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七指婚

一零七 指婚

“寧兒,寧兒……”身着明黃色鳳袍的雲皇后匆匆奔進殿來,當看見躺在牀上了無生息的少年時,眼淚立刻涌上,不顧禮儀的一把抓住一邊的太醫問道,“寧兒怎麼樣?”

“皇后娘娘還請稍安勿躁,七皇子雖還在昏迷中,但應該沒有生命危險。”那太醫趕緊道。

“沒有生命危險?那有別的危險是嗎?會怎麼樣?有什麼可能?”那雲皇后並未聽進太醫的勸,立刻又緊張的追問道。

“這個……還說不好,七皇子摔傷了腦袋,重的估計可能會永遠醒不過來,成爲活死人,輕的則是愚鈍癡傻,再或者截癱,再也站不起來……”

只不過太醫的話未說完,雲皇后已經身子一軟,倒了下去。

“娘娘……”隨身的宮娥趕緊扶住她。

“皇上駕到!太后駕到!”

就在這時,就聽門外的小太監高聲喊道。

之後就見隆和帝那臃腫的身影,再就是那由兩名宮娥攙扶着的吳太后的身影。

殿中衆人行禮,但兩人卻顧不得理會,匆匆走到薛寧身前,急切的問起太醫。

太醫如實回稟,兩人聽後也是憂心似焚。

猛聽見一邊有哭泣聲,才發現皇后也在。

“別憂心,朕會幫寧兒請最好的太醫。”隆和帝安慰雲皇后。

皇后點頭,然後又道,“皇上,還請您好好徹查加害寧兒的人,莫要叫那奸佞兇妄之人逍遙。”邊說着,邊擡頭裝作無意的向吳太后投去一瞥。

吳太后蹙眉。

“會的,一定會的。”皇上道,微頓了一下又開口,“皇后還是回去休息吧,你身體不好。”

“是!”皇后應了,然後又看了看薛寧,交代太醫一番,這才恭敬的向兩人告退。

從始至終,吳太后都是冷冷的,一言不發,直到皇后的身影消失在殿門處。

“母后……”看太后不高興,隆和帝叫她一聲。

“寧兒也是哀家的親孫兒,你又子嗣單薄,哀家……哀家又怎麼會不疼他……”誰知這一聲後,吳太后竟然葉落了淚。

“母后,您別傷心,兒臣知道您疼寧兒。”隆和帝趕緊道。

“你知道,呵呵……”吳太后冷笑,“恐怕有些人不這樣想。”

“母后,皇后也是太心疼寧兒。”隆和帝臉現爲難。

貴爲帝王,也免不了做夾板……

“呵……”吳太后又一聲冷笑,“疼寧兒?那是好好時,這會兒指不定怎麼打算。”

隆和帝蹙眉,“母后,皇后一定是真的傷心過度,算上寧兒這次,她已經經歷了多少次這狀況,又怎麼會不傷心?”

聽了隆和帝這話,吳太后一愣,當即閉了嘴。

“母后,您也累了一日了,也回去歇着吧。”之後隆和帝又道。

吳太后便沒再說,起身,任人扶着她轉身離去。

而隆和帝又看上牀上那一動不動的薛寧,輕嘆一聲。

殿裡的衆人依然井然有序的忙碌着,沒人多聽多看,一個個如聾如啞……

“太后,要用盅參茶嗎?”

吳太后的貼身大宮女銀瓶,看那一眼那自七皇子處回來後就一直臉色難看的坐在炕桌前的吳太后,然後小心的道。

“用什麼參茶,哀家又哪裡喝得下?”吳太后沉默了好半天才呼出一口氣道。

銀瓶不敢再多說,低頭作勢退後。

“去甘泉宮裡,將貴妃娘娘叫過來。”吳太后卻突然又開口。

銀屏一愣,趕緊應了。

工夫不大,一身華服的吳貴妃就在一衆侍從的簇擁下進殿來,施過禮後立刻問吳太后,“姑母,有什麼事嗎?我那邊賓客還沒散……”

