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故人(四)

“阿欠!”六月的天很熱,李旭卻不由自主打了個噴嚏。自從於岱山腳下撤兵後,他總是出現這種異常症狀。沒來由就覺得心裡荒荒的,渾身上下開始發冷。這股難受勁兒特別像當年打獵時被狼在暗處給盯上時的感覺,可眼下他是在齊郡的練兵場上,周圍自家弟兄們喊殺聲震天,根本不可能有野獸敢靠近。

“將軍這是怎麼了,需要不需要請個郎中來?”親兵隊正周醒送上一塊手巾,關心地詢問。

“沒事,估計昨天出汗後被風吹到了,活動活動就好!”李旭抖抖肩膀,將身上的乏力感覺甩進風中,“命令弟兄們把剛纔的陣型在演練一次,注意彼此之間的配合!”

“是!”周醒從李旭手中接過令箭,快步跑向了校場中央。那裡有兩個七千人左右的步兵戰陣,看上去已經頗有威勢。這是李旭從岱山之後回來的最新訓練成果,忙完農活歸隊的郡兵在其嚴格的要求下,形象和戰鬥力都大爲改觀。雖然比起府兵來裝備還是差很多,但氣勢上和動作整齊程度方面,已經不次於當日他麾下的雄武營。

張須陀很滿意李旭的練兵能力,基本上把郡兵的日常訓練工作完全交給了他。近兩個月時間裡,羅士信和獨孤林繼續操練齊郡爲數不多的騎兵,秦叔寶和張元備則應邀前往北海協助吳玉麟整頓防衛。再有一個月就是秋天了,收穫季節是土匪們的另一個活躍時段。只有抓緊時間在夏天煉好兵,秋天時大夥才能保住忙碌了一年的果實。

有北海郡這個血淋淋的例子在,郡兵們訓練的積極性很高。他們跟隨着當值校尉的口令,快速從李旭身邊走過去。動作整齊,步履堅定。

“使長槊的弟兄們把兵器再端平些,盾牌手儘量護住頭頂。想象對方有羽箭從遠處射過來的情形,弓箭手,拉弓和放箭動作要利落。各隊隊正,注意約束身邊的弟兄!”李旭上前數步,衝着從自己正從面前經過的一支隊伍喊。

弟兄們在模仿與大規模敵軍遭遇時的應對舉動,這是李旭給大夥佈置的日常訓練科目之一。在旭子的心目中,郡兵的敵人是瓦崗軍。只有這支精銳部隊纔會無聲無息地突然出現,也只有這樣得對手纔會需要郡兵們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應對。

他的練兵方法啓蒙于徐茂功,在懷遠鎮時又受過劉弘基的一些影響。加上楊夫子的那些筆記,麥鐵杖和錢世雄的言傳身教,還有後來宇文士及的補充,雖然無法和古今名將的手段相提並論,但也自成一脈,以簡單實用爲特點,兼顧軍容的齊整。

遠處又滾來股黃煙,羅士信帶着一隊騎兵策馬從方陣前跑過,每個騎兵虛張角弓,“乒!”“乒!”地朝步卒這邊放空弦。李旭也不示弱,快速揮舞角旗,發出一連串將令。

“長槊手原地下蹲。”傳令兵將他的將令轉化爲號角聲送至士兵們的耳朵。“盾牌手快步上前,護住同伴。”隨着洪亮的號角聲,手持巨大木質盾牌的士卒潮水般涌過長槍兵,在自家陣地外圍搭出一道盾牆。一條條步槊從盾牆後露出來,槊鋒閃閃發光。緊跟着,弓箭手們虛拉步弓,三段疊射。第一階段動作完成後,長槊手和盾牌手同時起身,前移動,口中發出大聲的吶喊。

“必勝!”將士們前進十步,再度擺出一個鐵刺蝟。弓箭手挽弓如月,絃聲急急若雨。一陣溼乎乎的風吹過來,給校場平添幾分殺氣。煙塵深處,探出猩紅的戰旗。

“必勝!”將士們漲潮般,一浪接茬向羅士信涌去。直到將槊鋒伸到了戰馬鼻子底下,才穩穩停住腳步。千餘匹戰馬被突然涌過來的鐵刺蝟嚇得連聲悲嘶,不住地原地踏步。如不是馬背上的騎手控制得及時,它們幾乎要向本能妥協,立刻逃向遠方。

“好一個浪涌陣,你從哪裡學來的!”羅士信揮揮手,命令騎兵們到遠方去休息,然後跑過來向李旭請教。

“你說什麼?”李旭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反問。周圍的弟兄們練得太投入,喊聲如雷,他聽不見羅士信的恭維話。

