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

四月二十日,北京城。

隨着夕陽漸漸下沉,天色已晚,快到關閉各處城門的時間,進出城門的百姓也已變得極少。

西直門前,幾名站了一整天的守門士卒終於得到了活動活動身子,說說閒話聊聊天的機會。兩個纔剛頂上這個職位的年輕兵卒就忍不住抱怨道:“這一天下來,可累死咱們了。以前沒當這差時還以爲這有多威風呢……”

“威風?你們也想得太多了。”一個老兵撇了下嘴:“雖然咱守的是京城的大門,可依然只是個小卒子而已,是個人物都不把咱放在眼裡。”說着又是一頓,像是想起了什麼一般,帶着些得意地道:“不過真要找點威風倒也不難。只要見着有哪個從外省來的不開眼的傢伙趕跑馬進城,咱們就可以把他從馬上揪下來。即便他是什麼地方督撫,也一樣不用給面兒!”

“這又是怎麼說的?”兩個年輕人都很感興趣地問道。

“規矩,懂嗎?這就是規矩!咱北京城乃是一國都城,天子腳下,任誰也不能如此大剌剌地闖進來,那是大不敬的罪過!”老兵說着又有些遺憾地嘬了嘬牙花子:“只是要遇到這等逞威風的機會可不多,很多人那也是懂規矩的。我在這兒守了十多年門,也就遇到過不上五回而已……”

正說話間,一名年輕士兵突然帶着些驚喜地看向遠處的官道:“你們瞧,那是什麼?”

衆人順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便瞧見了一人一騎正以極快的速度朝着這邊飛奔而來。看這架勢和速度,恐怕來人是不可能在城門前停下馬來的,也就是那名老兵剛提到的可以逞下威風,把人拿下的機會了。

“嘿,咱們運氣還真不錯!”兩個年輕士兵頓時就興奮了起來,二話不說,挺起手中的長槍就上前一步,欲要阻攔來騎。

在他們一番動作間,來騎已衝到了城門近前。馬上騎士一見有人擋在了自己前進的道路上,也沒有半點降馬速的意思,而是大聲呵斥道:“趕緊給老子滾開!”

這下那兩名士兵就更爲惱怒,好嘛,到了咱們北京城居然還如此囂張,看小爺不給你點厲害嚐嚐!可就在他們想要逼停來騎時,身旁的幾個老兵就先一步搶了過來,一下就將他們從原來的位置給拖了開去。但因爲來騎速度太快,其中一人還是被一衝而過的馬兒帶了下身子,頓時就斜着身子栽倒在地,顯得好不狼狽。

“小子,你們不要命了?”另一個將他們從馬前拉出的老兵驚得滿頭冷汗,口裡忍不住罵道:“也不看看這是什麼路數,居然敢攔他的去路!”

兩個新人頓時就有些懵:“不是說就算地方督撫咱們也有權將他們從馬上給揪下來嗎?這傢伙難道比督撫還大不成?”

“你沒瞧見那馬上插着急報令旗哪?那是八百里加急的軍報,誰敢阻攔?別說是咱們這西直門了,就是皇宮大門,他也闖得!誰要敢阻了他的去路,殺死都是自找的,而要是耽

誤了軍報大事,你更是死路一條。”老兵虎了張臉給出解釋道,這才讓兩個新丁明白過來,知道自己差點闖下大禍,臉色頓時就變得有些白了。

另一名老兵看着幾乎都瞧不見背影,只留下一串煙塵的騎士,口中忍不住喃喃道:“別是邊關什麼地方真遇到大事了吧?像這種情況,我當差這些年可是從未遇到過哪。”

在幾名守門兵卒還在猜測到底出了什麼事時,那一人一騎已順着寬闊的京城道路一路向前,直到兵部衙門前才猛地止住了去勢。馬上騎士順勢滾下馬鞍,拿下挎在腰間的一個包裹就跌跌撞撞地直朝衙門大門衝去。

此時,雖然將要到放衙時分,可兵部衙門前尚有幾名守衛看着。一見來人打扮和急匆匆的模樣,心裡就是咯噔一下,趕緊上前一把,攙住了那騎士:“兄弟你打哪兒來,這是出了什麼大事了?”

