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四章 鶼鰈

那美人手扶着侍婢,目光一轉,落到了鄭繼身上。

其實隔着冪籬,根本看不清她的雙眸。然而因了她的美,似乎有着穿透紗羅的力量,所有人都感覺到了那顧盼之間,生出的輝光神采。

即使是鄭繼,於驚豔之中也不由得心中一凜,忖道:“這位夫人大有來頭,必然不是尋常貴人。但聽她方纔說話,似乎對我頗爲不滿,卻不知她爲何對這青碧之色如此維護?”

那美人問道:“公乃鄭氏,可是滎陽一族?”

鄭氏的淵源最早可以上溯到周宣王封的鄭國,滎陽爲當時鄭國之都,所以正是鄭氏的郡望。鄭繼聽她說話,自然是深諳世族歷史,不覺應道:

“正是。”

“鄭司農當年何等清正之人,通曉經籍,堅守禮法,然無論是面對胡虜寧死不屈,還是冒犯天威亦要抵制鹽鐵之法,都是爲了天下百姓。怎的到了鄭公之時,商賈可以服緋,貴人卻不能衣碧?”

她聲音清麗,如泉濺珠,如玉擊磬,這一番話說下來,較之先前還要更悅耳三分。這話問得實在刁鑽!

衆人聽她說話,固然是如醉如癡,當事人鄭繼心頭卻如堵了一團潮溼的絲綿,只是瞧着她飄拂如雲的冪籬,一時之間竟無法回話。

她所言的鄭司農,名鄭衆,在明帝朝時正是滎陽鄭氏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明帝朝時,鄭衆曾出使匈奴,匈奴單于想逼迫他下跪來顯示自己的國威,鄭衆卻拔劍以死相逼,其強橫之名連匈奴人也頗爲佩服,後來曾鎮守邊疆,爲武威太守,令胡人不敢犯土。後在章帝朝時,鄭衆上書反對朝廷重設鹽鐵官,認爲不應該與民爭利,雖然遭到同僚彈頦甚至是皇帝親自斥責,也不肯改變其意見,是一個最爲清正方直不過的人。

那美人又道:“當初鄭司農心繫天下百姓,哀民生之艱,不要說是胡虜單于,便是對當朝天子也毫不畏懼。誰知如今鄭公卻連區區服色,也定要分個貴賤,鄭司農地下有知,又該如何呢?”

她這純屬偷換概念!

鄭衆當年的確是爲了天下百姓的利益,纔敢於直言犯諫。但是如今鄭繼堅持青碧色爲賤色,到底傷着天下百姓什麼利益?恐怕只是傷着董真一個人的利益罷了!

鄭繼心頭惱怒,擡頭正待相駁,只聽那美人又道:“況且先前董郎已經說過,服色之制,並非一成不變。紫爲偏色,卻能爲貴人所服,便是一例。我朝服色之中,凡三百石爵位以上者,可服五色,青絳黃紅綠是也。二百石爵位以上,可服青黃紅綠。倒是商賈等人,只能着緗縹之色。然而皇后蠶服,是上青下縹,可見貴爲國母,亦並沒有心存貴賤,而那青碧之色,原也不曾如此下賤,倒是那緋色,卻並不見列於其中。”

楊阿若饒有興味地立在一旁,面具覆在臉上,看不清他的神情,然而那面具下的一雙鳳眼,卻是微微眯起,似乎若有所思。

一陣風來,吹得那美人衣衫冪籬,俱都飄然而起,宛若仙人一般,偏偏說話之中,已帶了三分嘲意:“鄭公出身世族,廣覽羣籍,怎的倒忽略這些?莫非是因爲金一珍相從日久,便要欺負董郎孤身在此麼?若洛陽織業皆是這樣目光短淺,攘外排異,依妾看來,洛陽危矣!”

這一番說辭下來,鄭繼簡直是啞口無言。原來打算要爭辯幾句的,即使面對何晏也毫不退讓,不過是認爲自己理直氣壯,而何晏又向來驕傲,圍觀衆人自然會偏向自己,便是何晏年少顯貴,也未必敢將自己如何。

誰知此時這美人言辭典雅,見識頗廣,先是拉出他的先祖來證明庶民比貴人重要,以對比他是如何的揚貴抑庶,又以服制來狡辯,說是皇后也曾着青來證明其實青碧色並非賤色,更強的是最後還踩了緋色一腳,說其實緋色纔是不入流。當真是左右都有理,任他要怎樣講全被堵回去。

其實人性之中,所向往的無不是貴雅之姿。若青碧當真爲賤色,即使是如此明麗鮮活,恐怕也是沒什麼人肯穿的。這美人妙就妙在將青碧色放在一個可賤可貴的模糊地帶,這樣的話,貴人穿它沒什麼負擔,庶民穿它還有一種微妙的滿足感。簡直是老少皆宜,貴賤統一……就象當年的紫色一樣。

紫色?

