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吳鉤(五)

旭子慢慢走出自家小院,轉身輕輕掩上了有些破舊的木門。

萁兒已經睡着了,了結心事後的她先是唧唧咯咯地向旭子講了一會兒路上的“有趣”經歷,然後就開始不住地打哈欠。那些在她嘴裡的的趣事,對於比她大上許多的旭子而言不過都是些略帶孩子氣的胡鬧,有時甚至是沒有必要的冒險。但旭子沒有插言,微笑着做了一個很好的聽衆,直到萁兒自己支撐不住,側着身子倒在了牀上,才替她拉下了紗簾,擺正了枕頭。

“她爲我受了很多苦!”旭子心中暗道。所以,無論萁兒在路上闖了哪些禍,他都不應該指責。因爲那些對同齡女孩子不異於磨難的經歷,對於他和萁兒來說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有此,足以彌補相互之間瞭解不足。

院門附近沒有閒人,幾名親兵堵在巷子口,差不多把整條巷子都給封死了。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羅士信正在吐沫星子四濺地跟聞訊趕來道賀的吳玉麟胡侃,見到李旭出門,二人同時迎了上來。

“這麼快就出門了,你不跟嫂子多聊一會兒!”羅士信上上下下打量着旭子,話語裡隱約帶着一點調侃。

“對啊,有羅士信替你把大門,這種好事你平時求都求不到。弟妹呢,安頓好了麼?”與大夥已經混得很熟的吳玉麟笑着幫腔。

“她們主僕都睡了,千里迢迢地跑了好幾個月,很辛苦!”旭子笑了笑,低聲回答。既然已經決定接納萁兒,他也沒什麼好隱瞞的。況且突然間從天上掉下來這麼大的喜事,由着幾個朋友的性子熱鬧一下也是應該。

“老吳你是沒眼福嘍,年齡和輩分在那擺着,不能鬧着看弟妹吧。至於俺麼,好歹比仲堅小那麼十幾天,平素厚着臉皮找嫂子討幾口酒喝,還不至於被人用大棒子打出門!”羅士信故意嘆息了一聲,矛頭明着對吳玉麟,暗裡依舊指向旭子。

“去,俺老吳是個文官,豈能向你這粗痞一樣沒出息。仲堅和弟妹都是個知書達理的,怎會不主動前來拜見衆位兄長呢!”吳玉麟的語風也很強健,一邊數落着羅士信,一邊提出自己的要求。

被人夾槍帶棒打擊了一通,羅士信立刻奮起反抗,“瞧,到底是讀書人,幹什麼事情都能講出一套大道理。怎麼着,仲堅,今天中午咱們是出去吃酒,還是在你家裡吃?”

“出去吃吧,家裡還沒收拾好。改天,我再擺了家宴請諸位上門!”旭子陪了個笑臉,建議。

三人笑着轉身,還沒等挪動腳步,遠遠地又看見秦叔寶和校尉張江兩個並肩走了過來。二人身後,還跟着十幾名親兵。有的擡着箱櫃桌椅,有的拎着鍋碗瓢盆,還有人擡着一口剛殺過洗淨的大肥豬,十幾樣青翠可人的蔬菜。

“既然弟妹來了,咱們好歹也得給你佈置個窩。”沒等旭子從驚詫中緩過神兒,秦叔寶將拎在手中的一串酒簍放下,笑着解釋。“人家千里迢迢,不辭辛苦。我覺得咱們也不能過於慢待了,原武這地方雖小,好在守着運河,居家過日子的東西一樣不缺!”

“謝謝秦二哥,謝謝諸位兄弟!”李旭連連作揖,感動得不知道說些什麼好。秦叔寶等人把桌椅菜蔬都給買來了,再將大夥向外推顯然非常失禮。可貿然將大夥領入門,又未免太難爲了萁兒。“我們還沒有正式成親!”他紅着臉向秦叔寶解釋,“定親時她年齡還小,後來我忙着四處爭戰,就把婚期給耽擱了!”

“也就是你李仲堅,這麼好的媳婦也忍得住。要是我老羅,早就八擡大轎擡回家裡去了。早進門一天是一天,免得別人家惦記!”聽旭子說二人還沒正是成親,羅士信笑着捶了他一拳,打趣。

“也就你羅士信,只要見到漂亮女人就向家裡藏!”秦叔寶替李旭報答不平。“說說,你已經娶了多少個媳婦了,自己還算得過來麼?”