“這會兒還管什麼賓客?”只是不待她說完,吳太后就肅聲一句。

“呃……”吳貴妃一愣,看一眼吳太后,然後又看向一邊的侍從宮女。

那些人也是慣看眉眼高低的,立刻悄悄退出,而一邊的銀瓶見了,也立刻延壽宮裡的衆人退了出去。

“姑母,是爲薛寧的事嗎?”等殿裡只剩兩人了,吳貴妃才又問吳太后道。

“薛寧薛寧,你就不知道你這種叫法讓皇上心裡不悅嗎?”卻冷不防吳太后一聲高聲。

“姑母……”吳貴妃趕緊道,“下次我會注意的。”

吳太后看她一眼,“下次?也不知那可憐的孩子還有沒有下次。”

吳貴妃垂眸,“姑母,這事和林兒無關,林兒今日大婚,又哪裡會有時間……”

“你別瞞我,華賢嬪那裡已經鬧了一場,傻子纔想不到。”對着自己的親侄女,吳太后也就懶得再自稱哀家。

“姑母,華賢嬪那裡林兒是被人設計了,但薛寧……不,七皇子這事一定不是林兒做的,林兒又……又怎麼可能做出這、事……”但在吳太后那犀利的目光下,吳貴妃的聲音慢慢就低下去,然後直至消失。

自己的兒子,什麼品行,她又怎麼不知……

殿裡沉默下來,良久,吳太后才輕嘆一聲看了吳貴妃開口,“你可能覺得,這樣正好,但有沒有想過你表哥的心情,看來冊立的事又要不了了之。”

一聽冊立的事會泡湯,吳貴妃急了,“姑母,這可怎麼辦?您一定要再與表哥說說……”

“說什麼?我還沒開口,他就又和我提起以前雲嵐娘死胎和小產之事,可見,經過這番,他已經又偏到那邊去了。”吳太后有些頭疼的道。

吳貴妃聽了,臉色一垮,但很快又道,“那他想立誰?”

這番情形下,難道還有別人可選?

“沒人立,他可以不立,別這麼不以爲然,這樣拖下去,不定有什麼變數,再說,寧兒死了對雲家華家也不算什麼大事,雲嵐娘那邊難道不會再過繼一個過去嗎?他們可念念不忘先皇那個一旦雲嵐娘生下孩子必須立爲太子的承諾。”吳太后又道。

雲皇后父兄爲國捐軀後,爲了安撫悲慟不已的雲皇后以及雲家華家,先帝隆化帝曾經說過,日後雲皇后一旦誕下皇子,必須立爲太子,與雲家血脈共享這天下。

“怎麼都不是她親生的,難服衆的……”吳貴妃又小聲的道。

“你總有話,即使不是親生,那也是後備的威脅不是!”吳太后聽罷又高聲訓斥她一句,但很快就又嘆息一聲,“你們啊,是被長期優渥慣壞了,哎,算了,只盼以後能順遂,吳家弟子能爭氣,還是有希望的,呃……當然,你還要好好教教林兒,殺伐果斷是好事,但是要多忍耐,小不忍則亂大謀。”

Www ●ttκΛ n ●¢ ○

吳貴妃也知這次兒子行事太過,所以趕緊連聲應了。

“還有,”吳太后又囑咐,“明日帶個信,讓你兄弟們過來一趟,事情應該好好謀略一下了。”

“哦……”

就在吳太后姑侄倆爲薛寧這件事的後續而相謀的時候,另一處也有一對父子也在說着這件事——

“父親,對不起,今日之事是我輕率了,我……我願意接受任何懲罰……”

書房裡,華又廷直直的跪在冰冷的地面上,耀若日光、皎如明月的臉上再不復往日的淡然沉靜,而是滿是沉痛。

如果知道後果是這樣的,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在知道吳家洲想着設計他時弄什麼將計就計,更不會將出後宮的地方選在那小佛堂,更更不會在遇到七表弟時將他一起拉了過來。