鄭繼模糊地記得,當初這個董真入洛陽時,經常愛穿紫衣,怎的今日卻是一身青碧色錦袍?而且這花樣新鮮,顯然是雲落坊新近織出來的品色。

他在心中冷笑一聲。

縱然這個美人舌燦蓮花,但這青碧之衣,想在短時期內推廣,那也只是癡人說夢罷了。說到底,除了董真,又有哪個貴人敢率先穿上這衣色?如果貴人之間並不曾風靡此色,那麼庶民中有錢的如商賈之類,也只會觀望,卻不會趨之若鶩。

遂微微一笑,退往一旁。乾脆閉上嘴巴,不發一言,但那張保養得宜的臉上,卻頗爲平靜,顯出一副並不爲美人言辭所動的樣子,且揮了揮手,那些下跪的織坊主人們也紛紛起身,並隨之退到一旁,雖然也學着鄭繼一般並不出聲,但那臉上神情,都是不以爲然。金一珍將身形藏於衆人之後,不由得輕籲一口氣,擡袖擦了擦額上冷汗,知道有鄭繼出面,這董真也蹦躂不了多高。

果然圍觀諸衆中,原本有頻頻睃向雲落坊的貨鋪上青碧衣衫的,此時也猶疑起來。

楊娥卻在此時狐疑地蹙了蹙眉,又看向阿兄,卻見他仍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由得又收回目光,心頭卻是翻涌不定,垂眼想道:“這美人聲音,越聽越是熟悉,難道……難道是……”

忽聽一人道:“此青碧之色,明麗如碧空雲霄,實在不是凡品。某願購之,只是不知衣色何名?”

衆人都詫異起來,但見人羣之中,立有一白衣男子,頭上卻戴着進賢冠,一看便知是個儒生。

白衣原爲庶民之服,但在東漢末年漸漸流行起來,如已故的東吳周瑜便最愛着白衣,而陸焉於銅雀臺之亂中,恢復師君身份之時,也是身着一襲白衣,其風采卓異,讓人記憶猶新,故近來十分風行。儒生們更是常以“精白如素”來自詡,着白衣者頗多。而進賢冠一向是文儒所戴,所以這人的身份一看便知。

再仔細看時,但見他腰間垂下白玉,樣式古樸,且眉目清俊,雅望非常,顯然並不是尋常出身寒素的儒生仕子。

董真也有些驚詫,她雖早有些暗地裡的安排,決不至於叫這場面冷了下去,但也沒有想到當真還有人敢於“吃螃蟹”,且還是一個如此出色的儒生。

遂答道:“此衣名爲‘天水碧’。”

那白衣儒生一怔,遂即笑道:“此名也非同尋常,不知所由何來?君又爲何服之?願聞其詳。”

董真含笑,看向那亭亭玉立、頭戴冪籬的美人,朗聲道:“我今日服這‘天水碧’之錦裁就的衣袍,乃是爲了在此迎接我的妻室!”

衆人譁然互視,意外之中又有幾分興奮,唯有楊娥只覺晴天一個霹靂,臉上笑意頓時僵硬,身邊所有市聲喧囂,剎那間都如潮水般退去,腦中一片空白,幾乎是呆在了那裡。

她與董真算是漸漸熟悉,但從未聽他說起過往事,董真一直孤身一人,甚至連個姬妾都沒有。楊娥甚至還留意過那些侍婢,卻沒有發現任何一人與董真有情。芳心之中,未必沒有暗喜之意,甚至一廂情願地早就爲董真想好了理由:隴西董氏雖然是個大族,董真卻一直寂寂無名,其父母又據稱一直在經營庶務,甚至董真幼時都不曾在隴西長大,可見在家族中並不受寵,說不定還有着許多不得已的苦衷,婚事上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常事。

如此想得多了,便如把自己也催眠了一般,只道一切都如自己所想,誰知今日才知,董真竟有了妻室!且還是如此高貴脫俗的一個美人!

