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於是,我認識了他
既然已經決定要走文人之路,那麼,就一定要知己知彼,雖然嶽翻可以從思想上鄙視北宋王朝,可是究其根本,自己也不過是一個北宋臣民而已,科舉考試雖然到了北宋有極大的改觀,以至於即使是權傾一時的大奸臣們也不敢對科舉下手,但是對於中國曆來甚爲濃厚的潛規則文化傳統,嶽翻是不憚以最深沉的惡意去揣測的。
對於經歷過這一切,政和三年才考中進士授官的張縣令張英,那就是嶽翻最好的引路人了,雖然沒有實際的幫助,可是這種經驗可是很難得的,嶽翻手握這樣珍貴的資源,怎麼能不好好使用?於是乎等到張英派來的人抵達之後,嶽翻坐上小車,駕着小馬,一路往湯陰縣城縣府而去,因爲去過很多次了,輕車熟路,一路上還不斷有人問好,進入湯陰縣城時還有守衛的士卒問候,小心翼翼的,讓嶽翻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宋代做文人是多麼牛逼。
湯陰縣府,嶽翻也不是第一次來了,以往很多次來都是這樣的,張英自己能來的話就自己來,如果自己不能來,那就派人來接,總而言之,每隔個五六十天總要和嶽翻小聚一次,拿出好酒好菜……額,好菜是好菜,好酒就免了,嶽翻很厭惡喝酒,張英倒也不逼着他喝酒,覺得小小年紀的確也不該喝酒,長大了,自己就明白爲什麼要喝酒了。
湯陰縣在張英的治理下還算是比較平靜繁華的,張英治理地方還是有一手的,據說是家學淵源,他本人對於科舉不是很看重,只說那是一個進身之階,沒有科舉的話,自己的才華也就得不到發揮,至於科舉本身和治理地方的才能,似乎並不掛鉤,自己的能耐,是跟着一樣做官的父親學來的。
嶽翻深以爲然,考試只是爲了考試而已,而考試之後要做什麼,基本上都要和家學和自己的興趣產生關聯。
今日湯陰縣府似乎也不怎麼繁忙,來來往往的人很少,見到嶽翻來了,顯然也是很熟絡的,很隨意的打個招呼,喚一聲“六郎”,僅此而已,嶽翻很禮貌的回禮,朝着張英的住處前進,自然也是熟門熟路,都沒人阻攔,嶽翻穿過縣府大堂,走入了張英自己的住所,一進門,就是一股子肉的香味。
張英雖然是個文人,不過似乎對於武藝有那麼些興趣,只是出於世人對武人的偏見,不敢明目張膽的舞刀弄槍,可是在自己的別院裡面,張英收藏了不少很棒的武器,自己平時也會揮舞這一柄鋒利的寶劍,舞的很不錯,很有幾下子真功夫,他還很喜歡射術,按照張英自己的說法,君子六藝缺一不可,可恨的是現在的人都忘記了孔夫子真實的本意,害得老子想要習武都要偷偷摸摸的!實在可恨!
嶽翻覺得他列舉了那麼多理由,只有最後一句話是真的。
也因此,張英在和嶽翻單獨相處的時候,很喜歡吃肉喝酒,做武人才做的事情,嶽翻是標準的食肉動物,對於素食一向不感興趣,尤其偏愛烤肉,正好張英也是同道中人,嶽翻也不會對張英的偏好有所不滿,相反,嶽翻自己也在秘密的習武,這就讓張英頗有幾分英雄惜英雄的感覺,哪怕那個小英雄只有十歲。
平素在外人面前總要裝出一副文弱書生的樣子,以迎合大衆的口味,可是內裡,張英卻並不開心,他很嚮往成爲范仲淹那樣的人,文武雙全,所以很希望學習武藝,只是父親是個純粹的文官,即使是范仲淹也不能提起他的興趣,更別說允許張英習武。
大宋朝的武人是多麼沒有面子,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得出來,當初狄青已經做了很高的將軍職位,但是當他邀請一些布衣文人做客的時候,稍有不對勁的地方,這些文人立刻板臉怒喝:“黥卒爾敢!”狄青也不能怎樣,反而陪着笑臉道歉。
大環境如此,張英只能自己找到一些前唐時期流傳的劍譜,成爲湯陰縣令之後偷偷練習,練習了兩三年,頗有幾分樣子,但也僅僅是這樣了。
嶽翻見到張英的時候,張英正在揮舞着寶劍,練習着不知從哪兒學來的古怪招式,雖然嶽翻沒有學過劍,但是就嶽翻的武藝水準和武術理論來看,這絕對是漏洞百出,一拳就可以撂倒的破爛招數,張英雖然喜歡習武,但是沒有老師,不敢明目張膽的學習,只能一個人瞎琢磨,有沒有什麼天賦,能達到這個地步,已經很不錯了……
“六郎來了?”
