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虎雛(二)

遼東城就像一塊茅廁裡的石頭,黑黑的散發着惡臭。

長時間的戰爭已經讓這座孤城四壁上沾滿了人血,黑色的蒼蠅蚊蟲就在黑色的血跡上尋找着食物。每當有石頭或弩箭砸下來,那些嗜血的昆蟲們就“哄”地一聲,煙塵般飛上天空,和飛濺起的碎石泥土一起,遮住蒼白的太陽。

這絕不是一種令人舒服的景色,但李旭卻不得不每天面對它。如今,他已經是一營統帥,麾下有一萬戰兵,兩千多名輔兵,再不能像上次遼東之戰初始階段那樣,覺得戰事無聊就可以溜回自己的營中睡覺。

但在戰場上,他又的確無所事事。高句麗人用石塊和泥土自己堵死了遼東城所有的城門,大隋將士根本不必警戒可能有敵軍偷襲。但他們也攻不進遼東城內,儘管城外有將士們用泥沙包壘就的魚梁大道,沿着此道可以一步步走到城牆上。但高句麗人守得很聰明,他們用木柵欄和沙包將城牆分隔成了小段,攻上城頭的隋軍要麼站在城上忍受兩側敵樓上的羽箭打擊,要麼繼續向前,從兩丈多的城牆上跳下去。想要向城頭兩側擴大戰果,卻是萬萬不能。

在城內靠近城牆的地方,高句麗人挖了無數道壕溝,拆除了所有靠近城牆的房子。膽大跳進城內的人,即便不立刻被摔死,也會被一擁而上的敵軍剁碎。所以,面對着黑色的遼東城,大隋兵馬在生力軍到來後依舊一籌莫展。

五天前,當驍果諸營第一次到達高句麗城下的時候,幾個郎將爲了加入第一波攻城序列吵得面紅耳赤。前來介紹戰況的兵部侍郎耶律斛大人說了,城內的高句麗將士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只要我大隋勇士發起再發起一波衝鋒,就可以把整座城市奪下來。

“先入之功,升三級,賞萬戶!”鉅額的獎賞下沒有人不紅眼。除了一個姓裴的將軍和沒有根基的李郎將,其餘八個郎將都要爭這個首功。裴將軍不爭功是因爲他家世顯赫,並且本來就有光祿大夫的封爵在身,犯不着跟小輩們爭搶。至於李郎將不爭的原因,是因爲他有自知之明。無數聲名顯赫的世家子弟還沒輪到,哪有他這個無根無基的新丁現眼的機會?

窄窄的魚梁道無法容下太多的兵馬同時發起攻擊,所以經兵部協調,將積極請戰的八營勇士分爲八個班次,每個班次強攻一天。如果哪個營的攻勢堅持不了一整天,則由輪給在其下一位的郎將帶兵頂上。

第一天,折衝驍果營在一位出身天水趙氏的郎將帶領下,率先攻城。攻勢從正午開始一直持續到午夜,前後三千多名驍果陣亡在魚梁大道兩側,亦未能將城頭上的缺口再增加半分。午夜後,趙姓郎將掩面而哭,承認失敗,自縛到中軍請罪。皇帝陛下笑而釋之,命三軍休息,明日再戰。

第二天,果毅郎將元緯在強弓硬弩的掩護下,率領麾下士卒負土囊登城,試圖在城牆另一側也堆出一條下城的大道來。將士們忙碌了一整天,精疲力竭,扔進城內的土囊卻全被城中的高句麗人用獨輪車推走。未及天黑,元緯自認戰敗,主動致中軍請罪。楊廣看在已故內史令元壽的面子上,寬恕了他。

抽到第三輪進攻的郎將名字叫虞世則,是現任內史侍郎虞世基的堂兄弟。有了前兩位郎將大人的攻城教訓,他不敢再輕敵,一面請求主帥以車弩和石炮壓制魚梁大道附近的高句麗軍,一面派死士擡着雲梯衝上了城頭。但云梯的長度無法夠到城內的地面,高句麗將城牆附近挖得遠比城外低。虞世則無計可施,只好轉而攻擊城牆上高句麗人壘起的障礙物,經過一日血戰,他破壞了十二道柵欄,拆除三堵沙壘,卻在傍晚的時候被一枝毒箭射中了面門,當場戰死。

沒經過嚴格訓練的驍果們在主將戰死後慌亂撤退,摔下魚梁道和被自己人擠下城牆的足有二百多人。

緊接着,第四輪和第五輪進攻亦無功而返回,抱着立功之心而來的驍果們一旦發現功勞不像他們想象得那樣容易撈,士氣以極快的速度降了下去。今天,第六輪攻勢剛剛發起不到一個時辰,旁邊觀戰的李旭已經預料到進攻的失敗。

