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趕盡殺絕(下)

恰如徐瑛所說的那樣,在刑部天牢的事情發生之後,京中官員雖然對此議論紛紛,不乏有在背地裡懷疑這事與錦衣衛有關的,但卻並沒有一個敢於站出來直接指責楊震和錦衣衛,爲徐家叫屈的。因爲他們很清楚,如今的局面已對徐家很是不利,若再爲他們說話,只會將自己也給陷進去。

都說(女表)子無情,戲子無義,其實官場裡的人比之這兩個行業更加的沒有底線。爲了自己的前程官位,官員們可以坑害對自己有恩之人,也能和自己的殺父仇人成爲密切的盟友,在他們眼中只有利益而沒有其他。

之前朝中官員所以會爲徐家說話,不斷彈劾楊震,只因爲他們能從中獲取不小的利益,而且幾乎不用承擔什麼後果與風險。而現在,情況卻完全不同了,掌握主動的錦衣衛若是想對付誰,只消把天牢的案子往他身上一扯,那人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最終滿朝官員都選擇了沉默,即便是在他們得知徐家三兄弟被錦衣衛突然拿下之後,也只是在背後爲他們叫了幾聲屈,卻不敢爲去上疏抗爭。

面對如此局面,就是張居正,也有些束手無策了。他很清楚接下來楊震他們將要做什麼,可即便如此,身份很有些敏感的他也不敢站出來干預,畢竟楊震他們查處刑部天牢一案是受皇帝之意而行,名正則言順。

如此情況下,即便沉穩如張居正,心裡也很是不安,看着面前堆積起來的公文,心思卻完全用不到上面,只能暫且放下手邊的事情,在房中苦思對策。

但顯然,楊震並沒有將事情往下拖,讓對方找出應對之法來,只兩日工夫,一道對此案的審結卷宗就被送到了皇宮裡。好在這次張居正多留了個心眼,所以這份陳奏並沒有繞過他送到皇帝面前,而是被遞到了首輔大人這兒。

在一目十行地掃過那捲宗後,張居正本就深鎖的眉頭更是皺成了一個川字,口中輕聲複述出了那上面所寫的內容:“查本案乃是刑部正堂吳百朋爲幫徐氏一族開脫,而欲使一衆人證改口,便以酷刑待之。不意部分證人受刑不過而突然暴斃,爲掩蓋其罪行,便授意天牢看守突然下毒手將所有證人盡皆毒殺,妄圖以此混淆視聽,以掩蓋自己之罪名……哼,當真是一派胡言!”

雖然這份陳奏裡還夾雜了許多證據,其中就有幾名天牢獄卒的口供,以及其他一些看着似模似樣的所謂物證,但張居正對這麼個結果是不可能信上半分的。

那吳百朋是傻了還是瘋了,肯爲徐家做到如此地步?而且他做下錯事後,竟還會一錯再錯,用這等低劣的手段加以掩飾麼?這已不叫掩飾,而是叫尋死了。

對此,張居正自然是很不屑的,這份奏報可說是錯漏百出。但隨即,他的眼中又閃過了一絲無奈來——即便這事看着錯漏百出又如何?現在還有人肯爲徐家說句公道話麼?自己敢出面辯駁麼?不提那

些一直沒有安分下來欲和自己作對的官員了,光是想想要沾惹上此事,可能被天下人指三道四,張居正就下不了這個決定。

徐階確實對他有恩,但他也在這些年裡關照了徐家太多次了。不然以徐家這些年裡在江南的所作所爲,早就被朝廷給定罪發落了,會輪得到楊震動手?正因有張居正的保護,徐家在江南纔能有如此之大的聲勢,甚至叫那邊的官府都成了他家的附庸。

而現在,當徐家再次需要張居正用盡全力,甚至是自己的名聲去保他們時,張居正已不再打算這麼做了。他有自己更高的理想,現在大明帝國正在一點點的好轉,他不容許自己在這個時候出什麼差錯。所以,是時候該捨棄一些什麼了。

在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後,張居正終於艱難地做出了決定:“只希望老師他能理解我的苦衷,莫要怪我纔好哪……”想到這兒,他便把那份陳奏和幾份需要交給天子批閱的奏疏放在了一起,叫人過來,讓他將之送往皇帝那裡。

