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裝甲戰

騎兵的機動性讓卡姆普夫對戰場的形式有一個很好的感知。當他的前鋒偵查連隊進入戰場後就敏銳的發現了情況有些不妙。在結合從潰兵那得來的消息,他可以確定陣地的完整性已經被破壞,整個俄軍陣地已經被打的支離破碎,而華夏陸軍也已經進入了收割狀態,幾乎近2萬3千人的大軍正在一個寬大的正面展開,他們將向海浪一般席捲整個俄軍陣地。

“當時我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有些驚呆了,我們現在正衝着對方的中心前進,對方最爲銳利的裝甲矛頭正指着我們的腦袋。急需前進無疑是找死,所以我決定改變攻擊方向,向華夏陸軍的左翼發動進攻,而我的部屬不負衆望,在華夏陸軍反應過來之前就展開了對對方側翼的進攻。”卡姆普夫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如果論軍團的機動性,華夏部隊是少量裝甲部隊帶着大量步兵發起進攻,總體機動性和感知顯然不如卡姆普夫的騎兵加裝甲車的組合,所以在對方突然轉向的時候,彭毅並沒有發現對方的企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卡姆普夫的做法確實打了彭毅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對於戰場上出現各種情況彭毅多少還是有些準備的。爲了防止脆弱的步兵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被對方的騎兵加大炮偷襲,在完成分割包圍後,彭毅還專門往左右兩翼分別安置了以個獨立的裝甲營,這兩個強化裝甲營並沒有開始參與進攻。他們是爲了保證攻擊的持續性而加入的生力軍,而現在,這個獨立裝甲營成爲了抵禦俄國騎兵突擊的核心力量!

多達30個連的騎兵和一個團的各種裝甲車戰鬥羣還是相當強大的。在與華夏陸軍前鋒接觸的戰鬥中,有迫擊炮和各種裝甲車掩護下的騎兵輕易的就撕碎了華夏陸軍前鋒的抵抗,這些手中只有輕機槍和輕型迫擊炮的部隊顯然無法抵抗如同潮水一般涌過來的騎兵和裝甲車。在用自己的血肉和勇氣拖延片刻之後,這條臨時佈置的警戒線就宣告瓦解,不過他們的犧牲絕對是有價值的,趁着這個機會,華夏第一獨立裝甲營的孫乾明少校已經做好了準備。將和一個步兵團一起應急俄國人的快速集羣!

華夏裝甲部隊一般是以旅作爲基本單位,一個旅下屬有5個營。他們很少獨立作戰,一般是數個營一起配屬給大兵團作戰。但是和普通的裝甲營不同。還有一些經過加強的裝甲營作爲獨立作戰單位他們將配屬給團級單位,作爲進攻的矛頭和防禦的盾牌。因爲一般不用執行遠距離穿插任務。所以他們的補給車輛比較少,而相應的,他們裝備了更多數量的作戰單位。並且還是一個合成單位。在編制內就有三個坦克連,一個突擊炮連和一個迫擊炮和輕榴彈炮混成連。這樣的編制可以說基本上考慮了所有可能碰上的情況。

三個裝甲連可以提供突擊力量。火力支援連可以爲部隊提供機動火力支援,突擊炮則是一種幾乎萬能的單位,既可以當成支援火炮,也可以用於突擊和防禦。好吧突擊的時候也是站在後面輸出。而這一次孫乾明少校碰到了他一生中第一個對手,俄國裝甲車團和大量的騎兵。

俄國人雖然編制比較小,但是畢竟是一個團,其中裝備了五花八門的各種車輛不少於80輛。其中有大約有3個連的t1型裝甲車。他們裝備了2挺馬克辛機槍。(俄軍每個連有2個排加連部車2臺一共10輛。)。然後是3個裝備了47mm平射炮的t1s型裝甲車連。這些六輪戰車在車體後面裝有一門47mm炮,全部車體外部有6到8mm厚的鋼板提供保護。最後是3個火炮戰車連,其中有10輛裝備了75mm短炮的t2型戰車,這種戰車就是號稱馬後炮,只能把車屁股調過來然後攻擊的戰車。和20輛裝備了57mm平射炮的開放式戰鬥部的t3型自行火炮。其中除了t3型自行火炮之外,剩下的都是輪式裝甲車。防禦比較薄。

“左右兩翼各安排一個坦克連,坦克第三連和突擊炮連負責正面防禦,自行迫擊炮和卡車炮提供火力支援,配合兩翼步兵收縮戰線,就地建立防禦體系。”在和步兵團指揮官進行協調後,孫乾明還是決定採用一個比較保守的防守反擊打法。對方有較強的反裝甲火力,而且數量佔優,貿然衝上去實在是不理智。

“華夏的裝甲部隊就在前方,規模不是很大,正面也就2公里左右。兩翼是步兵羣。”很快卡姆普夫受到了前方的情報。一支規模較大的華夏陸軍出現在自己的正面,根據戰場正面的寬度來看,這支部隊規模不會很大。否則的話2公里絕對無法完全展開。而自己手下有一個團,還有大量的輕便火炮和數量多達30個連的騎兵,在他看來只要自己的裝甲矛頭可以分割對方的防線,那麼失去組織的步兵面對騎兵就是屠殺。而事實上從任務角度來講,卡姆普夫也必須組織對方的合圍進程,以便爲步兵撤離贏得時間。

“準備戰鬥吧,小夥子們!”卡姆普夫這樣對下面的部署說道。2個連的t1型裝甲車被部署到兩翼。中間是2個裝備有t1s型裝甲車的連和1個裝備有t3型自行火炮連。而t2型裝甲車則負責在遠處提供火力掩護。而在裝甲部隊的兩側則是展開的20個連的騎兵,卡姆普夫在第一次進攻中就幾乎將全部主力都投入了戰鬥!相對而言,他可比庫洛帕特金要果斷!

