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初,5000點左右的時候,我清空了全部的股票。【 木魚哥 ——更新最快,全文字首發】留了4000多華夏基金,還有9300多華夏海外基金。
07年三月份進入A股股市的,5.30前夜算起來賺了一部凱越。不過5.30後被急跌套牢。當時看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飽受鼓舞,死死支撐到年底,套現了大半,加上積蓄,買了一部汽車。
08年在老家搞定了300畝土地的租賃,其實也是沒有辦法,搞貿易、搞製造、搞加工,都沒有基礎,手頭的錢放在大城市,做什麼企業,都相當薄弱。農業雖然辛苦賺錢不多,但是投入也不會很大,基本還能夠支撐得起來。
08年種了一年的東西,因爲自己不在現場管理的,請人管理的,有點管理不善,賠錢不少買教訓去了,順便也做了不少基礎建設,農場現在有電有水,就等下個天了。在我們老家那邊,我是第一個大規模種植甜玉米的,剛剛開始經驗不足,產量也不夠,不過隨着經驗的積累,市場也打開了。年底我就離開it行業,自己到農場去管理了,通過去參觀取經,玉米明年應該是不錯的。
總結起來,這次金融風暴算是基本躲過了。想起來也是很後怕的,如果資金沒有套出來做實業,基本也都是虧在裡面了。做實業雖然初期也虧損,但是基本探明瞭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並且也積累了人才和市場經驗。
360行,行行出狀元,但是同時行行都有陷阱。每個行業都有賺錢的,也有虧錢的人。
接下來,我陸陸續續寫點自己的經歷。和大家一起交流經驗。
一)種植什麼?
我們知道巴西、美國的農場,動不動就是成千上萬畝的土地。我的農場佔地300畝左右,實際上並不小。不能和美國比,和普通農民家庭3-5畝地比起來,這些土地相當於一個不小的村莊了。而且這些土地是連片的,雖然有一些坡度,但是土質層很厚,算的上是沃土。
種植什麼,我也摸索了1年才基本明白。最初的想法,是想做綠sè蔬菜瓜果的,這個想法本身沒有錯,市場的需求也是在的。不過執行起來實在太不可能了,首先如果是種植蔬菜,一個人最多能夠管理3-5畝這樣的土地,農場起碼得50-60號人,要是發工資要跳起來,根本不可能。
我學的是it,雖然在it領域幹得還算不錯。進入農業領域,那是完全陌生。和大家討論來討論去,定下來農場10個人左右的規模,基本工資+提成的模式,種植的種類粗細搭配,種點甜玉米類的,外加豇豆和南瓜、西瓜。豇豆在我們地區那裡長得特別好,每年很多外地的老闆都來收的,主要是做泡菜。
08年上半年定下來,是種植140畝左右的玉米,種植60畝豇豆,然後再種植幾十畝南瓜和西瓜。實際上,這個種植結構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很荒謬的一面。爲了錯開收穫季節,我也做了分期種植的計劃,甜玉米分成4批種植,豇豆分批成3批。
應該說,工人們還是很勤奮的。因爲分配製度很分明,土地劃片來管理,然後是按照比例提成。在種植階段,管理層(管理層後來出了很大的問題,導致我不得不回來親自管理,後面會提到)和工人都很盡力的,基本上2個月時間,在沒有電,沒有水,種植沒有機械化的情況下,全部的土地都種植上了作物。
到了5月底,種植結構不合理的後果開始發威了。豇豆開始進入採收期,這塊土地豇豆長勢還是不錯,每天都能夠收1-2千斤以上的豆角,但是這種和小農戶競爭的產品,很快遭遇到了價格危機,就是所謂的爛市,價格從最初的8毛一直降到4毛多。這時候,工人們全部的時間和jīng力都搭到了豇豆地,打農藥摘豇豆,因爲豇豆價格低,請人來摘收實在不划算,工人們也不願意請人來摘。
由於豇豆耗費了幾乎全部的人力,其他的作物護理跟不上了。玉米施肥一次以後,再也沒有人進入到地裡,草長得和玉米差不多一樣高。南瓜地更是長滿了草,甚至還有小灌木。南瓜藤和草糾纏在一起生長,這麼說吧,我告訴你裡面有南瓜,你要去偷一個南瓜出來,也很不容易。而且密密麻麻的草裡面,裡面簡直可以躲藏老虎,更不要說南方還有那麼多蛇蟲了。
豇豆收穫到中後期的時候,甜玉米成熟了。雖然草很高,裡面的菟絲子藤也很密集,玉米居然很旺盛,主要是這塊土地,從來沒有種植過玉米。我種植的是美國品種,金獅王,長勢很生猛。6月份,我們那裡來了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很多人的玉米都倒伏,或者被淹,唯獨我地裡的玉米,基本上一顆都沒有倒。後來計算產量,畝產居然也不低,達到了接近1400斤左右的水平。
賣玉米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們種植的品種,雖然味道很好,甜度很高,很適合用來煲湯(在廣東買的品種)。但是在廣西,最受歡迎的是臺灣華珍品種,加工和鮮食的市場容量大,在批發市場,我們每斤都比別人廉價2毛錢。更糟糕的是,玉米我們沒有來得及賣完最後30畝,就變老幹癟了。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都沒有種植過甜玉米,不知道甜玉米不能賣老的,想留幾天,飽滿一點多賣點錢。
後來我們在滿是草叢的南瓜地裡面,採收了很多很多的南瓜。南瓜是生命力超級頑強的農作物,在那長滿草的地方,我們的拖拉機裝滿了一車又一車,一共有7-8萬斤,不過很遺憾,南瓜08年7月份,正值爛市的時候(我不在農場打理,委託人打理的,實際上早賣點,可以賣好點價格)。
下半年種植的時候,我大大壓縮了豇豆的數量,壓縮到20畝,種植了接近200畝的玉米,投資建立了抽水站。但是很遺憾,管理層內部矛盾開始暴露出來,我10天半個月都要回去一次。抽水的工作一直做的不好,一直到很晚9月份,抽水才能夠全力運轉,這時候,下半年的生產大勢已去。下半年的生產,減產得很厲害。比較好的玉米,產量只有部分達到1200斤,很多隻有幾百斤。
總結起來,我得出以下的經驗教訓:
(1)規模農場,千萬不要和小菜農爭奪市場。這種超級勞動密集型的蔬菜種植,只適合城郊部位的菜農。
(2)必須種植耐運輸的大宗作物。本地市場都比較狹小的,象我的甜玉米,拉一個卡車到縣城市場,足以把縣城整個玉米市場弄崩潰。
(3)必須錯開種植和收穫高峰季節,否則,人手不夠,外部請人是很吃力的。
09年,除了甜玉米,我不再規模種植其他作物,在土地邊沿,有一條很長的邊界線,拿來種植南瓜。如果計劃執行得好的話,甜玉米種植我們每10天來一個批次,基本上可以做到持續供貨,從5月份一直供貨到11月初,每天大約一個卡車到批發市場,有這個市場供應能力,我們基本上無需再找中間商過手,直接自己去批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