了阿根廷訂單惱火不已的嚴博勳剛剛從打擊中回過身來,結果就發現英國人居然來了!而且還帶來了一單大生意!英國的兩個小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居然來到華夏訂購戰艦。這讓嚴博勳有些摸不到頭腦。自傲的英國皇家海軍什麼時候購買外國的整船了?有些不靠譜啊。

結果在綜合分析了英國新船的情報後。嚴博勳樂了,他已經多少弄明白了一些內部的原因,那就是,英國的某些海軍指揮官已經有些受不了費舍爾的快速戰艦計劃了。對那些薄皮廉價的東西終於忍不住了!於是乎在某些人的策劃下(傑里科?)他們終於開始行動了!

“老大。英國人來買船了,我們怎麼辦?”在電話中嚴博勳沒大沒小的說道。“自然是童叟無欺了,還記得我說的那個歐洲自殺的說法嗎。我認爲華夏有必要讓他們之間殺的更慘烈一些,光加強其中一方怎麼行?另一方也需要強化。”在電話的另一端,徐傑頗爲腹黑的說道。

“ok好說,一切都包在我身上了,還有問一下,我的提成能否再多點啊。”多少年了。嚴博勳還是改不了滿口跑火車的毛病。

“貝蒂將軍,如果您看過英國的新式戰艦設計圖紙的話。那麼再看看我們的設計圖,您就會發現,我們的作品絕對是精品之作,百分之百的良心。無論從設計還是用料上絕對不是那些便宜貨可以比的,我一直認爲,作爲最爲勇猛的武士他應該配有最爲銳利的寶劍和最堅固的盔甲,而且這盔甲必須可以應對各種形式的挑戰!”嚴博勳說道。

“貝蒂將軍,在看圖之前,我想我應該先介紹一下我國戰艦的設計思路。以及從第二次華俄戰爭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在未來的海戰中,以往那種依靠8寸裝甲就可以防禦12寸級別的主炮攻擊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在這次華俄戰爭中我們根據炮火記錄以及對被俘俄艦的調查,可以確定我國的12寸穿甲彈在9000米的距離上至少可以打穿8寸的裝甲。在考慮火炮技術的進步,我認爲在未來的海戰中面對14寸艦炮的打擊,裝甲厚度必須在12寸以上才能安全。畢竟後者的初速和12寸45l火炮要高,而炮彈重量更加增加了5成以上。”

“如您所見,面對主炮的打擊,如果想要繼續保持兩層以上水上部分的甲板都處於主裝甲的防護之下顯然是十分困難,如果以每層艙室2.4米的高度計算,那麼僅僅水上部分就是4.8米,再加上水下的延伸部分,這個高度可能達到6米甚至更高。而這其中要付出的重量代價實在是有點大。”

“但是上甲板的防護可以遞減一些,比如說從12寸削減到9寸。”貝蒂旁邊的一名英國海軍設計師這樣說道。

“當然可以這樣做,但是這樣做的目的何在呢?”嚴博勳反問道。“戰列艦的超遠程的主炮本身就是一種防護,可以讓它在配備了中口徑火炮的戰艦有效射程之外發動進攻,所以9寸裝甲防禦中口徑級別火炮完全是沒必要的。而9寸裝甲又無法防禦主炮攻擊,那麼告訴我,這塊裝甲的意義何在?而且在未來,我們要面對的各種挑戰還很多,重量很緊張的。”

“首先,在這次海戰中伴隨着交戰距離的增加出現了水中彈這種情況。炮彈在入水後並不會立即沉底,而是扶正,如同魚雷一般繼續前行一段時間。如果你的船運氣不好,那麼很有可能中彩,而在種炮彈的穿透力要高於魚雷,雖然畢竟是少數,但是一旦命中結果會非常嚴重。所以我節省重量來增加水下防護隔壁的防禦強度。”

“其次,根據我們的研究,在華俄海戰中有一半左右的命中彈是打中了水平裝甲的。也就是說包括上裝甲和炮廊裝甲以及主裝在內的所有側弦防護即使做到了最好也只能擋住越一半的命中彈。而要擋住剩下炮彈就必須加強水平防護了,而我想任何一個學過初等數學的人都應該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同樣厚度情況下。水平裝甲比垂直裝甲的重量重好幾倍。而我們要加強水平防護的話,這部分重量就必須從削弱的垂直防護哪擠出來!”