那人趕遠路飛奔而來,幾天下來換馬不換人,早已累得虛脫。此時既已到了目的地,心裡那根弦便是一鬆,險險都要暈倒過去。好在他知道自己身負的使命有多重,在倒下前吃力地道:“山西大同發生兵變,我奉了劉巡撫之命前來報急!”說完這話,才一鬆勁兒昏倒過去。

“什麼?”那幾名守衛一聽,都頓時變了顏色,趕緊一面將人攙進門去,一面有人就拿過他手上的包裹,急急就往裡走。

如今的大明朝各處衙門的辦事效率早已無法與以往相比,就是再要緊的事情,一旦送到這些老油條手裡都會被耽擱上好幾天纔會過問。而像今日這般,都快放衙了才傳遞來的事情,一般都會被人擱置起來,等明天再說。

只有兩件事情,纔會被人格外重視,不敢有絲毫的擔擱就報到主官那兒。一是災情的奏報,那會影響到無數百姓的存亡,甚至一個不好會造成民變。另一個就是更敏感的軍情了。而今日來的,恰恰就是最叫人緊張的邊關軍情,而且還是兵變,這如何能叫人不爲之驚慌?

只片刻工夫,軍報已打開放在了剛纔換上常服,打算早些回家去的兵部尚書譚綸的面前。在匆匆掃過那上面所寫的內容後,饒是譚尚書以前也是見過各種世面,更曾親歷過戰場的經驗,此刻也不禁神色大變。

沒有過多的思索,譚綸當即開口:“來人,替本官更衣備轎,我要入宮!”

其實這都不用他作出指示,身邊那些下人還是很有眼力見的,一知道是出了這麼大事,就早已準備好了一切,趕緊上來替他換上入宮才穿的官服,然後就直奔着紫禁城而去。

譚綸卻不知道,自己因爲急着進宮去給張居正報信而忽略了一件極其關鍵的事情。

天才擦黑,譚綸和這份緊急軍報就已來到了張居正的手裡。在看過之後,張居正的眉頭也深深地鎖了起來:“怎會這樣?先是雲川衛突然兵變,隨後又是高山、鎮虜等幾處衛所也發生了兵變響應之事,這大同豈不是全亂套了嗎?”

“是啊……大同乃我大明邊關要地,一旦真個出了大亂子,又叫蒙古韃子得知的話,只怕……”譚綸也很是不安地附和了一聲,此刻他也是心亂如麻,都沒能想出個妥善的應對之策來。

“這到底是爲什麼?”張居正所看重的還是原因。在這份緊急奏報中,只提到了兵變的過程和影響,卻隻字未提原因,這纔是張居正最關注的。

“怕是軍中弊病叢生的緣故吧。”作爲曾經帶過兵的文官,譚綸對此倒是有一定發言權的。想當年,倭寇在東南爲禍時,他也是胡宗憲手底下的強將,所立功勞也是不小,幾與戚繼光、俞大猷等相當。

見張居正沉默不語,他就繼續道:“當時的浙江福建等地所以被倭寇席捲,就是因爲衛所兵制出了茬子,兵士的條件極差,多有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發生。下官那時還曾向朝廷上過幾次書呢。之後因爲朝廷重視,事情才稍稍好轉。而現在,恐怕這種弊端已蔓延到西北各地了吧?”這是他憑着經驗所提出的猜測,雖然未必完全正確,卻也離真相不遠了。

張居正雖然沒有帶過兵,卻也早對大明軍中的種種弊端有所耳聞。只因爲這些年來他需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無論是一條鞭法還是考成法都需要全力施爲,所以才暫時無暇顧及軍隊的整治工作。現在看來,這個一直被自己所忽略的地方問題也已積壓到極其嚴重的地步了。

“子理,你是個知兵的,又身爲兵部尚書,你說此事朝廷該當如何應對?”沉默了好一陣後,張居正才緩聲問道。子理,是譚綸的字。

譚綸一怔,但很快就在腦子裡作出了一番計較,說道:“當務之急,乃是先安人心,再查此次兵變的根源所在。而這一切,都有賴朝廷迅速派出欽差幹員前往山西……”

“唔……不錯。如今山西那些官員很明顯已不能用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在此事上涉足多深,又是個什麼態度。必須派與那邊全無干系之人前去調查安撫纔是正辦!子理此言確實是老成某國哪!”張居正欣賞地一點頭。

譚綸卻不敢居功,只是笑了一下:“這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真正的人選問題,卻不是譚綸能隨意指派的。”

張居正不接他這話茬兒,而是在又掃了幾眼手中軍報後道:“不過我以爲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卻還是封鎖消息,不讓山西兵變一事鬧得人心惶惶!”無論是幾百年前還是幾百年後,當出了大事時,官府第一想到的永遠都是封鎖消息,穩定民心。

而在聽到他這一句後,譚綸的臉色陡然一變,忍不住哎呀一聲:“不好,我忘了叮囑下面的人了。而現在……”說着他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衙門裡不少人已回了家,這個消息怕是徹底瞞不住了!”

