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叛軍內亂(下)

大明萬曆七年正月十三,北京城。

又是一年到來,而明日開始,京城裡歷時三日的元宵燈會也將就此展開,屆時整個北京城都將成爲燈火與歡樂的海洋,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在這三日裡都將暢遊全城,盡享盛世太平之景。

只是現如今的大明朝當真是個太平盛世麼?至少在身處九重宮闕之內,當今天下之主,年輕的天子萬曆朱翊鈞看來渾不是這麼回事,不提北邊時常騷擾,給朝廷帶來極大壓力和軍費開支的蒙人,也不提近年來的各種惡劣氣候而導致的糧食不斷減產,災民流離失所,光是如今在西南鬧得越來越大的叛亂,就足以讓他感到頭痛不止了。

就在年前,萬曆就曾接到來自廣西的奏疏,上面極言以楊應龍爲首的叛軍之兇殘,不但地方百姓遭受了極大的損傷,而且廣西諸多城池也正面臨着極大的考驗,桂林等城更是岌岌可危,只求朝廷儘快派大軍平亂。

對此,朝中有着兩種聲音,第一種是認爲西南局面確實危殆,朝廷必須即刻派遣更多的兵馬趕去平定。而第二種,則是認爲這不過是廣西關係官員爲了自保而刻意誇大叛軍之勢而已,實不足信。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他們已上疏說平定了當地叛亂,甚至連爲禍天下日久的白蓮教都已被連根拔除,試問在如此情況下,又怎麼可能擋不住那些遠道而來,根本不佔地利之便的叛軍呢?

何況,朝廷之前已調動了附近幾省人馬趕去救援了,只是因爲道路和氣候原因暫時未到而已。現在朝廷要做的,就是敦促廣西官員,務必死守城池,萬不能丟掉任何一座城池!

這等強硬的態度很是對滿朝那些只會死讀書,卻連戰場都沒上過的大小官員們的胃口,所以後者所得到的擁護也更多,有人甚至還對廣西的官員都產生了不信任,對他們喊打喊殺了起來。

對此,萬曆是不會接納的。他雖然也沒有上過戰場,但卻比那些放在後世絕對是憤青的臣子們要清醒得多,西南的這場變亂可着實嚴重,必須儘快平定,同時也必須是朝廷花大力氣才能平定得了的。

廣西官員們送來的只是他們當地的危急情況,但西南之地可不止一個廣西哪。連尚在朝廷治下的廣西尚且如此,那四川呢?貴州和雲南呢?這三省的情況豈不更加的不堪,那兒的百姓的日子豈不是更加的煎熬?

每每想到這些,萬曆就覺着心神難定,幾乎到了食不知味,睡不安寢的地步。但偏偏,因爲路途遙遠的關係,年前這一份奏報之後,廣西就再沒有送哪怕一封關於戰事的奏疏來,這就更叫人心神不寧,生怕最後送來的會是桂林城陷,甚至廣西全境皆爲叛軍所奪的壞消息。

試問,在如此心境之下,這個年,這個元宵佳節作爲天子的萬曆又怎麼可能安心去過,開懷去過呢?

想着這一切,萬曆又再一次走到了懸掛着西南地圖的牆壁跟前,目光只在上面逡巡不定。自西南亂局不斷加劇之後,他便讓人將這份地圖掛在了自己日常處理政務的宮牆之上,以備他時時關注思考。

只可惜,那些由簡單的圖形和線條所組成的地圖根本無法爲皇帝提供更詳盡的資料,他看了半晌也沒能看出太多花樣來,最後的目光只在那一大片的崇山峻嶺間遊移不定:“楊卿,你到底能不能再次爲朕分憂呢?你現在又到了哪兒,在做什麼呢?”

此時此刻,能叫皇帝如此寄託的,也就只剩下楊震這個他最信任的臣子了。

之前的種種功勞,讓萬曆對楊震有種難以言表的,莫名的信任。所以當西南出事,而他又正好身在西南時,萬曆便會不自覺地覺着他能在這事上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只可惜,自那份年前的奏報裡提到楊震已趕赴四川后,便再沒有了進一步的消息。這也是讓萬曆更加不安的原因之一,就連他所寄託希望的楊震都不再有任何音信傳回來,他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該寄希望於哪個人了。

正當皇帝有些無奈地站在地圖跟前久久沒有任何收穫而長聲嘆息時,暖閣之外傳來了一點小動靜,似乎是有人輕輕碰了下門戶。這讓本就心神不寧的萬曆更是不快,便即回身問道:“什麼人?”

