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無衣(七)

“子輝又入歧途了,咱們與李將軍乃兩國相爭,各負使命耳。誰傷在誰手裡都各安天命,沒必要對仇恨過於執着!”李密見房彥藻的臉色已經變得青黑,摸了摸臉上縱橫交錯的疤痕,笑着開解。

若說恨,沒有人比他心中對李旭的恨意更濃。當年的李密本是一個鳳目蠶眉,龍行虎步的英武漢子。如今卻落得滿臉傷疤,腳步蹣跚。原來被很多人一見面便折服於蒲山公身上透出來的帝王氣度,現在第一眼看到他相貌的人卻無不皺眉。這筆損失如果仔細翻,算上三天三夜也算不完。但如今是羣雄並起的時候,李密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小肚雞腸。

“密公說的是,屬下受教了!”房彥藻也瞬間意識到自己失態,後退半步,向李密躬身致謝。

“咱們若想爭奪天下,首先得有包容天下英雄的胸襟!”李密笑了笑,繼續開解房彥藻的心結。

“密公莫非起了惜才之心,欲將李賊收於帳下麼?此人曾深受楊廣大恩,恐怕不會輕易俯首!”房彥藻嘆了口氣,以極不甘心地口吻迴應。從李密的話中,他聽出了對方心裡把敵將看得很重。如果事實真的如此的話,將來瓦崗軍中恐怕又要多出一個能與自己抗衡的人物,由此帶來的權力變化,恐怕也難免是一大堆。

“如果他能看清天下大勢,我自然會倒履相迎!”李密習慣性地又摸了摸自己的臉,笑着搖頭。“放眼整個大隋,堪稱百戰名將者不過張、羅、楊、李四人而已。如今張須陀授首,羅藝反叛,楊義臣又糾纏在江都的爛攤子裡分身乏術,擋在咱們眼前的,只剩下李旭一個。如果能把他也擒殺於馬前,大隋朝土崩瓦解的時刻必將指日可待!”

“所以,密公便嚴禁外黃營和濟陽營出戰,以免打草驚蛇,讓姓李的見勢不妙在我瓦崗主力騰出手來之前開溜!”祖君彥順着李密的意思想了想,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非也!”李密掃了祖君彥一眼,繼續搖頭。“此子深得用兵之道,當仁和伯當與他野戰,只怕有敗無勝,徒損我軍士氣耳!”

“密公說得是!卑職先前還誤以爲密公不肯令外黃營出戰,是怕姓李的見機不妙,撒腿跑回河北去呢!”房彥藻聽主帥的口氣不像準備招降李旭,懸在心口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笑着將話題重新引回祖君彥的提議上。

“至於君彥所提與他拼消耗之策,更是徒勞!”李密笑着看了房彥藻一眼,彷彿將其心中的小算盤看了個通透。轉過頭,他繼續向幾位屬下解釋。“李賊現在所憑的不是手中區區幾千騎兵,而是河南討捕大使之官職。即便咱們在運河兩岸的各營兵馬併力齊出,僥倖將他麾下四千士卒全殲了,只要此人能隻身走到滎陽,恐怕數日之內,便可重新執掌數萬兵馬。同樣,只要咱們能阻止他將滎陽附近的隋軍整合,光憑麾下那四千精騎,就算個個能以一當十,他也威脅不到瓦崗分毫。”

李密的心裡十分明白,眼下的局勢和上一次瓦崗軍與齊郡精銳在運河畔交手時大不相同。上一次是他急於鞏固自己在瓦崗軍中的地位,所以一時貪功冒進,被隋將趁虛而入。而這次,是李旭急着執掌河南諸路隋軍兵權,他反而能好整以暇待之。

祖君彥見李密心中對如何用兵已經有了定謀,便不再堅持自己的建議。但作爲記室,他有責任提醒謀主留意一些細枝末節,“李賊借敗兵之口造謠,亂我軍心。密公心中雖然已經有了破敵之遠策,爲了各營將士的團結,也應想個應急辦法纔好!”

