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好一番忙亂自不必說,蘇州城的官員士紳知道了此事,個個心膽俱喪:欽差大人在蘇州地界遭遇幾十個高手刺殺,蘇州的官員最起碼要被擼下去一半,不但如此,就是民間也不好受,接踵而來的必定是嚴加查察,等到查完了,這繁華天堂還不知要凋零成什麼模樣。
程剛和於修等人包紮完後,也強撐着來到了徐滄房外,就見鄭同光在門外如同熱鍋上螞蟻一般走來走去,看見他們,目光閃了一閃,便衝上前對於修怒斥道:「你是幹什麼吃的?怎能讓欽差大人遇上這種事?這蘇州城什麼時候竟成了藏污納垢之地?」
於修本是八面玲瓏之人,但此時大概實在太憤怒了,竟直視着鄭同光冷聲道:「大人這麼急着扣帽子給卑職嗎?先前卑職查了幾撥別有用心散佈謠言的人,若不是大人不許卑職輕舉妄動,說不定這些反賊都已經被拿下大獄了。」
「你…你大膽,這種事情,本就該慎重,你當日不過是捕風捉影,本官怎能讓你大肆抓捕…」
鄭同光沒想到於修竟然敢對自己如此頂撞,心下更是膽寒,忍不住怒斥起來,可不等說完,就聽旁邊程剛悠悠道:「徐大人還在救治,鄭大人你就是着急甩鍋,也不用此時此地就動手吧?攪擾了徐大人治療,你就更加罪不可赦了。」
於修感激地看了程剛一眼,其實程剛對這直心腸的捕頭也沒多少好感,他雖是武將,卻並不是個心胸開闊之人,但怎麼說兩人也算是同生共死戰鬥了一場,而且鄭同光這急於找替罪羊的嘴臉實在太難看,所以他才忍不住幫着於修說了一句。
果然,鄭同光就不敢做聲了,心急如焚在門外來回踱步,時不時抻長了脖子向屋裡張望,只覺着此刻真是煎熬無比,一彈指的時間竟比一年還要長。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就見門「吱呀」一聲開了,接着崔太醫走出來,衆人連忙圍上前,就聽他吐口氣道:「大人的傷目前看來倒不危及生命,唯一可慮的,是這傷後感染,若能熬過去,就沒有大礙了。鄭大人,徐大人醒了,叫您進去,說是有話吩咐,程大人,於大人,大人說你二位身上傷勢也不輕,要你二人回去後好好養傷,另外,交代於大人的事情,也要儘快找人去辦。」
程剛和於修連忙答應一聲,兩人很想進去探望一下徐滄,只是聽崔太醫的意思,徐滄是不準備讓他們進去的,面上不免有些遺憾,只好怏怏不樂的回去了。
這裡鄭同光先前只恨不能變成一隻螞蟻擠進房間去,然而此刻聽說徐滄讓他進屋,卻又覺着雙腿如同綁了一座大山般沉重,因拳頭握了又鬆開,鬆開又握起,終於鼓足勇氣踏過門坎。
「大人,下官有罪,姑蘇城有如此膽大包天的一夥刺客,下官竟到如今還沒有察覺,這都是下官管理地方不力,以至於連累大人受襲…」
鄭同光一到徐滄牀前就跪下了,聲淚俱下的請罪,不等說完,就聽宣素秋道:「大人說,這些沒用的廢話就不要多說了,現在有幾件事要你立刻去辦。」
徐滄雖然醒了過來,但因爲崔太醫在療傷過程中用了麻沸散,再加上傷痛,所以此時一點力氣都沒有,然而他生怕這一次刺殺事件處理不好,會生出更多波瀾,所以拼命咬着舌尖保持頭腦清醒,思考善後措施,只是說話的聲音實在太小,幸好宣素秋就坐在身邊,耳朵貼着他嘴巴,尚可以勉強聽清,於是便理所當然成了徐滄的傳聲筒。
「是是是,徐大人有什麼吩咐下官做的,但請吩咐,下官肝腦塗地也要完成。」
鄭同光一聽,徐滄還要自己去辦事,這說明一時半會兒他不會拿自己開刀了,心中大石落下一半,就見宣素秋貼着徐滄,好一會兒方直起身子,沉聲道:「大人說,他如今需要休養,所以還望鄭大人同行轅外的官員士紳們說清楚,請他們暫時回家,過兩日等大人有精神了,再接受他們的探望。」
「是。下官回頭就驅散他們。」鄭同光抹了抹頭上冷汗,心中稍微安定:有這句話,最起碼兩天內這些官員士紳是不敢生出什麼心思的,兩天後,大人如果真能見他們一見,局勢就基本可以穩定了,至於人心惶惶,那他也管不了,天知道他現在也同樣是惶恐無助。
卻聽宣素秋又繼續道:「大人說了,這一次行刺事件,乃是有居心不良之人精心策劃,和蘇州百姓士紳無關。關於這一點,他會親自上奏摺稟明皇上,不必爲此事而大動干戈,請各級官員安心辦公,士紳們安撫好百姓。」
如果說剛纔鄭同光心中已經是十分感激徐滄,此時他就真的是呆住了,以至於反而忘了感激涕零,只傻傻地直着身子跪在那裡,甚至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
宣素秋卻不理他,繼續道:「大人說,如此多的刺客,不可能是隨便一個幫會心血來潮刺殺朝廷官員玩兒,其背後必定有圖謀不軌的組織支撐。這幾日蘇州城要外鬆內緊,既不能引起百姓恐慌,又要嚴密細查那些別有用心煽動造謠的人。關於這一點,鄭大人不用太過擔心,明亮房間尚且有蒼蠅蚊子,難道因爲區區幾個反賊,大夏朝就不是太平盛世了?」
「是,下官受教。」鄭同光這一次是真正的慚愧了,這一聲答得無比情真意切,又見宣素秋貼在徐滄耳邊,半晌後起身道:「大人說,當務之急,乃是穩定局勢安撫百姓,另外大人請鄭大人查察的幾件事也莫要耽擱,有消息就儘快送來,至於其它的,仍舊照常便是。」
「下官明白了。」
鄭同光感動的眼淚都快下來:徐滄年紀輕輕,又是位高權重,身份更是貴重,然而他在此時此刻,竟然能夠因爲蘇州大局和百姓而選擇隱忍,這才真正是胸懷天下的大丈夫。鄭同光比他癡長二十多歲,然而捫心自問,自己若是吃了這麼大的虧,連命都未必能保住,他能不能如此清醒?答案卻是他不敢也不願去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