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司會審(上)

三法司將一齊聯手查處錦衣衛與東廠矛盾,大動干戈這事一經傳出,迅速就在京城的官民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其實光是案子本身,就有足夠大的話題性了。錦衣衛和東廠那都是京城裡衆人談虎色變的存在,而他們居然起了如此之大的衝突,尤其是當吃虧的還是在大家眼中實力更勝許多的東廠時,就更惹人好奇了。

許多人都開始打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爲什麼一向老實聽話的錦衣衛會突然幹出這麼件大膽的事情來?自然而然地,一些早就被楊震散播出去的說法便迅速被人所共知,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爲去年某個被冤死的錦衣衛千戶哪。

而三法司插手此案,則更讓人們多了許多的談資。

三法司,便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合稱。這其中,刑部管理着天下刑獄之事,而大理寺則有權複合刑部最終定下的判詞,都察院則專門約束官員的行止,負有監察百官的職責。一般來說能叫這三處衙門裡的某一處加以審問的都已是大案了,更別提讓三家聯合查案,來個三司會審,那這案子的嚴重性更足可與謀逆這等嚴重罪行相提並論了。

在北京城裡許多百姓和官員的記憶裡,這等三司會審的局面還真不多,依稀記得就是在萬曆初年間,曾有過某個衝撞了聖駕的瘋子曾被三司會審。卻不知今日這次的三司會審會是個什麼局面,又會得出個什麼結果來。

當消息傳來時,楊震這個當事人倒還算鎮定,只是淡淡一笑:“看來我這比我原先預想的還要有利哪。我本就有意將此事往大了鬧,讓他們無法用手中的權力遮蓋住此事,現在看來,此事是徹底傳開了。”

倒是他的兄長楊晨卻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二郎哪,你這次行事也太魯莽大膽了些。居然將事情鬧得這麼大,你可要明白,論朝中勢力,你是怎麼都不可能和經營多年的馮保相比的。別說他背後還有張居正這樣的大人物撐腰,光是其在朝廷裡的同黨,便不是你和錦衣衛能應付得了的。

“現在別看朝廷擺出了一副公正的模樣,要來個三司會審,但其中說不定早有人得了馮保的意思,要把一切罪名都栽在你和錦衣衛的頭上了。即便這其中有人還算正直,只怕懾於馮保的勢力,也要幫着對付你了。你……哎……”說着便又是一聲不安的長長嘆息。

楊震知道這是兄長關心自己纔會說這些個喪氣話,便反過來安慰道:“大哥你不必如此不安,事情遠沒有你所想的那麼不堪。雖然我在朝廷裡確實沒什麼盟友靠山,但同樣的,我不也沒有政敵嗎?你光想着說有人會幫他馮保,就沒反過來想想有人會藉機打擊馮保嗎?

“另外,我已打聽清楚,此次三司會審,乃是陛下親口所決定的,他總不會害我吧?雖然表面上看來,三司會審似乎對我有些不利,但若真要對付我,根本不用搞得這麼大,只需要讓刑部或

大理寺審理便是,那樣倒方便他馮保操縱結果了。現在,來了個三司會審,三家互相間有了牽制,他們再想有所偏幫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聽了楊震這麼一通分析後,楊晨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看法確實有些道理。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改變之前的想法:“你呀,還是太孟浪了些。即便急着要爲唐千戶報仇,也該用些別的途徑,這等大張旗鼓的做法,即便真成了,你錦衣衛也和東廠徹底翻了臉,到時候你將遇到的難處可就更大了。你可別忘了,你現在可還不是錦衣衛都督,還只是一個鎮撫,上面還有劉守有這樣的馮保親信之人看着呢。”

楊震嘴角一翹,眼中閃爍着別樣的光芒:“我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做出如此決定的。不把事情往大了鬧,我就永遠別想爲唐千戶報仇伸冤了。而且這一次我的目標也不光是東廠,還有你口中的劉守有。”

“嗯?”楊晨聞言便是一怔,旋即明白了過來:“原來你早就把劉守有也視爲對手了?”