其實他原本輕而易舉的逃出去,這般做也只是爲了讓薛林在皇上心目中的印象更差一點,讓他離這儲君之位更遠一點。

但沒想到的是,卻大大低估了薛林的凌厲兇狠本性,才害的七表弟遭此劫難……

想到這些,華又廷那垂在衣襟兩側的手不由握緊。

“起來吧,這事也不能全怪你。”卻沒想到年輕時帶兵多年、一向對孩子們賞罰分明、無任何姑息的父親竟然語氣輕飄飄的。

華又廷一愣。

“再說,事已至此,又能怎麼樣。”華正興又道。

“父親,您……”華又廷並未起來,只是看向華正興,幽深眼眸中一抹質疑。

“怎麼,非要受罰才甘心,那就等我有了時間吧,這會兒我沒空。”兒子的目光,讓華正興不悅的斂了神色。

“父親,你是不是想……”華又廷又問,不過話說了半句卻又停住。

“想什麼?不只是我們華家所能決定的,還有皇后娘娘與雲家,我有事要出去,你也先回去吧。”華正興卻已起身,然後又看他一眼,轉身向門口走去。

目送着父親那高大的身影消失在門口,華又廷臉上慢慢浮起一抹冷笑。

想什麼,不外乎是再找一個人扶植罷了。

七表弟性情純和,是個不爭的,又怎麼能讓他們滿意。

想起七表弟,他的心就禁不住一緊。

那是個給過他諸多溫暖的孩子……

夜已深更,即使大新皇宮這座不夜的小城也一片岑靜,白日喧囂了一日的衆人已經沉入了夢境之中。

“誰?”

守在某處殿閣門口的小太監正昏頭昏腦的打瞌睡,卻忽然發現眼前閃過一抹黑影,可等他揉揉眼睛仔細看時,才發現四周未見任何人。

“一定是做夢了。”小太監自言自語的嘟囔了一句,然後又坐下。

打個哈欠、繼續瞌睡的他卻完全未發現,一個黑色的身影從殿閣中的某根樑柱上躍下,然後快速的向裡面去了。

站在牀前,看着上面那頭上被白色繃帶緊緊纏住、臉上毫無血色的薛寧,華又廷那雙幽深的眼眸中禁不住漣漪淚光。

“七表弟,對不起!”伸手爲薛寧整了整頭上的繃帶,華又廷低聲道。

其實這孩子應該是不願摻合其中的,也不知道他要做什麼,但他說了,他便應了。

一如小時候!

他認識他的時候,是四年前,他剛從西北迴來的那年,隨了父親和兄長去皇宮見雲皇后,無意中的一瞥,竟然發現在雲皇后昭陽殿的某個僻靜的角落裡,一個小男孩正將幾塊石頭摞在一起,踮着腳尖,夠着一棵榕樹上的某個枝杈。

他轉身就走,並不打算理會。

Www⊕t tkan⊕C〇

“哥哥,能幫我一個忙嘛?”身後孩子卻怯怯的叫住他。

他轉頭。

“我想將這枚平安符掛到那邊那棵樹上?可……夠不到……”男孩對他攤開掌心裡的一塊平安符。

他一愣。

“哥哥……”男孩四下張望了片刻後,又猶豫了半響,才道,“今日是我母妃死去的日子,常嬤嬤說,要是在某個死去的人忌日這一天,爲他在最高的樹幹上掛一枚平安符,他就會在陰間平安,所以就去求了一枚,不過試了一早上了卻掛不上去……”說到這裡,孩子眼眸中隱隱有淚光閃動。

他被驚到了,不由就想起自己從未謀面的母親……

“好,我幫你!”之後他伸手拿了那平安符過來,輕輕一躍便將那平安符掛到了最高處的樹杈上。

男孩見了,激動的拍手,卻有儘量不然自己喊出聲來。

他又看他一眼,然後走開了。

後來當這孩子知道他竟然是雲皇后的表外甥,看得出很擔心,一雙眼睛慌亂的不時偷瞄他。

是擔心他將這事說與雲皇后吧。

只是他又怎麼會?

再後來就是這孩子將他當成了最好的哥哥,奉他的話爲神明……

想到這些,華又廷閉閉眼,然後睜開,目光無比堅定的凝視着薛寧的臉,低聲道,“放心,七表弟,不管你變成什麼樣子,這天下都是你的。二哥會將這天下拿來!送你!”

