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吳鉤(五)

須臾,翠兒將燒好的菜餚從廚房捧出,擺於桌案之上。不過是尋常百姓家常見的兩葷兩素,沒什麼特別花樣。只是香氣濃郁了些,勾得人食指大動。座中以羅士信性子最急,也不待主人相勸,抓出筷子搶先夾了一份。菜剛剛入口,他登時將眉頭皺了起來,隨即,他的眉頭越皺越緊,鼻孔中吱嗚有聲,半晌後,終於將菜吐落肚子,同時嘴裡長長地嘆出一口氣,“唉,俺老羅是越來越羨慕仲堅兄了。有些人命咋就這麼好呢!趕快向嫂子問問,她還有姊妹沒有?我老羅要遣媒人登門求親。不衝別的,就衝這幾樣菜,這輩子都不白活了!”

“去你的,沒個正經!”旭子低聲罵了一句,自己也夾了一口菜放進了嘴裡。齊魯人口味重,所以剛纔他一直擔心秦叔寶等人無法適應萁兒的手藝。此刻被羅士信一誇,不由得也有些將信將疑。所以這口菜品味的極其仔細,恨不得將每一樣調料的分量都用舌尖分辯出來。結果越嚼口感越順,越品舌尖越舒服。禁不住坐直身體,又多夾了一筷子。還沒等新菜入口,就聽得羅士信大聲抗議道,“你還說我,我好歹還記得點評一句。你自己倒好,恨不得一個人把所有菜給吃完了,根本不給別人下手的機會!”

秦叔寶、吳玉麟、張江三個聽了皆笑,紛紛舉籌就食。一品之下,對羅士信的讚歎竟深有同感。只是衆人年齡都比旭子大,不能像羅士信那邊滿嘴跑舌頭。所以交口稱讚弟妹心靈手巧,居然能調得一手如此好的菜餚。特別是秦叔寶,本來對李旭納了石二丫爲妾就有些不滿,因此誇起人來更不遺餘力。恨不得旭子立刻將大婦迎進門,以免小妾受寵久了把持了內宅。

旭子心中高興,舉止酒盞相勸。客人們也舉盞陪了,舌頭和嗓子被酒水一衝,越發覺得菜味地道。喝了幾杯後,在羅士信的強烈要求下,萁兒從後堂出來給客人敬酒。依照齊魯規矩,她給每人面前的酒盞斟滿,自己也舉酒賠了小半盞,然後便託辭不勝酒力,笑着退下,只留翠兒給諸人添杯。

“嫂子好像在咱們那兒生活過多年般!”見萁兒行事如此中規中矩,羅士信放下酒盞,稱讚。

“知道你們都是齊魯豪傑,所以她是臨陣抱佛腳學了一些!”旭子笑着謙虛,面上難掩幸福之色。

“這纔是難得。知道咱們從哪裡來,所以入鄉隨俗,還能學得這麼像。就衝這份懂得替人着想的心思,仲堅也應該知足!”秦叔寶亦放下酒盞,以一個過來人身份說道。

“那是自然,想我李旭何德何能,得老天如此垂青!”旭子點點頭,有感而發。他曾經錯過了一個又一個好女子,但人生中總有意想不到的造化在等着。當時機成熟,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緣則恰恰而來,不早也不遲。

說到這,他倒有些感激上蒼的眷顧了。石二丫也好,萁兒也罷,都能非常體貼的替他着想。雖然將來三個人相處時難免有些磕絆,但這份齊人之福,對旭子而言卻是莫大的榮幸。

在一旁伺候的翠兒聽姑爺說得坦誠,心中高興,捧起酒罈將旭子面前的陶盞添滿。剛剛轉身,又聽羅士信已經將自己的酒盞橫過來,笑着追問:“這位姐姐,今日見了仲堅兄,你可覺得滿意麼?”

凡是大戶人家的陪嫁丫頭,最終結局十有八九是做了自家姑爺的妾室,所以主人的夫婿品行容貌如何,往往也關係到她的一生幸福。羅士信是口無遮攔開個玩笑,根本沒想得那麼深。卻把翠兒問了個滿臉通紅,強忍着沒轉身逃走,手中酒罈卻顫了再顫,幾乎把罈子中酒都倒進了羅士信袖口裡。

“俺本想嘆嘆嫂子得口風,你怎麼……?”羅士信故意瞪起眼睛來,還想繼續胡鬧。被秦叔寶用力在桌子底下踢了一腳,不得不將後半句話咽回肚子內。

“奴婢失禮,請主人責罰!”翠兒發覺自己闖了禍,放下酒罈,退到一旁,垂首請罪。

“好了,好了,是羅兄弟自己胳膊來回亂晃,你有什麼錯。”秦叔寶鎮住了羅士信,轉過頭來笑着安慰。

這種場合,李旭自然不會責怪自家人。笑着擺了擺手,安慰道:“他滿嘴跑舌頭,活該挨罰。你去伺候夫人吧,有事我再叫你!”