“是奴婢……”門輕輕被人從外面推開,張鯨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規規矩矩地先行了禮,這才小聲道:“陛下,這兒有幾份奏疏等着您批閱呢……”說着便舉起了手中的幾份奏疏來。

與後世人們所認知的情況不同,此時的萬曆還不是那個避居深宮三十年都不見外臣的宅男天子,相反,纔剛登基不過一兩年的他幹勁正足,任何呈送進來的奏疏他都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批覆,幾乎都沒有隔夜的。

但今日,心情極度不安煩躁的萬曆卻很不想做這種機械的事情。因爲他很清楚,能在今日送進宮來的會是些什麼奏疏,無非是逢迎拍馬,稱頌治世太平的花樣文章而已。

所以他只是一皺眉:“知道了,擱那兒吧。”便欲把張鯨打發出去。雖然這位貼身太監深得他的信任,但有時候也會給些臉色的。

張鯨自然明白皇帝在煩心些什麼,此刻不敢太過打擾,忙答應了一聲。但隨後又記起了一事,又道:“陛下,內閣送奏疏來時曾說其中有一份事關重大,乃是北邊來的急報,還望陛下莫要疏忽了。”

“嗯?”萬曆聽到這話,身子便是一震。此時也顧不上心裡的不快了,趕緊就幾步來到御案前,一把抓起那幾份奏疏,看了看封面上的內容,最終抽出一本,迅速瀏覽了下去。

而這一看之下,萬曆的心裡就是一陣揪緊,身子都差點踉蹌過去。只因爲那奏疏裡只提到了一件事情——就在初五那天

,居然有蒙人偷襲了邊地堡寨,而且據探子回報,這是因爲蒙人已知道了大明西南的亂事,特來做試探。一旦確認大明朝廷在西南亂事上出現什麼問題,他們就要趁機南下進犯了!

“連蒙人都開始蠢蠢欲動了麼?”按着桌面使自己穩定下來的萬曆咬着牙輕輕地道:“真當我大明無人可治你們了麼?若真到了那時候,朕便御駕親征,親自來把你們這些賊子都給蕩平了!”說到這兒,他便猛地將手中奏疏丟在了地上,同時一揮手,把案上那些花團錦簇的恭賀文章也都給打落在地。

就在那一大堆東西落地的嘩啦聲裡,那剛被關上不久的門戶再次被人敲響。這讓萬曆更顯煩躁,喝道:“又什麼事?”他只道是張鯨去而復返呢。

門開了,露出的卻是孫海那張有些擔心的臉龐,見皇帝神色不快,他趕緊上前行禮:“奴婢知罪,奴婢不該在這個時候來打擾陛下的。”

“說吧,什麼事?”萬曆看他也手持奏疏,心裡更是一陣膩歪。自己這兩個貼身太監總是水火不容,互相鬥法的事情他也早有所聞了。而這兩位也是有些本事,居然硬是把給自己送奏疏的差事都給分了。

這一點,母后曾告訴他其實也是好事,只有當手下的人互相敵視時,身爲天子的他才能掌控一切。當初的世宗皇帝就是靠的這一招多少年避居宮外依然能掌控朝政,不然就容易被沆瀣一氣的內外臣子所矇蔽。

但今天,本就看什麼都不順眼的萬曆顯然就沒那麼好的心情了,所以對孫海也不假任何的辭色,甚至有些厭惡。

孫海並不知道這一點,只是把手中奏疏往上一遞:“陛下,大喜事,是錦衣衛送來的好消息,另外還有西南的八百里加急奏疏……”

聽他說什麼大喜事,萬曆正想呵斥呢,朕的江山都亂成如此模樣了,一個元宵節而已算的什麼喜事!但聽他隨後說出來的話,卻讓皇帝到嘴邊的話爲之一窒:“錦衣衛的消息?可是楊卿有消息傳回來了?”說着,便伸手從孫海的手裡搶過了那幾份奏疏迅速打開看了起來。