……

“太太,舅太太……說什麼,沒意嗎?那個進了翰林院的苗朗也不行嗎?”看着眼前正低頭看信的寧氏那愈來擰得愈緊地眉頭,董媽媽問道。

寧氏沒答她的話,只是將那信往桌上氣憤的一拍,“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這不成那也不成,又當自己是什麼門第,難道還琢磨着嫁皇親貴胄嗎?”

“呃……”董媽媽一愣,看向那信,可惜,那些字只認得她,她不認識那些字。

寧氏氣的深喘氣。

董媽媽唯恐她又發作了咳喘,趕緊幫她撫背,“太太,別生氣,別生氣,舅太太就那樣。”

寧氏深吸口氣,平復了片刻纔開口,“嫌那個薦了縣令的是同進士出身,嫌威遠侯家的那個孩子是庶子,而那苗朗呢,都好了吧,功名是功名,品貌是品貌,又嫌人家家窮,只有幾畝薄田,也不想想,要是十全十美的好,又怎麼會考慮玉娘,哥哥雖做着個小官,但也只是八品,還不是憑功名上位,說來說去,也只是一個稍微有些地位的商家而已,你說,這樣的能找什麼樣的好。”

噼裡啪啦一口氣說了一大套,眼看就要咳,董媽媽趕緊拿了水給她喝。

水喝下去後,寧氏又開口,“爲了這些,我這個做嬸嬸的跑了大侄兒媳婦那屋好幾趟,人家都嫌了,慧兒的事我都沒這麼麻煩。”

“好了,太太,管不了就不管了,你做的這些,大表姑娘又不是沒看到眼裡……”董媽媽趕緊勸。

“怎麼了?什麼不管了?什麼看到眼裡?”慧娘就是這個時候掀簾進屋來的。

看着女兒又不讓人通秉直接進屋,寧氏沉臉,“你亂闖什麼?”

“什麼叫亂闖?娘,我也是聽您似乎在裡面發火呢,才進來看看,擔心您嗎。”慧娘趕緊道。

這是真的,正巧過來,就聽見屋裡母親的高聲,她沒讓門口的橘紅蔥白通報,就直接進來了。

正是氣頭上的寧氏只是冷哼一聲,沒理女兒。

“娘,到底怎麼了?您在不高興什麼呢?”慧娘卻又問。

“沒什麼。”寧氏當然不打算告訴女兒。

慧孃的目光落在一邊桌上的信箋上,然後眼疾手快的一把抓過。

“拿來!”寧氏看見了,立刻對她一伸手。

慧娘將那信箋遞給母親,但心裡卻對此刻的狀況已經心知肚明。

剛剛一眼掃過去,她看了稱呼,自然就知道是小黃氏寫來的信,再聯想近來的事,自然就知道了大致——

大新的女子,出嫁一般都是十五歲,有些早的十四歲也就嫁了,一旦到了十六歲,就算晚了。

而她的表姐寧玉娘大她一歲,今年已經十四歲了,按理說一般的姑娘都會在家裡等待訂親或者待嫁。

但寧玉娘還未訂親呢,更別說待嫁。

而小黃氏卻讓她這般跟着她們母女,那心思是不言而喻,就是希望攀上侍郎府後能幫她選個好的對象。

母親當然也明白,作爲姑母,她當然也希望寧玉娘能嫁個不錯的,所以總是去大堂嫂楊氏處。

出身上京長在上京、且又交友廣泛的楊氏又是熱心的,所以就答應帶衆姐妹六月十六去皇宮觀禮那日將寧玉娘與衆姐妹一起推銷。

效果還不錯,之後果然就又幾個婦人上了心,派了人過來。

母親聽了後,篩選了兩個最好的,但又怕小黃氏不滿意,又去腆着臉找了楊氏兩趟,然後在大伯母的建議下擬定了苗朗這個目標。

問了問苗朗,沒想到苗朗還真有意,所以立刻興沖沖的寫了信過去。

不過看情形,應該是小黃氏都不同意。

看來,她這個舅母不只極品,還很沒自知之明,一味想着攀高枝,怪不得寧玉娘還沒說好親,條件太高了。

只是不知最後寧玉娘到底會嫁個什麼人……

“慧兒,你找我還有事嗎?”接着寧氏又問女兒。

“沒事,只是想問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去?於掌櫃昨日寫了信過來,說鋪子和香坊那邊沒人主事,有些亂騰。”慧娘看母親一眼,問道。

當然不是因這個,雖她和汀蘭都出來了,但兩位掌櫃都是值事的,再加上姐夫和四叔,又怎麼會亂呢?