“我說這個浪涌陣很實用,前幾天還沒看到,你是從哪學來的?”羅士信跳下坐騎,貼在李旭的耳朵邊上大喊大叫。

經過數次並肩戰鬥,大夥彼此之間的關係已經很密切了。如不是正式場合,很少會主注意各自的身份和官階。

“我也是剛琢磨出來沒多久。怕弟兄們一旦遭遇到流寇的突襲驚惶失措,所以提前作些準備!”李旭把手放在嘴巴邊上,大喊着迴應。

流寇中很少有成建制的騎兵,但現在沒有不代表着將來沒有。見到瓦崗軍後,旭子本能地認爲周邊的流寇會越來越強大。所以他的演練的戰術也越來越貼近正規。

“有點像當日瓦崗軍的陣勢!”羅士信又喊了一句。兩個月前與瓦崗軍那場遭遇戰給他留下的深刻的印象,獨孤林和張元備二人帶着兩百具裝甲騎和一個旅輕騎兵,居然被敵軍以四千步卒逼得狼狽不堪。這是齊郡精銳自從誕生以來從來沒遇到過的情況,所以過了這麼長時間,羅士信依然覺得對方的每一個動作都歷歷在目。

“是有點像,我是照着葫蘆畫瓢。”李旭點點頭,迴應。仔細看,他發現自己無意間又“偷”了徐茂功的很多本領。這個戰陣的確出自當日徐茂功所帶領的瓦崗軍,自己只是根據郡兵的實際情況略做調整。“怪不得我這次弄得如此順利!”李旭笑着想。也許內心深處他根本就沒忘記和徐茂功之間的友誼,所以一舉一動都有對方的影子。

可亦步亦趨的話,郡兵能打得過瓦崗軍麼?旭子猛然覺得心情有些失落。他不明白徐茂功爲什麼成了山賊的軍師,也許對方那樣做有足夠的理由。但他卻不得不與對方爲敵,因爲他是大隋的將領,身上負有保土安民之責。

這樣想着,他再度揮舞角旗。步兵隊列陡然轉了方向,斜着攔向從側翼撲過來的假想敵。另一個步兵隊列則變成了眉彎月型,緩緩自側面繞過去,擠壓敵軍。這是合擊之術,一旦兩個步兵隊列靠攏了,夾在其間的敵人即便是塊鐵,會被碾得四分五裂。

如果瓦崗軍被夾在中間呢,他們會如何應對。李旭楞楞地望着遠方,他看見徐茂功的影子在煙塵中左衝右突,指揮着一夥由煙塵凝聚出來的敵人不斷變陣,變陣。旭子的手又緩緩摸向了自己的角弓。一箭射過去,瓦崗軍的指揮必然被打亂。這是最便捷的一種破敵方法,戰場上的手段無所謂高尚和卑鄙,能給敵軍致命傷害的,就是最佳手段。

“怪不得外邊傳言你們是同門師兄弟,本事都不小,練兵的水平也難分伯仲。”羅士信的話在士卒們的吶喊間隙中傳來,落在旭子耳朵裡如聞驚雷。

“你說什麼?”李旭的身體抽搐了一下,然後回過頭來,笑問。

“外邊謠傳說將軍和瓦崗寨的徐茂功是結拜身上的兄弟,我說這是沒有的事情?如果你和他交情深厚,當初在岱山一反手,我們大家都完蛋了!”羅士信扯着嗓子,大喊。

李旭感覺到自己渾身的寒毛都豎了起來,雖然臉上依舊帶着笑容。那頭隱藏在暗處的猛獸終於撲向自己了,動作乾淨而利落。“能給敵軍造成打擊的手段都是合適手段,無所謂戰場內外。”楊公筆記上曾經如是灌輸。“大多時候,戰場外的陰謀比戰場上的手段更有效。並且付出的代價極小”旭子記得書中每一個字,還有這段話後邊的所有註解。

這是楊夫人在大隋兵馬過江後寫下的總結,當初楊素試圖南下,而懼於南陳水師名將周羅喉,所以,他設計離間南朝君臣,通過陳後主的手,成功地把周羅喉調到了千里之外。

“我和瓦崗軍的徐軍師是舊識,但不是同門師兄弟!”旭子緩緩收起笑容,坦誠地說道。“當日相隔太遠,我不能確認。後來想一想,他的確應該算是個故人!”