起初在流民之中,她對董真並沒有什麼感覺。但就在那一次杜源生事之時,她無意中發現這個滿臉污泥、沉默少言的男子竟然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心中第一次開始暗暗對他留意。後來在樹林之中,她爲崔妙慧所擒,竟毫不猶豫地將崔妙慧引到了董真那裡。那次董真下手製服了崔妙慧,救了她和阿孃並秦氏母子,最後又不辭艱難帶着她們一起逃往洛陽。即使是在途中遇到了史萬石等人凌迫,董真也沒有隻身逃走,而是始終站在她們身邊,竭盡全力地保護。

這是阿兄不在身邊時,她第一次感到被保護的幸福和安然。

楊阿若性如烈火,她也一樣從小剛強,這是楊氏一脈相承的性子,與清秀柔弱的外表全然不符。或許也是因爲楊阿若太過出色,除了阿兄,沒有任何男子能看在她的眼中。便是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屑向他人示弱。故此才寧可一個人帶着阿孃,從隴西逃往洛陽,也不願向阿兄昔日交好的那些遊俠兒求助。

她曾經以爲,天下男子中,只有阿兄纔算一個英雄。只到遇見董真,不知不覺之中才發現,自己在他的身邊,纔會有着跟阿兄相處時一樣的放心。

她也曾在心中有過暗暗的念頭:等阿兄這次去酒泉平定了黃昂之亂回來,她定要將自己的心思說出來,楊家的女郎,又不是那樣忸忸捏捏的性子,喜歡董真,自然要想嫁給他!阿兄那樣疼她,一定會爲她設法,讓董真前來求親。董氏雖是世族,但她楊娥也不是尋常的女子,有楊阿若這樣的一個阿兄,又有過患難與共的情義,董真不會不願意。

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就在這樣一個日子裡,猝不及防的,董真說他有妻室!他有妻室!

她細長的手指,無意識地深深陷入抱着的錦緞之中,卻連自己都一無所覺。那是她挑的錦緞,懷着滿腔少女的柔情,有阿兄的,也有……他的。然而現在,才發現這一切都變成了鏡花水月,那樣華美的錦緞,縷縷絲質華光,便如千萬根銀針一般,剌得她的眼、她的臉、她的手、她的全身都彷彿疼了起來。

董真的聲音中,有着從未聽過的溫柔,卻那樣縹緲,如雲如霧,如風如晦,聽在楊娥耳中,飄忽不定:

“這天水碧,乃是昔日與妻旅居錢塘時,春夜閒來無事製作染料,我妻於無意中製成。因明麗如天,清靈如水,故名天水碧。我與妻分別之後,獨在洛陽,寒冬天冷,觸目皆是瓦灰凋敗之色,回憶昔日伉儷情深,不覺朝思暮想,遂製成此衣,以解相思之苦。”

他的笑容那樣和暖,如陽春薰風,楊娥卻覺有徹骨之寒:

“今日我妻來此,董真自然要服天水碧之錦衣,前來相迎了!”

不!不!一定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楊娥只覺眼前一片模糊,她強行攝定心神,掙扎着往前方望去。

那美人身形修長,竟與董真彷彿,螓首蠐頸,越顯娉婷多姿,特別是那樣一種高貴端方的氣度,實在是令人心生形穢。

她伸出素手,十指纖纖,宛若白玉春蔥。董真大步上前,含笑握住了那纖指,兩人攜手並立,周圍衆人之中,頓時發出齊齊的讚許嗟嘆之聲。

神仙眷侶,莫過於此。

“妾,崔氏女也,夫郎,董氏子也,‘天水碧’,爲妾昔日與夫郎同制,爲顯鶼鰈情意之深,庸人目淺,竟敢說天水碧爲賤色!”

崔氏女!清河崔氏!

人羣中傳過一陣嗡嗡聲,人人臉上俱是意外神情,且又帶有幾分豔羨之色。誰不知清河崔氏是第一流的世家?清河崔氏的女郎,是連皇后王妃都能做的,向來爲各世族所爭相聘婚,難怪這美人有如此氣度,如此學識,如此博聞!誰能想到董真一個落魄的世家子弟,竟能有這樣尊貴的一位妻室!

其實早該想到,若不是崔氏女,以何晏那樣的身份,又怎會親自護送前來,且尊稱一聲“夫人”?

楊娥腦子裡轟轟作響,靈臺卻在一瞬間變得清明如鏡!就在那一瞬間,她忽然想了起來:“是崔妙慧!這美人竟是崔妙慧!”

