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章 軍心民心

800章 軍心民心

薊鎮前線,大軍營壘,一片愁雲慘霧,四下萬馬齊喑,那獵獵飛揚的戚字帥旗,彷彿失去了舊日的光彩,不甘的耷拉在旗杆頂端。

帥帳之中,戚繼光蓋着厚厚的棉被,面容憔悴而蒼老,那些深入肌膚的皺紋,那些花白的頭髮,怎麼會出現在一位內功精湛的邊鎮大帥身上?

“大帥,吃藥吧,”戚金端着熬好的藥,輕輕遞到戚繼光嘴邊,見他這個樣子,心頭痛苦直如刀絞。

任何人都知道,戚帥武藝冠絕全軍,三十二式長拳威力無比,一杆鎦金虎頭槍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可就是這樣一位強悍的元帥,如今竟落得這般田地,豈不叫人扼腕嘆息?

“咳咳咳——”戚繼光撕心裂肺的咳嗽着,吐出的痰帶着血絲,戚金看得膽戰心驚,卻又不敢說出來。

戚繼光抓住了侄兒的手:“戚金,朝廷這是要活活擺佈死我呀!叫我即刻赴廣東上任,一月之期不得有誤,哈哈,從薊鎮到廣東,馬不停蹄要走多久?咳咳咳,一個月,他們給我一個月!”

戚繼光的聲音裡帶着無窮無盡的悲憤,他病重成這個樣子,朝廷還要嚴令即刻赴廣東上任,恐怕路上就小病拖成大病,乾脆一命嗚呼,那才中了某些人的意吧。

“伯父爲朝廷盡忠職守,大小血戰數百場,他們不能這樣對待你!”戚金把碗重重的頓在了桌子上,激憤之下扯開了衣襟,露出那些大大小小的傷疤:“伯父,你看看,這都是小侄爲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受的幾十處傷!小侄尚且如此。你更不消說了!不、不去廣東,咱們掛冠回家。不做這鳥朝廷的官兒了!”

“咳咳咳。咳咳咳,”戚繼光搜腸刮肺的大咳起來,看看帥帳裡頭掛的鎦金虎頭槍、寶劍和令旗,大案上擺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錄。看着這些熟悉的東西,虎目中兩滴淚水就滾落下來。

他捨不得啊!捨不得一身武功、滿腔韜略。就這麼終老於山林之間,再也不能殺敵報國保百姓。

以前,他爲了實現理想。委曲求全不惜自污聲名。巴結權貴、行賄送禮、無所不用其極,直到遇上賞識他的張居正,終於一展胸中抱負,取得了遠比清廉自守的俞大猷更加輝煌的功業。

可萬萬想不到,一輩子委曲求全,再怎麼受氣也笑臉迎人。做到這份上結果到頭來還是落得這般下場,難道就真的如戚金所說。就此解甲歸田?

“我今年才五十四歲,我槍法如神,我有一肚子的兵法韜略,還能殺胡虜、平倭寇,爲什麼不讓我戰死沙場?”戚繼光痛苦的揪住胸口,現在連戰死沙場,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奢望了。

大帳之外,薊鎮衆位將軍默默肅立,老成些的默默無語,年輕些的捶胸頓足,人人都懷着滿腔悲憤。

戚繼光少年從軍,先徵倭寇,後敵韃虜,爲朝廷出生入死一輩子,結局竟是這般淒涼,但凡還有點良心的人,誰不爲此激憤難平?

大帳的門簾被掀開了,戚繼光在戚金攙扶下慢慢走了出來,強打起精神拱拱手:“列位同袍,戚某在薊鎮治軍,承蒙列位相助,總算有了點眉目,可惜朝廷另有任用,從今往後不能與諸位高呼酣戰、並肩殺敵了,惜哉,惜哉!”

“大帥這就要去了嗎?”一名面色如鐵的將軍驚問道。

戚繼光不捨的看着昔日同袍,最後虛弱無力的點了點頭。

“戚帥,戚帥!”將軍們全都跪了下來,人人虎目含淚,頃刻之後全營將士都出了營帳,空氣凝重得讓人窒息。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戚繼光愛兵如子,將士們和他難分難捨。

唉——長嘆聲中,戚繼光步履沉重,揮揮手,親兵們推着早就收拾好的行李,準備離開爲之奮鬥多年的薊鎮大營。

“聖旨到,聖旨到!”遠處一行騎士簇擁着傳旨的天使,風捲雲涌般飛馳而來。

又是什麼聖旨?將士們心頭一驚,瞧着天使的眼神就很有些不滿,甚至是敵意。

戚繼光不敢怠慢,立刻擺香案接旨。

傳旨天使開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薊鎮邊防重任,爲京師之鎖匙,不可不慎也,戚繼光雖去職,務必交卸妥當方能趕赴新任,廣東事簡,薊鎮事繁,原赴任限期可不計。該員辦事務必謹慎,若有差池,嚴懲不貸!”