第二更。。。。。

本來寫完打算小睡下再檢查了發的,沒想到一下睡到6點多。。。。。晚上爭取早點上第三更。。。。。

(本章完)

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四百九十一章 滿盤皆輸(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破局(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薑是老的辣(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六十章 求援第五百零一章 水患亦人患(三)第一千零六章 鬱悶的萬曆(下)第八百十五章 逃不過(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試風波(六)第三百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上)第十四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一章 軟紅樓風波(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被捉之後(上)第五更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曾經故人第九百三十四章 發難第五百十八章 勢同水火(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達成目的第四百九十七章 曾經故人第七百零二章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投羅網(中)第二百十八章 警告第五百十九章 弄巧成拙(上)第四百九十章 滿盤皆輸(上)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四章 計連環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九百四十一章 變卦第八十七章 按圖索驥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化之計(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飲宴得勝樓第六百十七章 山雨將至第五十七章 蔡鷹揚(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回京(上)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勘察第三十九章 兩難的抉擇(多謝書友紙花船捧場)第七百十一章 丁憂與奪情(下)第五百三十章 抄家馮府(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再回大同城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入彀後記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二百零四章 立威(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偷入泗城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遊說(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軟紅樓風波(一)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一千零八章 妖書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化奪權(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妥協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八十三章 借勢而爲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命換一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陰謀與陷阱(上)第九百六十九章 猝然發難(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詔獄風雲(中)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七百零二章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第一千章 說客臨門第四百十七章 心結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一百十四章 各有盤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查的案子第四十八章 突襲(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第二百零六章 山雨將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華亭徐家(上)第十五章 登門第九百零八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四)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緊急通知第一百八十九章 臨別前夕(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上)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章 殺人滅口第七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誘(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化之計(下)第九百十二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勞也是上司的第一千十六章 早朝激辯(二)第九章 賭一把第九百四十六章 聶飛的悲劇(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自投羅網(下)
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四百九十一章 滿盤皆輸(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破局(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薑是老的辣(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六十章 求援第五百零一章 水患亦人患(三)第一千零六章 鬱悶的萬曆(下)第八百十五章 逃不過(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試風波(六)第三百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上)第十四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一章 軟紅樓風波(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被捉之後(上)第五更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曾經故人第九百三十四章 發難第五百十八章 勢同水火(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達成目的第四百九十七章 曾經故人第七百零二章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投羅網(中)第二百十八章 警告第五百十九章 弄巧成拙(上)第四百九十章 滿盤皆輸(上)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四章 計連環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九百四十一章 變卦第八十七章 按圖索驥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化之計(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飲宴得勝樓第六百十七章 山雨將至第五十七章 蔡鷹揚(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回京(上)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勘察第三十九章 兩難的抉擇(多謝書友紙花船捧場)第七百十一章 丁憂與奪情(下)第五百三十章 抄家馮府(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再回大同城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入彀後記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二百零四章 立威(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偷入泗城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遊說(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軟紅樓風波(一)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一千零八章 妖書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化奪權(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妥協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八十三章 借勢而爲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命換一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陰謀與陷阱(上)第九百六十九章 猝然發難(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詔獄風雲(中)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七百零二章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第一千章 說客臨門第四百十七章 心結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一百十四章 各有盤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查的案子第四十八章 突襲(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第二百零六章 山雨將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華亭徐家(上)第十五章 登門第九百零八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四)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緊急通知第一百八十九章 臨別前夕(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上)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章 殺人滅口第七百四十二章 威逼利誘(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化之計(下)第九百十二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勞也是上司的第一千十六章 早朝激辯(二)第九章 賭一把第九百四十六章 聶飛的悲劇(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自投羅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