而在過了一個多時辰後,孫海就再度到來,說是皇帝請張閣老過去有事相商。知道皇帝是因爲什麼找的自己,張居正還是有些猶豫的,但最終,卻還是應邀來到了皇帝跟前。

在君臣見了禮,說正事之前,萬曆上下打量了張居正好一陣後,忍不住道:“張師傅看上去可比之前要憔悴得多了。您可要多多保重身體哪,朕與朝廷可少不了您哪。”

聽皇帝這麼道來,張居正卻不知該不該信這是他的真心話了。這些年來,他與萬曆之間的關係已漸漸疏離,雖然每日裡依然會就政務溝通很久,但已有些自己主見的天子顯然開始對自己這個首輔有所警惕,或者說是嫌惡了。這種心思,年輕的萬曆很難完全隱藏起來,自然在平常的交流中被張居正看在眼裡。

但即便如此,面對皇帝的關心,他還是照足了規矩表示感謝,同時道:“陛下放心,臣尚有不少心願未了,在那之前,是斷不會叫自己出事的。”他的言外之意,是說一旦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自己就會離開。

只可惜,萬曆卻沒有聽出這層意思來,只聽他說自己不會離開這個位置,也就是不會放權,這讓小皇帝的心裡一陣膩歪,好不容易纔壓下了心中的怒意,用有些生硬的語氣道:“張師傅這麼說,朕就放心了。對了,這次朕特意請您前來,爲的還是徐家和刑部一案,不知你可曾看過楊卿送來的案情陳報了麼?”

“臣看了,不過這其中卻依然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所以臣以爲此案是否可以交給其他人再查看一番。”張居正思忖了一下後,如是說道。

“張師傅覺着哪裡值得商榷?朕看了上面所寫的案發經過和動機,倒是沒有瞧出什麼問題來。”

“那刑部尚書吳百朋乃是多年的刑獄官員,對我大明律令自然所知甚深,他怎麼敢幹出這等事情來?

豈不是知法犯法,自尋死路麼?”

“這個嘛,其實也好理解。楊卿在這上面說了,吳百朋曾是徐階手下的得力官員,能有今日地位,也多得徐階的提攜栽培。徐家兄弟以此爲理由相求,他自然無法推卻了。對了,不知張師傅,若您遇到這等事情,又會做何選擇呢?”說到最後,萬曆突然就似笑非笑地提出了這麼個問題來。

聽出對方話裡暗藏的玄機,讓張居正心頭猛地一震。皇帝的用意很明顯,是要把自己也和吳百朋給等同起來哪,而且就徐階栽培的力度來說,吳百朋是遠遠無法和自己相比的。

沉吟了好一陣後,張居正只能苦笑道:“臣雖然也深受徐閣老當年的照顧,但公私之分還是看得清的,故而即便他們求到臣這兒,臣也不會因私廢公的。”

“好!”萬曆讚了一聲:“張師傅果然沒有叫朕失望。之前朕就聽說那徐璠兄弟兩個去你府上求助,卻只半盞茶時間就被送出門來,顯然張師傅您確實是公私分明的。”

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張居正還能怎麼辦?總不能推翻之前的立場,爲徐家開脫求情吧?而且,皇帝也已把之前自己的疑問給解開了,吳百朋並不是不懂其中的問題,而是爲了報恩纔不得不知法犯法,如此,這罪名就算是徹底落到了他的頭上。

而一旦連吳百朋都被定了罪,那徐家的罪名就更不可能有絲毫更改了。可一想到徐階對自己的情分,張居正還是有所不忍,便沒有立刻作答。

見狀,萬曆又繼續施加壓力道:“而且,就楊卿所言,這案子本來早幾日就能審出個所以然來的,也就不會出這檔子事情了。可結果呢?吳百朋卻藉口公務繁忙,將案子拖了一日,隨後便發生了天牢裡的事情。張師傅,這兩件事之間若說沒有什麼聯繫,朕是怎麼都無法相信的。”

