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進京

作爲清日甲午戰爭中的大功臣和策劃者,在處理完緊要的事情後,徐傑自然要和李鴻章等人一起進京,這不僅僅是向中樞彙報這一年來北洋水陸二師的戰況。更是一個關係到重新分配權利和戰利品的重要事情,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在戰場上的搏殺。這直接關係到戰後清國政治版圖的劃分和自己今後的計劃。所以,徐傑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應對!

而與此同時,中樞內部無論是帝黨還是後黨也開始準備應對進京要權的師徒二人。無論中樞的那些大臣們如何失落,但是甲午之戰中,清國之所以能獲得大勝,北洋居功甚偉,無論如何,不給點權利和好處,怕是北洋絕對不會善罷甘休。而在慈禧眼裡,如果說以前的北洋只是實?力強大,讓她有些不安的話,那現在的北洋可是已經到了一種尾大不掉的程度了,絕對不是中樞一兩句話就可以限制的了。

不過慈禧畢竟是慈禧,幾十年來的宦海沉浮讓她多次面對這種外重內輕?的局面。從最初清除肅順等人,以及後來裁撤湘軍和淮軍。慈禧都獲得了勝利,這一次,他依然信心滿滿,淮系和各方勢力聯合起來的北洋確實強大。但是在慈禧看來,這個強大隻不過是建立在沙灘上的樓閣,現在的北洋成分太雜了,各方都有自己的需求,只要能動之以利。在利益的驅使下,這個看似強大的聯盟就會土崩瓦解。而慈禧的第一步棋就是下在了徐傑這個北洋新貴身上!

就在李鴻章和徐傑兩人到達北京的第三天,李鴻章進宮面聖。正當張佩綸和徐傑在驛館中商討事情的時候,翁同龢和慶王的到來,讓兩人有些不知所措。“濟世,我這個終身不得啓用的人先行迴避一下。”張佩綸說完就退出來堂屋。於是片刻之後,只剩下徐傑、慶王和翁同龢在場了。

雙方賓主落座後,自然少不了一番恭維。對於慶王和翁同龢此行的目的。徐傑不太清楚,但是對於這兩個一個屬於後黨一個屬於帝黨的人物同時來到這裡。徐傑還是有所警覺的。“看來在光緒和慈禧眼中,北洋的威脅已經隱隱上升到了第一位。爲了中樞的權威,他們很有可能聯手先分化和削弱北洋。而後纔是權利的爭奪。“徐傑心中隱約透出一絲不安。而隨後的交談中,慶王和翁同龢的所言正好應證了這一點!

“不知此戰之後,徐大人有何打算,是繼續留在水師還是另尋高就啊。”翁同龢滿面春風的說道。看着翁同龢的笑臉。徐傑潛意識的就有一種厭惡的感覺,對於清末清流的不肖。對於翁同龢爲圖私利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的做派,就不僅僅是厭惡了。

“這一切還不是看朝廷的安排。”徐傑隨便說道。

“對於徐大人這種年少有爲的青年才俊,太后和皇上還是十分看重的。照理說徐大人完全可以掌數省之地了。但是太后老佛爺說了,徐大人精通海事,還是總管海軍比較好。”慶王試探性的說道。

“徐大人之纔可不僅僅是管理一個北洋水師。其實徐大人完全可以總領海軍衙門的事務,何況現在北洋聲勢已足,爲國家計。這南洋、兩廣和澎湖水師也該整備一下了。不知道徐大人意下如何啊。”翁同龢繼續說道。

“這個想法倒是不錯,去海軍衙門就等於和北洋脫離了直接聯繫,而到時候,朝廷不撥款,北洋要擴軍,自己正好受這個夾板氣,至於說擴充南洋等水師,這完全是借自己的手來扶持劉坤一,這個看似風光無限的位置可不是自己能坐的。”徐傑心中冷笑道。

“微臣還是更適合在地方效力,這北洋艦隊雖然已經今非昔比。但是與俄國人相比還是想去深遠,爲我大清抵禦外敵纔是徐某最合適的位置。”徐傑對這些帽子可不敢冒,他更關心的是自己能掌控多少實權。

“此子野心還真是不小啊。”慶王心中暗暗說道,不過慶王可不怕徐傑的權力慾望過大,如果徐傑沒有野心,那慈禧太后的計劃反而無法展開。現在能公開滿足徐傑對權利要求的人是誰?只有太后一人,即使李鴻章也只能爭取而不能一定保證可以達到。而翁同龢的第一反應就是一種厭惡,在他看來僅僅是一次戰爭的勝利就想同時坐到封疆大吏和海軍提督這兩大要職實在是有些過分。

“徐大人的意思本王明白了。本王相信徐大人的才能,但是最終是否可以如願還是要看徐大人怎麼做,太后是否滿意了。老實說這東北乃我大清的龍興之地。事關重大啊。”慶王明白。李鴻章關於插手東北的摺子背後的人可能就是這個徐傑。他在這裡暗示徐傑,如果想達到目的。那麼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太后,李鴻章都不行。

“正因爲是龍興之地,所以才必須建設和嚴加防範。俄國人覬覦東北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中樞不準備,光靠北洋的話。一旦開戰,恐怕東北危險啊。”徐傑絕對不能表示什麼,只能暗裡提醒中樞,這俄國人可不是日本可以比的。

