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章 直闖慈寧宮

荊湖卷 786章 直闖慈寧宮

扳倒馮黨的兩大功臣都得到了封賞,萬曆故意壓低乃至略顯沙啞的聲音,在皇極門外迴盪:“左都督劉愛卿守有,征伐逆黨如剪除稗草,特晉爲少傅;錦衣衛都指揮使秦愛卿林,誅戮奸邪似舉火焚巢,特晉爲太子太保!”

文武朝臣頓時欽羨不已,不少人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秦林。劉守有以名臣世家子出爲錦衣武臣,做到武職一品,進位少傅,已屬罕有之殊遇,而秦林方交弱冠之年,竟做到太子太保,更是國朝兩百年間獨一份。

太子太保嗎?秦林咧着嘴,心頭暗自尋思這下從秦少保變成了秦太保,倒是吉利多了,畢竟韋爵爺說過,不管嶽少保、於少保還是敖少保後來都沒好下場,聽人總叫老子秦少保,有點不踏實啊!

劉守有、秦林山呼謝恩,他們倆心頭跟明鏡似的,少傅和太子太保不過虛銜而已,馮保被逐騰出來的大片權力真空,正等待他們去填補,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司禮監掌印這個內廷魁首之位。

正所謂綱舉目張,只有司禮監掌印的爭奪塵埃落定,東廠、御馬監乃至馮黨空出來的其他位置纔會一一落實,這也是萬曆僅僅封了虛銜,暫時沒提其他的原因。

接下來萬曆的一席話,就叫朝中凡是曾與馮保往來的官員,有點人人自危了:“馮保招引朋黨、排除異己,不少人都以爲朕年幼無知,哼哼,豈知朕早已洞若觀火!那些趨炎附勢之徒、罔顧國恩之輩,當初被馮保盡數舉薦到高位,可朕心裡有本譜,假如他們肯痛改前非,朝廷可以容他一時糊塗,可要是文過飾非、執迷不悟,朕又豈容他繼續站在這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心頭齊齊一凜,那些算不上馮黨、但和馮保交往密切的朝臣,更是臉色發白,後背冷汗浸出,神情變得狼狽不堪。

昔日對張太師和馮督公唯唯諾諾的小皇帝,竟也有此等帝王之威!

左都御史陳炌、定國公徐文璧等老臣卻皺了皺眉頭,頗有點不以爲然,爲天子者應當心如淵海以納百川,萬曆威風是大了,可在朝堂上疾言厲色的翻舊帳,凡事睚眥必報,就顯得氣量偏狹,不是聖明天子的氣魄。

萬曆本人當然是很滿意自己的表現,他以前所未有的威嚴姿態君臨天下,目光所及之處,那些以前面子上畢恭畢敬,其實未必將他放在心上的朝臣,全都變得誠惶誠恐,小心翼翼的觀察着他的神情,聆聽着他的聖諭,這種唯我獨尊的感覺真是甘甜無比,那麼的讓人迷醉……

此時此刻,整個朝堂上最尷尬的就是建極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潘晟了,站在文臣班序僅次於張四維的第二位,伴隨着萬曆話音落地,就有無數道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同情的、憐憫的、不懷好意的,交織成一張密密匝匝的網,把他牢牢的困在網中。

潘晟純粹是躺着中槍,他是如假包換的江陵黨,只不過爲了鞏固大局、推行新政,就必須延續張居正和馮保的聯盟,他最近就和馮保來往多了點兒,並且在朝堂上受到了馮保的親口舉薦,哪曉得馮保一倒,局面反而變得進退兩難。

“文過飾非、執迷不悟,朕又豈容他繼續站在這朝堂之上”,陛下這句話,簡直就像在說潘晟一樣,他老臉一片赤紅,又羞又氣幾乎當場暈去。

但這時候立馬辭掉大學士,又好像自己往萬曆指斥的“趨炎附勢之徒”上靠,所以他就只能強忍住羞怒,等着漫長的朝會結束。

“罷罷罷,老夫回去就寫辭呈,”散朝之後,衆位官員從皇極門走向午門,潘晟痛心疾首的搖着頭,又對張四維拱拱手:“鳳磐兄,今後內閣的大局,就託付您和汝默賢弟來維持了!”