“對,密公不如勸一勸翟老當家,請其稍微作些讓步,將張須陀的頭顱還了其家人,也免得姓李的一再拿此說事兒!”時得濟素來看不慣瓦崗軍這種割人首級索要贖金的強盜作爲,看準時機勸諫。

“應之有所不察,非李某未曾向翟老當家進言,而是翟老當家恨極了張須陀,不肯聽李某之諫也!”李密連連搖頭,唉聲嘆氣。

時得濟聽李密話中沒有明確接受自己的意見,繼續堅持道:“多了幾萬枚肉好未必能令主寨自肥,失了外營弟兄們的心便得不償失了。翟老當家也是個豪傑,怎麼就分不清其中輕重呢!”

眼下李密雖然做了瓦崗軍大當家,但翟讓地位超然,在各營統領中影響力甚大。由於此人在山寨草創之初受過很多傷,所以眼下沒精力干涉太多的政令決策。只是對錢財方面,卻看得一直很緊。不但每次作戰的戰利品要按江湖規矩分大頭,他的哥哥還屢屢做出刁難前來投靠的大隋官員,索要入夥錢的混帳事,令有心將瓦崗軍塑造成一支仁義之師的李、房、時、諸等大爲尷尬。

李密見時得濟憤怒之情溢於言表,也覺得繼續拖延下去不是個辦法。他看了看一直埋首公務沒參與議論的邴元真,又掃了一眼剛剛歸順瓦崗不久的幾個前隋官吏,用力咬了咬牙,毅然說道:“也罷,既然大夥都這麼認爲,我今天就再去捋一次翟老當家虎鬚。子輝,軍書上的墨跡幹後,你就遣快馬送到外黃營去吧。順路通知一下伯當,叮囑他暫忍一時之氣, 切忌輕舉妄動。建德,你隨我去後寨見翟老當家,把咱們上個月得的那座珊瑚樹也搬上。他當年吃了不少苦,現在好不容易安定了,就喜歡收集這些富貴之物!”

“是!謹尊密公之命!”左長史房彥藻和近衛營統領蔡建德答應一聲,各自下去準備。片刻後,李密帶着幾個隨從,擡着一座三尺多高的血色珊瑚樹,緩緩來到翟讓所居的瓦崗後寨。作爲瓦崗軍奠基人的住所,這裡比李密等人處理公務的聚義廳豪華得多,光是二層高的樓臺就起了十餘座,一座座鉤心鬥角,各據地勢,看上去好不壯麗。

聽到李密來拜,翟讓早早地迎到了大門口。他一直相信對方是可以取代楊廣的真命天子,所以絲毫不敢託大。沒等李密上前行禮,自己搶先一步迎了上去,張開雙臂,扶住對方肩膀叫道:“密公今天公務不忙麼,怎麼有閒暇來看我這病人?難道是茂功和咬金他們已經順利攻克洛口倉了?”

“哪有如此快。大隋的狗官們向來把糧食看得緊。前幾次孟讓他們趁夜打劫,也不過搶了最外圍幾個小倉。中間的那些萬石大倉一個都無法靠近。這次茂功又是衝着主倉去的,想必更要費一番功夫!”在翟讓面前,李密立刻換了一幅粗曠形象,連連晃着對方肩膀迴應。

“不過大當家儘管放心,茂功素來不打無把握的仗。他說能將洛口倉攻克,便一定能攻克。你我耐心等着,準備聽他的好消息便是!”大笑了幾聲後,李密繼續道,疤痕交錯的臉上寫滿對兄弟的信任。

“你怎麼又叫我大當家!”翟讓皺了皺眉頭,不依不饒地糾正李密言辭中的失誤。“我早說過了,瓦崗軍大當家是你,不是我翟某。將來你做了皇帝,我作個逍遙侯便知足。眼下咱們寨中的英雄越來越多了,千萬不可再亂了秩序!”

“嗨,翟兄教訓的是,小弟一時說順嘴了,改不過來。況且在小弟心目中,無論到了何時,翟兄永遠是大當家!”李密做了半個揖,大聲回答。說到後來,他感觸往事,語調已經有些顫抖,“李無翟(澤)不生。當年若不是翟兄仗義收留,小弟這幅身軀早填了溝壑,哪能有今日之富貴?所以這秩序尊卑,咱們人前再講。人後之時,你我之間只有兄弟,沒有主臣!”