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墜入懸崖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一章 允諾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五章 伏誅錦繡篇_第十四章 織室錦繡篇_第五十二章 凝暉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四章 襄陽錦繡篇_第八十七章 拼命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第四百一十七章 煉爐之術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七章 桐花臺上錦繡篇_第八十九章 大火錦繡篇_第八十六章 水德第四百五十章 何以解憂錦繡篇_第二十三章 請纓錦繡篇_第二十五章 劍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國士之諾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四章 楊娥第四百二十二章 踏歌歸去錦繡篇_第三十九章 盤中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五章 青蜓錦繡篇_第三章 玉印錦繡篇_第九十八章 允諾錦繡篇_第十八章 立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精兵之伏第四百二十五章 貨禍將至錦繡篇_第八十八章 感動錦繡篇_第三十六章 辯白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五章 爭執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九章 入局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章 嫉妒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四章 秘密錦繡篇_第一百章 搶救錦繡篇_第八十二章 拋車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章 樑姬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四章 鶼鰈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八掌 身手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墜入懸崖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九章 讓功錦繡篇_第三十五章 東風第四百八十四章 春日景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典滿相助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五章 救命天雷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六章 窘迫錦繡篇_第二百零一章 朔風錦繡篇_第四百零七章 剖白心跡錦繡篇_第五十一章 男童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三章 選擇錦繡篇_第五百零二章 白鳥之殤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之後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四章 關於內奸錦繡篇_第三十九章 盤中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雪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六章 少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塵埃落定錦繡篇_第四百零六章 生死定情錦繡篇_第一章 洛水第四百七十章 爾虞我詐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五章 伏誅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二章 問罪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牙還牙錦繡篇_第六十八章 長技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章 羞愧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錦繡篇_第八十章 變故第四百五十八章 世府衛率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章 眠花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八章 入宮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七章 義舉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八章 俠影玄經第四百五十三章 少俊在側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三章 逃姬錦繡篇_第二百零七章 隱姓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三章 寶藏尺素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八章 子嗣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四章 佳人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九章 夫人之威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五章 求死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四章 計中之計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六章 起火錦繡篇_第一百零三章 傳見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二章 疑惑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四章 囚入洞室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蟄時分第四百八十一章 宴無好宴錦繡篇_第二十章 流血第四百四十二章 洛陽舊識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四章 楊娥第四百六十六章 變生脅腋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救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汾獻曲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氏錦繡篇_第一版八十五章 奔救錦繡篇_第五百章 臨行殷殷第四百二十六章 名震荊襄
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墜入懸崖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一章 允諾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五章 伏誅錦繡篇_第十四章 織室錦繡篇_第五十二章 凝暉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四章 襄陽錦繡篇_第八十七章 拼命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第四百一十七章 煉爐之術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七章 桐花臺上錦繡篇_第八十九章 大火錦繡篇_第八十六章 水德第四百五十章 何以解憂錦繡篇_第二十三章 請纓錦繡篇_第二十五章 劍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國士之諾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四章 楊娥第四百二十二章 踏歌歸去錦繡篇_第三十九章 盤中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五章 青蜓錦繡篇_第三章 玉印錦繡篇_第九十八章 允諾錦繡篇_第十八章 立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精兵之伏第四百二十五章 貨禍將至錦繡篇_第八十八章 感動錦繡篇_第三十六章 辯白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五章 爭執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九章 入局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章 嫉妒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四章 秘密錦繡篇_第一百章 搶救錦繡篇_第八十二章 拋車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章 樑姬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四章 鶼鰈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八掌 身手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墜入懸崖錦繡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九章 讓功錦繡篇_第三十五章 東風第四百八十四章 春日景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典滿相助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五章 救命天雷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六章 窘迫錦繡篇_第二百零一章 朔風錦繡篇_第四百零七章 剖白心跡錦繡篇_第五十一章 男童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三章 選擇錦繡篇_第五百零二章 白鳥之殤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之後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四章 關於內奸錦繡篇_第三十九章 盤中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雪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六章 少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塵埃落定錦繡篇_第四百零六章 生死定情錦繡篇_第一章 洛水第四百七十章 爾虞我詐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五章 伏誅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二章 問罪第五百零五章 吉貝之布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牙還牙錦繡篇_第六十八章 長技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章 羞愧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錦繡篇_第八十章 變故第四百五十八章 世府衛率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章 眠花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八章 入宮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七章 義舉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八章 俠影玄經第四百五十三章 少俊在側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三章 逃姬錦繡篇_第二百零七章 隱姓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三章 寶藏尺素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八章 子嗣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四章 佳人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九章 夫人之威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五章 求死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四章 計中之計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六章 起火錦繡篇_第一百零三章 傳見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二章 疑惑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四章 囚入洞室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蟄時分第四百八十一章 宴無好宴錦繡篇_第二十章 流血第四百四十二章 洛陽舊識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四章 楊娥第四百六十六章 變生脅腋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救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汾獻曲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氏錦繡篇_第一版八十五章 奔救錦繡篇_第五百章 臨行殷殷第四百二十六章 名震荊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