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

說實話,徐傑對貝蒂的評價還是低了點,也許貝蒂比不上傑里科,但是最終能接替傑里科坐上大艦隊司令寶座的貝蒂又豈是白給的?而此時。貝蒂同學正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思考着未來大英帝國大艦隊所要面對的問題以及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戰艦這兩個事關生死的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下大英帝國的海上優勢實在是太小了,這倒不是說和德國比英國的戰艦數量稀少,而是說總體比較來看,協約國一方並不佔優!在歷史上截止到1914年7月之前,英國一共擁有29艘無畏艦和超無畏艦。其中戰列巡洋艦9艘,戰列艦20艘。德國海軍一共擁有17艘無畏艦,其中戰列巡洋艦4艘,戰列艦13艘。從數量上來看,德國海軍是英國海軍數量的六成,但是要是論戰鬥力的話,恐怕還要比6成多一點。甚至達到本子所謂的“七成論”也不是不可能。

也就是說在和平時期德國的擴軍速度並不慢。德國人已經基本是按照相當於英國海軍的7成要求來建造的。真正導致日德蘭海戰中德國戰力只有英國一半的根本原因是在戰時條件下,德國爲了維持陸軍而不得不縮減了海軍軍費。而英國人一支在繼續暴兵!德國海軍後世的4艘馬肯森級戰列艦和2艘巴伐利亞的後續艦都是開工了而沒有完工。而英國人則在戰時完工了女王和R級這些超級戰艦。所以導致拖了2年後的決戰中德國人沒有絲毫勝算。

如果在一開戰德國海軍就能主動出擊的話。雖說不能保證打過英國海軍,但是至少會讓對方更難受一些。如果萬一自己走點運。對方再倒黴點,打贏一場也不是不可能的。當然這涉及到威廉二世的保守。而現在在這個位面上,根據貝蒂的推測。在未來開戰時,英國海軍的優勢可能比歷史上還要小!

根據目前的情報來看,在未來的5年中,德國至少可以完工10艘左右的主力艦,最終的結果在計算已經服役的戰艦後,可能是12艘無畏型戰列艦和超無畏型戰列艦。以及4艘快速戰列艦。而根據貝蒂的估計,英國皇家海軍在5年中最後的戰艦數量可能也就24艘左右。也就是說在1912年,英國海軍是24艘戰艦打對方的16艘戰艦,對方的戰艦數量是自己的三分二。至於戰鬥力嗎?通過對比龍泰級快速戰列艦與龍旭。貝蒂不得不說對方的戰鬥力可能會超過英國大艦隊的7成。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如果算上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同盟國軍力,英國大艦隊的優勢可能就消失了。

法國人非常聽話,將自己的絕大部分資源用來發展陸軍,自從造了丹東級無畏艦後。法國人的無畏艦計劃一直搖擺不定。到目前爲止還沒有開工新船的具體計劃。如果按照一艘戰艦3年左右的建造期限的話,可能法國最多也就在1912年前完工一級大概4艘左右的戰艦。而法國的敵人呢?意大利現在已經有3艘優秀的龍騰級戰列艦了,而未來即將開工4艘新式超無畏戰艦!而奧匈帝國4艘仿龍興級戰列艦也已經準備開工。那要是這樣的話,到了1912年對方在地中海將有11艘無畏艦和超無畏艦對抗法國海軍的4艘無畏艦和幾艘丹東級戰列艦!這個優勢幾乎是碾壓級別的!

爲了保證地中海的均勢,英國人至少要分出一支分艦隊來支援法國人,這樣的話英國海軍和對方的戰艦數量比就降低爲20比16!幾乎都沒有優勢了!而如果算上印度洋的話,上帝啊,恐怕大英帝國要失去近百年來的海上絕對優勢了。因爲在印度洋還有德國遠東艦隊和土耳其人的聯合艦隊,他們將有3艘左右的超無畏艦。而這些超無畏艦還是華夏海軍精良打造的鋼鐵巨獸!所以算來算去。英法海軍面對德意奧土四國海軍居然沒什麼優勢!

至於俄國海軍?貝蒂倒不是瞧不起這個在東線的窮朋友,馬卡諾夫和埃森的指揮水平貝蒂還是肯定的,但是剛剛經過一次堪稱全軍覆沒的打擊,損失了大量人員和裝備後,這兩支只能窩在波羅的海以及黑海的艦隊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還真說不準,地理環境太糟糕了,被堵在封閉海域中的俄國海軍對大局影響不大。至於戰艦補充計劃?貝蒂不認爲現在經濟條件下俄國會大力發展海軍。

這只是大艦隊遇到的情況,如果縮小範圍,將目光集中在貝蒂即將接任的快速艦隊的話,那麼情況會進一步惡化!在自己已知的計劃中,到1912年他手中將有8艘快速戰列艦,而德國方面將有4艘,看起來自己佔盡優勢,但是別忘了,在遙遠的印度洋,還有土耳其和德國遠東艦隊,他們手中還有3到4艘快速戰列艦!這樣數量直接拉平!

