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後宮風雲(中)

在見到盛怒而來的母后時,萬曆皇帝的酒意頓時就化作了冷汗,他整個人也立刻就清醒了過來,當即從牀榻上滾落,規規矩矩地跪在了地上。

如今這皇宮之中有兩位皇太后,一爲隆慶帝的皇后陳氏,被尊爲仁聖皇太后;另一位,便是眼前這位李太后,雖只是隆慶帝的貴妃,卻因當今萬曆皇帝是她所出,故母以子貴,被尊爲慈聖皇太后。

因爲是聞得天子鬧出如此醜事急急趕來,而且剛纔已經準備就寢,故而李太后並沒有穿着什麼能體現太后威儀的服飾,只是簡單地穿了一襲黑色的寬袍,裡面則是一身貼身的棉衣。但是如此打扮,卻越發顯得她容貌之不俗,尤其是看到兒子後,更是氣得大口喘氣,讓她胸前更是波瀾起伏。

這位李太后纔不過三十五歲年紀,正是一個女人最有韻味的時候。不過很可惜,因爲丈夫早逝,她已成了寡婦,而且是天下間最大的寡婦,所以這一生都不可能再尋找到第二春了。而這,也讓她更着重培養萬曆這個兒子,只想將他培養成一代英主明君,故而平日裡對萬曆那是相當嚴格的。

正因有平日的威信擺在那兒,當萬曆見到憤怒而來的母親時纔會如此惶恐,同時心下也後悔不迭,怎麼自己就一時糊塗做出了這等事情來!

在到了好一陣後,李太后才終於將氣息喘勻,然後鳳目含威地打從萬曆以及他身後那些太監身上一一掃過,然後才問道:“皇帝,你爲何要將那幾名內侍處死?”說着還四下裡尋摸了下,看着像是在找那三名太監一般。

此刻宮室內的其他人是不敢插嘴皇帝與太后間對話的,便只能由萬曆自己給太后一個交代了。在太后目光的注視下,即便萬曆再是不願與膽怯,也只能將事情發生的經過道了出來,不敢有一字虛言。好在他之前的醉酒也不是太厲害,倒還清楚地記得所發生的事情。

wωw ☢ttKan ☢¢ ○

不過聽他把話說完後,李太后的神色依然顯得極其難看,恨鐵不成鋼地看着自己的兒子:“皇帝,你乃是一國之君,居然酒後失德到如此地步,實在是叫哀家傷心。”說是傷心,其實從她的表情來看,更多的怕是生氣纔是。

此刻,萬曆也已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裡擺脫出來,見太后如此說自己,心下也不禁有些來氣:“母后,雖然兒臣如此行徑確實有不妥之處,但那幾個奴婢也太不曉事了,豈不聞君命難違嗎?兒臣又不是叫他們做什麼爲難之事,只是讓他們喝酒唱曲兒助助興而已,他們卻總是推三阻四的。兒臣這纔在一怒之下隨口說了要將他們處死。事實上,兒臣不也沒傷他們性命嗎?”

這話一說,李太后原來已經平復下去的心情頓時又騰地翻涌了上來。若是萬曆就此認錯,見事情也不算太大,她也不會進一步追究,只是小懲大誡地訓斥一頓也就罷了。但現在聽皇帝的意思是還在爲

自己開脫,覺得錯在那三名小太監身上,她就不能忍了。當時,李太后就以手指向萬曆道:“你……想不到都到了這個時候你居然還不知錯!何爲國君,那是一國之表率,你身爲天子年紀輕輕就如此胡鬧,長大了那還得了。你……氣死哀家了!”

見母后生氣,萬曆心下也頗爲過意不去。但他這個年紀的少年往往又是自尊心極強的,即使面對的是自己的母后,有時候也要堅持自己沒錯,便繼續抱怨道:“兒臣不過是想懲治幾個不聽話的小太監而已,母后就如此大發雷霆,這皇帝做得也忒沒勁了些!”