“正是。真要論起來,唐千戶更多是被他給害死的。試問若不是他默許,東廠能那麼容易設下如此簡單的陷阱害他入獄嗎?至於他死在詔獄一事就更不必說了,諒那袁泰東膽子再大,要沒有劉守有的意思,他怎敢暗害了唐千戶?所以這一回,我也得把劉守有給弄進這個案子來。即便不能真把他除去爲唐千戶報仇,也要他付出相應的代價!”說到最後,楊震已隱隱透出了絲絲殺意。

楊晨見他如此篤定的模樣,又聽他說得如此頭頭是道,便知道他確實不是一時意氣才做出的如此決定,心裡便寬了不少:“那你接下來可就得儘量仔細和小心些了,三司會審可不容易過哪。”

“放心吧大哥,我至少還是有幾個幫手的,至少在都察院那邊,鍾大人一定不會叫我吃虧的。”楊震道出了自己最後的依靠。

當楊震兄弟二人在爲即將到來的三司會審傷腦筋的同時,東廠這邊也開始有所行動了。而與楊家兄弟只是拿嘴說,用腦子判斷形勢不同,他們卻是行動派。

在皇帝給出三司會審的意思,而張居正也表示贊同之後,馮保就知道萬曆還是有些偏向於楊震的,即便當着張居正的面他不好明着做什麼。三司會審,必然會將事態搞得進一步惡化,和脫離自己的控制,這是馮保最不希望看到。

所以接下來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儘自己所能地對這三大衙門施加影響,以使他們能站在自己這邊,幫着自己說話了。

所以在消息傳出後不久,東廠以及馮保的心腹們就立刻行動了起來,將馮保的親筆信,送到了刑部尚書劉應節(這位和劉應箕木有關係)、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炌,以及大理寺左少卿劉思問的手上。同時,幾筆數量不菲的銀子也送到了這幾位大人手底下官員的手裡,雖然同樣沒有留下什麼明確的要求,但其中一切盡在不言中。

雖然這封信裡只和幾位大人攀了下交情,做出了一些同僚之間應有的問候,但這其中包含的意思卻已很清楚了。這分明就是馮保要幾位大人高擡貴手,幫自己一把了。

而在接下這些幾封信後,幾位大人的反應卻又有些不同了。

劉應節很快就找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與幾人進行了秘密的商議:“你們覺着在此案上,本官到底該不該幫馮保呢?”

“在下以爲,在此事上東家還是該以中立爲上。其實這樣已不會得罪馮公公了,只要另外兩家也同樣得了信,他們自然也會想着如何幫東廠打贏這場官司的,到時候只要東家順着他們的意思稍作附和,便可以了。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咱們還不會因此得罪了錦衣衛那邊。”

“唔,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那本官就派侍郎胡讓節去審理此案吧。此人行事向來穩重,只要本官知會一聲,他不會胡來的。”劉應節在沉吟之後給出了自己的決定,他將保持中立。

大理寺的劉思問的態度卻很是明確,他本就有意交好馮保,只是苦於一直沒什麼機會。現在馮保拋來了這麼根橄欖枝,他當然不會錯過機會了,所以只略作思忖,便有了決斷,要好好向東廠那邊表現一番,重重地治楊震和錦衣衛方面的罪。

至於都察院的陳炌在看到這封信後,卻露出了鄙夷的笑容來:“看來這事還真如敏之兄你所說的那般,另有內情了。”說着,他似有深意地衝面前所立的鐘裕一笑。敏之,便是鍾裕的字了。

鍾裕也勉強笑了一下,自從楊震幹出如此大膽的事情來後,他可着實有些擔憂,又知道皇帝下旨要他們三司會審,所以便有意來找自己這位上司說話。

其實鍾裕也不知道楊震這麼做到底是對是錯,只是因爲心裡認定楊震絕不是那種意氣用事的魯莽匹夫,所以纔會在陳炌面前爲其說話。

本來,陳炌對此倒還有所保留。可偏偏這時候馮保派人送來了這麼封信,就坐實了他們心裡有鬼這一事實。

“想必此時其他兩處衙門的人也應該拿到同樣的信件了吧。”陳炌把輕飄飄的信件往桌案上一丟,似笑非笑地道:“如此看來,敏之你想保的人情況可不樂觀哪。”