這一看,那糾結在心頭和眉頭的愁容頓時就消散了大半,他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用力一揉,又把這兩份分別來自錦衣衛和桂林的奏疏再看了一遍,以確信這不是自己看岔了。

但事實便是如此,一切都是真的——

桂林的奏疏裡說的很明白,在叛軍久攻城池不下之後,終於在臘月二十六這天退了兵。而據隨後的探查,得知乃是身在四川播州的楊應龍爲人所刺殺,如今叛軍內部爲了爭奪他所留下來的勢力早已亂作了一團,西南局面已然大好。

而另一份錦衣衛的奏疏裡,則寫得更明白,是楊震帶蔡鷹揚、王海、竹空巖、阮通和焦五等五人涉險進入四川,刺殺了楊應龍!

(本章完)

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主動權(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二百二十章 東廠來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華亭徐家(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六百零九章 威風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二百九十五章 功高賞重遭人妒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七十五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楊晨的堅持第一百零四章 再救佳人(下)第二十四章 蹊蹺難爲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誘(上)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八百二十六章 泗城內訌(上)第一千零三章 獻槍第七十章 故伎難再施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一千十六章 早朝激辯(二)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興師問罪(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難得溫馨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毒攻毒(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華亭徐家(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漕幫驚變第五百十七章 勢同水火(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會試風波(二)第七百零三章 張文明之死(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破敵(六)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二十四章 薑是老的辣(終)第六百十二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子大婚(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彀(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青天老爺(上)第六百章 青天老爺(中)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二百十八章 警告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馮府(中)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京營軍演(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另有所圖(終)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變數(下)第二百四十章 審案(下) 第二更第三百四十章 雷雨不眠夜(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七百七十二章 攘外先安內(下)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陰雲西南(下)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四百零九章 趁勝追擊(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捷報傳來(上)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點第九百八十四章 拂曉突襲(下)第九百十五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六百零四章 意外變故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中)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零八章 廟小菩薩多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能勝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保的焦慮第二百七十一章 又一場大火第二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下)改2第四百三十四章 面君交旨(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十九章 處境堪憂的唐楓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場豪雨,兩種心情第八百二十三章 偷入泗城州第七百三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上)第一百零一章 隱患第四百五十九章 查案伯爵府第八百四十五章 契機(上)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來第六百八十二章 審問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把柄(上)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還牙(上)後記第二百八十四章 破局(上)第四百九十章 滿盤皆輸(上)第七百四十章 西南之行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軍內亂(上)
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主動權(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二百二十章 東廠來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華亭徐家(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六百零九章 威風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二百九十五章 功高賞重遭人妒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七十五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楊晨的堅持第一百零四章 再救佳人(下)第二十四章 蹊蹺難爲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誘(上)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八百二十六章 泗城內訌(上)第一千零三章 獻槍第七十章 故伎難再施第九百八十三章 拂曉突襲(中)第一千十六章 早朝激辯(二)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興師問罪(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難得溫馨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毒攻毒(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華亭徐家(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漕幫驚變第五百十七章 勢同水火(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會試風波(二)第七百零三章 張文明之死(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破敵(六)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二十四章 薑是老的辣(終)第六百十二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子大婚(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彀(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青天老爺(上)第六百章 青天老爺(中)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二百十八章 警告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馮府(中)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京營軍演(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另有所圖(終)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變數(下)第二百四十章 審案(下) 第二更第三百四十章 雷雨不眠夜(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七百七十二章 攘外先安內(下)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陰雲西南(下)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四百零九章 趁勝追擊(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捷報傳來(上)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點第九百八十四章 拂曉突襲(下)第九百十五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六百零四章 意外變故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中)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零八章 廟小菩薩多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能勝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保的焦慮第二百七十一章 又一場大火第二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下)改2第四百三十四章 面君交旨(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十九章 處境堪憂的唐楓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場豪雨,兩種心情第八百二十三章 偷入泗城州第七百三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上)第一百零一章 隱患第四百五十九章 查案伯爵府第八百四十五章 契機(上)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來第六百八十二章 審問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把柄(上)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還牙(上)後記第二百八十四章 破局(上)第四百九十章 滿盤皆輸(上)第七百四十章 西南之行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軍內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