“你說。你真的認識那個姓徐的?”羅士信臉上將自己的手塞到了張大的嘴巴里,支支吾吾地追問。這一刻,他臉上的表情千變萬化,就像六月天空中的雨雲。

一片巨大的雲彩浮了過來,將陰影投向二人的頭頂。“是,如果他真的叫徐茂功,我們就是故交。當年曾經一道出塞做生意,一道在突厥人手中搶過馬!”李旭點點頭,回答。那是一段開心的回憶,以前每次想起來,他心裡都暖暖的。唯獨這次,他心裡直髮酸。

他不想隱瞞下去了,這兩個月一直忐忑不安的緣由就在此。既然風雨躲不過,面對它是最好的選擇。聽完他的話,周圍的喧囂聲瞬間就小了下來,幾個正在指指點點議論軍陣得失的低級將領全部閉上的嘴巴,無所適從。最震驚的認是親兵隊正周醒,他站在李旭身邊,手中半舉着一盒令旗,不知道到底該遞過來,還是放在地上。

“傳令,讓大夥解散,休息一刻鐘後再繼續操練!”旭子笑了笑,低聲命令。可能要下雨了,風中的味道有點腥,隱隱地還帶着幾分苦澀。

“那,那你也認識孫安祖了?”羅士信不安挪了挪身子,試探着問。關於李旭的流言是剛纔他帶隊外出遛馬時,一個本地官員當作重大消息彙報上來的。大夥聽了都覺得這是無稽之談,李郎將是皇帝陛下的心腹,他要是反賊的朋友和嫡傳弟子,朝廷怎會如此看重他?

“孫安祖?”李旭又楞了一下,這個名字他有些熟。下一個瞬間,他明白羅士信指的是孫九,“他當年是商隊的頭領,怎麼了,這事怎麼和他又扯上了關係?”

“老天啊,你可真有本事!”羅士信把手從嘴裡抽出來,用力拍打自己的頭盔。“傳言說河北巨盜孫安祖是你們兩個的師父。你們都是他的嫡傳弟子,奉命攪亂天下。”

“我不是九叔的弟子,不過他當年的確對我很好!”李旭搖搖頭,否認撲面而來的流言。周圍的風無端大了起來,吹得他的披肩撲撲作響。血紅色的披肩下,他的身體挺的很直。就像一塊砸不碎,打不破的山岩。

“我覺得你也不會是孫安祖的弟子”羅士信不知道該怎樣來安慰同伴,伸出手來,用力拍了下旭子的肩膀。“他如果能教出你這樣的徒弟,也就不會那麼容易被人家給幹掉了!況且以你的性格,他若是你的師父,你不會不給他報仇!”

“九叔死了?誰殺了他?”李旭的眼睛瞬間瞪得老大,雙手抓住羅士信的肩膀,追問。流言紛紜時,這個動作非常容易被對方誤會,至少周圍幾個低級武將都用手握住了腰間的刀柄。如果孫九不是他的授業恩師的話,他聽到對方死亡的消息又何必如此激動!

“仲堅,仲堅!”羅士信低低的叫了兩聲,然後慢慢將自己的身體從旭子手中挪出來。“你彆着急,慢慢聽我說。孫安祖前年死於張金稱之手,據說對方是看中了他麾下的兵馬。那個張金稱,就是去年殺了馮孝慈將軍的。不過他也長不了了,朝廷派了楊義臣將軍去征剿他!”

“我不知道這個消息!”李旭喃喃地道,他覺得自己心裡很亂,身體也疲憊得要死。但此刻,他卻必須表現得堅強,沉着。他不能表現出半點兒軟弱,無論造化如何弄人。

“仲堅,我相信你!”羅士信望着李旭鐵青的臉,低聲說道。李仲堅不是心機陰狠的傢伙,羅士信相信自己的眼光。二人是朋友,當朋友被流言所傷時,羅士信覺得自己應該予以援手。

他轉過頭,向幾個低級軍官狠狠地瞪眼睛。“我們也相信李郎將不是壞人!”幾個軍官被羅士信殺人般的目光逼得無處藏身,言不由衷地說道。

“謝謝!”李旭轉身,向着周圍的同伴說道。他擡頭長嘆了口氣,發現剛纔還瓦藍瓦藍的天空已經消失了,此刻壓在頭頂上的是數重厚厚的雲,冥冥中不知道哪雙手正在準備着一場風暴。