她這番問也不過是想探探訊息罷了——

距離六月十六薛林和吳倩娘大婚,已經快一個月了,這一個月裡,一切平靜,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讓她都以爲那日薛寧頭破血流的躺在岩石下的一幕根本就是夢境。

她也試圖在大伯父在場時,說兩句擦邊話,打聽一下。

但不僅沒從大伯父口中掏出什麼,反而惹來大伯父深思的目光,嚇得她再也不敢問了。

後來她又在貞娘來時拐彎抹角的打探貞娘,但貞娘卻是一副茫然未知的樣子。

她又說想到了一個方子要給吳貴妃,貞娘卻說吳貴妃這些日子身體不適。

聽了這些,她立刻確定宮裡的確又變,不過是嚴密封鎖了消息。

但這又變究竟到了何種程度,她就不得而知了。

難道是薛寧沒事,斛素凌引人提早來救了他,因此他沒事。

但她敢肯定的,不管薛寧有事還是沒事,這薛林都暫時不會被冊立爲儲君了。

這樣一個德行虧又兇殘的人,又怎麼配那個位置。

隆和帝看上去腦滿腸肥,但卻並不是一個昏聵帝君。

這讓她很是心焦,但偏偏一切如常。

她很想讓靜娘去親自問問這事,但每每一提這事,靜娘就整個人都不好了,所以她也就打住了。

偶然昨日就聽夢兒說,肖老夫人屋裡有人昨日提了回眉山的事,她立刻就來找母親,希望母親過去問問。

如果靜娘做皇妃無望,肖老夫人也不可能總呆在這裡。

但如果真做皇妃無望的話,是不是就要被指婚了呢?

哎……

她滿心複雜,卻又無能爲力。

“哦,晚上請安時,我和問問你伯祖母吧。”寧氏道。

慧娘聽了,立刻點點頭。

卻不知就在她們母女說起回去這事的時候,有一對母子也在說着這事——

“回去?娘,您還是等過了中秋再回去吧,也就還有不到一月的時間。”侍郎府某處最高闊的屋子裡,肖志成正看向母親肖老夫人。

“不了,回去吧,小五房那邊秋後有喜事,去幫他們參謀參謀。”肖老夫人卻搖搖頭。

肖志成還欲再說,肖老夫人卻搖搖手阻止了他,“我老了,更喜歡呆在家裡,這裡吵吵嚷嚷的,又沒幾個本家院後的老人,總覺得乏味。”

肖志成聽了便沒多勸,只是道,“那我親自送您回去。”

“不了,有你二弟呢,知道你忙。”肖老夫人又搖搖頭。

肖志斌已經在肖志成幫忙下,謀到了上京這邊工部員外郎一職。

這工部員外郎實權不大,但卻是經過好一番競爭纔得到的,原因嗎,正是那工部郎中已經老邁,過一二年就要致仕,近水樓臺,衆人盯得正是這個位置。

任命已經下來了,肖志斌自然要回鄉安排一番,然後赴任。

這對肖家來說,也是一件喜事。

肖志成便點點頭。

“對了,靜兒那件事到底怎麼樣了。”之後肖老夫人又問。

肖志成一愣,卻並未回答肖老夫人的話,而是看向門口的鄔嬤嬤。

鄔嬤嬤自然知趣,躬身退出門去,然後守在門外。

等屋裡只剩了母子兩人,肖志成才鄭重看向肖老夫人,“母親,您問這個做什麼?靜兒進宮並不是一件好事。”

“嗯……不是好事,既然你夫妻倆都不覺得是好事,那就不是好事,女兒反正是你們的。”在這件事上,老大夫妻倆並不沒和她想到一起……

看母親不高興,肖志成立刻道,“娘,別說這事了,這事成不了了……”

“哦?”