這是什麼意思?戚繼光有點不明白了,接旨之後拱拱手,把天使拉到一邊,一錠銀子就順手遞了過去。

“戚帥還不知道吧,耿總督已舉薦楊四畏接任薊鎮總兵官一職,您要和他妥善辦好交接,才能離任哦!哪怕交接個一年半載的,也無所謂啦。”天使笑嘻嘻的說道。

楊四畏?戚繼光又一喜,那是他的老搭檔老部下,後來做到保定總兵的,竟然由他來接任,肯定是薊遼總督耿定力特意安排的。他來做後任,這交接可以慢慢辦,辦個一年半載也無妨,而且他一定會蕭規曹隨,按照自己的辦法治理軍隊,那麼就算自己不在軍中,也等於是在繼續練兵了。

戚金卻猴急些,追着問道:“貴天使,請問怎麼會有這樣一道聖旨呢?不是讓咱限期趕赴廣東嗎?”

傳旨天使笑笑:“咱也不知道內情,只曉得那天秦林秦太保擡棺死諫,被重責三百廷杖,打得幾乎送命,爾後就有這道聖旨下來。”

身爲內廷魁首的張宏不滿萬曆一意孤行而自盡,傳揚出去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所以萬曆下令對外隱瞞這件事情,連傳旨天使也只知道秦林擡棺死諫。

不過,萬曆稍作讓步,雖然深受張宏之死的影響,可這以交接爲藉口的辦法,的的確確是秦林和徐文長商議出來,再借張誠之口說出的。倒也確實是秦林的功勞。

“原來、原來是秦太保不惜擡棺死諫,捱了三百廷杖才留下您的!”戚金又驚又喜。抱着伯父的胳膊使勁兒的搖。

“三百廷杖。整整三百廷杖啊!”戚繼光鼻子一酸,強忍着虎目中的熱淚,遙遙凝視京師方向,深深的拜了下去:秦兄弟。請受大哥一拜!

全營數萬將士登時紛傳,秦太保捨身受廷杖、義留戚大帥的故事。從今往後,九邊兒郎提起秦太保,誰都會豎起大拇指。道一聲鐵錚錚的好漢子!

淮河岸邊。幾名河工在瑟瑟寒風中無精打采的捶着固定堤壩的大木樁,不知道爲什麼,潘侍郎在的時候,這十幾斤的油錘掄起來一點兒也不費力,渾身上下充滿了幹勁兒,可潘侍郎離開之後。兩條膀子就軟趴趴的,怎麼也使不上力氣。

河工們有一搭沒一搭的抱怨着:“老天不長眼。潘侍郎怎麼就被革職了呢?倒是那些貪官污吏,一個個都得瑟起來,昨天的工食錢,就被剋扣了兩成!”

“那可不,現在當官的都看明白了,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不貪不佔、累得死去活來,就落得潘大人那樣下場,你說誰不貪呢?”

“就是,昨天的飯都差了許多,裡頭摻了糠殼!”一名河工憤憤的說道。

掄錘的河工苦笑起來:“現在還只是摻糠殼,再過一陣哪,怕要摻沙子石頭呢!”

不單單是這幾個河工,整個治淮工地上都是死氣沉沉,所有的河工、雜役、民夫,通通無精打采,敷衍了事的做着手上的工作。

離大堤不遠處的村莊,一名民夫正要出門:“孩他媽,給我備好晚飯吶,上工回來吃!”

“備什麼晚飯?反正河工做不成了,吃飽午飯回來睡覺,省頓晚飯!”媳婦兒氣咻咻的說道。

從上到下,所有人都明白,潘大人一走,這治淮的工程是幹不成的,到明年春夏汛期,該決口就決口,該洪水就洪水,該死人還得死人……

忽然間,北岸一羣河工就歡呼起來,像發了瘋似的扔掉手上的工具,一窩蜂的朝一個方向衝去。

發生什麼事?所有的河工都停下了工作,哪怕離這裡十幾裡遠的,也側耳傾聽那如雷的歡呼聲。

“潘大人回來了,潘大人回來了!”