“咱們不該只進攻這一點。進攻點越單一,對防守方越有利。與其讓數十萬大軍在城下乾耗,不如用魚梁道來吸引守軍注意力,派奇兵從別的方向攻城。或者多壘幾條魚梁道來,數個方向同時向城裡殺!”李旭低聲向自己麾下的幾個低級將領嘀咕。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以目前敵我雙方士兵的數量差來考慮,最合適的進攻策略是圍城而不是強攻。但遼東地區的適合戰鬥天氣實在太短,一旦戰火延續到八月之後,突然而降的大雪對中原士兵而言不諦於滅頂之災。所以,皇帝陛下選擇強攻遼東城的戰略未必是錯,然而強攻的手段卻未免過於單一。

“大人說得極是,但不會有人聽咱們的!”雄武營別將慕容羅低聲迴應。他是一個有着近二十年行伍經驗的老兵頭,自徵開皇年間那次徵遼之後,就一直在六品左右的軍職上徘徊。慕容是個胡姓,祖上殺孽太重,所以這個姓氏素來就不被中原的世家們所接受。而慕容羅本人又和軍中顯貴宇文家搭不上關係,所以混了近十幾年也只是個校尉,還進不了升遷機會較多的天子六軍。李旭來雄武驍果營履新之時,一干託關係入營當差的低級將校們試圖給新長官下馬威。慕容羅因爲沒有背景,所以不敢參與。結果最後因禍得福,帶頭鬧事的人都被李旭辣手拿下,他和另一位出身相對低微的李安遠二人卻因爲行事低調而得到了升遷。

李旭無奈苦笑,他知道慕容羅說得有道理。雖然擠入大隋武將序列的時間很短,旭子已經感覺到了身邊那一堵堵無形的牆。“那走了狗屎運的小子是誰啊,他父親立過什麼大功,祖輩出過什麼名士麼?”每天早晨去中軍應卯的時候,別人的竊竊私語讓他渾身都不舒服。雖然他這個飛將軍李廣後人的身份貨真價實,但如今大隋認可的兩個李姓一個是趙郡李家,另一個是壟右李家,與他這上谷李家可以算同宗,卻數百年沒什麼來往。

五品郎將是個“六參官”,每個月只有六次參加朝議的機會。而在每天早晨軍中例行點卯時,他們也只能站在武將行列西側倒數第二的位置。倒數第一的是天子六軍中當值校尉站的地方,而那些內府校尉對品級比自己高三級以上的外府將軍往往都不屑一顧。

沒有人引薦,早晨點卯時李旭很難得到皇帝陛下的關注。由於站的位置太遠,他甚至常常聽不清皇帝陛下在說些什麼。所以,功勞和風頭他爭不到,出謀劃策的事情也輪不到他這小小新晉郎將的頭上。

“多路強攻的代價太大,這兩天我看過其他各路兵馬,都是臨時從地方徵來的良家子弟。很少有人當過兵,這麼高的城牆,對方守將又是個能征慣戰的狠角色,衝上去也是送死。況且現在咱們士氣這麼低,真正肯上前拼命的沒幾個!”雄武營的長史趙子銘低聲給自家主將分析。他是薛世雄將軍推薦給旭子的幕僚,人長得像個癆病鬼一般,官場和沙場的經驗卻都豐富得很。剛到遼東城下的時候,李旭之所以沒冒冒失失地去搶着立軍令狀,就多虧了他和另一個李家推薦來的八品錄事謀劃。

“其實這樣也好,咱們撈不到立功受獎的機會,至少也沒什麼錯誤可犯!”五娃子張秀笑呵呵地說道。這小子如今是李旭的侍衛長,雖然麾下人數不多,但級別卻是朝廷認可的正六品官。每年有固定俸祿可拿,軍中同級的校尉、參軍們也都要高看一頭。所以他對目前情況滿足得很,根本不願意想更多的事情。

“那可不成,咱們現在一家人不能說兩家話!”別將慕容羅看了看四周,低聲說道。“驍果營是臨時組建的,平定遼東後就得解散。如果咱們沒些實際的功勞,就只剩下個官銜,今後很難在內外兩府中補到實缺兒。此戰之後,那些外府兵士也要大批解甲歸田,沒地方上任的將佐非常多。除非大人朝中有大靠山,或者肯使錢……”

“我盡力想辦法!”李旭看了看眼中充滿渴望的衆人,低聲安慰。“每個人都有出人投地的夢,坐在這個位置上,你必須知道底下人需求什麼,並儘量別讓他們失望……”臨履新前,劉弘基的叮囑還在他耳邊迴響着。旭子有些憂鬱,望着黑漆漆散發着惡臭的遼東城,他毫無辦法。

“李將軍!”慕容羅突然推了他肩膀一下,低聲呼喚。

李旭從遠處收回目光,看見幾個皇宮侍衛服色的人正大步向自己走來。那些人個個出身高貴,從來不願意與旭子這樣的寒門子弟交往。

“皇上命你火速到中軍議事!”當先的一名侍衛冷冷地說道。

“末將遵命!”李旭肅立,抱拳,小聲迴應。長史趙子銘發出了一聲輕咳,侍衛長張秀趕緊帶人衝上去,堆起笑臉拉住當先那名侍衛的胳膊。

“幾位將軍莫急着回去覆命,我們家郎將以前沒見過皇上……”張秀獻媚地笑着,將一小錠黃燦燦的東西塞入了那名侍衛的手心。

“你家郎將年少有爲”領頭的侍衛臉上立刻出現了笑容,手攥了攥,憑藉對黃白之物的良好直覺得出了對李旭的評價,“其實這很簡單,咱們一邊慢慢走,我一邊給你家郎將講解講解…….”