這話更多的是對自己如今處境的抱怨了。事實上,隨着年紀一點點增長,對皇權的意識也在增加,萬曆就覺着自己這個皇帝實在是處處受人掣肘,無奈得很。所以纔會有之前與楊震的相談甚歡,所以也纔會有今日對着母親的如此抱怨。

但這話落到李太后耳中可就嚴重了,不啻於是一聲晴天霹靂,直震得她半晌都沒能回過神來。待她反應過來,眼中已有淚水流出,聲音更是比之前又高了幾分:“好啊,原來皇帝你是對眼下的處境不滿,纔拿這些小太監撒氣的。沒想到哀家這些年來盡心竭力地教導於你,卻教出了這麼個東西來。”

見太后大發雷霆,不但萬曆神色大變,周圍的那些內侍宮女也一個個面如土色,呼啦啦趴跪一地,連頭都不敢擡起。此時若他們有的選擇,只會選擇自己能變成個聾子瞎子了。

唯一還能在這個時候說上的話,也就只有馮保一個了。他見母子二人竟鬧得這麼僵,也是心下略微後悔,不該將太后搬來的。但現在說這些已經太遲,便趕緊衝萬曆道:“陛下您失言了,還請趕緊向太后道歉!”說着還連連朝皇帝使眼色。

他若不說話,在太后的憤怒下,萬曆或許還真就示弱了。但最近他對馮保那也是相當有看法的,又猜測着今日之事是馮保把太后給引來的,就對他更是憤怒,當即呵斥道:“你這個奴才給朕住嘴,這兒什麼時候輪到你說話了!是想讓朕真把你個殺了嗎?”

馮保沒料到自己好心勸阻竟換來這麼個結果,頓時也呆住了。而太后在聽到皇帝這番話後,更是勃然而怒,此時她根本顧及不到周圍尚有這許多的內侍宮女,怒指着皇帝道:“好啊,你還真是翅膀長硬了,竟敢在哀家面前如此放肆。真當自己是皇帝哀家就拿你沒轍了嗎?”

萬曆雖然心下暗驚,卻因爲話趕話到了這兒也顧不了太多,當即一梗脖子道:“兒臣是皇帝,此乃父皇遺命,誰敢說個不字!”

雖然沒有直接提到自己的母親,但意思已很明顯了。李太后這下是徹底失去了控制,當即回道:“皇帝你還真是好大的口氣,豈不知漢書中有霍光傳一節嗎?”

“轟隆——!”太后這話就像是一道驚雷般在萬曆的耳

邊炸響,直驚得他半晌都沒能回過神來。

雖然他沒怎麼讀過《漢書》,但身爲皇帝對霍光這個漢朝的大名臣卻還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霍光,西漢最大的一個權臣,其兄正是漢武帝時威震西域的大司馬,封狼居胥霍去病。他自十多歲時於漢武帝時入官,之後歷經數朝,待到漢昭帝時已成爲大司馬大將軍,權傾天下。

在史書中,有大量的事實書寫了霍光當政所做的種種事蹟以證明他的不凡。但真正叫後人,尤其是萬曆皇帝所銘記的,卻還是他在昭帝之後廢除昌邑王的舉動。

因爲漢昭帝死時無子,身爲託孤大臣的霍光便選了當時的漢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繼任帝位。不想劉賀在稱帝之後不但荒淫無道,將整個朝政搞得烏煙瘴氣,更且還曾密謀對付霍光。

於是秉承着先下手爲強的原則,霍光在昌邑王還未集結足夠力量時悍然出手,將他的皇帝之位給廢黜了,並重新將其趕回了封地。由此,霍光得以與曾同樣放逐太甲而史冊留名的伊尹齊名,史稱伊霍!

所以,當太后說出霍光這個名字來時,對萬曆的衝擊就尤其之大了。而且,如今大明朝中可也是存在着一個幾乎和漢朝的霍光有着一樣實權的大臣哪——張居正!