而慶王聽了以後也不由的打了一個冷戰。此次戰爭中俄國人的狠毒可是讓慈禧光緒這些朝廷大佬們十分後怕,前一天還是盟友,說翻臉就翻臉直接武力奪取這種對土地的極端渴求可是讓中樞十分後怕啊,在他們看來,日本算完了,那麼一旦俄國人騰出手來的話,那第一個目標怕就是清國的東北吧?咸豐時候已經丟了150多萬平方公里了,要是再把盛京等地丟了的話,滿人的根基可就全沒了!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暫且告退了,希望今天說的話,徐大人可以好好考慮一下,想想今後該怎麼做。”既然雙方已經把話說明了,慶王等人留着也沒有意義,倒不如先回去商討對策。而徐傑也必須考慮自己如何應對李鴻章等人的質疑。畢竟徐傑的做法在李鴻章等人看來已經可以算成背叛了。

“濟世這是要另尋高就嗎?”慶王和翁同龢離開後,張佩綸沉着臉問道。

“當然不是。無論是太后還是皇上,都不是能做大事的人,我怎麼可能投靠他們?”徐傑微微一笑說道。

“何爲大事?濟世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是天大的事情了,某非濟世想更進一步?”張佩綸對徐傑的敵意還是不減。

“一場戰爭的勝利算什麼?我想要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崛起。讓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過上幸福生活。”徐傑平靜的說道。

“治國平天下嗎?也是,當年張某也是這樣想的。倒是不知道濟世這個治國到地是治國呢還是重新建國?”張佩綸話鋒一轉,尖銳的問道。徐傑對中樞什麼態度,張佩綸開始認爲最多也就是厭倦。但是這一路走來,在徐傑的策劃下。北洋體系中進入了越來越多的新人,他們愛國但是不忠君,他們可以爲了國家爲了戰友慷慨赴死,但是在言行中沒有一絲對君主的尊敬。而北洋也漸漸的與中樞越行越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徐傑對中樞更是敵視,只不過沒有拔刀相向而已。

“我對中樞毫無忠誠可言,我只忠於這個已經有5000年文明史的國家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我的內心。”徐傑竭力解釋道。

“難道在北洋不更好嗎?中堂大人百年之後,北洋就是你的北洋了。”張佩綸有些不解的說道。

“時間來不及了,俄國已經獲得了不凍港,一艘艘的戰艦已經開始進駐北海道,同時清國的北面,伴隨着遠東鐵路的修建,一旦這條連接歐亞的交通大動脈接通,俄國人就可以將部隊和軍火源源不斷的從歐洲調往遠東。而一窮二白的東北拿什麼抵抗俄國人的侵略?太后將國家當成自己的私產,但是我卻不能讓我泱泱華夏再丟一寸土地了!”徐傑擲地有聲的說道。

“你這可是謀反啊。其心可誅!”張佩綸面無表情的說道。

“努爾哈赤開始也不過是明朝的一個小官而已,從古道今歷朝歷代謀反的多了。不過是一個皇帝換了另一個皇帝而已。”徐傑張佩綸的話可不感冒。先別說徐傑和北洋本身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就從張佩綸本人而言,對於清朝中樞也是相當憎惡的。

“我北洋聯盟上下拼死拼活打了一年多難道就是爲了保護這個混賬朝廷嗎?”徐傑有些激動的說道。“不,絕不是,所謂的忠君只不過是後世儒家爲了迎合那些皇帝們而捏造出來的。我華夏億萬人民也絕對不應該爲了某個皇帝和太后而活着。”

“那濟世打算幹什麼?造反嗎?甚至取而代之?”張佩綸問道。

“我不會是皇帝,華夏也不需要皇帝。我只是爲了這個國家,爲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從沒有想過過分集權,因爲過分集權就意味這腐敗。我需要一種多方面制衡和監督的政治體系。”徐傑說道。

“這點我信你,你確實從沒有追求集權。甚至面對曾經爲難過你的劉步蟾,你依然讓他在北洋艦隊中擔任要職。”張佩綸茅塞頓開,徐傑是否要推翻清王朝對於這個經歷過宦海沉浮的人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徐傑將來會如何治理這個國家。

“濟世。你的目標我贊同,但是,現在沒有北洋的幫助,你實現不了你的計劃。你還是想想如何面對中堂大人吧。”張佩綸選擇相信徐傑,因爲徐傑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感謝書友山青盈和海峽老頭的打賞。主角準備謀劃自己的勢力範圍了,大家多給點支持吧~~~!~!

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1321章 放棄第1249章 截擊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390章 談判第236章 輿論戰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307章 宿敵2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498章 修羅場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369章 亂局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76章 初見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85章 塹壕戰第981章 泥潭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724章 全面進攻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482章 突擊團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625章 前哨戰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170章 攻防戰(1)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389章 激戰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388章 登陸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78章 遭遇戰第379章 尾聲第58章 徐教習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857章 意外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259章 碰撞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708章 崩潰第404章 調整第404章 調整第901章 陣前轉向第1070章 交鋒第395章 盯梢第1308章 宿敵3第365章 收官第139章 南洋也要買船?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476章 如何收場
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1321章 放棄第1249章 截擊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390章 談判第236章 輿論戰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307章 宿敵2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498章 修羅場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369章 亂局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76章 初見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85章 塹壕戰第981章 泥潭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724章 全面進攻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482章 突擊團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625章 前哨戰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170章 攻防戰(1)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389章 激戰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388章 登陸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78章 遭遇戰第379章 尾聲第58章 徐教習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857章 意外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259章 碰撞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708章 崩潰第404章 調整第404章 調整第901章 陣前轉向第1070章 交鋒第395章 盯梢第1308章 宿敵3第365章 收官第139章 南洋也要買船?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476章 如何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