中氣十足的聲音,只有常年習武,常年飲酒吃肉,身體強健的張英才能擁有,他和很多文人不同的是,從精氣神上,就能看出他的不凡,所以嶽翻認爲他是北宋王朝這一缸爛泥裡面爲數不多的蓮花,或許,如果他可以活下來,或者去西北邊軍歷練一段時間,加上他本身的能耐,估計第二個范仲淹就要誕生了。
“那是自然,除了我,還能有誰如此輕易地進入三郎的別院?”嶽翻露出了笑容,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嶽翻才能真正的笑,因爲很多時候,嶽翻都能從張英身上瞧見另一個自己,自己希望成爲自己的那個自己,雖然自己只告訴自己想要活下去,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可同時,無論如何,嶽翻都掐不滅成爲那個自己的一絲絲執念,他自己都不知道是爲什麼。
張英排行老三,加上私下裡的關係,稱一聲三郎更讓張英高興,果不其然,一陣大笑之後,張英把寶劍入鞘,丟給了身邊的侍從,揮揮手讓嶽翻上前就坐,然後詢問道:“依六郎看,方纔我的劍術,是否大有長進?”
張英一副趕快誇獎我的樣子,也對,除了岳家自己家人,張英是爲數不多僅有幾個知道嶽翻秘密跟隨名氣很大的武師周侗周老先生學習武藝的人,自然也會諮詢一下嶽翻的“專業意見”,不出意料,嶽翻果然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三郎方纔是在練習劍術?數日不見,三郎竟也學會開玩笑了,不過,這玩笑一點兒也不好笑!這怎麼會是劍術呢?分明是小娃兒鬧着玩呢!”
張英的臉頓時就綠了,一副很不爽的樣子,鬱悶的咬了一大塊肉狠勁的嚼,然後大口灌酒,要是讓旁人見到了他們敬愛的張縣令在嶽翻面前如此吃癟,又是這樣一副模樣,估計張縣令那英明神武的形象會立刻就崩塌,他們也會失去精神信仰,然後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捂着受傷的心臟繼續苟活……
“你的嘴巴還是如此刁鑽,彷彿世上沒有幾個人可以入得了你的眼,你且告訴我,何人可以入你眼,何人可以讓你不吝誇獎?我倒是很好奇,這大宋朝可有這樣的人存在?”張英很不爽的問道。
嶽翻吃了幾塊肉,很淡定的說道:“范仲淹。”
張英正在大嚼的嘴巴停住了,眼裡露出了幾許不可思議的意味,繼而臉上露出了笑容:“這話中有話的能耐,你這小神童也是練習的爐火純青了啊!怎麼着?想通了?要去參加科舉考試?然後東華門唱名?我可是記得,不久之前,你還是對科舉很不屑的樣子,縣學也不願去。”
嶽翻喝了一口張英特地爲他準備的蜜水,淡定說道:“此一時,彼一時,見到了東京城的種種,才知道原來只有東華門唱名纔是最正確的決定,至少在目前看來,就是如此,若是能考中一個狀元,那就最好不過了。”
張英的嘴巴又停了一下,繼而重新嚼動起來,嚥下嘴裡的肉之後,開口道:“若是旁家小郎君,我可能也就聽聽罷了,但若是你,嶽六郎,你可不會是隨便說說就算了的人,怎麼了?在東京城見到了什麼?爲什麼這麼快就改變了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