見兒子終於感到了畏懼,李太后只覺一陣暢快。但爲了給兒子一個難忘的教訓,她還是打算把戲做足,便回頭衝身後同樣跪倒在地,神色卻顯得有些茫然的馮保道:“今夜張閣老可是在值房嗎?”因爲內閣大臣身份的特殊性,他們總會有人留守在皇宮大內的值房裡,就是身爲宰輔的張居正也不例外。當然,這也是表示他們地位與尋常大臣不一樣的所在。

因爲剛纔受到萬曆如此斥責,馮保一時還沒有緩過勁來。他怎都想不到,這個自己打小看着伺候大的主子竟會如此對待自己,可說是極其傷心與震驚了。但太后的詢問,他也不敢不作答,只好勉強道:“回太后,張閣老今晚確實留宿在值房之中。”

“那好……”李太后也沒有太多的猶豫,當即吩咐道:“你這就去將張閣老帶來這裡,讓他好好看看這個學生吧。”

“啊……”馮保一聽這話,更是吃驚。但看到太后那張依然滿是慍怒之色的俏臉,便不敢不從了。皇帝與太后,他還是知道誰的話更有權威些的。便在略作猶豫後,答應一聲匆匆而去。

見太后這次是要動真格的了,萬曆才真個慌了,趕緊認錯道:“母后,是兒臣錯了,兒臣不該說那種話的。還請你莫要驚動張閣老。”若說李太后是萬曆最害怕的那個人的話,那張居正就是他第二害怕的人。而且剛纔的話題又已隱隱扯到了廢立一事上,此時把張居正叫來豈不是……

想到這兒的萬曆,只覺得渾身都如墜冰窖,忍不住就發起抖來……

(本章完)

第一千二十章 早朝激辯(六)第八百三十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十七章 心結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四十七章 突襲(上)第六百七十章 會試風波(五)第七百八十四章 坐困愁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暗戰(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江南之冬(下)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點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第七章 武昌行第六百五十一章 趕盡殺絕(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八百八十章 漫長一日之辰時第七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誘(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興師問罪(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歡喜與憂愁第八百四十一章 身處何方第二十八章 夜殺(上)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四百零四章 山雨將至第五十九章 青龍堂(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數月彈指間(下)第七百零九章 丁憂與奪情(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歸去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四十六章 兩年之約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邊患依舊第三百七十六章 秋之噩耗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陳家坳(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勾心鬥角(上)第九百二十九章 故人再相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家(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彀(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逃離播州城(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世事總難料(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八百零二章 高手對決(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八十章 僵局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六百七十四章 會試風波(九)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曾經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勞也是上司的第七百四十四章 似有蹊蹺(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絕戶計(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蹤杳杳(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九百九十三章 捷報傳來(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鬆羅鎮(中)第六十四章 烈焰佳人第五百六十章 暗戰(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察暗訪(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幫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七百四十九章 以牙還牙(中)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中)第二百零六章 山雨將至第四百十七章 心結第二十七章 雨夜荒廟第八百三十七章 反襲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水來土屯(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糧荒(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戶計(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五百八十六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六百零四章 意外變故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漫長一日之巳時(上)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二更求收藏)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還牙(上)第一章 楊氏兄弟第八百九十七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詔獄風雲(上)第二百零三章 立威(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
第一千二十章 早朝激辯(六)第八百三十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十七章 心結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四十七章 突襲(上)第六百七十章 會試風波(五)第七百八十四章 坐困愁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暗戰(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江南之冬(下)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點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第七章 武昌行第六百五十一章 趕盡殺絕(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八百八十章 漫長一日之辰時第七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誘(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興師問罪(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歡喜與憂愁第八百四十一章 身處何方第二十八章 夜殺(上)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四百零四章 山雨將至第五十九章 青龍堂(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數月彈指間(下)第七百零九章 丁憂與奪情(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歸去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四十六章 兩年之約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邊患依舊第三百七十六章 秋之噩耗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陳家坳(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勾心鬥角(上)第九百二十九章 故人再相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家(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彀(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逃離播州城(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世事總難料(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八百零二章 高手對決(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八十章 僵局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六百七十四章 會試風波(九)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曾經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勞也是上司的第七百四十四章 似有蹊蹺(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絕戶計(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蹤杳杳(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九百九十三章 捷報傳來(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鬆羅鎮(中)第六十四章 烈焰佳人第五百六十章 暗戰(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察暗訪(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幫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七百四十九章 以牙還牙(中)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中)第二百零六章 山雨將至第四百十七章 心結第二十七章 雨夜荒廟第八百三十七章 反襲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水來土屯(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糧荒(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戶計(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五百八十六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六百零四章 意外變故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漫長一日之巳時(上)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二更求收藏)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還牙(上)第一章 楊氏兄弟第八百九十七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詔獄風雲(上)第二百零三章 立威(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