被這麼步步緊逼着,張居正已有些招架不住了。無論是楊震還是萬曆,這回是非要置徐家於死地不可了,而且就目前他們所亮出來的證據來看,徐家也已徹底翻不了身。

現在,連徐璠兄弟三個都還在錦衣衛手裡,自己若再堅持,恐怕楊震甚至會拿他們三個再生出些事端來,讓自己更加疲於應付。

在明白了一切都已無可挽回之後,張居正只能長長一聲嘆息:“老師,你可不要怪我,我已盡力了。”隨後,朝皇帝拱手道:“如此看來,此案確實如這陳奏中所言,徐家之前的罪名是實,現在還得多添一筆了。”

“那以張師傅之見,如此罪名,又該如何處置他們呢?”見張居正終於服軟,皇帝心裡不由得一陣激動,聲音也不覺高了幾分。

“這個……一切聽憑陛下決定。臣只有一個請求,希望陛下能留徐閣老一個體面的結果,畢竟他是數朝元老,有大功於朝廷社稷!”到了這個時候,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這一點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九章 蹊蹺(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百零三章 立威(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靈前之誓第八百八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中)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孫之憂(上)第九百七十一章 絕戶計(上)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早朝風雲(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身份疑惑(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變數(上)第七十一章 西湖船孃第一百三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二百五十五章 達成目的第八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八百二十七章 泗城內訌(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面相抗(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窮途末路(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內外聯手(下)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檢鎮撫司第一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一章 楊氏兄弟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路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闖禍(上)求首訂啊啊!!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八百九十八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中)第三百零五章 節外生枝(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喜與悲第五百九十一章 走投無路(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勞也是上司的第九百二十七章 難得溫馨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情相悅(下)第一百十一章 打成一片(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圍(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第九百九十章 天意如此(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一百零一章 隱患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九百二十六章 積重難返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朝風雲(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幫手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三百六十八章 毒計(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賀禮玄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六百三十二章 鬆羅鎮(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身份疑惑(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西南隱患(上)第一百章 真相(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不可測(上)第七百零七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零二章 水患亦人患(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試探(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戶計(下)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五百十七章 勢同水火(四)第六百三十章 鬆羅鎮(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回杭州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樹倒猢猻散(下)第五百十八章 勢同水火(五)第四十二章 大幕將落第三十六章 闖衙告狀第七百零五章 張文明之死(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一百十二章 機會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子大婚(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上)第八百九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亥時(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懲罰和應對第六百九十一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生意上門(上)第六百十九章 原來是個坑(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邊患依舊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分化奪權(下)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二百零六章 山雨將至第七百五十三章 幫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會試風波(四)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破局(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六百三十二章 鬆羅鎮(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面君交旨(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華亭徐家(下)
第二百七十九章 蹊蹺(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百零三章 立威(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靈前之誓第八百八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中)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孫之憂(上)第九百七十一章 絕戶計(上)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早朝風雲(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身份疑惑(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變數(上)第七十一章 西湖船孃第一百三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二百五十五章 達成目的第八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八百二十七章 泗城內訌(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面相抗(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窮途末路(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內外聯手(下)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檢鎮撫司第一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一章 楊氏兄弟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路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闖禍(上)求首訂啊啊!!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八百九十八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中)第三百零五章 節外生枝(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喜與悲第五百九十一章 走投無路(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勞也是上司的第九百二十七章 難得溫馨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情相悅(下)第一百十一章 打成一片(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圍(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第九百九十章 天意如此(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一百零一章 隱患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九百二十六章 積重難返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朝風雲(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幫手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三百六十八章 毒計(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賀禮玄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六百三十二章 鬆羅鎮(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身份疑惑(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西南隱患(上)第一百章 真相(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不可測(上)第七百零七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零二章 水患亦人患(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試探(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戶計(下)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五百十七章 勢同水火(四)第六百三十章 鬆羅鎮(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回杭州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樹倒猢猻散(下)第五百十八章 勢同水火(五)第四十二章 大幕將落第三十六章 闖衙告狀第七百零五章 張文明之死(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一百十二章 機會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子大婚(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上)第八百九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亥時(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懲罰和應對第六百九十一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生意上門(上)第六百十九章 原來是個坑(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邊患依舊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分化奪權(下)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二百零六章 山雨將至第七百五十三章 幫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會試風波(四)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破局(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六百三十二章 鬆羅鎮(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面君交旨(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華亭徐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