更重要的是貝蒂在仔細分析了龍旭級戰列巡洋艦以及英國海軍新式戰巡的方案在對比德國的戰列巡洋艦。貝蒂可以確定,自己的戰艦航速上可能會有優勢,但是如果死磕的話,絕對打不過對手!原因很簡單,雙方的技術水平幾乎在一個檔次上,但是德國的快速戰列艦噸位比自己的要大,而且航程要求不高,再加上航速比較慢,將大量的重量剩下來加強防護和火力,這要是死磕的話怎麼可能打得贏?歷史上英國的老虎獅子好歹也有口徑優勢,這個位面就連這點優勢都沒有了!當然貝蒂此時還不知道英國的炮彈有問題!

貝蒂仔細對比了第二次華俄戰爭中雙方的快速戰艦的性能。龍泰號肯定是綜合水平最強的,最強的火力、最強的防護再加上適中的速度,讓這一級戰列艦能夠靈活的完成從戰術偵察到封堵對方主力艦隊在內的各種任務!有一定的機動性比主力艦快,同時能打能抗。這纔是華夏海軍的傑作,也是華夏海軍一貫延續的設計思路。而荷蘭人的七省級和龍泰類似,只不過各方面都差一些罷了。

至於龍旭級戰列巡洋艦和俄國人的彼得大帝級快速戰列艦嗎?因爲厚重的穹甲的關係,龍旭級的防禦力其實不比彼得大帝級差,再加上多了2門主炮,並且擁有最高的航速,所以龍旭級戰列巡洋艦的綜合性能要高於彼得大帝級。不過綜合來看,龍旭級戰列巡洋艦的表現遠不如龍泰,它的航速優勢也許並不那麼大!

而最爲關鍵的是,在北海這個池塘中,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空間進行周旋遊擊。雙方碰上了就是決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且就算真想跑,有的是輕巡和驅逐艦釋放煙幕和魚雷掩護,所以航速的用處不是很大。至於說在印度洋,雙方確實要兜圈子,英國一方的兵力優勢會被廣袤的大洋攤薄。如果一艘龍旭依靠航速優勢追上了一艘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的話,他能如何?是“護送”人家回去呢?還是讓人家打沉?至於說找隊友?別逗了,先不說戰艦上的無線電通訊距離是否夠用,人家只要捱到晚上就可以在夜幕的掩護下撤離。一點辦法都沒有。

在經過了多次模擬和推演後,貝蒂發現自己面對的情況十分嚴峻,因爲快速艦隊在開戰後會被分派到兩個戰場。(總不能派慢速戰列艦到印度洋吧?)在北海還好說,自己身後就是大艦隊。但是要是到印度洋呢?印度洋上的主力艦鳳毛麟角,幾乎屬於單艦PK單打獨鬥那種。戰艦的自身性能將絕對勝負,沒有數量優勢的話,質量自然決定一切,再想想自己可能要面對的是斯佩伯爵,歐洲中爲數不多的幾個參加過實戰的海軍將領,貝蒂就有點發虛。

在第二次華俄戰爭中最爲關鍵的那場大戰中,斯佩伯爵和他的沙恩霍斯特號的發揮堪稱完美,雖然不至於像德國人自己說的那樣,沒有斯佩伯爵歷史將被改寫。但是貝蒂確定,如果沒有沙恩霍斯特號的話,華夏誘敵艦隊很有可能在主力未到位之前就被埃森吃掉,別的不說,至少三艘寧海級戰列艦和上面的官兵都將永遠的從海軍中除名!

冷靜的思維,堅強的意志,在困境當中絕不氣餒卻不退縮,知道什麼情況如何應對!這就是傑里科,這位同樣參加個大戰的將領給斯佩伯爵的評價。在與埃森艦隊的交戰中,即使被強大的七省級戰列艦打的丟盔棄甲,爲了整個艦隊的安危,斯佩伯爵都沒下令離開艦隊,因爲一旦沙恩霍斯特號離開的話,就意味着艦隊的崩潰。但是在最後一場戰役中,作爲穩操勝券的一方,斯佩伯爵命令戰艦儘可能的規避和拖延時間,來用最小的傷亡來獲取勝利。雖然做法大相徑庭,但是都是用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勝利。

而面對這樣的敵人,還有曾經和傑里科是戰友的舍爾與希佩爾(三人一起參加過美西戰爭。)貝蒂認爲自己的艦隊至少要在性能上沒有太大的劣勢纔有的打。大英帝國已經沒有了數量優勢,如果再沒有質量優勢的話,面對同樣訓練有素戰術卓越的對手,英國憑什麼打贏?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athlon952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1004章 初戰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410章 謀劃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236章 輿論戰第971章 相持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297章 規劃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850章 兇手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1440章 談判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122章 結束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159章 撤退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257章 交鋒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989章 餘響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960章 攻擊開始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625章 前哨戰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
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1004章 初戰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410章 謀劃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236章 輿論戰第971章 相持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297章 規劃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332章 巡洋艦隊的碰撞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850章 兇手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1440章 談判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122章 結束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159章 撤退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257章 交鋒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989章 餘響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960章 攻擊開始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625章 前哨戰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