輪式裝甲車的屬性讓俄國人的戰車速度要比坦克高了一些,但是問題就是越野性能急劇下降,在發動進攻的過程中就有3輛t型戰車因爲陷入壕溝或者其它原因二拋錨,而這對於俄軍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好兆頭!在距離華夏陸軍陣地還有2km左右的時候,華夏陸軍的重迫擊炮開始對正在衝鋒的俄軍部隊展開炮擊,此時距離對於騎兵來說還有些遠,跑兩公里後的騎兵會因爲馬力不足使攻擊大打折扣。而因爲華夏部隊的炮兵火力並不兇悍,所以俄國人前進的速度並沒有提升。

原本對於這種阻攔性設計,華夏陸軍和俄國人都沒有太過在意,畢竟想要用曲射火力命中正在移動的目標實在是太困難點了,而且有輕裝甲防護的車輛也可以降低彈片的殺傷。但是實際上,大口徑高爆彈對於輕裝甲車輛的殺傷還是很客觀的,也許無法直接摧毀嗎,但是各種連帶損傷影響很大!

彈片敲擊在裝甲上的聲音一刻也沒有停息,叮叮噹噹的響聲不絕於耳。不過我們都不怕,除了造成一些噪音外,我們並不認爲可以對戰車構成什麼致命的傷害,但是突然,一聲巨響從戰車左側傳來,大地在震顫,我坐在跑位上都能感到車體猛的一震。隨後,一聲爆炸聲從車體側面傳來。戰車也猛的一歪。猶如喝醉酒的醉漢一般走的七扭八歪的,駕駛員不得不停車,後來我們發現是戰車的一個輪胎被打爆了。“戰後一名俄國炮手這樣敘述他被俘的經過。

而這還不是最悲劇的,在炮擊中最爲悲劇的戰車則要屬使用敞開式戰鬥室的t3型自走炮。這種戰車上裝備有一門威力和射速都不錯的57mm長管加農炮,車體比較低矮,正面的防護也有30mm的裝甲。如果用於防禦作戰的話,絕對能算得上華夏裝甲部隊的大敵,長管57mm炮配上被帽穿甲彈打穿1號坦克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要是用進攻的話,尤其是在對方有較強炮兵的情況下,這種戰場的情況就相當不容樂觀了!

一發發安裝了延時彈底引信的榴霰彈在空中炸開,在炸藥的作用下,數百枚鋼珠形成一個漏斗形的彈幕從空中掃射下來。其中有不少彈片就從毫無保護的t3型自走炮上方射入,無數鋼珠在狹窄的戰鬥艙中四處飛濺,僅僅數秒時間,兩名窩在護盾後面試圖依靠裝甲躲避彈雨的俄軍士兵就被四散的鋼珠打的血肉模糊。面對這種攻頂打擊,正面防護不錯的t3型自行火炮還不如薄皮的t1!一個連的t3型戰車還未投入戰鬥就有4輛戰車因爲戰鬥人員損失而喪失了戰鬥力!

雙方很快接近到800米左右的距離,再靠近的話雙方的平射反裝甲火力就可以用上了,到此,損失了數量戰車的俄國裝甲部隊與華夏裝甲部隊之間的交手纔剛剛展開!

隨着雙方距離的接近,華夏陸軍的迫擊炮和榴彈炮也開始停止了對正面的戰車攻擊,開始着重照顧正在兩側準備發起衝鋒的俄軍騎兵。距離800米,騎兵已經可以發起衝鋒了,如果在這個距離上不能有效阻擊這些騎兵的話,一旦衝起來,在裝備有機槍的戰車的支持下,可不是單純靠步兵可以防禦的。雖然在兩翼華夏陸軍分別配屬了一個1號坦克連,但是爲了以防萬一,華夏陸軍還是將炮兵用於對兩翼騎兵的阻擊。

今天早晨側位一覺醒來興沖沖的準備更文,結果一看訂閱,居然連500都不到!這可是推薦期啊,昨天還是第一天--!心中頓時鬱悶的要死。昨天一天收藏都漲了80左右啊。這是搞哪樣呢--!(未完待續。。)

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07章 和解第890章 突圍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985章 夜戰2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676章 四打六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348章 鬆綁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1053章 鑽空子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1308章 宿敵3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57章 加入北洋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10章 跑跑跑!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391章 極限暴兵的俄國人第1257章 交鋒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240章 海空對抗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453章 態勢第977章 準備第297章 規劃第642章 硬核桃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081章 新人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354章 謀劃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1108章 南下第1327章 抉擇第1308章 宿敵3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185章 塹壕戰
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07章 和解第890章 突圍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985章 夜戰2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676章 四打六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348章 鬆綁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1053章 鑽空子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1308章 宿敵3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57章 加入北洋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10章 跑跑跑!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391章 極限暴兵的俄國人第1257章 交鋒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240章 海空對抗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453章 態勢第977章 準備第297章 規劃第642章 硬核桃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081章 新人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354章 謀劃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1108章 南下第1327章 抉擇第1308章 宿敵3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185章 塹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