申時行、王國光、張學顏等大臣爲潘晟的際遇嗟嘆一番,但也沒太擔憂,他辭掉建極殿大學士,仍是禮部尚書嘛,並不曾革職查辦,反而避開受馮保舉薦的嫌疑,顯得高風亮節;江陵黨在內閣走了潘晟,還有張四維、申時行,還能把王篆、餘有丁等名臣接二連三的頂進去,不管內閣、六部、科道言官還是地方督撫,江陵黨仍然人才濟濟,牢牢的把持着朝政。

張四維眼底一絲喜色閃爍,臉上卻神情堅毅,慨然道:“夫子曰,當仁不讓。既承各位老先生擡愛,四維便恭敬不如從命,今後必與列位共襄盛舉,謀個國泰民安的盛世!”

潘晟、王篆等頓時大爲感動,像張四維這樣不計個人得失,爲新政大業添磚加瓦的人,真是難能可貴呀。

秦林落下幾步跟在後頭,也把這番對答聽在耳中,心頭只是冷笑不迭,跟上兩步就把曾省吾拉了一下。

曾省吾回頭,見是秦林他就滿臉笑容:“秦世兄,恭喜進位太子太保,以弱冠之年而位列太子保傅,真是國朝兩百年間獨一無二!”

“曾尚書,請借一步說話,”秦林拉過曾省吾,低語道:“宮裡的消息,張四維勾結嚴清居心叵測,諸位老先生切勿推他做首輔,否則大局將有崩潰之險……”

剛說到這裡,張小陽已三步並作兩步追了上來,把秦林拉到旁邊:“秦太保,我叔叔有事要見你!”

不消說,這是張誠爲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要和秦林謀劃大計了,而且看張小陽臉上神色,就知道事情刻不容緩,秦林只得對曾省吾抱歉的拱拱手,跟着張小陽離開。

曾省吾愕然,被突如其來的消息弄得神思不屬,見秦林要走才急道:“喂、喂,秦太保留步……”

哪裡留得住?秦林和張小陽兩個飛也似的去了。

“張四維和嚴清勾結,那豈不是說?”曾省吾突然倒抽一口涼氣,瞧着前面張四維與衆位江陵黨大臣說說笑笑的情景,頓覺不寒而慄。

也難怪秦林腳步匆匆,對內廷魁首司禮監掌印這個寶座的爭奪,即將勝負分曉。

養心殿,萬曆坐在龍椅上,臉上微現潮紅,似乎仍然沉浸在朝會大振皇威、真正君臨天下,那種甘甜的情緒之中。

張鯨和張誠兩位司禮監秉筆太監,誠惶誠恐的肅立殿中,決出勝負的一刻即將來臨,兩位張伴伴的手心都攥出了汗水,又溼又滑的捏在掌心。

比較起來,張鯨的神色更爲從容自若,而張誠卻心有不甘,用力的要緊牙關,以至於兩邊腮幫子都微微鼓了起來。

萬曆很滿意他們倆的表現,也覺得是該給出答案了,便擡起頭來,微笑道:“兩位張伴伴都是朕的心腹、股肱,這司禮監掌印之位嘛,朕考慮了一段時間,畢竟張鯨年紀大些,入宮也早一點……”

張鯨欣喜若狂,不過現在可不是翹尾巴的時候,趕緊把腰一彎,臉上做出士爲知己者死的表情,等着萬曆接下來宣佈的事情。

張誠則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到底還是沒能爭贏啊,這下便宜張鯨了。

萬曆讓張鯨做司禮監掌印之位,當然不是因爲他年紀比較大、入宮比較早,而是因爲接下來的事情,要多多借重張鯨,借重他交好的嚴清和張四維,而張誠結交的秦林,就暫時沒有多大用處了。

大不了,將來再想辦法維持兩位張伴伴之間的平衡吧!萬曆這樣想着,畢竟比起要對付的那個強大對手,張誠和張鯨之間的均勢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紫禁城筆直而狹窄的甬道之中,兩道身影匆匆而行。

張小陽苦着臉,在秦林耳邊喋喋不休的抱怨:“秦太保,想想辦法吧,陛下好像更中意張鯨那龜孫子!張鯨這王八蛋,算什麼東西?我倒不是爲叔叔抱屈,秦太保您還記得他那小王八蛋張尊堯吧,那小子在南京就和您不對付,我上午看了擬的旨意,居然提到了錦衣衛指揮使,我呸……”

秦林笑笑,張小陽現在也會使點小心機了。那張尊堯是張鯨的侄兒,在南京千戶所任上和自己鬧了好幾場彆扭,所以張小陽特意提起,算是同仇敵愾的意思。

“秦太保,現在只有您能拿辦法,我叔侄倆就指着您啦!”張小陽最後還不忘補充一句,把擔子紮紮實實的交給了秦林。

可秦林只是笑而不語,腳底下分毫不停,叫張小陽納悶,連聲道:“錯了錯了,養心殿在北面,您這是去西邊慈寧宮啊。”

“沒錯,就是要去慈寧宮,”秦林很篤定的回答。

張小陽的臉頓時拉成了苦瓜,去慈寧宮有什麼用?

