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

“呃,今天難道還是隻能吃硬餅乾和味增嗎?”炮兵軍曹小澤說道。

“有餅乾吃不錯了,後勤和不上戰場的士兵只能吃到三分之二定量的餅乾。”旁邊一個人小聲嘀咕道。

“硬餅乾真難吃。”小澤邊說邊把餅乾弄成小塊然後放進水裡慢慢的泡着。(這東西和現在的餅乾完全是兩回事。當時的硬餅乾每塊100克,一頓飯吃2塊。主要由麪粉、鹽、糖和牛肉末做成,理論上可以讓士兵7天內以此爲食。但是實際上呢?實驗證明這東西要想吃下去平均一個人要喝掉1707毫升的茶水。耗時30到40分鐘!可想而知你吃的絕對不是餅乾,說是麪粉做成的磚頭都不過分!!)更加悲催的是現在每天只能吃到硬餅乾,連和硬餅乾搭配的牛肉罐頭都沒有了!

按照日軍的野戰伙食標準,一個士兵每天至少可以吃到6塊餅乾和一個250克的牛肉罐頭。餅乾可能會化成同樣重量的米飯。但是現在,每天只能分到餅乾了。至於副食嗎?怕是隻有味噌和濃縮醬油了,當然如果醬油算副食的話。

“還是在駐地好啊。”小澤一邊吃一邊回味着當年在日本時的日軍伙食。要說在甲午戰爭前的日本,除了各種貴族官僚外那個階層吃的最好?無疑是軍人。在從軍前小澤吃到什麼?每天的副食就是各種青菜蘿蔔和鹹菜(福神漬,一種用蘿蔔、茄子、刀豆等7種蔬菜做成的鹹菜)當年小澤的姐姐在工廠中做工,在食譜上理論上一週可以吃到4次肉類。但是這只是理論數字。而當小澤入伍的當天,看到飯桌上琳琅滿目的各種菜品時還以爲在做夢。除了早餐是米飯和福神漬外。午餐和晚餐那是一定見肉的,各種肉罐頭,醃肉什麼的應有盡有。而且間或還有各種甜食。想到這裡,小澤恨不得把這些泡了半天還不見軟的重燒餅乾扔掉!

而除了小澤,野津道貫等人也在爲自己的糧食發愁。自己來到月峰山時,手下有1萬3千多人,這些人別的不說,光飲食按每人每天1.5KG的主食加副食來算,1萬3千人一天要消耗至少20噸各種食品。(雖說野戰快餐是660克餅乾加250克肉罐頭。但是這東西只能應急,整天吃誰都受不了!尤其是那麪粉磚頭。而且這是應急食品,沒有長官的命令,是不能隨便吃的。)

對了。還有那些騎兵大隊和拉炮的軍馬。一匹馬每天至少要吃10+KG的各種飼料。這一匹馬比10個人還能吃。光說食品補給,這還沒完,沿途各個兵站和征夫也是要消耗糧食的。爲了支持野津道貫這1萬3千人在月峰山下的作戰,日軍每天至少需要50噸的糧草才能勉強維持部隊的消耗。這50噸可是要從釜山運送到月峰山的!!至於說其它消耗。僅僅3天,野津道貫的部隊就打掉了50多萬發子彈和3000多發炮彈,其中不乏107MM重炮炮彈。這些都是消耗。

按照日軍的補給要求,一個連級規模的部隊至少需要衛生馱馬3匹,彈藥馱馬16匹,糧草馱馬12匹,炊事工具馱馬7匹。軍官物品馱馬7到10匹。可想而知要支持者1萬3千人作戰需要多少馱馬和大車去爲他們提供補給!而這只是普通步兵部隊的補給要求,要是換成炮兵,那將更加巨大。別的不說,光爲了拉一門107MM重炮,就至少要有8匹馬。

而現在,當北洋開始攻擊日軍補給線後,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運力立即有了崩潰的趨向。整個補給線其實是由運輸部隊和沿途兵站構成的,運輸部隊需要歇腳的地方,也需要更換馬匹或者人員。沒有兵站,你很難想象一直以騾馬爲主要運力的運輸隊從釜山走向月峰山前線將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而現在隨着北洋遊擊騎兵的打擊,各個兵站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人員物資基礎設施損失慘重,尤其是飲用水問題。各個兵站的給水車是除糧草以外北洋方面首先打擊的目標。雖說當時沒有像現在這樣污染那麼厲害,但是水也不是隨便就能喝的。山澗的泉水和河裡的水有多少微生物或者病菌啊!所以除了淨水外必須經過過濾和加熱才能食用。

面對日軍的入侵,絕大多數朝鮮人也許不敢正面反抗。但是別地裡往水井裡扔些疫病而死的動物屍體或者糞便啥的還是可以的。啥?你說朝鮮人咋辦?“蝗軍”的名字是白叫的?趕緊閃人啊,前不久被擊敗的大島義昌在出發前,就“徵用”不少朝鮮人的物資,現在更多的“蝗軍”來了,你還留在那裡幹嘛?找麻煩嗎?