歡呼聲就像一陣一陣的滾雷在半空中滾過,成千上萬的人齊聲高喊,彷彿奔涌的淮河水都爲之一滯。

所有聽到消息的人,都會心花怒放,南北兩岸不知有多少百姓喜極而泣:“潘大人回來,河工局面一新,我兩淮百姓有救了!”

還是那河堤下面的村莊,剛剛朝丈夫甩了臉子的農婦,趴在門邊聽了一會兒,突然高聲招呼已經走遠了的丈夫:“孩他爹,晚上我給你煮雞蛋,記得上工要出力,別讓人笑話!”

“曉得了!”民夫緊了緊肩頭的擔子,只覺渾身充滿了幹勁兒。

布衣布鞋的潘季馴,已經被數不清的百姓圍在了當中,至少有七八雙生滿老繭的手緊緊抓住他的衣襟,白髮蒼蒼的老人們又歡喜又擔心:“抓緊點,千萬別又讓潘大人走了!”

“放心,潘某不治好淮河,絕不會走的!”潘季馴笑着朝百姓們做羅圈揖。

仍有人擔心,惴惴的問道:“潘大人,聽說、聽說您是那啥,永不敘用啊?”

“潘某並非以工部侍郎身份繼續治理淮河,”潘季馴說到這裡,看見百姓們睜着眼睛失望已極,幾乎又要痛哭起來,趕緊跳到一塊大石頭上面,雙手往下壓了壓:“但潘某辦理治河工程,林林總總的交接還沒有完成,所以朝廷下旨,嚴令潘某辦完交接才能離任,否則必加懲處,所以潘某暫時不會走了。”

辦交接,那要多久,不會兩三天吧?百姓們的心仍懸在喉嚨口。

潘季馴微微一笑,不好直接回答。

他請的一位老夫子就笑起來,“治淮工程浩大,錢糧數以萬計,又有什麼倉庫、料場、民夫工食、河工錢糧,沒有一年半年的,哪裡就能交接完?”

一年半年,那就是到明年汛期都沒問題了?百姓們頓時笑逐顏開,因爲到那時,治淮工程就完成了呀!

交接一說,哄得了普通百姓,哄不了讀書人,誰都知道這其實是革職留任的說法,只是更加嚴苛一些:革職留任之後,事情辦好還可以官復原職,潘季馴辦好“交接”,就只能離任回家了。

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至少潘季馴不會在乎的,到那時他已經完成了治淮工程,兩淮百姓可以不再遭受洪水災害,這纔是他最看重的事情。

“潘大人,朝廷何以改弦更張?是哪位忠臣替您開罪?”一名秀才忍不住問道。

潘季馴神色一肅,朝北面京師方向拱拱手:“潘某隻知道當日秦太保擡棺入宮面聖死諫,被重責三百廷杖,骨肉俱爛、忠臣碧血橫飛,終於感動朝廷,降下這道旨意。”

那秀才聽得三百廷杖,驚得目瞪口呆,半晌纔回過神來,感激涕零的朝北面拱手:“秦太保冒死留潘大人,是用自己性命救我兩淮百姓性命也!”

“我兩淮百姓永遠記得秦太保大恩大德,皇天保佑秦太保長命百歲……”數不清的百姓朝北面鞠躬,人組成的海洋彷彿掀起了一陣陣波浪。

京師十里長亭,秦林前番送走王國光、曾省吾等人,現在輪到他在這裡被送行了。

萬曆降下旨意,將秦林革去一切職務,以普通校尉身份,發瓊州府錦衣衛效力。

那瓊州屬於廣東,就是後世的海南島,實爲天涯海角,離京師一去萬里之遙。

可今天來送秦林這位錦衣校尉的人,又是何其之多:定國公徐文璧父子,武清伯李偉父子,成國公朱應楨,武英殿大學士申時行,文淵閣大學士餘有丁,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炌、右都御史吳兌、僉都御史張公魚,薊遼總督耿定力,東廠理刑百戶霍重樓,御馬監提點張小陽,宛平知縣黃嘉善、邊將戚金……

更有無數的京師百姓扶老攜幼,冒着凜冽的寒風前來送行,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挎着籃子,揭開層層疊疊的棉布,將滾熱的雞蛋塞進秦林手裡。

天下人豈會全無心肝?誰是赤心爲民,誰是奸佞小人,百姓心中有桿秤。

勳戚、文臣、武將、太監、科道言官,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圍着秦林就如衆星之拱北斗,又好似萬峰之朝太嶽!