翟讓聽李密說得坦誠,自己心裡登時覺得暖洋洋的,鬆開抱在李密肩頭的胳膊,然後又大笑着拉起對方的手。“想當初,翟某不過是一個坐地分贓的強盜頭子,若沒你李密,哪會名揚天下?法主,認你做兄弟,是翟某這一輩子所爲最正確的事!值,死都不會後悔!”

二人四目相望,均在對方眼中看到了拳拳之意。李密命人擡過珊瑚樹,說是前日東平公徐元朗送來的禮物,請翟讓笑納。翟讓粗粗掃了一眼,便命令人將珊瑚樹放在地上,然後笑着對李密抱怨:“法主以後還是不要給我送這些東西了。你知道我是個窮命,分不出寶貝的好壞來!平素大夥分給我的,已經足夠開銷。這些貴重之物,還是派人運到河東去換了錢糧,補充一下軍需吧!”

“眼下兵荒馬亂的,誰還肯買這貴重之物?翟兄若是看不上眼,就讓大兄收着,我記得他最喜歡收集珍奇之物!”李密笑着回答,“當年爲了咱們瓦崗,他被官府逼得傾家蕩產。如今咱們有了些積蓄,也該給他些彌補!”

躲在翟讓身後的翟弘早就被珊瑚樹上散發出來的寶光晃得眼花,正惱怒弟弟不會做人,猛然聽得李密改口,趕緊跳將出來,雙臂將珊瑚樹攬於懷裡,一邊用衣襟摩挲,一邊謝道,“還是密公有心,這珊瑚恐怕是龍宮裡搬出來的吧。我替你們哥倆兒個手好,哪天你們手頭緊了,再到我這裡來取便是!”

見自己的親哥哥翟弘如此,翟讓唯有嘆氣。他當年亡命江湖,害得哥哥家產被抄,兩個侄子盡數餓死。所以成了事後,很希望能對哥哥一家有所補償。因此,每次有人送禮被拒,提起翟弘的名字便輕易能過關。

待翟弘和侍衛們擡着珊瑚樹走遠了,李密一邊和翟讓並肩進門,一邊低聲彙報道:“徐元朗想加入咱們瓦崗旗下,我還沒有答應他,翟兄之意如何?”

“他已經佔了整個東平郡,擁衆不下十萬,估計也就是暫時借咱們的房檐躲一躲雨,翅膀幹了便會單飛。所以答應不答應意義都不大。你怕是將來調派不動他,咱們的背後,也不能輕易讓他看到空隙!”翟讓想了想,根據自己的江湖經驗提議。

“我也覺得是這麼一個道理。但不答應他,又怕寒了其他來投奔者的心!”李密嘆了口氣,爲難地說道。

“那就應下來,讓他自己單獨立一個營,聽調不聽宣。把韋城營調到東郡和東平交界處,守着離狐!如果徐元朗與咱們相安無事,咱們也樂得讓他守在側翼。如果他心懷不軌,讓韋城營立刻殺過去,並了他的部衆!”翟讓不想讓李密爲難,給他出了一個比較折中的主意。

“薑還是老的辣,我今天和子輝他們議了一上午,也沒想到這個好法子來!”李密拊掌,大笑。

“你又哄老哥我開心!”翟讓用力捶了李密肩膀一拳,笑罵。李密側身讓開拳鋒,單掌回拍,翟讓拆掌,又一腳挑了過去。二人動作都不太靈光,比比劃劃,只取個樂而已。待笑鬧夠了,翟讓想了想,正色勸道:“法主也該立個名號了。我聽說竇建德自封爲長樂王,高開道自封東海公,這徐禿子就一個給人家擡棺材號喪的,如今也做了東平公。你如果再不打起個響亮名號來,恐怕不好約束天下豪傑!”