李太后雖然不能拿做皇帝的兒子怎麼樣,又記掛着潞王大婚要用馮府抄出來的銀子,但萬曆和二張趁她外出進香,把她的心腹馮保弄倒,畢竟心裡面氣恨難消。

太后把張鯨恨得要死,但也同樣恨死了張誠,從馮保倒臺到現在,見了他兩個就沒好臉色,她又怎麼可能爲張誠說話,讓他做司禮監掌印?

“我要見太后娘娘,”秦林這樣告訴慈寧宮的值守太監。

沒一會兒,就聽見裡面李太后帶着不滿的聲音遠遠傳來:“不見,哀家不舒服。”

“母后,看、看在徐表姐面上,就見他也不妨的,”這是永寧長公主朱堯媖細細軟軟的聲音,聽說馮保倒臺,母后心情鬱悶,她特意來陪陪太后的。

李太后歪在榻上,聞言就翻身背朝裡頭,“不見!”

秦林和劉守有也是扳倒馮保的干將,李太后氣他把自己瞞在鼓裡,她有點小心眼,這陣子離消氣還遠着呢。

“母后~~”朱堯媖扳着母親的肩膀,輕輕搖晃兩下。

李太后爬起來,詫異道:“你怎麼老幫他求情?徐姐姐給你什麼好處,是幾幅畫兒,還是那些破破爛爛的古琴?那些東西,一錢不值,要來也沒用的。”

還別說,這母女倆真是一點也不像,李太后和老爹李偉、兄長李高一樣,張口閉口就是錢錢錢,說話帶着市井俚語,而朱堯媖卻喜歡琴棋書畫,談吐十分斯文有禮。

朱堯媖臉色發紅,卻又暗道僥倖,天底下像這樣不知道女兒心思的母親,恐怕並不多吧。

“咳咳,”秦林的咳聲在外頭院子裡響起來,養心殿的格局和四合院差不多,這就已經在大門裡邊了。

李太后只得起身,無奈的道:“這秦將軍也是的,怎麼不經傳召就走到哀家宮裡?沒法子,哀家也只好見見他了。”

馬上可以見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朱堯媖粉嫩的瓜子臉就喜色涌動,眼角眉梢都滿載着笑意,假如不是對女兒缺乏關愛的李太后,而換成別的母親,恐怕早就發現不對勁了吧!

“秦將軍,你不經傳召就擅闖哀家這慈寧宮,也太膽大妄爲了吧!”李太后冷着臉,話音中帶着刺兒。錦衣堂上官有守衛宮禁的職責,但就算有穿宮腰牌,也不代表可以在宮中任意行走,像后妃的寢宮就只有太監和宮女可以走進去,當然,李太后地位崇高,她自己傳召誰,那也是不受限制的。

朱堯媖對母親的話充耳不聞,站在母親身邊,笑盈盈的望着秦林,可他擡起眼睛,她又忙不迭的移開了眼神,不敢與他四目交投。

張小陽卻捏把汗,李太后本來就不滿,秦林還強闖慈寧宮,太后娘娘生氣起來怎麼得了?

卻見秦林從胸口摸出一枚玉佩,笑嘻嘻的道:“回太后娘娘,微臣曾蒙賜這枚玉佩,說好是可以到慈寧宮面見的,所以微臣就試一試,要是不管用,就還給娘娘得了,帶着還嫌累贅。”

衆宮女太監驚得目瞪口呆,哪有把賜物繳還的道理?這位秦將軍實在是膽大妄爲到了極點。

張小陽更是連聲叫苦,恨不得一把將秦林拖出去,你犯渾不要緊,別連累我呀!

沒想到李太后不怒反笑,指着秦林道:“你、你這頑皮賴骨的傢伙,臉皮比我那兄長和侄兒們還厚,哪裡像個將軍?罷了,哀家說過的話,怎麼能不算數?那玉佩你還是留下吧!”