“宮裡……出了大事,三皇子冊立的事要無限期延後了……”

“延後……無限期?”

“是!”

“那究竟出了什麼事?”

肖志成搖搖頭,也不知道是不說還是不知道。

“那靜兒怎麼辦?”

“這……等等看吧。”肖志成口中不確定,但臉上卻一抹輕鬆。

雖然這樣懸着也心裡忐忑,但女兒不用進宮,他與李氏都感覺還不錯。

肖老夫人聽了禁不住一陣蹙眉。

三皇子那孩子看着還不錯的……

……

“捨不得就和我們一去走吧,一會兒你母親過來你與她說。”看着那親暱的拉着她的手的靜娘,肖老夫人笑道。

“是啊,四姐姐,正好回去就趕上八月初十蘭臺的大廟,我們去玩。”一邊的德娘也道。

“你就認得玩。”肖老夫人瞪她一眼。

德娘撅嘴。

靜娘看了她笑,“我也真想去逛那廟會了。”

德娘立刻又笑了,看向一邊沉默的慧娘,“五姐姐要不要一起去?”

慧娘笑着點點頭,“好啊。”

這兩日靜娘明顯的情緒好,應該是已經知道不用進宮的事了吧。

只是她實在高興不起來,福兮,禍之所倚!

但她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一切發生……

“我們一起去看黑虎。”靜娘對她眨眨眼。

“嗯。”她又點頭。

“四表姐真的要和我們一起回去嗎?”這時一邊一個嬌脆的聲音響起,正是那在一邊旁觀了許久的簡橙兒。

不是聽說……聽說這四表姐要做皇妃嗎?不做了嗎?