“這倒不急,咱們好歹打兩場勝仗,把局面打大些,再建字號不遲。否則剛佔據了幾個縣城便關起門來稱大王,未免讓人嘲笑!”李密對竇建德等人的行爲十分不齒,冷笑着迴應。

“這些,做哥哥的也不太懂。我讀的書不多,也沒見過大世面,隨口說說而已。何去何從,你自己拿主意就是!”翟讓被笑得臉上發燙,訕訕地解釋。。

“我知道翟兄一切都是爲了瓦崗!”李密發覺自己說話唐突,趕緊想辦法補救。“翟兄的見識是那姓竇的百倍。你能把偌大基業坦然讓給我來執掌,這份心胸又豈是區區鼠輩能比得了。我既然從翟兄手裡接過這個擔子,便要想方設法將其光大。一時長短,與翟兄同樣是不與人爭的!”

翟讓本不是個小肚雞腸之輩,聽了李密的解釋,連連點頭。“那就好,你心裡有章程,我便不多生事了。免得弟兄們不知道該聽誰的!”

“凡事還須翟兄多扶持!”

二人談談說說,縱論天下大勢,甚是相得。提到瓦崗山的近期發展,翟讓又猛然想起了紛擾的流言,用手指了指隱在蒼松翠柏之中的前寨,笑着建議:“上幾次張家的人來贖老將軍首級,你都讓我漫天要價嚇走了他。如今他們已經將五萬肉好湊齊了,很快便可從黃河上送來。我想弟兄們心中的怨氣估計此刻也出得差不多了,不如用匣子將首級裝殮過,與張家賣個人情!”

“我今天來找翟兄,正是爲得此事!”李密偷偷地向四下看了看,發覺沒有隨從跟在左近,壓低了聲音回答。

“莫非賢弟拿着死人腦袋還有用麼?”翟讓對李密的反應很是不解,皺起眉頭追問。

李密輕輕點了點頭,臉上浮現了幾分神秘,“翟兄莫非沒聽人說過,張須陀的門生李旭只領了四千兵馬,便殺到運河邊上來給他報仇了麼?“

“這小子欺人太甚!”提起李旭,翟讓肚子裡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擡手向身邊的樹幹上擊了一掌,打得枯枝上的殘雪飄飄而落。當年李旭在運河邊上以千餘騎擊潰了瓦崗數萬大軍,一戰斬將過百。此役雖然不是翟讓親自指揮,他也將此視爲畢生的奇恥大辱。“等茂功回來,咱們三個親自下山去會會這姓李的,看看他是否生了三頭六臂!“

“翟兄莫氣,他這是送死來了!”李密笑着搖頭,欲言又止。

“送死?莫非法主已經有了破敵之策不成?”翟讓聽李密說得玄妙,忍不住追問。

“破敵之策就在這張姓老兒的人頭上!”李密想了想,壓低了聲音解釋,“他打着給張須陀報仇的名號而來,咱們如果這麼早就將人頭還了,外邊的知道的會說你我大度,不知道的肯定會以爲咱瓦崗軍怕了他。所以,人頭千萬不能還。待張家的人趕到,翟兄別露面,讓大哥與他坐地漲價,刁難一番便是!”

“可,可這難免會被外營的弟兄們誤會,以爲咱們貪圖錢財,不顧他們死活!”翟讓不知道人頭和破敵之策有什麼必然關聯,但江湖人的本能讓他認爲此舉有失光明正大。劫人綁票的事情任何山寨都會做。但對方出了票金,山寨就該還了當頭。這是從祖師爺那裡傳下來的規矩,很少有人敢不遵守。

“不妨,你只是刁難他十天半個月,最後咱們不但還了人頭,而且以前輩之禮,風風光光地將老將軍的人頭送下山去。天下人聞此,誰敢不說你翟大當家仗義?”李密眼神一閃,妙計接踵而出。

“那姓李的見不到張老將軍頭顱,即便遇到任何挫折,都沒理由撤軍。咱們等洛口倉拿下後,立刻集中兵力,以四十幾營人馬戰他那千把騎兵。到時候非但弟兄們知道你我今日的良苦用心,天下豪傑也會明白,咱瓦崗軍並非任何人都可惹得起的!”