405章 戚帥的苦衷148章 金櫻姬的圖謀1031章 勘察佛塔347章 隆中對418章 妙計離間1104章 致命一擊三十九章 玻璃體渾濁130章 金陵四公子1034章 渾水摸魚939章 宮女之死637章 願者上鉤903章 誘敵深入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445章 國仇家恨815章 查找屍源1111章 親者痛仇者快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131章 秦淮歌女949章 夜訪大獄1004章 拜見岳母875章 不情之請186章 甘心上鉤999章 老子岳丈多127章 指紋顯影439章 奇怪的聲音244章 鬼子的隊伍999章 老子岳丈多五十九章 謀殺親夫610章 步步深入856章 爭渡1041章 兒歌三百首169章 庫銀被劫917章 人亡政存757章 這是高倍的579章 博採衆長132章 無心插柳1079章 張鯨的異動八十章 鬼母陰胎457章 北鎮撫司457章 北鎮撫司285章 狗仗人勢513章 軍營見聞第2章 毒計288章 救星到了285章 狗仗人勢1137章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619章 武裝行商563章 徐辛夷的飛醋321章 李時珍的誤會808章 三塊碎屍304章 變臉高手346章 南鎮撫司893章 要命的奏章462章 意外走光946章 氣急敗壞607章 演技派和實力派998章 誰的演技好957章 當面打臉896章 霍家的悲劇212章 不同之處1081章 爲我分憂501章 拖油瓶895章 又到麥熟時542章 捷報頻傳747章 綠毛屍189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653章 處處烽火802章 貓來了272章 一軍皆驚910章 丟車保帥680章 秦林牌xo785章 司禮監之爭145章 奇怪的口音429章 舉賢薦能572章 發青的眼眶994章 希望與期盼533章 李代桃僵977章 執迷416章 還你一計一零五章 臧否天下385章 聞香門121章 護官符417章 長官請丫洗桑拿1068章 圈套一零四章 隔江有耳513章 軍營見聞四十四章 常例1005章 獨斷專行1048章 別來無恙826章 清官海瑞1024章 勢如破竹359章 意想不到331章 陰差陽錯931章 項莊舞劍441章 打人別打臉1005章 獨斷專行925章 時勢造英雄946章 氣急敗壞805章 秦左使469章 武狀元
405章 戚帥的苦衷148章 金櫻姬的圖謀1031章 勘察佛塔347章 隆中對418章 妙計離間1104章 致命一擊三十九章 玻璃體渾濁130章 金陵四公子1034章 渾水摸魚939章 宮女之死637章 願者上鉤903章 誘敵深入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445章 國仇家恨815章 查找屍源1111章 親者痛仇者快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131章 秦淮歌女949章 夜訪大獄1004章 拜見岳母875章 不情之請186章 甘心上鉤999章 老子岳丈多127章 指紋顯影439章 奇怪的聲音244章 鬼子的隊伍999章 老子岳丈多五十九章 謀殺親夫610章 步步深入856章 爭渡1041章 兒歌三百首169章 庫銀被劫917章 人亡政存757章 這是高倍的579章 博採衆長132章 無心插柳1079章 張鯨的異動八十章 鬼母陰胎457章 北鎮撫司457章 北鎮撫司285章 狗仗人勢513章 軍營見聞第2章 毒計288章 救星到了285章 狗仗人勢1137章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619章 武裝行商563章 徐辛夷的飛醋321章 李時珍的誤會808章 三塊碎屍304章 變臉高手346章 南鎮撫司893章 要命的奏章462章 意外走光946章 氣急敗壞607章 演技派和實力派998章 誰的演技好957章 當面打臉896章 霍家的悲劇212章 不同之處1081章 爲我分憂501章 拖油瓶895章 又到麥熟時542章 捷報頻傳747章 綠毛屍189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653章 處處烽火802章 貓來了272章 一軍皆驚910章 丟車保帥680章 秦林牌xo785章 司禮監之爭145章 奇怪的口音429章 舉賢薦能572章 發青的眼眶994章 希望與期盼533章 李代桃僵977章 執迷416章 還你一計一零五章 臧否天下385章 聞香門121章 護官符417章 長官請丫洗桑拿1068章 圈套一零四章 隔江有耳513章 軍營見聞四十四章 常例1005章 獨斷專行1048章 別來無恙826章 清官海瑞1024章 勢如破竹359章 意想不到331章 陰差陽錯931章 項莊舞劍441章 打人別打臉1005章 獨斷專行925章 時勢造英雄946章 氣急敗壞805章 秦左使469章 武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