翠兒如蒙大赦,逃也般躲進了後堂。聽着腳步聲去遠,羅士信又不依不饒地向衆人討公道,“看看,才成親,就連陪嫁的丫頭也護上了。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到了仲堅這,我看恐怕要倒過來!”

“羅將軍說得輕鬆,幾時把自家的衣服撕破幾件給大夥瞧瞧!”張江舉着酒盞插言。

衆人再次笑做一團,鬧得夠了,吳玉麟四下看了看,低聲提醒:“從弟妹千里迢迢而來,咱們不可慢待了人家。這個宅院雖然不小,卻有些過於破舊了。不如一會兒大夥出門去,替仲堅重新尋一處院子。免得弟妹孃家人將來看了,怪咱們這些老粗失禮。”

雖然旭子一直沒向大夥說萁兒的來歷,但以吳玉麟在官場歷練多年的眼光,豈看不出其出身高貴來。甭說這份難得的烹調手藝和落落大方的舉止,就連剛纔侍酒的美婢,都不是一般人家能拿得出來的。所以他設身處地替旭子盤算,希望能幫忙創造一些外部條件,使得這份因緣能更加美滿。

“是啊,用這宅子做新房,對弟妹來說的確委屈。這事兒包在咱們幾個身上,待會兒仲堅自管在家裡陪着弟妹,咱們幾個四下轉轉,見有合適的宅院就盤下一座來。裡邊該置辦的也置辦整齊了,反正也用不了幾個錢。”秦叔寶略作沉吟後,點頭同意。

“那可不成,怎好讓幾位兄弟破費。況且咱們在這裡也住不了多長時間,等大軍緩一緩精神,馬上還要向瓦崗進發!”旭子見衆人說着說着就要付諸實踐,趕緊出言阻攔。

他本不是個對生活很挑剔的人,況且此番領軍前來是爲了剿滅瓦崗羣盜,不是爲了享受。按照原來的計劃,這支兵馬在原武停留不了幾天。爲了幾日的休息便出錢買一個大宅院,縱使不要自己花半文錢,他心中也覺得此舉過於奢侈。

正要說些其他客套話,卻又聽秦叔寶笑着解釋:“仲堅估計還不知道吧,咱們在這原武城裡恐怕要住上個把月了。張老將軍又接到了一份聖旨,朝廷增派了一路兵馬前來配合,要求大夥會師之後,共同進剿瓦崗。這會師之地就在原武,所以咱們剛好在此地歇息一陣子!”

“歇兵,瓦崗軍剛被咱們挫了銳氣,這時候不趁勢大進,在這裡等待援軍,豈不是白白送給敵人機會喘息麼?”聽完秦叔寶的話,羅士信立刻跳起來,大聲抗議。

“朝廷發聖旨的時候,怎曉得咱們已經大敗瓦崗軍!”秦叔寶聳聳肩膀,回答。對於朝廷的旨意,他也甚爲不滿。新來兵馬由虎賁郎將劉長恭和御史蕭懷靜率領,二人都是不知兵的,此時眼巴巴地跑來幫忙,與其說協力剿匪,不如說覺得此戰有撈頭,想從勝利成果中分一杯羹而已。

“也好,東都來的兵,至少鎧甲器械比咱們郡兵精良!”吳玉麟稍做沉吟,便已經明白了其中關竅,笑着給大夥寬心。

“就怕他們搶功功勞時積極,手中物資器械卻半分不肯向外讓!”羅士信重重地坐回凳子,悻然道。舉起酒盞來悶悶地灌了自己一大口,他又繼續追問,“張大人呢,他難道就任由朝廷那幫混蛋揉搓?”

“張大人雖然有光祿大夫之名,畢竟不在朝,無法讓皇上知道軍中的實情!”吳玉麟想了想,替張須陀分辯。

“張大人即便在朝,此刻陛下也聽不到他的諫言。據傳旨的欽差說,如今東都是越王監國,皇上月前已經北巡去了,要年底纔會返回來!”秦叔寶嘆了口氣,又道。

“什麼?”這次輪到李旭跳起來了,不顧衆人臉上的驚詫,急切地追問道,“叔寶兄,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你說詳細些麼?”