“對於水平防護,我個人認爲,單層大厚度裝甲的防護效果比雙層甚至三層防護效果要好很多。比如說同樣是80的防護重量。如果雙層做成60+20的話。本來可以用80裝甲擋住的炮彈會擊穿60裝甲,而下部的裝甲厚度連爆炸後產生的彈片都無法防禦,所以可以說白白浪費了這一層的防護。”

“而我們的戰艦設計在水平防護方面之所成稱得上良心,不僅僅是因爲單純大厚度裝甲管夠,還因爲我們在主裝甲之上,也就是上層甲板的位置專門設計了一層足夠厚度的造船鋼,大概有40左右,作爲主裝甲的輔助防護層。而且在厚度達到90的主裝甲北面還有一層柚木和一層25的結構鋼作爲防崩落層。即使被炮彈命中,也不會有彈片掉入核心艙!妥妥的良心啊!”

“至於說武器的防護。我們炮塔的正面360的主裝甲絕對可以擋住任何14寸級別火炮的攻擊,而且火炮之間有50厚的裝甲隔壁,即使一門火炮被摧毀,也絕對不會影響其它火炮的使用,在炮座設計上,我們更是經過巧妙的佈局後,儘可能的避免了炮塔被卡死的情況。所以說,您購買的戰艦上的主炮發揮肯定不錯,只要您有炮彈就可以從開始打到戰爭結束!”

“此外還有您關心的舵機、傳動軸和防雷防護,舵機有專門的裝甲盒防護,其防禦水平和核心區一樣。傳動軸上部覆蓋了一層大厚度的穹甲,最厚處100的水平足夠抵擋大部分的打擊。防雷除了增加tds厚度,使用細化防雷隔艙之外,我們還可以採用了全燃油鍋爐,沒有了煤炭之後,燃料倉庫的開口會很小,這有助於增加結構強度。動力艙也採取了分倉設計,即使不幸被擊穿,也不至於一下喪失動力,怎麼樣?很不錯吧?”不得不說嚴博勳比徐傑還有推銷天賦,一段話說出來把貝蒂等人唬的一愣一愣的。至少他感覺是這樣。

“很不錯,至少在思路方面他們沒有騙我們。”在與嚴博勳的會談結束後,一名英國設計師對貝蒂說道。

“我曾經調閱過無畏級戰列艦的設計圖,他們幾乎就是在無畏級的防禦標準上進行了調整,側弦使用傾斜裝甲,同時主裝甲上緣與水平相連,上裝甲只有70用於抵禦6寸火炮攻擊,水下防禦也是這樣。不過是用油艙代替了煤倉,更加優化而已。無敵、龍泰和龍興以及現在的這級戰艦可以說一脈相承。和我們現在要動過的戰艦相比,這級戰艦在性能上絕對算得上優良!尤其是防禦。”這名設計師十分誠懇的說道。

“那就好辦了,我們起草一份文件,讓澳大利亞人和新西蘭人準備錢吧。”貝蒂滿意的點了點頭。

(未完待續)

第1456章 報復第848章 急了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744章 絕境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691章 亂戰第1423章 出發第1119章 前哨戰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39章 南洋也要買船?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098章 備戰第68章 困境依舊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674章 突圍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051章 交換第1009章 停戰吧第68章 困境依舊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1067章 陰謀第1467章 修正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977章 準備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372章 異動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第695章 裝甲戰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491章 折中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053章 鑽空子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866章 重創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
第1456章 報復第848章 急了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744章 絕境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691章 亂戰第1423章 出發第1119章 前哨戰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39章 南洋也要買船?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098章 備戰第68章 困境依舊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674章 突圍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051章 交換第1009章 停戰吧第68章 困境依舊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1067章 陰謀第1467章 修正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977章 準備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372章 異動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第695章 裝甲戰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491章 折中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053章 鑽空子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866章 重創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