說罷,他收起笑容,雙目之中殺機畢現。

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扶搖(四)第4章 補天(五)第1章 擊鼓(一)第2章 背棄(四)第4章 干城(五)第5章 獵鹿(四)第4章 取捨(七)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國殤(七)第2章 壯士(四)第2章 背棄(一)第2章 背棄(二)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出柙(五)第6章 錦瑟(六)第3章 無衣(七)第7章 盛世(八)第7章 盛世(九)第2章 展翼(三)第2章 虎雛(六)第3章 爭鋒(二)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展翼(六)第4章 干城(七)第2章 壯士(一)第5章 歸途(八)第4章 干城(六)第1章 肱股(一)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爭雄(七)第7章 盛世(三)第5章 諾言(一)第3章 爭雄(八)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補天(四)第8章 疊唱(三)第7章 盛世(一)第5章 獵鹿(二)第3章 曠野(六)第3章 爭雄(四)第3章 爭雄(五上)第1章 雷霆(七)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無衣(六)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扶搖(一)第3章 曠野(二)第6章 持槊(八)第1章 出柙(二)第1章 擊鼓(六)第1章 擊鼓(七)第5章 諾言(三)第1章 肱股(二)第6章 持槊(七)第5章 獵鹿(三)第4章 國殤(一)第3章 爭雄(七)第6章 持槊(五)第2章 虎雛(六)第4章 補天(五)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故人(四)第3章 何草(六)第7章 盛世(一)第7章 盛世(四)第4章 醉鄉(二)第1章 雷霆(六)第2章 展翼(三)第5章 君恩(四)第3章 爭雄(四)第7章 盛世(三)第3章 曠野(六)第2章 背棄(五)第1章 出柙(五)第2章 背棄(七)第6章 錦瑟(四)第5章 無家(四)第1章 盛世(一)第5章 無家(一)第2章 出塞(一)第2章 吳鉤(七)第1章 雷霆(七)第3章 何草(二)第2章 吳鉤(一)第3章 無衣(六)第1章 雷霆(八)第1章 雷霆(一)第5章 無家(二)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背棄(六)第5章 獵鹿(五)第1章 盛世(四)第6章 錦瑟(五)第4章 醉鄉(三)第2章 吳鉤(七)第3章 扶搖(四)
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扶搖(四)第4章 補天(五)第1章 擊鼓(一)第2章 背棄(四)第4章 干城(五)第5章 獵鹿(四)第4章 取捨(七)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國殤(七)第2章 壯士(四)第2章 背棄(一)第2章 背棄(二)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出柙(五)第6章 錦瑟(六)第3章 無衣(七)第7章 盛世(八)第7章 盛世(九)第2章 展翼(三)第2章 虎雛(六)第3章 爭鋒(二)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展翼(六)第4章 干城(七)第2章 壯士(一)第5章 歸途(八)第4章 干城(六)第1章 肱股(一)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爭雄(七)第7章 盛世(三)第5章 諾言(一)第3章 爭雄(八)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補天(四)第8章 疊唱(三)第7章 盛世(一)第5章 獵鹿(二)第3章 曠野(六)第3章 爭雄(四)第3章 爭雄(五上)第1章 雷霆(七)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無衣(六)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扶搖(一)第3章 曠野(二)第6章 持槊(八)第1章 出柙(二)第1章 擊鼓(六)第1章 擊鼓(七)第5章 諾言(三)第1章 肱股(二)第6章 持槊(七)第5章 獵鹿(三)第4章 國殤(一)第3章 爭雄(七)第6章 持槊(五)第2章 虎雛(六)第4章 補天(五)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故人(四)第3章 何草(六)第7章 盛世(一)第7章 盛世(四)第4章 醉鄉(二)第1章 雷霆(六)第2章 展翼(三)第5章 君恩(四)第3章 爭雄(四)第7章 盛世(三)第3章 曠野(六)第2章 背棄(五)第1章 出柙(五)第2章 背棄(七)第6章 錦瑟(四)第5章 無家(四)第1章 盛世(一)第5章 無家(一)第2章 出塞(一)第2章 吳鉤(七)第1章 雷霆(七)第3章 何草(二)第2章 吳鉤(一)第3章 無衣(六)第1章 雷霆(八)第1章 雷霆(一)第5章 無家(二)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背棄(六)第5章 獵鹿(五)第1章 盛世(四)第6章 錦瑟(五)第4章 醉鄉(三)第2章 吳鉤(七)第3章 扶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