“那還有假!”德娘立刻嗆她一句。

是想着四姐姐做了皇妃,她將來也跟着去做個小妃子吧,呵。

只可惜,那事似乎黃了。

這還是她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打聽來的呢,這簡橙兒當然不知道。

其實她並不願四姐姐進宮,因爲換做是她,她也不願去,一大羣女人伺候一個男人,是非特多,所以也不願與她交好的四姐姐進去了。

再說,那樣就很難見面了……

簡橙兒還想問,卻不想肖老夫人一個冷眼看過來,慌忙就閉了嘴。

居人籬下,還是庶出,所以這簡橙兒十分怕肖老夫人,本來有她在時,她是很少開口的,不過今天太想知道這做不做皇妃的事了,所以才貿然問出來。

“橙兒表妹,你是和三姐姐一起留在這裡,還是和我們一起回去?”靜娘可憐簡橙兒,故意找了話題幫她解難堪。

“我……就留下吧,陪三姐姐。”簡橙兒猶豫了一下道。

慧娘聽了這話,則是垂了眸,掩去眸中那份複雜光芒。

嫺娘當然要留下來,二伯父已經謀了京官,馬上就要赴任,到時顧氏也就收拾好跟過來了。

這一切,都與前世一般無二,只不過這一切發生的時間不對。

前世二伯父調到京城要早一年,因借了出賣姐姐的胡家那份人情。

顧氏倒是這會兒跟過來的,那會兒顧氏已經幫她和趙家議定了代嫁之事。

其實本來顧氏是不願放棄老家那份管家權的,但沒想到二伯父卻不老實,不僅將外任時那小妾接來了,而且還又納一房妾室。

——無奈,顧氏也就跟過來了。

“嗯,也好!”聽簡橙兒說要留下陪嫺娘,靜娘目光閃了閃,點點頭。

“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

這時,就聽外面傳來下人問安的聲音,屋內的衆人這才發現李氏顧氏寧氏聯袂而來,而且三人臉上都氣色不錯。

慧娘看了母親的笑臉卻禁不住暗暗蹙蹙眉。

大伯母是因靜娘不用進宮之事,顧氏自然是因二伯父升遷之事,而她的母親呢,則是因歐陽燁的事。

上午時,楊氏進屋來找母親,也不知說了什麼,母親一直都很高興。

她並未問,因一猜就是和歐陽燁的事。

楊氏昨日去方家出了堂會啊。

原本覺得歐陽燁還行的,但那是以薛林當太子爲前提的。

這會兒薛林做不了太子,她當然又要前思後想了……

“好啊,只是過了中秋就回來,別又樂不思蜀。”那端的李氏,聽了女兒要跟着去眉山的事,點頭應了,卻又嗔怨女兒。

“好……好,知道了,知道娘想我。”靜娘笑着和母親打趣。

“好了好了,別皮了,既然要去,那就和姐妹們去整行裝吧。”李氏又道。

“嗯!”

一衆人的行裝在八月初一之前就將行裝都整理到位了,然後定在八月初四出發,夏日裡,走水路,可以快一點,所以也不太趕,只要中秋節趕到家就好了。

卻不知就在八月初二這一日,忽然府上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那就是抱着黃綾聖旨的公公——

“……值肖靜待字閨中,與華國公次子、定遠左將軍華又廷堪稱天設地造,爲成佳人之美,特將肖靜許配華又廷爲妻。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

聖旨未聽完,李氏就身子一軟,昏厥了過去……

……

------題外話------

代嫁之事明天寫不到,後天就寫到了。

五十二治癒三十九靜娘三十一上香一四八幫忙二十制香三十四有了三十五爬牆一六三打回去六十八宮六十四再見七十謀劃八十二不忍一一二嫁前下五荔枝六十九射箭一二二驚嚇六十三做壽七十謀劃四十八討好五十六回門七十八輪番八十六對聯五十三無能九十五獨處六借力七十五夜探一七八歸來四十三唱歌八計算一三七香試一二二驚嚇四丫鬟一三四盡心七十謀劃十二前塵一三五愣妻一四七客來二十九提早一九零弄鬼一重生四十五雞窩八十九厲害八十開張一二一所五十二治癒一九零弄鬼四十七事定一二五設套一六三打回去十蒸餾一八六初一一百謀路一一二嫁前下二十九提早六十五療效九十一說道四丫鬟八十三上京九十七癡想二十一舅舅一四六出事一二零蒺藜茶六十四再見八十開張十蒸餾六十二懲戒九十五獨處一六六上路一八五過年八十二喜訊一七九分享一八九血書一六四承認一七三疑惑六借力五十姐夫一八八毒計十七交集六十四再見十一激將一五四力挫中一八五過年五十一狗洞一三五愣妻一三八嘗你一六零親事七十五夜探一三九要你八十二喜訊四十八討好十蒸餾五十姐夫五荔枝二十一舅舅二十一舅舅一六一和解七十謀劃一九八風起九新招十三壞事
五十二治癒三十九靜娘三十一上香一四八幫忙二十制香三十四有了三十五爬牆一六三打回去六十八宮六十四再見七十謀劃八十二不忍一一二嫁前下五荔枝六十九射箭一二二驚嚇六十三做壽七十謀劃四十八討好五十六回門七十八輪番八十六對聯五十三無能九十五獨處六借力七十五夜探一七八歸來四十三唱歌八計算一三七香試一二二驚嚇四丫鬟一三四盡心七十謀劃十二前塵一三五愣妻一四七客來二十九提早一九零弄鬼一重生四十五雞窩八十九厲害八十開張一二一所五十二治癒一九零弄鬼四十七事定一二五設套一六三打回去十蒸餾一八六初一一百謀路一一二嫁前下二十九提早六十五療效九十一說道四丫鬟八十三上京九十七癡想二十一舅舅一四六出事一二零蒺藜茶六十四再見八十開張十蒸餾六十二懲戒九十五獨處一六六上路一八五過年八十二喜訊一七九分享一八九血書一六四承認一七三疑惑六借力五十姐夫一八八毒計十七交集六十四再見十一激將一五四力挫中一八五過年五十一狗洞一三五愣妻一三八嘗你一六零親事七十五夜探一三九要你八十二喜訊四十八討好十蒸餾五十姐夫五荔枝二十一舅舅二十一舅舅一六一和解七十謀劃一九八風起九新招十三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