酒徒注:可看,請投票。

第3章 爭雄(四)第1章 肱股(一)第2章 吳鉤(四)第1章 肱股(一)第1章 雷霆(八)第1章 雷霆(三)第3章 扶搖(七)第7章 盛世(一)第4章 取捨(六)第3章 爭雄(三)第5章 諾言(三)第4章 取捨(三)第2章 背棄(三)第2章 吳鉤(五)第5章 諾言(三)第3章 無衣(二)第1章 雷霆(六)第3章 爭雄(六)第6章 持槊(四)第4章 干城(七)第5章 獵鹿(五)第3章 無衣(六)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何草(三)第2章 背棄(二)第4章 變徵(五)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干城(二)第7章 盛世第4章 故人(三)第4章 取捨(四)第3章 扶搖(三)第5章 無名(二)第3章 無衣(一)第1章 擊鼓(二)第4章 干城(三)第2章 背棄(五)第1章 出柙(四)第5章 歸途(六)第3章 扶搖(四)第3章 曠野(三)第3章 無衣(六)第2章 背棄(七)第4章 醉鄉(三)第2章 吳鉤(五)第4章 國殤(五)第2章 出仕(一)第4章 國殤(五)第5章 獵鹿(九)第5章 君恩(三)第2章 壯士(六)第8章 疊唱(二)第3章 何草(六)第2章 吳鉤(七)第4章 干城(六)第4章 故人(四)第4章 醉鄉(四)第5章 無家(六)第1章 雷霆(二)第5章 無名(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爭雄(六)第4章 補天(四)第4章 取捨(八)第3章 何草(四)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虎雛(五)第2章 壯士(六)第3章 爭雄(四)第3章 曠野(二)第4章 取捨(六)第5章 歸途(七)第6章 持槊(五)第1章 大賊(一)第1章 擊鼓(五)第1章 大賊(三)第1章 擊鼓(六)第3章 烽火(一)第4章 取捨(一)第1章 雷霆(六)第5章 君恩(六)第3章 扶搖(一)第4章 干城(二)第5章 獵鹿(三)第4章 取捨(七)第5章 歸途(三)第4章 補天(二)第5章 無家(五)第2章 虎雛(二)第2章 吳鉤(五)第5章 君恩(四)第2章 虎雛(七)第4章 故人(六)第1章 肱股(三)第4章 變徵(三)第5章 獵鹿(二)第1章 羽化(一)第5章 無家(一)第5章 無家(一)第3章 扶搖(八)
第3章 爭雄(四)第1章 肱股(一)第2章 吳鉤(四)第1章 肱股(一)第1章 雷霆(八)第1章 雷霆(三)第3章 扶搖(七)第7章 盛世(一)第4章 取捨(六)第3章 爭雄(三)第5章 諾言(三)第4章 取捨(三)第2章 背棄(三)第2章 吳鉤(五)第5章 諾言(三)第3章 無衣(二)第1章 雷霆(六)第3章 爭雄(六)第6章 持槊(四)第4章 干城(七)第5章 獵鹿(五)第3章 無衣(六)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何草(三)第2章 背棄(二)第4章 變徵(五)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干城(二)第7章 盛世第4章 故人(三)第4章 取捨(四)第3章 扶搖(三)第5章 無名(二)第3章 無衣(一)第1章 擊鼓(二)第4章 干城(三)第2章 背棄(五)第1章 出柙(四)第5章 歸途(六)第3章 扶搖(四)第3章 曠野(三)第3章 無衣(六)第2章 背棄(七)第4章 醉鄉(三)第2章 吳鉤(五)第4章 國殤(五)第2章 出仕(一)第4章 國殤(五)第5章 獵鹿(九)第5章 君恩(三)第2章 壯士(六)第8章 疊唱(二)第3章 何草(六)第2章 吳鉤(七)第4章 干城(六)第4章 故人(四)第4章 醉鄉(四)第5章 無家(六)第1章 雷霆(二)第5章 無名(三)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爭雄(六)第4章 補天(四)第4章 取捨(八)第3章 何草(四)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虎雛(五)第2章 壯士(六)第3章 爭雄(四)第3章 曠野(二)第4章 取捨(六)第5章 歸途(七)第6章 持槊(五)第1章 大賊(一)第1章 擊鼓(五)第1章 大賊(三)第1章 擊鼓(六)第3章 烽火(一)第4章 取捨(一)第1章 雷霆(六)第5章 君恩(六)第3章 扶搖(一)第4章 干城(二)第5章 獵鹿(三)第4章 取捨(七)第5章 歸途(三)第4章 補天(二)第5章 無家(五)第2章 虎雛(二)第2章 吳鉤(五)第5章 君恩(四)第2章 虎雛(七)第4章 故人(六)第1章 肱股(三)第4章 變徵(三)第5章 獵鹿(二)第1章 羽化(一)第5章 無家(一)第5章 無家(一)第3章 扶搖(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