“咱不是羅家的獨苗麼?”羅士信撓了撓頭皮,訕笑着回答。他人長得玉樹臨風,家境又富裕,所以從十五歲開始娶妾,到現在家裡的女人已經接近半打。而很多人家的女子又愛其生得俊,巴不得爹孃將自己許進羅家。因此,羅士信屁股後跟着一堆風流債,每每被有專情之稱的秦叔寶抓住痛腳。

“原來士信竟不輸於潘安。王縣令的房子送錯了,應該也給士信預備一個大宅院纔對。否則,咱們出征一年半載,士信領回來的女人都沒地方藏!”吳玉麟見到羅士信受窘,也湊上前痛打落水狗。

衆人轟然大笑了起來,放棄李旭,轉而向羅士信討教經驗。扃得羅士信連連作揖,“別胡扯,別胡扯。今天是仲堅的好日子,你們放着正主不找,找我老羅作甚。況且俺家裡的女人多,卻都是些拿不出手的。不像仲堅這個,既能養在家裡,又能並肩策馬打仗!”

“是啊,沒想到弟妹武藝那麼好,這兵荒馬亂的年月,竟然能平平安安的找到這裡!”衆人的注意力成功被羅士信轉移,紛紛讚歎其李旭的好命來。

正當大夥忙着逞口舌之快的時候,門“吱呀”一聲被從裡邊打開。換了一身婢女裝束的翠兒笑着衝衆人施禮,然後轉頭向李旭說道:“啓稟老爺,少奶奶說她已經煮好了茶,可以請客人入內品嚐了。如果幾位貴客不嫌棄的話,她今天中午會親自下廚做幾樣小菜,謝秦爺和羅爺看顧之恩!”

“我等求之不得!”秦叔寶等人聽了這句話,哪還肯再跟李旭客氣。跟在翠兒身後,亂哄哄進了小院。大夥七手八腳,將正堂布置收拾乾淨,擺好了桌案。也不講究地位尊卑,像胡人那樣團團地圍了三大桌,眼巴巴地等着新人獻茶。

通往內宅的門被輕輕地退開,一個身穿淡藍色曲裾,滿臉笑容的少婦緩緩走了出來。新燒滾的茶香瞬間溢了滿屋,衆人的眼睛同時也被笑容所溢滿。

“好一個爽快利落的美嬌娘!”縱使閱盡花叢,羅士信依然在心中暗暗讚歎。在此之前,他曾經見過李萁兒一面,當時萁兒風塵僕僕,所以看上去雖然美麗,卻不像現在這般光彩照人。而現在的她臉孔和眼角明顯地被幸福感所充滿,一顰一笑,都散發着少女所特有的青春活力。

“見過諸位叔叔大伯!不知道貴客登門,所以倉卒之間無法準備周全,只好請諸位先喝些茶,小坐片刻,然後再容小女子仔細收拾些菜餚。”萁兒將茶壺交給侍女,蹲身,微笑着行禮。

“足夠,足夠!”衆人不敢託大,都紛紛站起來抱拳相還。萁兒笑着垂下頭,拎起恰煮的新茶,緩緩上前。

衆親兵本沒打算從旭子家討茶,純屬於湊熱鬧心態才留在屋子中。待大夥發覺人數太多了,萁兒已經出來見禮,再想告辭已經來不及。很多人怕主人家招呼不過來,所以都主動用手掩住了茶盞。誰料此間女主人準備得相當充分,一壺茶尚未倒盡,機靈的侍女早將另一壺滾沸新茶提了出來。主僕二人默契地配合,片刻後,便將每個人眼前的茶碗倒滿。

這下,連秦叔寶都暗自佩服李旭的命好了。能在短時間內判斷出院子外不速之客的人數,並能這麼快做好準備的,絕非一般女子所能做到。想到這,他又想起最近官場上的某些傳言,忍不住多看萁兒一眼。但從對方身上,卻沒看到半分豪門女子常見的嬌氣,反而發現了一種難得地真誠。

與秦叔寶一樣,衆親兵心裡也感受到了女主人的善良和體貼。他們由衷地替李將軍高興,同時亦不想再給李將軍添更多的麻煩,紛紛起身告辭。旭子和萁兒並肩將衆人送出了大門,目送大夥走遠,然後並肩走回來,繼續招呼留在家中的好友。

與秦叔寶等人打過招呼,萁兒留着侍女在一旁替客人添茶,自己徑直入了廚房。“看不出來,弟妹還是個入得了廚房的!”秦叔寶等人暗自納罕,笑着讚道。旭子陪着笑臉,不想否認,也不敢承認。幾度想偷着跑過去跟萁兒道一聲辛苦,又怕被羅士信等人當了笑話,只好沉住氣,靜坐飲茶。

本來他決定接納萁兒,一半是因爲感動於對方千里來尋的情義,另一半卻是因爲從萁兒身上看到了陶闊脫絲和婉兒的影子。而被秦叔寶等人一番折騰,此刻,他心中除了感動和對年少遺憾的回憶外,又多了股淡淡的溫馨。