137章 絕妙好詩1035章 摩擦痕跡933章 說漏了嘴437章 白象殺人事件1136章 平壤大會戰733章 假欽差的麻煩事1080章 伯爺送鍾1001章 驚破敵膽932章 意在沛公888章 釜底抽薪805章 秦左使304章 變臉高手533章 李代桃僵1125章 風雲匯聚228章 潛規則三十二章 當衆拿下913章 重現輝煌114章 胃內容物376章 兌現承諾825章 敵人來了有獵槍118章 執掌秦淮952章 改頭換面444章 水漲船高的輩分523章 大捷1098章 方向相反1143章 清君側356章 緬鈴510章 刨根究底八十章 鬼母陰胎692章 反詩與反賊794章 天命易鼎1050章 永寧的小心思121章 護官符八十六章 聯手三十八章 屍僵674章 作孽自斃559章 一箭雙鵰927章 重回帝闕180章 奇怪的藥方462章 意外走光792章 長亭相送三十章 美人如花113章 溺死手套531章 面見皇后781章 宮變872章 誰下的手302章 險惡居心714章 就地正法624章 白蓮教的誤會1057章 顏淵盜跖821章 可怕的早擊女803章 四方響應637章 願者上鉤702章 胡禿子和壺682章 相府夜宴476章 咳喘痰疾228章 潛規則222章 師姐駕到794章 天命易鼎291章 被調戲的秦長官1017章 報答和報復929章 接掌東廠580章 混沌之球900章 大老爺駕到506章 粉紅色的死魔669章 釣上鉤784章 母與子四十九章 案中案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1127章 殺盡倭奴覓封侯337章 新婦回門940章 開始偵訊八十九章 夜半驚魂713章 混戰320章 小常飛肘246章 夷洲431章 相爺的心計182章 錫疫865章 無中生有573章 響徹天際的鈴聲735章 巡撫吳善言366章 朱門酒肉臭廳上餓死鬼492章 水井藏屍1010章 死神來了193章 順藤摸瓜972章 情況有變220章 請君入甕223章 三英會336章 魚接鱗343章 北行昂然入帝都第3章 蘄蛇579章 博採衆長831章 明察秋毫217章 魚死網破1053章 勿謂言之不預513章 軍營見聞1126章 示敵以弱242章 島津家的陰謀136章 劉戡之的噩夢505章 逼死人命
137章 絕妙好詩1035章 摩擦痕跡933章 說漏了嘴437章 白象殺人事件1136章 平壤大會戰733章 假欽差的麻煩事1080章 伯爺送鍾1001章 驚破敵膽932章 意在沛公888章 釜底抽薪805章 秦左使304章 變臉高手533章 李代桃僵1125章 風雲匯聚228章 潛規則三十二章 當衆拿下913章 重現輝煌114章 胃內容物376章 兌現承諾825章 敵人來了有獵槍118章 執掌秦淮952章 改頭換面444章 水漲船高的輩分523章 大捷1098章 方向相反1143章 清君側356章 緬鈴510章 刨根究底八十章 鬼母陰胎692章 反詩與反賊794章 天命易鼎1050章 永寧的小心思121章 護官符八十六章 聯手三十八章 屍僵674章 作孽自斃559章 一箭雙鵰927章 重回帝闕180章 奇怪的藥方462章 意外走光792章 長亭相送三十章 美人如花113章 溺死手套531章 面見皇后781章 宮變872章 誰下的手302章 險惡居心714章 就地正法624章 白蓮教的誤會1057章 顏淵盜跖821章 可怕的早擊女803章 四方響應637章 願者上鉤702章 胡禿子和壺682章 相府夜宴476章 咳喘痰疾228章 潛規則222章 師姐駕到794章 天命易鼎291章 被調戲的秦長官1017章 報答和報復929章 接掌東廠580章 混沌之球900章 大老爺駕到506章 粉紅色的死魔669章 釣上鉤784章 母與子四十九章 案中案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1127章 殺盡倭奴覓封侯337章 新婦回門940章 開始偵訊八十九章 夜半驚魂713章 混戰320章 小常飛肘246章 夷洲431章 相爺的心計182章 錫疫865章 無中生有573章 響徹天際的鈴聲735章 巡撫吳善言366章 朱門酒肉臭廳上餓死鬼492章 水井藏屍1010章 死神來了193章 順藤摸瓜972章 情況有變220章 請君入甕223章 三英會336章 魚接鱗343章 北行昂然入帝都第3章 蘄蛇579章 博採衆長831章 明察秋毫217章 魚死網破1053章 勿謂言之不預513章 軍營見聞1126章 示敵以弱242章 島津家的陰謀136章 劉戡之的噩夢505章 逼死人命