“我和張大人是在圃田迎住的聖旨。那是在五天前,傳旨的還是那位文公公,他說陛下北上去於突厥人會盟,已經走了七、八日。怎麼,仲堅覺得有什麼不妥麼?”秦叔寶看了李旭一眼,不知道對方爲何突然如此緊張。

“老天!”旭子和羅士信一樣,重重地跌回了自己的座位。楊廣已經走了十餘日,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將其再追回來。他要去塞上和突厥人會盟,卻不知道他心目的突厥兄弟,此刻正於塞上磨刀霍霍。

“一頭送上門來的大肥羊!”心中響起了突厥狼騎的獰笑聲,旭子額頭上的冷汗淋漓而下。

酒徒注:據正史,該年楊廣北巡,被困於雁門關。

第2章 展翼(二)第3章 無衣(三)第4章 補天(四)第3章 扶搖(八)第3章 無衣(七)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背棄(八)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取捨(八)第1章 肱股(二)第3章 浮沉(五)第6章 持槊(三)第3章 無衣(三)第3章 出仕(四)第1章 盛世(六)第3章 扶搖(四)第1章 擊鼓(三)第3章 烽火(二)第4章 干城(二)第3章 曠野(五)第2章 展翼(八)第5章 無家(五)第4章 故人(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扶搖(五)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肱股(二)第5章 諾言(二)第2章 壯士(三)第8章 疊唱(三)第5章 無名(四)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肱股(三)第1章 羽化(二)第5章 無名(三)第2章 出仕(五)第4章 醉鄉(三)第1章 雷霆(二)第1章 擊鼓(七)第2章 虎雛(一)第3章 爭雄(五上)第2章 背棄(三)第5章 諾言(六)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無衣(一)第2章 出塞(三)第7章 盛世(三)第3章 爭雄(六)第3章 浮沉(七)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醉鄉(五)第4章 變徵(八)第4章 變徵(四)第2章 吳鉤(八)第8章 疊唱(一)第4章 變徵(二)第6章 錦瑟(六)第2章 吳鉤(二)第3章 扶搖(一)第3章 無衣(二)第1章 雷霆(五)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無衣(一)第4章 取捨(六)第4章 國殤(一)第2章 壯士(二)第7章 盛世第3章 扶搖(四)第1章 盛世(五)第4章 醉鄉(四)第6章 持槊(一)第3章 浮沉(一)第4章 變徵(七)第4章 變徵(一)第4章 變徵(四)第4章 故人(四)第5章 諾言(六)第6章 持槊(九)第3章 曠野(五)第2章 虎雛(一)第5章 君恩(五)第5章 諾言(一)第2章 壯士(四)第2章 壯士(四)第3章 扶搖(五)第4章 變徵(六)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虎雛(一)第2章 出仕(五)第6章 錦瑟(五)第1章 羽化(二)第7章 盛世(十一)第2章 出仕(一)第3章 扶搖(一)第4章 變徵(六)第2章 背棄(七)第5章 歸途(一)第6章 持槊(三)
第2章 展翼(二)第3章 無衣(三)第4章 補天(四)第3章 扶搖(八)第3章 無衣(七)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背棄(八)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取捨(八)第1章 肱股(二)第3章 浮沉(五)第6章 持槊(三)第3章 無衣(三)第3章 出仕(四)第1章 盛世(六)第3章 扶搖(四)第1章 擊鼓(三)第3章 烽火(二)第4章 干城(二)第3章 曠野(五)第2章 展翼(八)第5章 無家(五)第4章 故人(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扶搖(五)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肱股(二)第5章 諾言(二)第2章 壯士(三)第8章 疊唱(三)第5章 無名(四)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肱股(三)第1章 羽化(二)第5章 無名(三)第2章 出仕(五)第4章 醉鄉(三)第1章 雷霆(二)第1章 擊鼓(七)第2章 虎雛(一)第3章 爭雄(五上)第2章 背棄(三)第5章 諾言(六)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無衣(一)第2章 出塞(三)第7章 盛世(三)第3章 爭雄(六)第3章 浮沉(七)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醉鄉(五)第4章 變徵(八)第4章 變徵(四)第2章 吳鉤(八)第8章 疊唱(一)第4章 變徵(二)第6章 錦瑟(六)第2章 吳鉤(二)第3章 扶搖(一)第3章 無衣(二)第1章 雷霆(五)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無衣(一)第4章 取捨(六)第4章 國殤(一)第2章 壯士(二)第7章 盛世第3章 扶搖(四)第1章 盛世(五)第4章 醉鄉(四)第6章 持槊(一)第3章 浮沉(一)第4章 變徵(七)第4章 變徵(一)第4章 變徵(四)第4章 故人(四)第5章 諾言(六)第6章 持槊(九)第3章 曠野(五)第2章 虎雛(一)第5章 君恩(五)第5章 諾言(一)第2章 壯士(四)第2章 壯士(四)第3章 扶搖(五)第4章 變徵(六)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虎雛(一)第2章 出仕(五)第6章 錦瑟(五)第1章 羽化(二)第7章 盛世(十一)第2章 出仕(一)第3章 扶搖(一)第4章 變徵(六)第2章 背棄(七)第5章 歸途(一)第6章 持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