隨着廚房飄過來的菜香,這股獨屬於萁兒的溫馨居然越來越濃,越來越濃,逐漸在旭子心裡站穩腳跟,淹沒陶闊脫絲和婉兒的影子。

萁兒性子比婉兒堅強,處事比陶闊脫絲老到,而現在的李旭,也不復是當年那個一無所有的李旭。

第5章 無名(四)第1章 盛世(六)第5章 歸途(三)第5章 獵鹿(六)第4章 國殤(二)第3章 浮沉(三)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浮沉(一)第3章 浮沉(七)第6章 持槊(二)第1章 擊鼓(四)第2章 吳鉤(八)第2章 背棄(八)第3章 浮沉(六)第4章 變徵(五下)第4章 取捨(三)第4章 干城(四)第1章 大賊(三)第3章 扶搖(三)第4章 補天(六)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出柙(二)第4章 補天(七)第4章 干城(三)第2章 吳鉤(四)第6章 持槊(二)第3章 浮沉(二)第4章 取捨(八)第6章 持槊(二)第2章 出仕(三)第4章 變徵(二)第5章 出柙(五)第1章 擊鼓(五)第3章 何草(二)第5章 諾言(六)第3章 何草(一)第4章 變徵(一)第3章 曠野(六)第3章 扶搖(七)第7章 盛世(七)第5章 無名(四)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諾言(一)第3章 浮沉(六)第3章 曠野(五)第1章 雷霆(一)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浮沉(二)第4章 故人(五)第2章 壯士(三)第3章 曠野(三)第5章 歸途(二)第5章 君恩(五)第4章 變徵(四)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取捨(一)第6章 持槊(九)第7章 盛世第2章 出仕(二)第6章 持槊(六)第3章 烽火(三)第3章 爭雄(四)第3章 扶搖(二)第7章 盛世(九)第2章 背棄(二)第4章 醉鄉(五)第5章 無名(七)第4章 干城(六)第3章 烽火(六)第1章 羽化(三)第5章 君恩(三上)第3章 烽火(二)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獵鹿(八)第5章 諾言(四)第2章 壯士(四)第4章 干城(一)第1章 雷霆(七)第5章 君恩(一)第2章 背棄(一)第6章 持槊(二)第3章 無衣(六)第7章 盛世第7章 盛世(十一)第2章 壯士(二)第4章 國殤(七)第6章 持槊(八)第1章 雷霆(七)第7章 盛世(十三)第3章 何草(五)第4章 變徵(四)第4章 變徵(三)第7章 盛世(七)第4章 國殤(二)第3章 爭雄(六)第3章 烽火(三)第4章 取捨(四)第6章 錦瑟(三)第3章 爭雄(五)
第5章 無名(四)第1章 盛世(六)第5章 歸途(三)第5章 獵鹿(六)第4章 國殤(二)第3章 浮沉(三)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浮沉(一)第3章 浮沉(七)第6章 持槊(二)第1章 擊鼓(四)第2章 吳鉤(八)第2章 背棄(八)第3章 浮沉(六)第4章 變徵(五下)第4章 取捨(三)第4章 干城(四)第1章 大賊(三)第3章 扶搖(三)第4章 補天(六)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出柙(二)第4章 補天(七)第4章 干城(三)第2章 吳鉤(四)第6章 持槊(二)第3章 浮沉(二)第4章 取捨(八)第6章 持槊(二)第2章 出仕(三)第4章 變徵(二)第5章 出柙(五)第1章 擊鼓(五)第3章 何草(二)第5章 諾言(六)第3章 何草(一)第4章 變徵(一)第3章 曠野(六)第3章 扶搖(七)第7章 盛世(七)第5章 無名(四)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諾言(一)第3章 浮沉(六)第3章 曠野(五)第1章 雷霆(一)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浮沉(二)第4章 故人(五)第2章 壯士(三)第3章 曠野(三)第5章 歸途(二)第5章 君恩(五)第4章 變徵(四)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取捨(一)第6章 持槊(九)第7章 盛世第2章 出仕(二)第6章 持槊(六)第3章 烽火(三)第3章 爭雄(四)第3章 扶搖(二)第7章 盛世(九)第2章 背棄(二)第4章 醉鄉(五)第5章 無名(七)第4章 干城(六)第3章 烽火(六)第1章 羽化(三)第5章 君恩(三上)第3章 烽火(二)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獵鹿(八)第5章 諾言(四)第2章 壯士(四)第4章 干城(一)第1章 雷霆(七)第5章 君恩(一)第2章 背棄(一)第6章 持槊(二)第3章 無衣(六)第7章 盛世第7章 盛世(十一)第2章 壯士(二)第4章 國殤(七)第6章 持槊(八)第1章 雷霆(七)第7章 盛世(十三)第3章 何草(五)第4章 變徵(四)第4章 變徵(三)第7章 盛世(七)第4章 國殤(二)第3章 爭雄(六)第3章 烽火(三)第4章 取捨(四)第6章 錦瑟(三)第3章 爭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