第3章 無衣(一)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無名(七)第2章 出塞(三)第4章 補天(七)第3章 無衣(一)第2章 展翼(二)第3章 烽火(四)第8章 疊唱(二)第3章 何草(五)第6章 持槊(九)第3章 無衣(五)第2章 出仕(二)第1章 出柙(六)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出仕(三)第1章 出柙(五)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烽火(二)第3章 曠野(四)第5章 無名(一)第5章 無家(二)第5章 諾言(三)第2章 展翼(四)第6章 持槊(五)第5章 無家(四)第4章 取捨(五)第3章 烽火(四)第2章 吳鉤(四)第2章 虎雛(四)第1章 雷霆(三)第5章 歸途(五)第6章 持槊(四)第1章 雷霆(六)第7章 盛世(一)第4章 醉鄉(一)第7章 盛世(十三)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吳鉤(七)第1章 出柙(一)第6章 持槊(六)第6章 持槊(六)第1章 肱股(四)第5章 獵鹿(三)第2章 吳鉤(六)第2章 出仕(四)第7章 盛世(四)第1章 雷霆(五)第3章 何草(二)第2章 背棄(三)第5章 君恩(三上)第3章 無衣(四)第5章 無家(四)第2章 出塞(一)第3章 爭雄(六)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背棄(七)第1章 羽化(二)第6章 持槊(七)第5章 歸途(五)第5章 諾言(四)第1章 肱股(三)第1章 雷霆(一)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浮沉(一)第5章 無名(七)第1章 盛世(六)第5章 歸途(七)第4章 故人(三)第7章 盛世(十)第4章 取捨(三)第2章 出仕(一)第6章 錦瑟(四)第4章 故人(三)第4章 變徵(一)第2章 展翼(三)第4章 變徵(二)第5章 歸途(四)第2章 壯士(二)第4章 變徵(六)第1章 肱股(二)第6章 錦瑟(四)第4章 醉鄉(一)第1章 盛世(三)第1章 出柙(二)第1章 雷霆(七)第5章 無名(六)第7章 盛世(十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烽火(四)第6章 持槊(四)第6章 錦瑟(一)第8章 疊唱(二)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扶搖(五)第3章 烽火(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5章 君恩(六)
第3章 無衣(一)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無名(七)第2章 出塞(三)第4章 補天(七)第3章 無衣(一)第2章 展翼(二)第3章 烽火(四)第8章 疊唱(二)第3章 何草(五)第6章 持槊(九)第3章 無衣(五)第2章 出仕(二)第1章 出柙(六)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出仕(三)第1章 出柙(五)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烽火(二)第3章 曠野(四)第5章 無名(一)第5章 無家(二)第5章 諾言(三)第2章 展翼(四)第6章 持槊(五)第5章 無家(四)第4章 取捨(五)第3章 烽火(四)第2章 吳鉤(四)第2章 虎雛(四)第1章 雷霆(三)第5章 歸途(五)第6章 持槊(四)第1章 雷霆(六)第7章 盛世(一)第4章 醉鄉(一)第7章 盛世(十三)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吳鉤(七)第1章 出柙(一)第6章 持槊(六)第6章 持槊(六)第1章 肱股(四)第5章 獵鹿(三)第2章 吳鉤(六)第2章 出仕(四)第7章 盛世(四)第1章 雷霆(五)第3章 何草(二)第2章 背棄(三)第5章 君恩(三上)第3章 無衣(四)第5章 無家(四)第2章 出塞(一)第3章 爭雄(六)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背棄(七)第1章 羽化(二)第6章 持槊(七)第5章 歸途(五)第5章 諾言(四)第1章 肱股(三)第1章 雷霆(一)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浮沉(一)第5章 無名(七)第1章 盛世(六)第5章 歸途(七)第4章 故人(三)第7章 盛世(十)第4章 取捨(三)第2章 出仕(一)第6章 錦瑟(四)第4章 故人(三)第4章 變徵(一)第2章 展翼(三)第4章 變徵(二)第5章 歸途(四)第2章 壯士(二)第4章 變徵(六)第1章 肱股(二)第6章 錦瑟(四)第4章 醉鄉(一)第1章 盛世(三)第1章 出柙(二)第1章 雷霆(七)第5章 無名(六)第7章 盛世(十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烽火(四)第6章 持槊(四)第6章 錦瑟(一)第8章 疊唱(二)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扶搖(五)第3章 烽火(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5章 君恩(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