“這……還請大人你出手幫上一把了。此事一定還有內情,那楊震絕不是肆意妄爲之人,下官……”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陳炌揮手大斷了:“這種得罪東廠的事情本官是不會出面的。不過……”說着他狡黠地衝面露失望之色的鐘裕一笑:“要是你鍾敏之不怕得罪他們的話,我倒是可以把這個三司會審的事情交你處置。”

“下官自當竭盡所能,查出事情真相!”鍾裕聞言大喜,趕緊抱拳表態道。

無論三法司各家衙門是個什麼態度,這次的三司會審還是定了下來,七月末的北京城,必然將再起一番風雨……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化之計(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中)第四百十一章 主持大局(下)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一百九十章 臨別前夕(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一百零六章 安抵諸暨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報怨仇(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天倫(下)第一千十三章 解鈴之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題與猜測第八百二十七章 泗城內訌(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別有內情(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想拖難拖怎麼拖第一百八十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五十七章 歡喜與憂愁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報怨仇(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君臣論案 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八百零六章 反撲的開始(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事不好第六十八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第二百七十三章 朝野震驚第九百二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封賞問題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中秋殺人夜(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第四百零七章 變生肘腋(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幫手 (七夕快樂~)第一百七十六章 幕後黑手(中)第八十三章 借勢而爲第五百零八章 兇徒是誰?(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六百章 青天老爺(中)第七百零五章 張文明之死(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彈指三年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登之圍(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功高賞重遭人妒第二十八章 夜殺(上)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九百四十四章 故地故人(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贓並獲第六百七十八章 另一條線第十四章 暗流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早朝風雲(終)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二章 事有蹊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網打盡(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還牙(上)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四十一章 棄卒保車第九百七十九章 何以報怨仇(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圖爲何(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正面相抗(二)第一百零七章 諸暨縣衙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九十三章 全面壓制(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剿倭人(上)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上)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九百十三章 關鍵線索(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三百零五章 節外生枝(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邊患依舊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面君交旨(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遇襲(上)第七百零三章 張文明之死(上)第四十三章 還未結束剛剛開始第三百二十五章 步行進大同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案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六百零五章 離揚赴滬第三百十六章 西行路上之留宿忻縣第四百七十六章 正面相抗(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溫馨的初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化之計(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中)第四百十一章 主持大局(下)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一百九十章 臨別前夕(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一百零六章 安抵諸暨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報怨仇(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天倫(下)第一千十三章 解鈴之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題與猜測第八百二十七章 泗城內訌(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別有內情(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想拖難拖怎麼拖第一百八十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五十七章 歡喜與憂愁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報怨仇(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君臣論案 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八百零六章 反撲的開始(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事不好第六十八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第二百七十三章 朝野震驚第九百二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封賞問題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中秋殺人夜(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第四百零七章 變生肘腋(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幫手 (七夕快樂~)第一百七十六章 幕後黑手(中)第八十三章 借勢而爲第五百零八章 兇徒是誰?(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六百章 青天老爺(中)第七百零五章 張文明之死(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彈指三年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登之圍(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功高賞重遭人妒第二十八章 夜殺(上)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九百四十四章 故地故人(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贓並獲第六百七十八章 另一條線第十四章 暗流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早朝風雲(終)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二章 事有蹊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網打盡(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還牙(上)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四十一章 棄卒保車第九百七十九章 何以報怨仇(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圖爲何(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正面相抗(二)第一百零七章 諸暨縣衙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九十三章 全面壓制(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剿倭人(上)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上)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九百十三章 關鍵線索(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三百零五章 節外生枝(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邊患依舊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面君交旨(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遇襲(上)第七百零三章 張文明之死(上)第四十三章 還未結束剛剛開始第三百二十五章 步行進大同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案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六百零五章 離揚赴滬第三百十六章 西行路上之留宿忻縣第四百七十六章 正面相抗(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溫馨的初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