受到打擊的不光是兵站這些基礎設施。那些運輸部隊更是打擊的對象,規模小的清軍,對着運輸部隊的騾馬直接一頓亂射,打死幾個完事。騾馬這東西不知道隱蔽目標又大,不打它打誰?一旦騾馬受傷後,這一車物資你說怎麼辦?卸下來一部分分攤到別的車上或者實在不行乾脆直接丟棄。但是隨着越來越多的遊騎兵加入打劫這個行當。這些給日軍輜重部隊帶來的已經不僅僅是麻煩了。

200多人的輜重部隊如果遇上了100多人的騎兵還有機槍和迫擊炮這些武器的伏擊那會如何?有腦子的人都可以想到!隨着時間推移,輜重部隊被整支吃掉的情況越來越多。以至於後來的輜重運輸隊已經不用嚮導了。按着一路上大車的殘骸和馬匹的屍骨就能找到通往月峰山陣地的路途。

兵站被攻擊,輜重運輸部隊被重創讓日軍的後勤補給幾乎到了快崩潰的邊緣。到了月峰山戰役的後期,不要說攻擊了,每天日軍只是打上兩炮放上兩槍了事。炮彈和子彈都是數着用的!如果說日軍開始是拼命,中期是打仗,那後期只能用打醬油來形容了。

相對於日軍的補給情況。清國軍隊要上不少。其根本原因不在於清軍真有更多的實力去保證自己的運輸線暢通,而是因爲清軍的補給線更短,從牙山上岸的輜重,不用走多遠就可以到成歡一線,而且因爲戰線的問題,日軍不可能在如此短的補給山上做文章。相對於從釜山到成歡的運輸線,清軍的補給線實在是太短太好好走了。

另外一方面,清軍的人緣相對於“蝗軍”來說好的不是一點半點。清國本來就是朝鮮的宗主國,而絕大部分清軍入朝後還算收斂,尤其是聶士成的部隊。介於比較充足的銀子和朝鮮極端低廉的人力資源價格。聶士成大量使用了朝鮮人幫助運輸補給,雖說你不能完全杜絕偷竊,但是基本上還是在一個容忍的限度之內。而且相對於馬匹來說,清軍的後勤官員們發現毛驢更適合在山地運輸物資,雖說力氣小,但是吃得少而且不容易生病。於是在物資的輸入方面,清軍因爲更短的補給線和相對較好的羣衆基礎。所以在運輸方面清軍佔優一定的優勢。

而在食品方面嗎?怎麼說呢?清軍也有重燒餅乾和乾肉!而當時的重燒餅乾都是一個德性。至於乾肉?經過新軍中某些人的評價,這東西打磨一下能有紅木般的光澤!!硬度堪比柚木!!總之一句話就是和被稱爲麪粉做成的磚頭的重燒餅乾是一路貨色!不過有一點清軍比日軍強一些,那就是在蔬菜方面。清軍有大量的脫水蔬菜可供食用。而不僅僅是吃鹹菜。所以就營養均衡性而言,清軍比日軍要強上不少。至於食品的運輸。清軍更喜歡將肉類裝在特製的木桶中。一個木桶中存放夠50人或100人食用一次的肉類。簡化了包裝,方便了生產。而小罐頭則只是作爲應急食品分發。

不過即使這樣,清軍也面臨缺糧的問題。而在日軍攻勢逐漸從打仗變成打醬油後,聶士成和在平壤的馬玉昆則開始按照既定計劃收集糧食草料。並且和朝鮮官員一起轉移人口堅壁清野!按照既定計劃,在朝鮮的部隊遲早是要撤退的,那撤退後,朝鮮的糧食和人力資源是肯定不能留給日本人的。所以即使去買,也絕對要儘可能的把糧食都買到手裡,最後實在不行就算燒了也總比讓日本搶走要好,至於人力資源更是這樣。讓朝鮮人帶着自己的口糧躲到山區無疑會讓日軍的戰場補給更加困難。

如果說日軍最後的狀態是打醬油的話,那清軍的狀態也好不到哪去,除了一小半部隊用於防守外,其它的部隊都用於轉運收集和囤積補給。即使開始對後勤不咋感冒的人,在餓了幾天後也開始大量收集物資和運力。怎麼說呢?從成歡往北一直到平壤。這個地區的物資基本上都讓清軍收集的乾乾淨淨。當然了錢是多少要給一些的。朝鮮人自己的口糧還是要留的,畢竟清國是宗主國,幹事不能像“蝗軍”那樣掃過之後寸草不生!你還別說,這些努力在後期的戰爭中獲得了回報,如果沒有這些物資儲備,恐怕清軍根本撐不到撤出朝鮮的那一天!而有了堅壁清野工作經驗的北洋軍更是讓進入中國大陸的日軍在隨後的戰鬥中吃盡了苦頭!

多謝書友新來的舊人的打賞~~。這周收藏慘淡啊~~大家幫幫忙~~

第985章 夜戰2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1213章 雄才大略羅斯福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898章 出動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187章 拼命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555章 死局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277章 虎、豹!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359章 T字橫頭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650章 對策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647章 磨礪第712章 鏖戰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305章 密談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119章 前哨戰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361章 戰列艦!第337章 相持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571章 矛與盾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587章 清醒者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279章 大布局第39章 論海軍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244章 勝利撤離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787章 一步到位
第985章 夜戰2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1213章 雄才大略羅斯福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17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898章 出動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187章 拼命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555章 死局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277章 虎、豹!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359章 T字橫頭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650章 對策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647章 磨礪第712章 鏖戰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305章 密談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119章 前哨戰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361章 戰列艦!第337章 相持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571章 矛與盾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587章 清醒者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279章 大布局第39章 論海軍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244章 勝利撤離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787章 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